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樂曲分析

第一節 創作背景

14 Janos Demény, Béla Bartók: Letters (Budapest: Corvina Press, 1971), 278-279.

15 匈牙利女性小提琴家蓋爾,為巴爾托克初戀情人,後來嫁到瑞士。

23

巴爾托克成為忘年之交。雖然忙碌於演奏與教學之際,他也陸續進行薩赫的委託 創作。《給絃樂器、打擊樂器與鋼片琴》、《給兩台鋼琴與打擊樂器奏鳴曲》

(Sonata for two pianos and percussion, 1937)以及《嬉遊曲》,都是為巴塞爾室內樂 團所量身訂做。薩赫在巴爾托克逝世之後,更是不遺餘力在音樂界致力推廣好友 同年 12 月,作曲家的母親寶拉(Paula Bartok, 1857-1939)不敵病魔,最終撒手人 寰。母親的逝世促使巴爾托克加速前往美國移民的決心,兩首作品也成為留在歐 陸的最後代表作。《嬉遊曲》的第二樂章,更是揭示巴爾托克心中的憂愁─即使 在薩嫩的期間沒有接觸到外來的資訊,大戰所帶來的混亂、至親的病痛、以及思 念故鄉悲痛的心情,仍舊在他心裡產生創作的靈感。

16 Hamish Milne,《偉大作曲家群像─巴爾托克》(林靜枝、丁佳甯譯)(台北:智庫文化,

1996),91。

24

第二節 曲式與和聲

一般對於嬉遊曲的認識,大都以海頓、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作為代表。巴爾托克選擇古典時期的曲種來寫作《嬉遊曲》,更讓絕對

(一) 嬉遊曲(divertimento)

嬉遊曲一詞(divertimento),是從義大利文分岐、漫走(divertire)而來,原本就 有逗趣、玩耍的意味。嬉遊曲流行於十八世紀的古典時期,比起嚴肅音樂的藝術 價值,偏向取悅王公貴族們耳朵為主的娛樂音樂。德國音樂理論家寇赫(Heinrich Christoph Koch, 1749-1816)曾經下筆定義嬉遊曲:

常有獨奏的配器,不是複音音樂或是過度發展成為奏鳴曲的形式,傾向悅耳 的聲音而非表達多樣的情感,類型介於巴洛克式的組曲(Parthia,又稱 Partita) 和奏鳴曲之間。17

17 Hubert Unverricht and Cliff Eisen. "Divertimento" I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http://0-www.oxfordmusiconline.com.opac.lib.ntnu.edu.tw/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 /07864?q=divertimento&search=quick&pos=1&_start=1#firsthit (accessed April 26, 2017).

25 form)、兩段體(binary form)的第二樂章以及舞曲型式的第三樂章輪旋曲式(rondo form),這樣的形式也讓嬉遊曲成為一種特有的曲種。

當交響曲、交響詩與藝術歌曲相繼盛行之後,幾乎少有作曲家以嬉遊曲作為 題材。直到二十世紀新古典主義盛行,有作曲家以復興古風格,而採用舊有素材 進行創作,嬉遊曲的形式才被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史特拉溫斯基 等人接續譜曲。巴爾托克以絃樂團作為嬉遊曲的編制更是耐人尋味,頗有向古典 時期致敬的意涵。

26 Vivaldi, 1678-1741)和柯雷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以及巴赫,都寫了許多 大協奏曲的作品。

18 Arnold, Denis and Timothy Rhys Jones. "Concerto" In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 Online, http://0-www.oxfordmusiconline.com.opac.lib.ntnu.edu.tw/subscriber/article/opr/t114/e1550#e1550.h1.3 (accessed April 26, 2017).

27

譜 2-2-1,《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25-28 小節

譜 2-2-2,《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29-31 小節

28

第二樂章則是出現在中段的後半部,由獨奏們接力旋律線,而齊奏負責以縱 向又厚重的和絃打斷。

譜 2-2-1,《嬉遊曲》第二樂章第 46-55 小節

而第三樂章則是以這個模式貫穿整個樂章,營造出音量上的對比,及彼此追 逐的情景,更貼切地描繪出嬉遊曲嬉戲、歡樂的原意(譜 2-2-4)。

29

譜 2-2-4,《嬉遊曲》第三樂章第 9-28 小節

30

Principal branch Secondary branch

主音群(T) F B Ab D

屬音群(D) C F# Eb A

下屬音群(S) G C# Bb E

Pole Counter pole Pole Counter pole

音階取材的部分,在第一樂章為 F 音起頭的弗里吉安調式(Phrygian mode, 譜 2-2-5),雖然軸心音建立在調性之上,卻因為夾雜著調式,使得調性調式參半的 和聲有更多碰撞的元素。

