• 沒有找到結果。

創作動機與背景

在文檔中 三房一廳,一窖 (頁 9-18)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創作動機與背景

第二節   創作動機與背景  

        回溯自己過往的作品,發現其中有兩個特點值得提出來探討。一是自己慣於 用疏離、隱晦的方式表達自我,這樣的態度導致我常常在創作中迷失自己;另一 個是原先習慣於用平面插畫敘事的我,在立體裝置的創作中發現了截然不同的敘 事空間,並深深地著迷.這兩項特點促使我著手創作「三房一廳一窖」。接下來 我列舉不同時期的作品,更進一步地說明在創作以及詮釋中所得到的體悟。  

 

個人創作歷程  

(一)平面插畫:疏離的自我認同  

     

自己在面對創作時,一直慣於處在旁觀者的角度,隔著舒適的距離説些無

傷大雅的故事,只在邊角丟一點部分的我進去,似乎想讓意識做些表態,卻又害 怕被太赤裸的拆穿,於是創作總是淡淡、遠遠的,隱晦的敘事語言少了直接敲中 人心的力量,那樣的氛圍透露著一個疏離自己的靈魂(圖 1)。  

 

圖 1〈顏色,跑哪去了〉,李珮慈,2008

        一直以來城市以及住宅(房子)的意象總是不斷出現在我的創作裡,它們深 刻的與我連結,透露出我的成長以及從中建立起的價值體系。選擇城市與住宅這 種具空間性的意涵做語彙,亦是自我內在空間的一種投射,(圖2)我始終隔絕於 建築體之外觀望著世界的種種,似乎再大的波動也無法撼動企圖置身事外的自己,

我與內在自我的疏離,再一次透過畫面裡自己對城市、對現實的漠然而被給出。

圖 2〈Tonik〉,李珮慈,2010

會以這樣疊著面紗的方式來透露自我,歸因於自己的人格特質。不清楚是什 麼時候開始這樣藉由逃避來維持自我價值的行為模式,以為不實地去做就不必面 對被否定的挫敗;以為用一個偽裝去隔絕就不會揭露不完美的自己,這樣的心態 導致我的行為傾向於只為了獲得認同。而所謂「認同」,需以自我作為操作的主 體,同時也是被作用的客體,建構的過程除了藉他人對主體的認識與反饋,其次

還需含納主體對自我的瞭解與評價(劉永琪,2010),個體藉由持續且一貫的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8%92%E9%80%82%E5%8C%BA,2013 年 8 月

2 擷取自《Studio Art:Praxis, Symbol, Presence》,Marilyn Zurmuehle 藝術創作三個必要條件(three essential conditions for making art),她將藝術創作的形成分為三個方向,彼此可能階段式的出現,

也可能同時並行,在此即是指(1) Artistic Causality 的階段。此時創作者先由下意識、隨性的「doing」,

轉換為有意識的 making」,這即是創作形成的初始。

而糾結的內在自我(圖 4)。

圖 3、 圖 4〈島嶼〉—側視與上視圖,李珮慈,2011

當我將紗網島嶼改以懸吊方式(圖 5),隨著風它開始舞動,相映著後方陰 影,它如同初脫殼的蟲,終於用那向外綻放的「翅」鼓噪著生命力,它真正的漂 浮、活動著而不再只是靜止的一個裝置。仿佛被壓抑的內在正對我傾訴它欲卸下 武裝的渴望。

圖 5〈 會 飛 的 島 〉, 李 珮 慈 , 2011

2. 將素材實踐於創作

之後,在碩二下師生展的創作裡,我持續摸索著立體素材的可能性,欲以將 內在空間實體化的方式營造整體氛圍(圖6)。以「魚」及「電子城市」對應著夢 境與現實的自我,藉著實體裝置,呈現自我處於夢遊的那種迷離狀態。

