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指揮詮釋

第四節 織度

《嬉遊曲》本就為古典時期的樂種,加上所需大約弦樂團 34 人的編制,織 度上不宜過度豐厚。然而和聲之巧妙、力度之張力、節奏之清晰、樂句之律動,

都要在這當中顯露無遺,著實需要一些規劃。大文豪歌德曾經說過:音樂是流動 的建築。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其織度在聆聽的過程,就能聽出端倪。筆者於音樂 會排練期間,多用聆聽作為音樂織度上的調整,並分別歸納下列四點做為織度的 理解與探討。

一、齊奏的聲響

樂曲中雖然各聲部各司其職,但齊奏織度也佔了一部份(譜 3-4-1)。齊奏並不 難處理,難在音域間融合需更加仔細琢磨。譜例第一樂章的第 107 小節第二小提 琴與中提琴為同音;大提琴與低音提琴也在相同音域。引導低音的泛音支撐高音 的旋律,而偏向中低音的稍暗色彩,則更需第一小提琴音色切勿過於明亮。

譜 3-4-1,《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105-108 小節

91

在第二樂章的例子,可以看到從第 33 小節開始,中提琴、大提琴以及低音 提琴分別以完全八度、完全五度和完全四度的和聲進行同節奏的旋律(譜 3-4-2)。

這裡除了第一小提琴之外其他樂器都有使用弱音器,因此格外需要注意中低音聲 部的弦樂是否整齊卻沉重的一起移動。

譜 3-4-2,《嬉遊曲》第二樂章第 33-37 小節

第三樂章聲部之間輪奏的性質比較強烈,若是相對來到齊奏聲響的部分,通 常都是段落的分界。下列兩個譜例都是在要換段落前的全團大齊奏(譜 3-4-3、3-4-4),雖然都是一個長音過後接續齊奏,比較特別的是前者是完全走長時值音符、

低音域的兩個八度;而後者是除了低音提琴外,用八分音符在高音域的兩個八度 嘶喊。即使功能上都屬於過門的橋段,卻是在音色上需要仔細聆聽:兩部小提琴 與中提琴的低音域,以及中提琴、大提琴高音域的融合程度要更加注意。

92

譜 3-4-3,《嬉遊曲》第三樂章第 80-94 小節

譜 3-4-4,《嬉遊曲》第三樂章第 394-404 小節

93

二、賦格的聲響

第三樂章的 B 段前半段,使用到巴洛克時期喜愛的音樂風格─賦格(譜 3-4-5)。這裡寫作的賦格沒有過於複雜的對位,僅有出現對題(Object)的齊奏,及對題 與答題(Subject)聲部的相互交織。建議將注意力專注在答題聲部後半拍八分音 符,並且必須吻合對題的節奏,以免出現對題與答題節奏上的混亂,造成賦格 織度紊亂且毫無條理。

譜 3-4-5,《嬉遊曲》第三樂章第 214-236 小節

94

三、輪奏與協奏

段落間獨奏相互輪奏,或是獨奏群銜接給樂團的過程,織度瞬間厚薄的變 化,需敏銳地察覺,並給予團員清楚的提示。不因為輪唱使得織度變得混濁,是 指揮基本必備的工作(譜 3-4-6)。

譜 3-4-6,《嬉遊曲》第一樂章第 162-166 小節

除了頻繁的輪奏,類似協奏曲的型態,也在第三樂章出現(譜 3-4-7)。譜例中 第一小提琴演奏一段吉普賽音樂的獨奏,其他聲部僅為長音或是顫音作為伴奏型 態。此時宜以協奏曲的方式,多以獨奏為主,引導其他聲部跟上獨奏。盡可能以 自然不干擾獨奏的方式,使全體既能達到漸慢的速度,也讓第一小提琴能自由地 發揮類似裝飾奏的部分。

95

譜 3-4-7,《嬉遊曲》第三樂章第 248-256 小節

第三樂章類似協奏曲的型態,也出現在第 330 小節的獨奏群上(譜 3-4-8)。但 由於兩部小提琴與中提琴以高音的顫音(Trill)的方式進行,大提琴的音量容易會被 蓋過,在音量的調配上需要更謹慎處理。加上低音提琴時而正拍時而後半拍的節 奏,更是需要指揮與大提琴穩定的速度和節奏,整個段落才不至於慌亂。

96

譜 3-4-8,《嬉遊曲》第三樂章第 327-336 小節

四、簡潔的聲響

三個樂章都呈現古典時期最重要的音響特色:主音音樂。如何讓旋律能夠透 亮而優美,伴奏具有存在感卻不干擾旋律線的進行,在手臂的揮動避免過於厚 重,讓聲音多為上揚不過下沉。不過第二樂章因為和聲與速度的關係,需要雙手 更有節制的控制力道,方能使安靜詭譎的聲響,從手中緩緩流出。切勿因著和聲 多有變化使織度變得龐大笨重,失去「嬉遊曲」的輕鬆活潑且優雅別緻的輕巧。

手部的動作也避免過於紊亂,把結構弄得更為複雜化。簡潔有力的給予拍點,並 且分辨出樂句的輕重高低,是指揮最需要在《嬉遊曲》做的工作。

97 奏曲》(Keyboard Concerto in D major, Hob.XVIII:11, 1782)作為音樂會的開場,在 排練時間的安排上略顯緊湊,樂團的反應也常在預料之外。尤其是在速度的溝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