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問題背景

動作學習 (motor learning) 係指一種透過練習與經驗導致動作技能產生相當持久 性改變的過程,其特點包括:(1)學習是一種獲得技能性動作能力的過程,(2)學習的 發生直接來自於練習與經驗,(3)學習不能直接被觀察,學習的過程是內隱並且無法直 接被量測,但學習能以外顯的行為改變為基礎來推斷,與(4)學習的假定是技能性行 為能力產生相當持久性的改變 (Schmidt & Lee, 2011)。

學習過程中,動作學習被視為一種用來解決問題的觀點。動作學習中有兩個重要的 理論,分別是 Adams (1971) 的閉鎖環理論 (Closed-loop Theory) 與 Schmidt (1975) 的基 模理論 (Schema Theory)。閉鎖環理論主要描述動作執行、控制與評估,且將動作技能 學習分為兩階段:(1)語文-動作期,學習者用語文概念來操作與控制動作,因技能尚 未純熟且完全正確,所以必須藉由回饋訊息進行錯誤的修正;(2)動作期,動作技能經 過反覆練習與修正後,認知活動與意識參與頻率降低,使動作趨於穩定,理論中的知覺 痕跡 (perceptual trace) 是由比較動作過程中感覺受納器產生的回饋 (feedback) 與試作 後結果獲知 (knowledge of results, KR) 之間差異所產生,負責錯誤偵察 (error detection) 與動作修正,而記憶痕跡 (memory trace) 則決定運動的初始狀態,引發動作的產生。根 據閉鎖環理論只能解釋慢速動作的缺點,Schmidt (1975) 提出基模理論,主要描述記憶 系統的知覺 (perception) 概念,理論中的回憶基模 (recall schema) 透過過去動作經驗來 建立訊息間的關係,以作為動作啟動的依據;確認基模 (recognition schema) 則負責對 動作做出評估 (evaluation),藉由知覺真實與感覺結果的關係而產生評估能力並修正動 作,這兩理論皆強調個體有注意錯誤動作和修正錯誤的能力,以及錯誤偵察能力在動作

學習理論中的重要性。

動作執行無法每次都符合預期,但可藉由練習使動作趨近於目標,而動作修正的前 提是錯誤必須能被正確的指出,在動作行為的學習過程中,當錯誤 (error) 能同時被偵 察和修正或補償因而有所改善時,即稱為學習 (Pressing, 1998)。但學習過程是內隱的並 且無法直接被測量,需透過外顯行為結果進行推論,因此,錯誤偵察與修正機制的發展 除了由動作行為的改變來闡述,也在其他研究方法中被證實,生理方面,已證實錯誤修 正的過程在小腦內發生;心生理方面,大腦前額葉的前扣帶皮質區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 對反應衝突相當敏感,其功能是以錯誤偵察來監控表現,可運用事件相關 電位來解釋 ACC 的功能,結果顯示在錯誤的反應中 ACC 會產生活化,當在反應競爭 增加的情境下修正反應,其活化情形也可被觀察到 (Carter, Braver, Barch, Botvinick, Noll,

& Cohen, 1998),Miltner, Braun, and Coles (1997) 運用估計時間的工作,在給予回饋刺激 後,測量頭皮所記錄的事件相關電位,發現負波 (error-related negativity, ERN) 會伴隨 個體做出錯誤試作時出現,故 ERN 即是一種涉及錯誤偵察的神經系統活化之證明,經 過神經過程分析,錯誤行為的電位活性和監控及修正動作有關,因此,根據神經生理學 (Neurophysiological) 的觀點,人類可以監控行為並對錯誤進行彌補 (Gehring, Goss, Coles, Meyer, & Donchin, 1993),所以能夠偵察錯誤和修正動作。