圖 6〈大半夜我們去遊湖〉,李珮慈,2011

(1) 紗網「魚」

依順著先前對紗網性質的理解,進而促使它產生另一種意義。以白色紗網懸 浮、輕盈的樣態將內在的自我意識外顯為一懸浮於上空、朦朧且虛幻的「魚」(也 可作一個沒有既定形態的物件)(圖 7),去顯露我對夢遊時那種朦朧與不確定的 狀態;它化為潛意識裡的自我,同樣作為一個疏離的旁觀者,游離於夢境的虛與 實之間。再更深入地探究紗網的意涵,它本身具有聯結著窗戶的意象,對處於熱 島地帶時時在防範蚊蟲的我而言,即使敞開窗戶,它依然阻隔著我與外界的直接 接觸。作為一個隔絕物它不屬於外面也不屬於裡面,是一中立的存在如同處於 旁觀者的我,一直疏離的將個體與內在自我區隔著。我運用紗網處於旁觀的意象 轉化成屬於我的「魚」,一個游離、輕描淡寫的符號,我依然記得當時看著紗網 本身,就好似看到它化為魚後的樣子,我與它共享著那個靜謐、誠實的當下,一 旦我們全心投入於創作,過往的經驗、意識就會指引我們靈魂真正想望的方向。

圖 7〈 大 半 夜 我 們 去 遊 湖 〉 — 魚 , 李 珮 慈 , 2011

(2) 電子城市

在展區底下由電子材料拼裝成的城市(圖8),冰冷的機械體現出我與現實 的隔絕。在展場我特意打一道光,讓實體城市向牆面投射另一個影像;藉由物體 的存在(實)和影子(虛),劃分夢境與現實的那道模糊界限(圖9)。現實中的我(圖 10左下角)似乎再度把自己抽離,對生活的城市顯得漠然;但我又能躲去哪呢?

無論自己多麼努力的逃離,我依舊屬於這個地方,與所有個體一樣那麼渺小的被 觀看著,在生命的旅途中被自己也不理解的意念、無謂的框架促使著,不停追尋 著什麼。藉著回頭再詮釋過往的創作,更深的理解自己一貫的疏離態度,隔絕了 真實的自我,以及我屬於的任何地方。

圖 8〈大半夜我們去遊湖〉—電子城市,李珮慈,2011

圖9、圖10〈大半夜我們去遊湖〉—電子城市,李珮慈,2011

3. 檢視素材與自我的關係

藉由與素材的對話,我體驗到不同於以往平面所給予的敘事空間,素材本身 的不確定性,讓我得以從創作過程挖掘更多可能;藉實體看得到、摸得到的臨場 感,將內在意念化為一股氛圍體現於觀者眼前。在驚喜於從立體裝置的獲得之餘,

我又再度迷失了。此一系列作品相較過往的平面創作,雖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形 式,但其包裹的依然是同樣疏離的自我,當時以為這樣的我已經有所改變,殊不 知自己不過是換了一雙依舊不合腳的鞋,把腳裹得緊緊的,不踏實地走著。

(三)平面與立體的整合:將自我置入核心

也許是厭倦自己總是處於旁觀的疏離態度,於是在碩二下的手工書製作,我 試圖將自己置身創作的核心,回歸初始的自己。進而發現那些時常出現在我創作 裡的城市、房子,似是掩飾潛意識裡對「家屋」3 依戀的一種偽裝,我執著於房 子的意象正因為它含納的一種被包覆以及庇護的原始能量。

                                                                                                               

