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南北新舊:傳統與創新

顧頡剛提出“大禹是蜥蜴類”的時間點,正是 1920 年代中國學術界南北 之爭的關鍵時刻。

1920 年代前後的中國學術界,胡適為北方學人的精神導師,新文化運動 的燃燈人;柳詒徵則是南高的學術領袖,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統帥;《新青 年》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催生者,《學衡》雜誌為古典主義的堡壘40;古史辨 運動代表以北大為中心的新史學發端,《史地學報》是主要的反對陣營。這 種南北對峙的情形41,不僅五四時期如此,甚至一直影響到 1949 年以後的海 峽兩岸。

在相關研究中,王汎森教授是少數比較直接正面論析南北之爭的學者,

在〈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民國的新史學及其批評者〉中,王汎森教授指 出,在 1949 年以前,胡適(1891-1962)、傅斯年(1896-1950)、顧頡剛(1893-1980)等人 所領導的研究工作,在學院中占據主流地位,是 1920-1930 年代最有力量的 學派,王汎森教授以“新派”名之。王汎森教授認為,“新派”史學的來源與 3 種因素有密切關連:(一)新文化運動所提倡的思想解放;(二)胡適所提倡的實 用主義方法論;(三)西方史學的引進,尤其是德國史學42

40 沈松僑教授的研究指出,學衡派思想淵源自白璧德(Irving Babbit)的新人文主義(New Humanism) , 而 白 璧 德 的 新 人 文 主 義 則 師 承 安 諾 德 (M. Arnold) 之 新 古 典 主 義 (Neo-Classicalism);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122-133。

41 張其昀在〈吾師柳翼謀先生〉文中說:「民國八年以後,新文化運動風靡一時,而以南 京高等師範為中心的學者們,卻能毅然以繼承中國學統,發揚中國文化為己任。他們的 代表性刊物是《學衡》雜誌,該刊的〈發刊詞〉,出於柳師手筆,可見他所居的地位。

世人對北大南高有南北對峙的看法。」張其昀,〈吾師柳翼謀先生〉,《張其昀先生文 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8-1991),9/4710-4718;所引在4712。

42 王汎森,〈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民國的新史學及其批評者〉,《中國近代思想與學 術的系譜》,378。

有“新派”當然就有傳統派或舊派,王汎森教授指出,“新派”的批評者散 在全國各地,其中南京的中央大學(即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東南大學)最有組織,他們 有時被稱為南派或東南學派,王汎森教授以“傳統派”稱之43

以今日的後見之明審視現代中國學術界,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學術界 隱然分成兩種意見,即王汎森教授所謂的“新派”與“傳統派”(一般以北大、南高,

或北派、南派稱之);亦有學者以“北方”、“南方”為分44;而兩派之間顯然很少交

集,他們在新文化運動、古史辨運動、新史學運動中,一直處在相對立的位

置。叔諒(陳訓慈)在〈中國之史學運動與地學運動〉中,即指出兩派學者迥不

相侔的現象45;王汎森教授所謂“新派”大抵指北方的整理國故運動,“傳統派”

則以中央大學師生為中心46。但事實上有些被視為新派或被新派所欣賞的史 家,在文化理想上卻以傳統派自居,如陳寅恪、湯用彤即是47。本文的南北 學派之分,並不完全以地理上的南北為界,而以思想文化與治學取向為別48; 因此,在治學方法和文化理念上,與南學較近而遠於北學的北方學者,如陳 寅恪、湯用彤和王國維即屬此類,類似的情形還有錢穆。

43 王汎森,〈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民國的新史學及其批評者〉,《中國近代思想與學 術的系譜》,379;王汎森教授在文中特別說明,他之所以用“傳統派”來概括新派的批評 者,只是為了討論的方便,“新派”或“傳統派”的稱呼,並未做價值優劣的判斷。

44 桑兵教授在〈近代中國學術的地緣與流派〉中,稱為“南學”、“北學”;請參閱:桑兵,《晚 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8-64。

45 叔諒直接批評南北之爭云:「近來學術界有一不幸之現象,即老學宿儒往往與新進學者 各不相謀。又因地域之暌隔,而各地學者常不能共通聲氣。」叔諒〈中國之史學運動 與地學運動〉,《史地學報》,2.3(南京,1923.3): 1-14;所引在13-14。

46 王汎森,〈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民國的新史學及其批評者〉,《中國近代思想與學 術的系譜》,380。

47 王汎森,〈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民國的新史學及其批評者〉,《中國近代思想與學 術的系譜》,380。

48 本文有關南北之分,並不完全依地理為界,與梁啟超《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所論固 有所異,有關梁啟超的論點,有興趣者可參閱:梁啟超,《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

《飲冰室專集》,9(臺北:中華書局,1972),3-33;桑兵教授在〈近代中國學術的地緣 與流派〉中,亦稍傾向以地理為界,惟桑兵教授亦論及北學與南學師承上的關係,以及 學術流派間之扞挌,而非逕以地理為別;請參閱: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28-64。

