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定義(Mobile Instant Messenger)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定義(Mobile Instant Messenger)

即時通訊應用程式(Mobile instant messenger,MIM)為智慧型手機出現後搭載 的通訊應用程式,從過去文獻中對於這部分的研究仍趨於少數,因此本研究將先 介紹即時通訊軟體(Instant Messenger)相關文獻,作為 MIM 之定義參考。

即時通訊軟體(Instant Messenger,IM)主要的功能為提供系統使用者以網路 為基礎的點對點或人對人的文字溝通環境(Rebecca & Leysia, 2002)。在系統之傳 訊專屬視窗中,使用者與另一個使用者交換文字訊息,也可同時與多方進行交談。

過去研究顯示大部分的 IM 使用用途以非正式交談佔大部分的比例,甚至許多人 偏好使用 IM 軟體勝過於面對面式的交談,原因為 IM 軟體使用上不具侵略性,

且可以多工使用。(Nardi et al. 2000; Rebecca & Leysia, 2002)

而在 IM 軟體中重要功能為聯絡人名單(buddy list 或稱 contacts list),其顯示 使用者目前擁有的所有聯絡及使用者之個人狀態,如線上、忙碌、會議中等。透 過聯絡人名單,使用者能與聯絡人進行 IM 軟體所支援的通訊功能,如文字交談、

聊天室、語音交談、視訊會議、線上遊戲、檔案傳輸等功能,依不同 IM 軟體提 供之服務而有所不同。(蘇柏方,2004)

一、 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定義(Mobile Instant Messenger)

透過手持行動裝置讓使用者與同儕建立特定的互動,是具即時性的溝通工具,

而當使用者越多時,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會產生獨特的網路外部性(Tao & Yaobin, 2010)。另外根據印度最大的媒體公司 Hindustan 定義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為跨平台 的行動通訊應用程式,提供使用者不只文字訊息傳遞的功能,如使用者可以輕易 地傳送多媒體訊息、分享所在位置及群組聊天等功能。(Hindustan Times, 2012)

二、 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消費者分析

根據台灣數位匯流發展協會之「國人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大調查」報告中顯

示台灣智慧型使用者平常使用 App 數大多為 5 個以內,可見雖然使用者平均下

載 APP 數量約有 20 個,大部分是以嘗鮮為主,要真正讓使用者成為忠實用戶是

困難的。

圖 2 台灣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之常用 app 數量 資料來源:台灣數位匯流發展協會,2013 年 1 月

而資策會報告調查指出消費者最常使用之應用軟體服務如圖 3,網路即時通 訊佔行動服務中的 49.5%,可見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為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常用的服 務之一。(MIC,2011)

圖 3 電腦與網路行動服務類型分析 資料來源:產業情報研究所, 2011 年 12 月 行動

網路 服務 類型

電腦網路服務類型

依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發佈之「台灣首份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測量報 告」的資料顯示(如圖 4 所示),月到達率1前十名之應用程式中有四項為「訊息」

類別,分別為 LINE、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 及 WeChat,顯示智慧型手 機使用者對於訊息傳遞功能的重視。(黃郁欣,2013)

圖 4 台灣使用者應用程式之到達率排名 資料來源:ARO Mobile Audience eXplorer, 2013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 預測至 2013 年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會成為 95% Facebook Messenger Youtube Gmail Google Search Whatsapp Google Maps Facebook LINE

台灣使用者之應用程式到達率排名

月到達率 周到達率

行動數據傳輸的即時通訊 app,因此彼此消長的趨勢應該會越來越明顯。(蘇文 彬,2013)2

表 2-1 2013 年跨年簡訊變動數量統計

電信業者 2012 年簡訊數 2013 年簡訊數 年成長率 中華電信 2100 萬則 1500 萬則 -29%

遠傳 1188 萬則 1080 萬則 -9%

台灣大哥大 1075 萬則 935 萬則 -13%

總和 4363 萬則 3515 萬則 -17%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 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相關研究

