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西文化論述:以《學衡》與《新青年》為分析對象

三、 中西文化論述:以《學衡》與《新青年》為分析對象

(一) 《學衡》與南方學統

1919 年,梅光迪返國後,在上海創辦《民心週報》,針對胡適等人所提 倡的白話文及新式標點等運動,發表多篇文章予以批評。1921 年,梅光迪力 邀吳宓返國擔任南京高師的英語兼英國文學教授並一同加入《學衡》的編輯 工作57。此時,柳詒徵、胡先驌等人同在東南大學任教,「莫不痛感新文化運 動一意毀棄傳統,不免矯枉過正,流弊無窮;又鑑於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競 言西學,卻不知究其本原,唯新是騖,往往流於“浮薄怪謬”之說,養成『叫 囂浮誇』的習氣,亟思加以匡正,以振溺挽頹,斡旋時運」58。因此,劉伯 明、梅光迪、吳宓、柳詒徵、胡先驌等人乃創辦《學衡》雜誌,欲以此拯救 中國傳統文化。

在此之前,在美國的一批留學生對於陳獨秀、胡適等人透過《新青年》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面抨擊、徹底否定、破舊立新」59以及極力擁護西方 文化的態度極為不滿,認為他們「甚為偏激,『更痛感欲融會西方文化,以 浚發國人的情思,必須高瞻遠囑,斟酌損益』」60。因此,進一步主張應「昌 明國粹,融化新知,重視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繼承性,在現有的基礎上完善改 進」61。所以,吳宓、梅光迪等人在美國時即決定將來回國之後,擬集合一 群同志與胡適、陳獨秀等人捉對鏖戰62

57 有關梅光迪寄給吳宓的這封信,詳細內容請參閱: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自編 年譜:1894-1925》(北京:三聯書店,1995),214。

58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73。

59 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19。

60 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29。

61 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19。

62 有關梅光迪與胡適在美國的論爭,請參閱:沈衛威,《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 代命運》,100-166。

1919 年,梅光迪自美返國,赴天津南開大學擔任英文系主任,同時與聶 雲臺等人在上海創辦《民心週報》。在《民心週報》中,梅光迪針對胡適等 人所提倡的白話文及新式標點等運動,發表多篇文章予以批評,並曾引起胡 適的反駁。1920 年梅光迪應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文理科主任劉伯明之邀,轉往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任教。1921 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升格為東南大學,梅光迪 出任西洋文學系主任。此時梅光迪致函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的吳宓,力邀 吳宓返國,以東南大學為聚集同志知友,發展理想事業之地,將聘吳宓為東 南大學英語兼英國文學教授,並請吳宓擔任即將出刊的《學衡》雜誌總編輯

63。吳宓於 1921 年 6 月啟程返國,8 月抵達上海,9 月往南京東南大學。此 時,柳詒徵、胡先驌等人亦同在東南大學任教。而他們「莫不痛感新文化運 動一意毀棄傳統,不免矯枉過正,流弊無窮;又鑑於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競 言西學,卻不知究其本原,唯新是騖,往往流於“浮薄怪謬”之說,養成“叫囂 浮誇”的習氣,亟思加以匡正,以振溺挽頹,斡旋時運」64。因此,劉伯明、

梅光迪、吳宓、柳詒徵、胡先驌等人乃創辦《學衡》雜誌,欲以此為保存中 國傳統文化之堡壘。

1922 年 1 月《學衡》創刊,初期以月刊的形式出版,迄 1926 年 12 月止,

均按時出版,共發行 60 期。《學衡》初期各方俊彥雲集,士氣風發。但這種 榮景並未持續太久,1923 年底,年僅 38 歲的劉伯明因患腦膜炎遽逝,使得

《學衡》頓時失去來自東南大學校方的有力支持。同時,因為梅光迪與吳宓 兩人對於《學衡》欄目內容的安排有不同意見,因此發生激烈爭執。而吳宓 直接署名為《學衡》編輯的動作,「違背了《學衡》同人最初的約定,從而 引起了力倡學術人格的梅光迪的不滿」65,亦為造成梅光迪憤而出走的主因。