余英時教授在《猶記風吹水上鱗》中,談到 1930 年錢穆赴北京後,表 面上已經進入中國史學的主流,但他和反主流派的學人卻更投緣,與南方以 中央大學為中心的史學家如繆鳳林、張其昀交往亦甚密切49。桑兵教授在《晚 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中亦指出,錢穆反對以傅斯年為中心的新史學,認為通 人之學比專家之學更為重要,而與錢穆志同道合者,有張蔭麟、張其昀、陳 夢家等人;桑兵教授並且認為陳寅恪雖然加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但與傅斯年的志同道合實有一定限度50。杜正勝教授則指出,錢穆受顧頡剛 之邀為《燕京學報》撰稿,卻寫了反對疑古派論點的〈劉向歆父子年譜〉,

顯見其與北方學人立異的基本治學觀點51

王汎森教授在〈思想史與生活史有交集嗎?〉一文中,提及傅斯年的《東 北史綱》出版後,引起大量的批評,其中繆鳳林與鄭鶴聲的批評非常嚴厲52; 繆鳳林與鄭鶴聲均出身中央大學53,亦即南高系統,他們對五四新文化運動

49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臺北:三民書局,1991),12;王汎森教授亦指出錢穆對“新 派”追逐新史料之風有嚴重不滿;王汎森,〈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民國的新史學及其 批評者〉,《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456。

50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283。

51 杜正勝,〈錢穆與二十世紀中國古代史學〉,《新史學之路》,216-233;特別是231-232。

52 王汎森,〈思想史與生活史有交集嗎?──讀傅斯年檔案〉,《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 系譜》,501;王汎森教授文中指出繆鳳林的用語尤其刻毒,說:「傅君所著,雖僅寥寥 數十頁,其缺漏紕繆,殆突破任何出版史籍之紀錄也。」

53 繆鳳林,字贊虞,1899年生,浙江富陽人。1919年入南京高等師範史地部,師從柳詒徵,

1923年畢業。1928年起在其母校國立中央大學任教,講授中國通史、中國文化史、日本 史。抗戰期間曾任中央大學師範學院史地系主任。1948年出任文學院史學系主任,1949 年後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中國通史綱要》、《日本史論叢》、《中國通史要 略》、《中國史論叢》、《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文化》等。鄭鶴聲(1901-1989),浣 東泰南村人,1920年夏進南京高等師範文史地部,當時主持文史部教學的老師分別爲柳 詒徵和竺可楨。畢業論文為《漢隋間之史學》,曾在《學衡》雜誌分期連載,並於中華 書局正式出版。1925年應雲南省政府之聘,赴雲南高等師範任教,並兼課於東陸大學(雲 南大學前身)。1929年受國民政府大學院之聘,在教育部編審處任編審兼教育部水陸圖審 查委員會專門委員,並兼職於中央大學、中央政治學校。1949年中共建國後,鄭鶴聲任 中國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1951年赴山東,先後在華東大學、山東大學任教。並參加教 育部中國近代史教育大綱編定委員會。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出版了《孔子與春秋》等 著作。早年著作有《正史研究》、《司馬遷年譜》、《班固年譜》、《袁樞年譜》等,

抱持敵意,對傅斯年所標示的治史方法亦極反感,而刊載繆鳳林評《東北史 綱》的《大公報.文學副刊》主編吳宓54,正是反新文化運動的要將。王汎 森教授認為,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涉及當時思想界兩個陣營的競爭。

我在《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中,曾就《史地學報》與歷史地理 學的形成做過討論55,惟該書主要著眼於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的關 連,並未於南北之爭多所著墨;此外,我在《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 展》中亦指出,古史辨運動的反對者,主要即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的師生們,

惟亦僅點到為止56,未曾就現代中國史學的南方學術網絡,做進一步的分析。

在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過程中,南方學術網絡雖非耀眼巨星,但亦有其 一定的影響,不論當時或對 1949 年以後海峽兩岸的史學研究,均具有時代 性的意義。雖然學者們對主流的北方學派,投以較多關愛的眼神,但對歷史 的伏流,學術發展的非主流思潮,似亦不能視若無睹。

本文第四節討論對顧頡剛“大禹是蜥蜴類”之說提出問難的劉掞藜,即出 身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而古史辨運動的反對者,亦明顯以南派學者為主體。

1928年起,上海商務印書館將其著作以“鄭氏史學叢書”之名出版;中年以後著作有《中 國史部目錄學》、《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等,並與其兄鄭鶴春合寫《中國文獻學 概要》等。

54 吳宓(1894-1978),字雨僧,又字雨生,陝西涇陽人。1916年畢業於清華學校,1917年赴美 留學,1921年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留美期間,吳宓對19世紀英國文學,尤其是浪 漫詩人的作品,下過相當功夫,有過不少論著。1926年回國擔任南高、東南大學英語兼 英國文學教授,並與劉伯明、梅光迪、柳詒徵等創辦《學衡》雜誌。1924年8月離開南京,

先後任東北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武漢大學、四川教育學院、西南師範學院等校 教授。有關吳宓的生平,請參閱:王泉根,〈吳宓先生年表〉,收入:李繼凱、劉瑞春(選 編),《追憶吳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480-520;吳宓(著)、吳學昭(整 理),《吳宓自編年譜:1894-1925》;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

55 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61-138。

56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68-9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