文獻蒐集中可發現有豐富的 IM 軟體相關研究,在使用者行為上也有相當多 的學術研究,但即時通訊應用程式(MIM)的期刊論文數相較之下則偏少,而其中 大多為技術性的論文,關於使用者的行為論文本研究蒐集後整理如下表所列:

表 2-2 近年來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研究

研究名稱 作者 結果

A study of Mobile Instant Messenger adoption:

within-culture variation

Liu & Min, (2011)

不確定性規避和集權主義會影響 個人的社會規範和行為意向、不確 定性規避也會正向影響使用者的 創新接受度。

訊息知覺和時間知覺會影響有用 性但不影響知覺愉悅性和使用意 向。

2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78153

研究名稱 作者 結果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Mobile Instant Messenger in China

Jiang & Deng, (2011)

Examining mobile instant messenger user loyal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flow experience

Social influence and instant messenger adoption

Glass & Li,

Understand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An empirical study of mobile instant messages in China

Denga, Lua, Kwok & Zhang (2009)

向,為補足 TAM 在行動通訊研究領域中的廣度,而研究中也指出不同人口特徵 也會影響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使用意向。

而本研究欲探討表情符號對於採用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重要性,在目前學術 研究中仍未有相關的研究,若能佐以量化實證研究,應能夠說明表情符號對於即 時通訊應用程式之重要性。

四、 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之介紹

在競爭激烈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環境中,本研究將介紹前面文獻中提到月到 達率達到前十名之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分別為 LINE、Whatsapp、Facebook 即時 通及 WeChat 最受台灣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喜愛。

1. LINE

開發 LINE 的 NHN JAPAN 的母公司是韓國企業 NHN。NHN 為 1999 年由前 三星員工李海珍等人創立,為「Next Human Network」之簡稱。NHN 公司兩大 業務分別為韓國國內最大型的搜索引擎 NAVER 與世界最大型的網路遊戲網站 Hangame。靠著 Naver 囊括韓國七成以上的入口網站市占率,NHN 2011 年營收 高達 51%來自搜尋關鍵字廣告。

即便 LINE 有免費通話及免費簡訊等基本功能,但使 LINE 在亞洲市場高人 氣的主因來自於豐富的貼圖,LINE 的專屬人物分別是熊大、康妮兔、金髮男和 饅頭人,因為每個角色的貼圖的表情和動作都各有千秋,成為 LINE 貼圖獨樹一 幟的標誌。這和以往簡訊中表情符號只做為裝飾不同,貼圖本身即為一種訊息,

貼圖的種類繁多,因此可以輕易找出符合自己心情的代表貼圖,甚至只用貼圖來 聊天也能完全照常對話。(松本淳,2012)

LINE 為免費之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軟體,而 LINE 之營收模式則是以貼圖商 店消費為主要營收來源,其付費貼圖在日本首推出的兩個月內創下三億五千萬日 圓的收入,而在日本同時也推出「企業官方帳號」服務,以一年兩千萬日圓作為 使用費,成為收入來源之一。(松本淳,2012)

LINE 的使用者大多位於亞洲,不只是日本,台灣、印尼、泰國等也相當受 到歡迎。除了亞洲,在俄國和瑞典的 App Store 上 LINE 也都登上銷售排行榜第 一名。

LINE 不僅為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更將願景提升為「LINE Channel」,積極朝 整合性服務著手,接連推出 LINE Game 系列、LINE 工具系列的應用,如 LINE Camera、LINE Tool、LINE Card、LINE Brush 等,更藉著母公司原有的網路遊戲 資源,推出一系列之遊戲應用程式,如 LINE POP、LINE Play、LINE Birzzle 等,

期望藉由多元的服務類別,使應用程式間發揮綜效,並提升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對 LINE 之依賴程度。