錯誤偵察 (error detection) 是指個體評估自我表現的能力 (Schmidt & Wrisberg, 2008),要進行錯誤偵察必須有兩個訊息來源,一個是真實動作的知覺狀態,即回饋或 動作本身的感覺訊息,另一個是預期動作的知覺狀態,即前饋控制 (feedforward control) 或預期回饋的複製,這兩者必須代表不同的狀態才能偵察出其中的差異。此外,成功偵

其中至少有兩項原因:(一) 透過內在的回饋來源,即使沒有外增回饋訊息,仍然會發生 學習行為,當學習者習得如何善用完整的工作訊息,其本身的錯誤偵察與錯誤修正的機 制就會產生效應,(二) 外在回饋訊息也可能阻礙學習者處理內在的回饋訊息來源,若訊 息本身不精確或與動作不相關,都無法成為有效的參照依據,以幫助學習者增進動作表 現 (Swinnen, 1996 ; Schmidt & Lee, 2011)。Shea and Wulf (1999) 對於外在聚焦線索與回 饋進行研究,提供學習者與內在注意力聚焦相關的外在線索,發現外在線索和回饋都能 增進學習,而回饋通常都能增進表現與學習,並且能促進外在的注意力聚焦。此外,與 動作本身有關的回饋訊息來源,聽覺、視覺、與動覺,會各自產生不同的訊息處理過程 (Posner & Konick, 1966),其中,Chew (1976) 認為提供學習者口語回饋訊息,可能會造 成測量單位轉譯的問題,使個體不能精確的轉譯動作結果成可用訊息,或是因口語非直

此尚未精熟動作的輸出,所以透過練習可以強化感覺動作的轉譯功能,並且儲存於長期 記憶中 (Halsband & Lange, 2006),練習除了實際的身體練習,也可以透過模仿、口語複 誦及心智複演的方式獲得連續動作技能的概念 (McCullagh, Weiss, & Ross, 1989),

Deakin and Proteau (2000) 使用不同身體練習、觀察練習或是組合練習的安排解決複雜 的工作,發現觀察方式在沒有身體練習的情況下也能發展動作技能的準確性,所以,若 身體練習減少或以觀察取代,也能夠達到相同的學習效果,Black and Wright (2000) 亦 發現觀察可為一種學習模式,並能增進錯誤辨識能力與動作重製。因此,學習者透過練 習能獲得對動作行為的評估能力,發展錯誤偵察能力,以替代外增回饋來感知錯誤 (Schmidt & Lee, 2011; Schmidt & White, 1972)。

觀 察 學 習 (observational learning) 指 透 過 一 種 特 殊 知 覺 學 習 模 式 的 學 習 方 式 (Schmidt & Lee, 2011)。Blandin and Proteau (2000) 最先將觀察學習的概念加入錯誤偵察 議題中研究,發現觀察示範者的參與者在估計自我錯誤時跟他們運用身體練習時一樣有 效率,練習中,觀察示範者所得到的 KR 基礎使觀察者和示範者有相似的錯誤偵察與修 正參照機制,因此,觀察學習與身體練習其增進個體認知處理的機制相似。Black, Wright, Magnuson, and Brueckner (2005) 使用時宜工作檢驗身體練習與觀察方式的錯誤偵察能 力差異,發現辨識動作時宜的錯誤可以透過觀察來完成,觀察練習可成為習得連續動作 的方法。

動作技能的發展須具備良好且敏銳的時間性與空間性錯誤偵察能力,其中,時間性 錯誤偵察能力已被證實可透過觀察學習發展,但尚未提及空間性的錯誤偵察能力,因此 空間性錯誤偵察能力是否可透過觀察學習而發展,則有待進一步探究。

第二節 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的問題背景,本研究主要探討的議題是觀察他人動作行為並進行錯誤估計,

對於個體在執行空間性移動工作的錯誤偵察能力、動作準確性、動作穩定性與動作修正 能力的發展是否有所助益。

因此,本研究提出兩點具體的研究問題,分別為:

一、透過觀察執行錯誤估計工作是否助於動作表現?