譜 2-2-5,F 音弗里吉安調式

31

第二樂章因為調性在次要的主音 Ab/G#上,除了使用伊奧利安調式(Aeolian, 譜 2-2-6),也就是所謂自然小音階之外,半音音階不斷參雜在這個樂章裡,於協 和與不協和之間,壟罩一股沉悶的氛圍。

譜 2-2-6, G#音伊奧利安調式

最後的第三樂章整個都圍繞在 F 音開始的米索利地安調式(Mixolidian –mode, 譜 2-2-7),營造出歡快愉悅的民謠應答。

譜 2-2-7, F 音米索利第安調式

32 Allegro non troppo,

j

= ca 76-72

呈示部 (Exposition)

第一主題

(Prime) 1-24 F Un poco più tranquillo,

j

= ca 69 第二主題 (Second) 25-52 A

Più tranquillo,

j

= ca 66-69

小尾奏

(Codetta) 53-72 E Tempo I 過渡段落(Transition) 72-87 Bb Più tranquillo,

j

= ca 69-66 發展部 (Development)

Section I 88-95 B→C#

Section II 95-112 Db(C#) Più mosso, agitato,

j

= 80 Section III 113-130 A→F

33

承襲古典時期嘉蘭特風格的優雅,第一主題使用八分音符為音樂律動,並且 貫穿整首樂曲,讓整首樂曲有著素材連貫的一致性(譜 2-3-1)。第一小提琴齊奏主 導著第一主題,像是古典時期的風格一樣,由其他聲部以 F 大調和絃為中心,作 為和聲伴奏輔助將音樂往前推進。旋律與伴奏間也有運音上(Articulation)的不 同;前者為圓滑(Legato)展現線條的樂句,後者則是以斷音(Staccato)與其分別。

如詩歌般朗誦的韻律,藉由 9/8 拍與 6/8 拍的輪流使用,形成不規則的樂句感。

譜 2-3-1,《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1-4 小節

34

接續的主題反覆,調性卻落在 C 大調,夾雜著半音的出沒,使和聲色彩有著 大小調的變換,印證巴爾托克所言:偏好調性與調式音階之間的混用(譜 2-3-2)。

譜 2-3-2,《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13-20 小節

進入到第二主題,延續古典時期的調性傳統來到屬調上。雖然選擇較遠的屬 調 A 大調,但其實在聽覺上來說,F、C 兩個 F 大調主要和絃音在重要段落都已 經出現過,A 音其實暗示著巴爾托克並沒有脫離傳統調性思維,以主音群的方式 重新架構和聲。這裡第一次出現獨奏群與樂團競奏的形式,除了互相對抗,也一 同跟著拍號轉換,將音樂以十六分音符的行進,堆疊至呈示部的結束段落(譜 2-3-3)。音域上比起第一主題來的稍微縮小,並且配器的部分有濃有淡,和一開始整 個樂團齊奏有明顯聲響的差別。

35

譜 2-3-3,《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25-28 小節

聲部間使用音形的反向,同時撞向密集和聲的行進,一直都是巴爾托克喜愛 的創作手法,而這種手法會一直不斷出現在樂曲中。不僅有獨奏和樂團的交錯出

現,第二主題也出現新的素材─固定的同音同節奏

eqjqe

的樂團齊奏,這個素

材預示著到發展部以同音的反覆加以延伸、變形,甚至大跳的互動會更加頻繁(譜 2-3-4)。

譜 2-3-4,《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43-51 小節

36

譜 2-3-4,《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43-51 小節(接續)

小尾奏的結束句,為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與中提琴獨奏,以輪唱形式相 互接力發展旋律。旋律銜接到樂團全體以同節奏,奏出以 E 大調為主的和絃式塊 狀和聲,激烈地不斷重複和絃,便進入安靜的段落。(譜 2-3-5)。

譜 2-3-5,《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51-53 小節

值得一提的一點,在第 64 小節開始,巴爾托克以兩部小提琴同節奏且帶有 暗示性的 Bb 音,預告之後過渡段落會落在 Bb 大調上(譜 2-3-6)。這使得第 71-72 小節的終止式,是由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以 Ab、Eb、Cb(等於 B),選擇用 小三和絃和先現音 F 音的概念,再次出現主題而轉到下屬音 Bb 音為主的調性上

