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動作結果之分析

好手在不同工作限制下的進球率顯著的比一般選手高,代表在控球能力上不 同經驗會有不同程度的控球能力,而在揮拍速度上是如此,好手在正手擊球的水 準上遠高於一般選手,符合桌球訓練中的指導原則「快、狠、準、變」其中二項,

未來可以再從青少年的正手擊球加入又快又準的研究上會更完備。

第二節 運動學分析

動作時間平均上好手擊快和擊準皆比一般選手在擊快和擊時短,兩者間無顯 著差異,在平均速度上好手與一般選手未達顯著,但在運動學數據上好手的速度 也高於一般選手,要成為一流的桌球選手必需具備正手擊球要有高得分時同時會 在短時間內做出快速的揮拍動作也符合下述二位學者論點:廖學勇(1997)指出 桌球運動力學所用的速度、加速度間均有連續相互關係,揮拍速度增加快,擊球 的力量越大。郭嘉民(2006)研究結果 1.兩種不同拉球方式,在引拍期階段的動 作時間有所不同。肘關節擊球瞬間帶動前臂做內收動作,縮小擊球半徑獲得加速 度,進而增加擊球速度和力量。

第三節 主成份分析

在成份解釋量上好手在正手擊球的不同限制下都比一般選手高,好手的第 一成份及第二成份已達 90%以上的成份解釋量,代表動作 51 個維度用二個成份 就可以代表,陳秀惠(2005)指出成份數呈現了主要的動作型態,而成份係數則 進一步的描述肢段間的協調情形,因此配合各成份的解釋量及其肢段的分布。在 好手擊快和擊準的動作成份上達顯著差異,擊快時第一成份的解釋變異量達到 79%、擊快時也有 74%,說明了只要第一成份就可解釋超過 74%的動作內容,好 手在擊球穩定性高,以 S2 選手在擊球時有下肢左右髖向上帶動手腕球拍向前揮

擊動作,此結果與過去對桌球正手擊球動作描述的研究(蕭存沂,1996;劉璐,

1999;李惠芬,2000;李莉,2002;李小鵬,2003;張博,2004;郭學眾,2005)

都指出正手擊球動作是全身性上下肢互相合作所產生的動作,屈膝提踵調整,重 心居中偏前,擊球時,兩腳蹬地,身體繞縱軸轉腰帶動手臂的揮動擊球,充分發 揮各關節的動量傳遞的加速作用經由身體把力量釋放將球擊出去。

在不同擊球限制下的動作相關所有選手的相關都很高代表正手揮拍動作一 致,再從各成份中的肢段內容後,可發現肢段內容之間有變動的情形產生。換言 之,不同的擊球限制會造成揮拍動作成份內容的變動,以完成其要做的工作情 境。好手和一般選手在擊快和擊準第三、四成份內容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好手在 擊準的動作上有肢段手腕、球拍向前、左右髋向上的動作,擊快則在下肢右踝及 右膝向上及左踝向前的動作。一般選手在第三、四成份內容上的肢段差異在擊準 時下肢左右踝、左右髖都有向上動作,會造成擊球時不穩定,擊快時下肢右膝、

右踝向上如果沒有上肢向前的動作配合很容造成擊球出界。好手揮拍時成份向量 各肢段的差異成份在成份向量中的手肘、手腕、球拍等肢段均向前上方揮拍符合 李惠芬(2000)對蔣澎龍正手拉球動作解析,是除了揮拍速度快還配合手臂、前 臂及手腕力量,特別是最大極限的運用手腕可動角度的力量。另外張曉蓬(2001)

指出正手擊球拉球的手臂運動軌迹是向內傾斜的半弧綫,由右後下方向左前上方 用力的過程,優秀運動員的肘部運動軌迹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個別型態的差 異,在工作限制下擊快與擊準確實會有動作協調型態的差異。