63 有關信件中的詳細內容,請參閱: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1998),

24。

64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73。

65 段懷清,〈梅光迪的人文思想與人文批評〉,《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0.1(杭 州,2000.02): 17。

他甚至宣稱:「《學衡》內容愈來愈壞,我與此雜誌早無關係矣!」661924 年 梅光迪離開東南大學,重返美國。另一位重要撰稿人胡先驌,亦於 1924 年 離開東南大學,重回美國。有志於保存中國傳統文化命脈的《學衡》創刊諸 子,遂漸分道揚鑣,《學衡》亦面臨存亡之關鍵時刻。此時,吳宓在不得已 的情況下離開東南大學,先就聘於奉天東北大學擔任英語系教授,一學期後 轉往北京,並於 1925 年初,受聘負責主持籌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

《學衡》舊人離散各地之後,《學衡》的運作全賴吳宓一人獨力支撐,

即使離開東南大學後,仍由吳宓在北方遙控。1927 年,因北伐戰爭爆發,以 及原先與《學衡》合作的中華書局不願續辦等原因67,使得《學衡》被迫停 刊 1 年。其後在吳宓的條件交換和梁啟超斡旋下,《學衡》於 1928 年 1 月復 刊68。復刊後的《學衡》改為雙月刊,至 1929 年 12 月皆能準時出版,因此 前後共計發行 72 期。1930 年《學衡》再度停刊一年,1931 年 1 月再度復刊,

但在 5 月發行第 75 期後,又三度停刊。此後則是不定期出版。1933 年 7 月 出版第 79 期,雖云將改由繆鳳林擔任編輯繼續出版,但自此以後《學衡》

遂不再出刊。根據多位學者的研究指出,造成《學衡》解散的原因不外乎人 事、經費、以及內部傾軋等三項因素,其中尤以內部傾軋更是造成《學衡》

一蹶不振的致命傷69。 (二) 《學衡》內容分析

《學衡》創刊之初,吳宓等人對於文章的編排即有固定模式,主要欄目 包括:插畫,以介紹古今中外的人物為主,間或介紹某些特殊的建築物,「大

66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自編年譜:1894-1925》(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 書店,1995),235。

67 有關《學衡》與中華書局之間的合作關係,請參閱:李剛、張厚生,〈《學衡》雜誌初 探〉,《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南京,2002.05): 13-14。

68 有關吳宓此次與中華書局之間的交涉,請參閱:沈衛威,《吳宓傳:泣淚青史與絕望情 慾的癲狂》(新店:立緒文化公司,2000),88-90。

69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84-85。

抵皆以表明《學衡》立論精神或配合正文內容為主」;通論,「內容多為評論 時事、介紹新知」;述學,「內容多屬訓詁、考據、義理等舊學,譯介西方名 著者亦多」;文苑,又可細分為文錄、詩錄、詞錄、戲劇、小說等項,內容 以傳統詩詞為主,時而穿插若干譯詩與翻譯小說;雜綴,內容多為遊記、詩 話等類文章;書評,「所評對象兼及古今著作,尤以詩詞為主」70。從 1922 年 1 月創刊到 1933 年 7 月為止,發行時間同樣長達 12 年,刊載的文章高達 1,708 篇71

在全部 1,708 篇文章之中,與引介新知相關的文章約有 282 篇,占 16.5%,其餘的 1,426 篇所討論的主題則是以中國傳統文化、傳統學術為主的 文章,占 83.5%。在這 282 篇引介新知

的文章作者群之中,以吳宓所撰寫的 47 篇(16.7%)為最多,其次為張蔭麟的 11 篇

(3.9%)、徐震堮的 9 篇(3.2%)、郭斌龢的 7 篇(2.5%)、向達的 6 篇(2.1%),其餘的作者 均在 5 篇以下,如:景昌極、湯用彤、

李思純等的 4 篇,胡先驌的 3 篇,繆鳳林、梅光迪、吳芳吉等的 2 篇。這些 引介新知的文章,有多達 135 篇(47.9%)的文章是屬於“插畫”,因此在這部分筆 者並未將其作者列入統計之中,但仍將“插畫”列為引介新知的文章,因為筆 者認為在這部分仍有其價值、意義存在。