3   Gaston  Bachelard 在《空間詩學》裡以「家屋」的存在,對內在空間的私密特質做現象學研究。  

1.   「家屋」—內在空間私密的庇護所  

在提及家屋以前,我們先談論其隱含的「居住」意涵。住宅可說是類似動物 巢穴般的場所,我們懼怕未知的敵人,於是建起足以防禦的空間保護自己;隨著 變遷,住宅已由單純的防禦功能進化為一個不受干擾、得以放鬆自在的處所,波 爾諾(Otto Friedrich Bollnow,1903-1991)的《人類與空間》(Mensch und Raum)一 書表示,隨著現代的大都市越來越變成人工水泥的山岳地帶,居住空間的穴居性 格就會越來越強(五十嵐太郎,2010),人類身處的環境隨著都市的興起、建築 的鞏固,對大自然迫害的懼怕已趨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外界人與人之間競爭的壓 迫與緊繃,於是我們越發依賴住宅空間給予我們的安適「居住感」,它是一個繭,

讓我們在其中接受滋養,卸下武裝,如同在巢穴裡蜷曲安睡的動物一樣。

法國哲學家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將住宅賦予一個幸福空間(espace heureux)的意象,於《空間詩學》這本書中,他認為空間並非填充物體的容器,

而是人類意識的居所,他指出家屋是人在世間的角落,庇護白日夢,也保護做夢 者。我們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們之內。我們詩意的建構家屋,家屋也靈性地 結構我們。(Bachelard,2003,頁 14)

於是家屋對自我的意義早已不僅是一個居住的容器,它包含著個體與空間的 許多情感連結,不論有沒有意識到,我們的家屋及其內容物都已陳述著我們是誰。

藉由手工書的製作(圖 11),我將個體與家屋實地連結著的脈絡直接呈現,書裡 空間的劃分,顯現了家人和我彼此關係的界定。一樓 (圖 12):客廳裡爸爸身處 連結外界通道的要衝,廚房是媽媽溫暖卻也不容許胡鬧的領地;(圖 13)沿著樓 梯上去,二樓住著姊姊、弟弟和我,人物的舉動與房間佈置,或嚴謹或凌亂,其 中的內容物皆透露出各自的性格。

圖 11〈家屋〉整體、圖 12〈家屋〉—一樓,李珮慈,2012

圖 13〈家屋〉—二樓,李珮慈,2012

有趣的是,我雖已在家屋擁有一席之地,我卻依舊悄悄置放一個替身於房間

(圖 14),真正的我依然嚮往著逃離,藏匿到一個只屬於自己,任自我卸下所有 偽裝的處所— 閣樓(圖 15 咖啡色方格)。這個空間藏匿著我重要的記憶、不被 認同的想望,它隱密卻不是完全封閉的箱匣,它有門還有個小窗口,讓我在窩藏 之餘能探身瞧瞧外面的處境,而外界也得以在被允許的情況下進入私我的領域;

這樣的安排似乎與我那既想讓人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的矛盾性格不謀而合。空間 因為承載著我的意念而逐步地個人化,它成了自我靈魂的置放所,它化為包覆個 體的外殻,使自我得以在裡頭享有親密與隱私;而家屋的空間配置與擺設的內容 物,也映照出我們身為個人及社會成員的面貌。

圖 14〈家屋〉—二樓(我的房間與我的布偶),李珮慈,2012

圖 15〈家屋〉—閣樓(前後上視圖),李珮慈,2012

透過建出立體家屋拓展作品的空間向度,使觀者得以從各個面向獲得家屋的 全貌;並運用插畫,平鋪直述的描繪我與家人間的互動,及彼此關係的界定。這 是我第一個直接觸及個人生命經驗的作品,我將我的思維、記憶透過創作顯露在 觀者眼前,不用隱晦的語彙包裝,也不多說什麼不著邊際的事模糊焦點,從創作

透過建出立體家屋拓展作品的空間向度,使觀者得以從各個面向獲得家屋的 全貌;並運用插畫,平鋪直述的描繪我與家人間的互動,及彼此關係的界定。這 是我第一個直接觸及個人生命經驗的作品,我將我的思維、記憶透過創作顯露在 觀者眼前,不用隱晦的語彙包裝,也不多說什麼不著邊際的事模糊焦點,從創作

在文檔中 三房一廳,一窖 (頁 9-1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