二、透過觀察執行錯誤估計工作是否助於動作學習?

第三節 研究的假定與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身體練習與觀察對於學習者錯誤偵察能力發展及動作學習上的影 響,其基本假定 (assumption) 為實驗參與者於實驗期間對於每一次試作都能盡力完成,

而且能確實運用研究者提供之回饋訊息來修正錯誤的動作表現,以及客觀表現與主觀表 現兩者的絕對誤差(簡稱 |O-S|)為推論錯誤偵察能力的指標。本研究採用非慣用手的 空間性移動工作,為特殊性工作,應避免將結果過度推論至不同條件或工作之動作表現;

本實驗工作未限制完成之時間,因此,沒有探討訊息處理快慢與準確度之間的關係,在 參與者方面,招募對象皆為女性年輕成人,與其他年齡層個體,如兒童、老人、或特殊 族群,在動作表現上可能因為動作發展或先天生理因素而有所不同,並且未針對性別間 差異進行探討。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錯誤估計 (error estimation)

評價自我動作結果的錯誤即為錯誤估計,係指學習者分析動作產生後的回饋與參照 機制進行比對,為正確偵察自我動作錯誤程度的能力。錯誤偵察的測量方法是以實際動 作表現結果(客觀)與估計動作表現結果(主觀)的絕對誤差值來推論 (Sherwood, 1996)。 本研究中依組別給予不同的練習條件,身體練習組於動作後,由研究者引導實驗參與者 滑動拉柄至正確目標角度 55 度處;5 秒鐘後,請實驗參與者評估動作表現結果與正確目 標角度的誤差,並以口語方式告知,以此作為主觀錯誤 (subjective error) 分數,並計算 參與者實際動作表現結果與目標角度的誤差值作為客觀錯誤 (objective error) 分數;參

與者進行錯誤估計動作後,間隔 5 秒鐘,再進行下一次試作;觀察組在獲得期中僅需觀 察示範者執行動作,並評估其動作之錯誤角度,以文字方式記錄。實驗參與者實際動作 表現結果與參與者主觀估計自己或他人該次動作表現之間的誤差值,作為錯誤偵察指標,

此為一種內隱的學習變項(Schmidt & Lee, 2011)。

二、錯誤偵察能力 (error detection capability)

錯誤偵察是指個體評價自我表現的能力 (Schmidt & Wrisberg, 2008)。Schmidt and White (1972) 提出兩種對於錯誤估計值的計算方法:(一)客觀與主觀錯誤估計分數相 關 係 數 (correlation) : 解 釋 錯 誤 偵 察 機 制 的 強 度 。( 二 ) 客 觀 與 主 觀 的 錯 誤 差 異 (objective-subjective error difference):解釋錯誤偵察能力。後來,Newell (1974) 提出相 關不能指出錯誤估計的強度,只能展現學習者對錯誤產生方向的敏感性。本實驗在錯誤 估計值計算方面分別採用客觀與主觀的錯誤差異,其中參與者估計自我或他人的錯誤角 度稱為主觀錯誤,而實際誤差角度稱為客觀錯誤。錯誤偵察能力的公式如下:

ED = |O − S|... 公式 1 式中 O 為實驗參與者的實際動作表現結果;S 為實驗參與者對動作表現結果的主觀估 計。

三、觀察學習 (observational learning)

一種從經由模範學習的特殊知覺學習,可幫助動作技能的學習,並可增進起始行為,

使用模仿最重要的因素是提供學習者明確觀察到行為要素的指示 (Schmidt & Lee, 2011)。

觀察學習是透過看的過程來學習動作的一種能力,其中不只包含複製行為,還需要觀察 者轉換觀察到的動作以表現出和示範者相似的行為,以期完成動作目標並能應用運動策

觀察學習是透過看的過程來學習動作的一種能力,其中不只包含複製行為,還需要觀察 者轉換觀察到的動作以表現出和示範者相似的行為,以期完成動作目標並能應用運動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