37

(譜 2-3-7)。這是傳統的功能和聲無法達到的,也藉由主音的集合,更確立 F 大調 的調性色彩。過度段落藉由主題的變形,作為呈示部與發展部的連結(譜 2-3-8)。

譜 2-3-6,《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62-66 小節

譜 2-3-7,《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67-71 小節

38

譜 2-3-8,《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72-75 小節

發展部的第一段落,停留在 B 大調(主音)進行同節奏的和絃反覆,以及部分 主題順向與反向的推進。可以看到大提琴首先帶領,接由第一小提琴,再到中提 琴的旋律線條。和聲盡量維持在相同節奏的情況下,支撐著旋律線使音樂有方向 性而產生張力(譜 2-3-9)。

譜 2-3-9,《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80-83 小節

39

在音樂累積到一定的音量,第二段落突然只剩下獨奏們以 Db、Ab、Eb、

Bb、F 音隔著完全五度音程,單薄的拉著旋律線,從低音提琴開始依序差一大拍 的方式進入。緊接著樂團再用和絃式的塊狀和聲,還有三個八度的同音齊奏,結 束整個樂句(譜 2-3-10)。而下一個樂句,就不難猜到從第一小提琴的 G#,到低音 提琴的 E,反向的完全五度走向低音音域(譜 2-3-11)。樂句間對稱般的美感,令人 想起建築上的對稱性(Symmetry)。

譜 2-3-10,《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94-98 小節

譜 2-3-11,《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99-103 小節

40

經過多次和絃齊奏式的變換,樂團將激動的情緒推至第 113 小節。速度的轉 塊以及半音的參雜,使音樂的織度越來越有張力(譜 2-3-12)。

譜 2-3-12,《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109-114 小節

第 125 小節開始以增四和絃 Eb、A、G#、D,於 B 音半音迴旋的來回大跳,

將張力升至最高,這裡筆者認為也是第一樂章最精采的高點(譜 2-3-13)。

譜 2-3-13,《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125-129 小節

41

之後在第 129 小節以偏低音域的全體 F 音,宣告再現部即將來臨。而回到再 現並不是只有一個主音,在第 131 小節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加上的 D 音,讓回到 第一主題更能與呈示部的色彩作為區別(譜 2-3-14)。伴奏的織度也從原本單純的

八分音符,增加發展部的固定節奏

eqjqe

,和墊在下面支撐和聲的長音。

譜 2-3-14,《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130-134 小節

而在第一與第二主題中間,提前在第 138 小節出現尾奏的節奏型態(譜 2-3-15)。完全四度/五度的音程,與第二小提琴半音級進、增四度的音程,再度呈現 衝突的美感(譜 2-3-15)。

譜 2-3-15,《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138-141 小節

42

再現部回到第二主題時,因為前面累積的和聲能量,巴爾托克選擇使用貝多 芬也使用過的模式,調整第二主題樂句的順序;先讓安靜的獨奏旋律接力,後面 才真正回歸到 8/8 拍的朗誦主題(譜 2-3-16、譜 2-3-17)。這樣的安排與前面所提及 的對稱性,以及第二章所探討的拱形結構不謀而合。

譜 2-3-16,《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151-154 小節

譜 2-3-17,《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155-158 小節

43

前一次結束段落的收尾,是以 9/8 拍轉換到 6/8 拍,利用減少節拍而產生樂 句時間加快的感覺。這裡則是直接加快速度,兩部小提琴、中提琴與低音絃樂呈 現反向的音型,樂句速度感不僅變快,更顯示音堆糾結的音響效果(譜 2-3-18)。

譜 2-3-18,《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167-169 小節

尾奏前安靜且漸慢的和聲與中低音絃樂器的 C 音,帶回最初的 F 大調 V 及 到 I 級的和聲感。尾奏一樣也是用八分音符的和絃伴奏型態,為最後一次第一主 題作為鋪成(譜 2-3-19)。呈現的方式也很特別:使用發展部出現過差一大拍的方 式,以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將主題做輪唱(譜 2-3-20)。而後面的樂 句為了配合漸慢的速度,差一大拍會慢慢成為差一個小節的輪唱。尾奏使用的素 材融合前面所呈現過的節奏型態,和類似音型的變化而不斷回響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