第六章 建議

一、對教學及訓練上的建議

桌球選手在少年階段(國小)應屬於基本動作時期,一開始接受訓練時動作 技術是教練建立的,而正手技術發展的好壞會影響續的發展,至目前為止國內對 於少年桌球動作型態的訓練資訊來源都僅於本身暨有的技術背景(外顯動作)與 教學影片中示範之動作說明,而選手是否可以了解教練在訓練上的指導而練習出

「標準」的動作準則尚無定論,因此在透過由高速度攝影機分析下的動作型態加 以分析後的結果可以提供給訓練者及選手更深一層的體認,本研究所得之結果可 知,在不同的經驗下的正手擊球動作,擊球的結果表現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工作 限制下也存在著一定的動作變異性,如肢段改變情形,因此,教練在從事訓練時,

可以要求選手以擊快來完成正手動作,而擊準訓練則可額外增長訓練時間來調整 即可達到個人的正手擊球的表現。

二、後續研究上的建議

所有動作的產生是由眾多數的自由度所構成。在過去的研究只能針對動作的 結果表現做描述,常會有其不足之處,無法對動作做另一種詮釋及瞭解尚有待再 加強的地帶,對於主成份分析可以在於對大量的數據資料中擷取成份數,用較少 的成份來解釋多變數的變異,此分析方式來探討人體的動作有其可行性,所得結 果可再做進一步分析後建立動作協調型態的參考模組,對教學訓練上有一定的幫 助。

由於本研究只在基本動作上做資料蒐集,無法與實際比賽場上的真實表現相 比,希望將來可以在加入調整訓練時間後對動作發展的改變上進行研究分析,會 對未來在教學訓練上的運用會有更大的助益。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丘鐘惠、吳煥群、莊家富、劉建和(1992)。現代乒乓球技術的研究。北京市:人民 體育出版社。

吳煥群(2004)。中國乒乓訓練原理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7

2

)。 李小鵬(2001)。正手攻球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中國學校體育,

5,36。

李惠芬(2000)。蔣澎龍正手拉球動作解析。乒乓世界,

9,28-29。

杜美華(2001)。桌球單打橫拍技術測驗之編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桃園縣。

東 月(2000)。王勵勤正手拉球動作解析。乒乓世界,

3,28。

邱鍾惠、莊家富(1983)。現代乒乓球技術的研究。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侯淑玲、陳金海(2003)。桌球運動員視覺反應能力與接發球表現的相關研究。大專 體育學刊,

5

2

),67-76。

柳天楊(2002)。劉國樑正手近台攻打前沖弧圈球技術的運動學特徵分析與研究。廣 州體育學院學報,

22

3

),71-73。

柳天楊、王新、王家正(2003)。孔令輝正手近台反沖前沖弧圈球技術的運動學分析。

體育學刊,

10

2

),106-108。

段礼松(2005)。對乒乓球“落點”的初步應用分析。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報,

4。

洪永年(1984): 乒乓球訓練圖節。臺北: 畢聯出版社。

唐鑫森(2002)。如何提高桌球正手拉球的連績性。乒乓世界,

2,37-38。

張 博 (2004)。乒乓球技術原理新探。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張 博(2003)。 乒乓球步法的技巧。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張惠欽(1984)。乒乓球的旋轉。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張惠欽、蘇坎(1994)。乒乓球。台北市:天一圖書。

張曉蓬(2000)。對中國桌球隊科學訓練的思考。體育科學,

20(2),30-33。

張曉蓬(2001)。提高正手拉球力量的幾點注意事項。乒乓世界,

12,32。

張曉蓬(2002)。正手拉球 de 發力方法。乒乓世界,

4,32-33。

張育誠(2009)。工作限制對棒球打擊動作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台東大學,台東縣。

梁世建(2005)。桌球正手抽球動作三度空間之運動學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未 出版碩士論文。

郭嘉民(2006)。優秀桌球選手正手拉球之運動學分析。國立台南大學運動與健康研 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郭學眾(2005)。乒乓球正手攻球技術的教學與訓練探討。榆林學院學報,

