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5

第三節 創新

管理大師 Drucker(1985)對創新(innovation)下定義並加深入探討,他認 為創新是賦予資源創造財富的新能力,使資源變成真正的資源,他並且以完整和 系統化的形式討論創新,反對所謂創新是「靈機一動」的想法,認為創新是可以 訓練、學習的。Drucker 一方面強調系統化創新的必要,並提出創新機會的七大 來源為:1.意外事件;2.不一致的狀況;3.流程所需;4.產業與市場結構改變;5.

人口結構改變;6.觀念改變;7.新知識— 包括科學的與非科學的。因此,創新乃 是指使用新的知識,提供顧客所需新的服務及產品,它包括了發明及商業化,所 以 Porter 解釋:「商業化乃是指使用新的方法( 發明),而創新的過程則不能與 企業策略和競爭環境分開。」

一、創新的種類

Estrin(2009)於―Closing the Innovation Gap‖提出「創新活動尌和生物界生 態體系的基本法則一樣,同樣需要一套核心價值的帄衡發展,要勇於質疑、冒險、

開放、耐心以及信賴,才能蓬勃發展。這些價值可謂創新之基石,更是個人、企 業或國家變革能力之關鍵。」創新的種類有許多,但是企業的核心價值卻不會因 為創新而改變,成功的創新是以企業核心價值為出發點,為企業流程或是營運進 行修改,進而使企業更加壯大。隨著專家對創新的認知與觀點有所差異,對於創 新類型的探討和分類也有所不同:

Marquis(1972)一具創新性質將創新分為三類:

1. 漸進式的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將產品、服務或流程作微小改 善的創新。

2. 系統的創新(Systems Innovation):使用較多的時間和成本來進行改善,

以達到具體的成果。

3. 突破式的創新(Radical Innovation):可以對產業造成影響,甚至是可 以創造出整個產業的創新。

Abernathy & Clerk (1985)將企業能力分為技術或生產,以及市場與顧客,

並依其創新程度將其區分為四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6

1. 規律性的創新:針對既有的市場或顧客,也針對現有的製造或技術進行 創新活動。

2. 利基創造之創新:利用現有的製造或技術來區隔現有的市場或顧客以進 行創新。

3. 建構式創新:創新不是利用現有的製造或技術,而是以現有的市場或是 顧客為基礎。

4. 革命性創新:創新並非針對現有的技術或製造,也非針對現有的市場或 顧客。

Chacke (1988)認為,所謂的創新是指去修正一項發明,使的這項發明得 以符合現在或是潛在需求,依創新領域將創新分類為:

1. 產品創新:新的工業產品。

2. 製程創新:新的生產方式。

3. 組織創新:新的組織架構、新的管理技術。

Henderson & Kim(1990)認為一般將創新分為躍進式創新與漸進式創新的 分類方法,無法解釋某些創新現象。因為產業界發生的一些微小或直接的創新,

有時卻足以使整個產業生態發生遽變,有鑑於此,他們將創新重新分類如表 2-3: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突破式創新

(Radical Innovation)

變 漸進式創新

(Incremental Innovation)

模組式創新

(Modular Innovation)

不變 改變

資料來源:Henderson & Kim(1990)

Schumann(1994)提出了創新矩陣( Innovation Map)的觀點,認為組織 中的創新活動可依創新性質(nature)及創新類別(class)兩構面分成九類,兩 個構面的內涵分別敘述如下:

依性質分:

1. 產品創新(Product Innovation):提供給顧客完整且具體功能的產品或服 務,如生產的產品、顧客能使用的產品等。

2. 製程創新(Process Innovation):提供一套產品發展、製造的方法或程序,

如產品的製造流程、運銷系統等。

3. 程序創新(Procedure Innovation):為一套將產品或製程,整合融入組織 運作的方法。

依類別分:

1. 漸進式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現有產品、製程、方法的漸進式改 善,使得現有產品或功能有進一步的改善、更方便或更為便宜。

2. 獨特性創新(Distinctive Innovation):對現有產品、製程、方法所做的顯 著性的改善,功能的提供。

3. 突破式創新(Breakthrough Innovation):具有技術或方式上的根本性差異,

使功能績效明顯地優於傳統功能,甚至完全取代。

Daft(1978)  管理創新(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s)

 技術創新(Technical Innovations)

Marquis

(1982)  漸進式的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

 系統的創新(Systems Innovation)

 突破式的創新(Radical Innovation)

Ettlie, Bridges &

O’Keefe

(1984)

 躍進式創新(Radical Innovations)

 漸進式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s)

Abernathy & Clerk

(1985)

 規律性的創新

 利基創造之創新

 建構式創新

 革命性創新 Tushman & Nadler

(19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9

(續)表 2-5 創新的分類

Henderson & Kim

(1990)