LINE 在全世界 230 多個國家都有使用者,適用各個系統,包含 iOS、Android、

黑苺機、Windows phone 也都可以使用 LINE。LINE 的使用者現在已經遍佈全世 界,而在台灣、印尼、泰國等地則是和當地電信業者配合,進行市調與廣告宣傳,

更推出專屬人物之周邊商品,吸引 LINE 的粉絲爭相搶購,在台灣 LINE 的用戶 數截至 2012 年 11 月 16 日已達 1000 萬用戶數,其應涵蓋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及電 腦版 LINE 註冊使用者。

2. Whatsapp

WhatsApp 由擁有 20 年經驗的前雅虎早期資深員工 Jan Koum 創辦,

「WhatsApp」這個名稱的靈感是取英語中打招呼「What's up」。

WhatsApp Messenger 特色是利用智慧型手機中的聯絡人資訊,尋找也有使用 Whatsapp 的聯絡人。WhatsApp 能在多個智慧型手機平台上使用,除了傳送文字 外,亦可傳送圖片、錄音、視訊、位置及聯絡人資訊,同時 WhatsApp 能顯示聯 絡人最後上線時間。

而 WhatsApp 官網於 2012 年 12 月 31 日發布消息,其創下最新的訊息記錄,

單日訊息量為 18 億則,超過其 2011 年 8 月 10 億則訊息的記錄,顯示 Whatsapp 在全球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Ken Yeung, 2013)

3. Facebook 即時通

Facebook 已經是不能缺少的社群工具,除了結合了親朋好友的生活,更能 讓大家彼此知道最新的訊息,的確取代了以前的即時通工具,而「Facebook 即 時通結合了 Facebook 的通知功能」,也有「語音訊息」功能,近期則是仿照其他 業者的模式,推出更豐富的貼圖供使用者下載。

4. 微信 WeChat

WeChat 由中國騰訊所開發出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騰訊為最大的互聯網綜 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WeChat 的特色在傳訊方面具備文字、圖片、語音、視訊等所有的傳訊功能,

另外也有群組聊天的功能。它也具備線上相簿,使用者可以直接將手機拍下的照 片上傳到 WeChat 雲端相簿,讓其它朋友觀賞。WeChat 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

在於它可視為交友平台,WeChat 可透過外掛程式功能來擴充它的功能,這些外 掛程式的目的主要是讓使用者認識新朋友,像是「搖一搖」、「附近的人」,就是 讓使用者與陌生人聯繫的方式。微信 WeChat 目前用戶數為 3 億,而月活躍用戶 數已超過 1.9 億,其海外用戶只有 4000 萬,表示有眾多使用者是來自中國使用 者。

本研究將四個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做比較分析表,如表 2-3 所式,可發現各即 時通訊應用程式的產品特色皆不盡相同,也使得其吸引到不同的市場,Whatsapp 受到先驅者的優勢,在全球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市場佔有領先的地位,而 LINE 則 是在亞洲市場有亮眼的表現,Facebook 即時通受惠於 Facebook 的普及,使得使 用人數快速增加,WeChat 則是佔據中國大陸整個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市場。

表 2-3 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比較表

項目 LINE Whatsapp Facebook

即時通 微信 WeChat 上市

日期 2011/06/23 2009/07/08 2011/08/09 2011/12/20

費用 免費 0.99 美元 免費 免費

開發商 韓國-NAVER 日本研發

WhatsApp Inc. Facebook Inc. 中國大陸-騰訊

行銷 推廣

多元行銷活動 (代言人、電視

廣告等)

口碑行銷 口碑行銷 代言人推廣

項目 LINE Whatsapp Facebook 2. 結合 Facebook 的聯絡人

Ajzen & Fishbein 在 1980 年提出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預測個人行為態度之意向,研究在對特定行為的態度以及從事特定行為

Ajzen & Fishbein 在 1980 年提出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預測個人行為態度之意向,研究在對特定行為的態度以及從事特定行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