15

3

), 71-71。

陳秀惠(1996)。速度準確性理論的認識與應用。中華體育,

38,96-104。

陳秀惠(2009)。以主成份分析量化多肢段運動協調的方法與實作。載於劉有德(主 編),運用主成份分析量化運動行為(頁 43-62)。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曾慶國(2002)。乒乓球弧圈球技術中“轉髖”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安徽體育科技,

23

2

),49-50。

廖學勇(1985)。 桌球運動基本技術訓練方法之研究。台北市:台北體專體育學術研 討會。

廖學勇(1989)。桌球運動橫拍攻擊技術之分析研究。台北市:北體報導雜誌。

廖學勇(1997)。桌球橫拍削球打法技術之分析與訓練法之研究。台北市:水牛圖書 出版有限公司。

廖庭儀(2002)。自然回饋強度對運動技能學習曲線結構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陳和睦(1984)。 教練訓練指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趙亭章(1989)。淺談桌球運動和力學的關係。政治體育,

2,112 - 117 頁。

劉 璐(1999)。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啟蒙教學。安徽體育科技,

83,23-24 。

蔡欣延(1994)。桌球技能測驗編製之研究。醒吾學報,

18,375-402。

蔡繼玲、吳修文、蔡學玲、陶志祥、唐建軍(1999)。跟著專家打乒乓球。北京: 北 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鄭兆光(2004)。國小五年級男學童桌球正手拉球認知、拉球技巧及進球數的關係。 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

蕭存沂(1996)。 桌球的基本技術分析。大專體育,

24,11 6。

蕭存沂(1996)。桌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分析。大專體育,

24,116-120。

謝春英(2004)。正手攻球、橫拍。乒乓世界、

2 ,78 頁。

謝淑娟(2004)。適合幼兒神經肌肉發展的桌球運動。中華體育,

14

5

),61-66。

譚 福(2003)。初學者正手攻球教練程序探討。哈爾濱體育學院學,

1,23。

二、外文文獻:

Bernstein,N.(1967) .The coordination and regulation of movements.London: Pergamon.

Chen, Liu, Mayer-Kress, & Newell, M. K. (2005). Learning the Pedalo Locomotion Task.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 37 (3), 247-256.

Chen, H., & Daffertshofer, A. (2009). Chang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during motor

learning – riding the pedalo. NASPSPA Conference in Austin, Tx., USA.

Daffertshofer, A., Lamoth, C. J. C., Meijer, O. G., & Beek, P. J. (2004). PCA in studying coordination and variability: a tutorial. Clinical Biomechanics, 19, 415-428.

Fischman, M. G., Moore, J. B., & Steele, K.H. (1992). Children's one-hand catching as a function of age, gender, and ball lo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63,349-355.

Haken, H. (1996). Movements on a pedalo. In H. Haken., Principles of brain functionin, (pp. 173-191). Berlin: Springer-Verlag.

Haywood, K. M. (1993). Life span motor development (2n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Kasai, J. & Mori, T. (1992). A qualitative 3D analysis of forehand strokes in table tennis.Science and Racket Sports Ⅱ, 201-205.

Merriman, W. J., & Barnett, B. E. (1995).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grossmotor skills in preschool children. Perceptual and

Motor kills,81(3),1211-1216.

Meyer,D. E., Abrams, R. A., Kornblum, S., Wright, C. E. & Smith,E. K. (1988). Optimality in human motor performance: idea control of rapid aimed move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95,340-370.

Neal, R. L.(1991). The mechanics of the forehand loop and smash shots in table tennis. TheAustrali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3(1), 3-11.

Newell, K. M. (1986). Constra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ion. In M. G.

Wade & H. T. A. Whiting (Eds.), Motor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Aspects of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pp.341-361). Amsterdam: Martius Nijhoff.

Newell,K.M.(1985).Coordination,control and skill .In D.Goodman,I.Frnak,

& R.B.Wilberg(Eds.).Differing Perspectives in Motor Learning,Memory,and Control,295-318.Amsterdam:North Holland.

Roberton, M. A. (1989). Motor development: recognizing our roots, charting our future.Quest,41(3),213-223.

Roberton, M. A. (1989). Motor development: recognizing our roots, charting our future.Quest,41(3),213-22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