圖3-2-1 “《學衡》區域比較"

中國地區 83.5%

世界地區 16.5%

70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76。

71 本文中,《學衡》的統計資料來源是:《學衡》編輯委員會(編),《學衡》(臺北:臺灣 學生書局影印本,1971)。在統計過程中,連載的文章其連載次數亦全部計算在內。另外,

舊體詩詞以“首”為計算的單位。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79 總計

圖3-2-3 “《學衡》文章數分期比例"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79

72 此處所指的“各卷”乃是筆者以《學衡》發行10期的數量為一個新單位,所作的劃分。第1

衡》文化觀的重要推手即是白璧德(Irving Babbitt, 1865-1933)

0.0% More, 1864-1937)和學生薛曼(Stuart P. Sherman, 1881-1926)的聲援之下,白璧德才站穩哈 佛的教職並逐漸在美國學界取得一席之地。白璧德的思想核心乃是“新人文

響所及,他的學生對於希臘、羅馬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文化亦投注較多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79 總計

圖3-2-7 “《學衡》新知引介來源分期比例比較:美國&法國"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79 總計

同時,因為白璧德的緣故使得美國

從圖 3-2-8 “《學衡》新知引介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79 總計

(三) 從《青年雜誌》到《新青年》

1915 年 9 月,陳獨秀居於上海法租界的有利環境及其努力奔走,成功地

創辦《青年雜誌》74。但在 1916 年 2 月出版第 1 卷第 6 號後,因爆發戰事而 陷入困境,遂停刊半年。直至 1916 年 9 月才重新復刊,並改名為《新青年》

75。之後,以“月刊”出版至 1922 年 7 月第 9 卷第 6 號為止76。在中國共產黨 內部運作的考量下,《新青年》宣佈停刊77。1923 年 6 月《新青年》再度復刊,

並改為“季刊”出版,分別於 1923 年的 6 月、12 月以及 1924 年的 8 月、12 月陸續出版 4 期。1925 年 4 月起,又改為“不定期刊”繼續出版,分別在 1925 年的 4 月、6 月、1926 年的 3 月、5 月以及 7 月不定期發行,直至 1926 年 7 月發行完第 5 期之後,因為國民革命軍的北伐,再度宣佈停刊。此次停刊為

《新青年》正式劃下句點。

《青年雜誌》創刊之始,全由陳獨秀一人獨立編輯而成,僅有同為皖籍 的知識分子或是與陳獨秀個人私交甚篤之人給予協助78。此外,《青年雜誌》

亦深受《甲寅雜誌》的影響,並獲得他們幫助79。改名為《新青年》之後,

第 2、3 卷的封面上仍標明「陳獨秀先生主撰」等字樣,可見仍維持由陳獨 秀一人獨立負責的情況。

74 陳獨秀之所以能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的原因,不外乎與上海一地的政治、思想、經 濟、文化、以及上海當地眾多的知識分子和陳獨秀在此多位朋友的協助有關。詳細的論 述請參閱:操國勝,〈《新青年》創辦於上海初探〉,《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贛州,

1999): 97-100。

75 陳獨秀於《新青年》第2卷第1號上載有通告云:「自第二卷起,欲益加策勵,勉副讀者 諸君屬望,因更名為《新青年》。」

76 改名為《新青年》之後,除了第4卷第1號(延遲4個月)、第6卷第6號(延遲5個月)、第8卷第 1號(延遲3個月)、第8卷第6號(延遲2個月)、第9卷第6號(延遲9個月)之外,其餘均按時以 月刊的形式出版。有關《新青年》各卷各號的出版時間,可參閱:中共中央馬克思、恩 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第1集下冊(瀋陽:

三聯書店,1978),424-454。

77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決定以《嚮導》作為機關報,並將《新青年》予以停刊。參閱:

77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決定以《嚮導》作為機關報,並將《新青年》予以停刊。參閱: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