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樂曲分析

第四節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為 4/4 拍,相當慢的慢板,G#音伊奧利安調式,三段式。

表 2-4-1,《嬉遊曲》第二樂章曲式架構表

Tempo Structure Measure Leading tone

46

詭譎的曲調在第 6 小節由第一小提琴與中提琴使用輪唱的方式帶出,而後接 到第一小提琴以兩小節為單位,進行八分音符為主的旋律模進(譜 2-4-2)。和聲織 度也由密集八分音符,到寬鬆的全音符長音。

譜 2-4-2,《嬉遊曲》第二樂章第 6-17 小節

47

經過第一小提琴兩個小節十六分音符的對話與呢喃,突如其來強力的三個 D 音,成為劃分 A 段前後兩個段落的記號(譜 2-4-3)。不對等時值的反附附點節奏,

是 A 段後段最主要的節奏型態。中提琴、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分別以完全五 度的 D 音、A 音、E 音,接續著這個節奏來發展旋律。音樂織度的層次,也從剛 開始簡單的兩層,交織到三個不同層次的結構。

譜 2-4-3,《嬉遊曲》第二樂章第 18-27 小節

48

B 段混合前面規律平均與時值不均等的兩種節奏特質,將聲部分成兩邊相互 對抗(譜 2-4-4)。隨著第一小提琴的音值增加附點、裝飾音越來越多,到後來分成 兩部進行,底下流動的旋律也漸漸達到最高點(譜 2-4-5),音樂織度回到兩層明顯 的對比。維持在平行四度、五度、八度的厚重和聲,將旋律緩慢地拖行。

譜 2-4-4,《嬉遊曲》第二樂章第 33-37 小節

譜 2-4-5,《嬉遊曲》第二樂章第 42-45 小節

49

音樂到達制高點之後,旋律線條漸漸往和緩的情緒,走向 B 段的第二段落,

這一段也是第二樂章唯一出現獨奏群與樂團對比的段落(譜 2-4-6)。獨奏們先是按 著減值的方式銜接 A 段一開始的旋律線,後面小節馬上出現樂團以強力的長音作 為干擾。如此反覆交替,而由獨奏們虛弱的接回A”段落。

譜 2-4-6,《嬉遊曲》第二樂章第 46-55 小節

50

A”段落再度回到以 C#─D 半音為主,夾雜八分音符和三連音節奏,以及加 入高了大三度的和聲,企圖製造更為模糊的聲響(譜 2-4-7)。

譜 2-4-7,《嬉遊曲》第二樂章第 56-59 小節

在兩部小提琴以八度演唱旋律後,旋律以顫音(Tremolo)的演奏技法,將能量 累積到第 64 小節產生音量與素材的融合(譜 2-4-8)。附點夾帶細碎的小音符,在 各聲部間彼此串聯。織度隨著八分音符的消逝,變得更有線條性的延展;而低音 聲部的逐步減少,讓音樂擁有空靈般的聲響。

譜 2-4-8,《嬉遊曲》第二樂章第 60-68 小節

51

譜 2-4-8,《嬉遊曲》第二樂章第 60-68 小節(接續)

剩下小提琴之間單薄的交錯,音符的時值繼續被拉長。突然強音的C#─E 兩 個音,又彷彿映照著先前驚訝的瞬間(譜 2-4-9)。最後以八分音符的素材,結束在 C#音上。而中提琴冗長的 E#,則暗示著第三樂章最終仍回歸到 F 大調。

譜 2-4-9,《嬉遊曲》第二樂章第 69-75 小節

5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