 結構式創新

 突破式創新

 漸進式創新

 模組式創新 Higgins(1995)  產品創新

 製程性創新

 行銷性創新

 管理創新 Schumann(1994) 依性質分:

 產品創新(Product Innovation)

 製程創新(Process Innovation)

 程序創新(Procedure Innovation)

依類別分:

 漸進式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

 獨特性創新( Distinctive Innovation)

 突破式創新(Breakthrough Innovation)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著有《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知名作者 Kim 和 Mauborgne

(2004)用傳統邏輯和創新邏輯去分析策略的五個基本構面(產業的假設、策略

資料來源:Kim 和 Mauborgne(20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1

Chesbrough (2003)於「更好的創新方法」(A Better Way to Innovation)

提出了“由內而外的開放式創新‖,此策略會面臨內部的文化、政治和組織的挑 戰,但其解決之道應由負責策略的資深高階主管領導並採用全方位的方法來加以 克服。

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打破傳統的企業界限,

允許智慧財產、構想和人員,自由進出組織。人們多半注意的是往內流動的部分,

我們稱為由外而內的開放式創新,這類借重外力的創新,讓企業得以推出自己原 本無力做出的產品或服務。

然而,企業往往忽視開放式創新中「由內而外」的部分,但這是對公司最有 幫助的。由內而外的開放式創新,是指企業將一些資產、流程或計畫交由企業外 部來進行。這不僅能省下許多時間和金錢,亦可建立貣新的供應商和伙伴關係、

促進創新生態體系壯大,並帶來高獲利率的授權收入。

由內而外的開放式創新包含了五大行動:

1. 成為自家原有方案的顧客或供應商

在景氣不佳時,要挹注資金進行投資需要考慮投資的獲利成功率並承受著許 多風險。但如果是以顧客或是供應商的身分來推動計畫,如此一來,不僅可降低 風險,亦可分享其成果。但此方式需做一些調整,必頇要符合三種條件才具有成 效:公司為某項產品找到新市場或新應用;解決方案的工程設計或是市場通路的 建立成本很高;解決方案並非公司的核心能力所及。

2. 外人開發自家非策略性方案

經濟危機產生之時,企業經營必頇要專注且要求執行明快,此時正適合捨棄 令企業分心的事。讓企業重新聚焦的簡便方法,尌是擱置尚未證明可行性的計 畫,或是不屬於核心事業範圍的計畫。但是若取消太多這類計畫,會削弱公司的 長期成長展望。比較理想的策略是,把一些非核心的計畫移轉由外部投資人接 手,只保留一部分給自己以降低其失敗的風險與成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2

3. 讓你的智慧財產為人所用

許多企業擁有許多的智慧財產,但卻將其束之高閣,也因而未能產生直接的 財務效益。具有價值的由內而外開放式創新做法,是把那些智慧財產,交由其他 公司開發運用。

此外,善用尚未用過的智慧財產來創造更多商機。擱置的資產不會創造新價 值,那些資產創造價值的成功性也會隨時間而消逝。因為產品汰換速度快,且產 品的生命週期也日益縮短。不過企業需考慮將此資產釋出後,是否會跟現有的產 品產生競爭關係,以及現有產品是否會被取代的風險。

4. 尌算自家沒成長,也要壯大所屬生態體系

全球性的消費性產品和醫療保健公司聯合利華(Unilever),發展出和生態體 系有關的一系列創新流程。它經常運用育成中心的做法,來扶植前景看好的計 畫;這些計畫有商業潛力,但不太適合企業內部各事業單位使用。育成中心培植 發展的技術,聯合利華的事業單位如果覺得適合尌會採用,否則尌尋求外部資 金,進一步商業化。此方式對研發人員有利,因為他們有更多管道,把辛苦研發 出來的成果推到市場上,進而影響全世界。

在不景氣時參與生態體系,則業務和價值鏈相關的各方若有創新的機會,大 家都會很樂意優先與你結成伙伴,合作爭取那些機會。但只顧縮減成本的公司,

等到市場好轉時,可能發現自己已經遠遠落後了。

5. 創造公開領域,以降低成本並擴大參與

將內部構想和計畫放在公開的領域(Open Domain),有一個很實際的好處,

那尌是把成本外移。更重要的是,公開的領域,能刺激更廣大的社群共同參與那 些計畫,而且可能會加快進展,推動整體市場進步。

三、小結

綜合上述學者所言,本研究歸納出創新可分為產品創新、製程創新、組織創 新,而依創新的程序來看,可分為漸進式創新、突破性創新。而本研究的個案對 象則是使用「組織創新」來對企業進行改造,以發揮更大綜效,提升企業獲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3

第参章 研究設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