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所得結果先觀察組別與區間的交互作用,若交互作用的差異達統計顯著水準則進一步比 較單純主要效果,若無交互作用則比較組別與區間兩因子的主要效果。實驗數據依照實 驗設計的流程,分別探討客觀與主觀錯誤估計絕對誤差值、絕對誤差值、變異誤差值、

與錯誤修正誤差值。

第一節 起始能力

本研究以空間移動性工作檢驗三組在起始行為能力上是否同質。實驗所得的客觀與 主觀錯誤估計絕對誤差值 (│O-S│) 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如附錄三表 1),發現三組之 間的差異未達統計顯著水準 (F(2, 387)= 0.083, p > .05);以及,絕對誤差 (AE) 值經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如附錄三表 2),發現在動作準確性的起始能力上觀察組、身體練習組與 控制組之間差異未達統計顯著水準 (F(2, 387)= 1.831, p > .05),由上述結果可知,在接受實 驗處理前,三個組別之間的空間移動性工作能力並無顯著差異。

第二節 動作表現

關於動作表現的比較,是依據獲得期共 60 次的試作成績,來討論各組空間性移動 工作的動作表現。因控制組未給予實驗操弄,而觀察組沒有身體練習成績,所以僅就代 表動作偵察能力的客觀與主觀錯誤估計絕對誤差值探討觀察組與身體練習組的動作表

現結果。

客觀與主觀錯誤估計絕對誤差值是計算實際動作誤差角度與估計動作誤差角度之 間的平均絕對差異,此外,觀察組是估計示範者的動作誤差角度,而身體練習組是估計 自我動作誤差角度,兩組獲得期的客觀與主觀錯誤估計絕對誤差值經過混合設計二因子 變異數分析(如附錄三表 3)後,由於違反變異數分析的球形假設 (p < .05),故採 Greenhouse - Geisser 值進行校正工作。經校正後,2(組別)× 6(區間)交互作用差異 未達統計顯著水準 (F(4.314, 1112.969) = 1.504, p > .05, η2 = .006)。組別主要效果差異未達統計

圖 4 客觀與主觀錯誤估計絕對誤差值之平均數 (區間 (B) = 10 次試作)

結果顯示三組在動作錯誤偵察上的差異達統計顯著水準 (F(2, 387) = 8.052, p < .05, η2

= .04),進一步以 HSD法進行事後比較(如附錄三表 5),發現觀察組 (0.72° ± 0.87°) 與 身體練習組 (0.84° ± 0.89°) 的客觀與主觀錯誤估計絕對誤差值值顯著低於控制組 (1.19° ± 1.18°);而觀察組 (0.72° ± 0.87°) 與身體練習組 (0.84° ± 0.89°) 之間差異未達統 計顯著水準。由於客觀與主觀錯誤估計絕對誤差值代表動作錯誤偵察能力,若數值越低,

表示對於角度錯誤的估計越精準,因此推論保留測驗中,觀察組與身體練習組的錯誤偵 察能力高於控制組,而觀察組與身體練習組之間無差異。三組在保留測驗中客觀與主觀 錯誤估計絕對誤差值之平均數曲線圖如圖 4 所示。

二、絕對誤差值 (AE)

絕對誤差值是計算實際動作角度與目標動作角度之間的平均絕對差異,可測量動作 學習的準確性,所得數據為絕對值後成績,故不考慮動作結果的方向性(不及或超過目 標)。

各組的絕對誤差值經由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如附錄三表 6),結果顯示三組在動作 準確性上的差異達統計顯著水準 (F(2, 387) = 13.553, p < .05, η2 = .07),進一步以 HSD法進 行事後比較(如附錄三表 7),發現觀察組 (1.77° ± 1.63°) 與身體練習組 (1.88° ± 1.41°) 的絕對誤差值顯著低於控制組 (2.95° ± 2.76°);而觀察組 (1.77° ± 1.63°) 與身體練習組 (1.88° ± 1.41°) 之間差異未達統計顯著水準。由於絕對誤差值代表動作準確性,若數值 越低,表示動作越準確,因此推論保留測驗中,觀察組與身體練習組的動作準確性高於 控制組,而觀察組與身體練習組之間無差異。各組在保留測驗中絕對誤差值之描述性統 計結果如表 2 所示;平均數曲線圖如圖 5 所示。

表2 各階段絕對誤差值

事後比較(如附錄三表 9),發現觀察組 (2.00° ± 0.75°) 與身體練習組 (1.99° ± 0.79°) 的

四、錯誤修正誤差值

圖 7 錯誤修正誤差值之平均數 (區間 (B) = 10 次試作)

0 1 2 3 4 5 6

PT B1 B2 B3 B4 B5 B6 RT

( )

前測 獲得期 保留測驗

觀察組 身體練習組 控制組

第伍章 討論

本章節所討論的內容除了解釋統計結果所代表的意義之外,更進一步回答本研究的研究 問題。本研究以代表錯誤偵察能力的客觀與主觀錯誤估計絕對誤差值、代表動作準確性 的絕對誤差值、代表動作穩定性的變異誤差值、與代表動作錯誤修正能力的錯誤修正誤 差值推論個體動作表現與學習結果,討論內容包括:第一節觀察在動作表現影響上與身 體練習方式的異同,第二節觀察在動作學習影響上與身體練習方式的異同,與第三節綜 合討論,藉以探討個體使用觀察方式後在執行空間性移動工作時的學習效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