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原住民知識

體研究(官大偉,2013)。這也就是原住民知識(Indigenous Knowledge, IK)

興起的原因。

與 原 住 民 知 識 相 關 的 詞 彙 繁 多 , 如 : 傳 統 生 態 知 識 (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EK)、在地生態知識(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LEK)。雖然這些詞彙著重的面向有所差異,但它們的涵義仍有許多重疊之

Susan, 2007)。所以原住民知識在資源使用地實踐上,具有歷史延續的社會 屬性(Berkes, 1999)。

事實上,原住民知識與西方科學知識以平行地方式發展,但原住民知 識在歷史上被邊緣化,直到 1992 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作成「里約宣言」

(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時,其重要性才終於受 到揭示。里約宣言第 22 項原則指出「原住民與他們的社群、以及其他在地 群體的知識與傳統慣習,對於環境治理與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各國

錯誤的二分概念(Susan, Fischer and Jones, 2007)。相對地,針對原住民知識 和西方科學知識之間的異同進行理解,將有助於此兩知識系統的整合

(integration)。兩者的差異在於:科學知識主要由研究機構透過理論模型和 假設檢驗產生,知識通常是概括性的,並以書面的形式廣泛傳播;而原住民 知識是源自於人類為了倚賴自然資源生存而衍伸出的需求,由日常生活中 於自然世界的實踐經驗產生,強調地方性與具體性,並以口頭或示範的方 式傳遞(Susan et al., 2007)。基此,Pierotti and Wildcat 認為,原住民知識猶 如西方科學知識匯聚而成的群落生態學(community ecology),它強調人類 和非人類生態系統之間的連通和關聯,並以此作為當地自然、政治和道德 觀念的基礎,原住民知識在本質上是跨學科的(Bohensky and Maru, 2011)。

由此可知,原住民和環境密切交互作用之長年觀察累積的原住民知識, 功時,通常也驗證了達爾文適者生存的觀點(Ellen and Harris, 2000)。

(二) 原住民知識具有流動性

創新的同時也在重製、發掘的同時也在失去(Ellen and Harris, 2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 原住民知識透過口耳相傳

原住民知識的累積僅倚賴口耳世代相傳,一旦缺少使用的行為及 演練的舞台,其知識傳承遂將逐漸流失(吳俊賢、吳孟姍,2010)。而世 界 環 境 與 發 展 委 員 會 (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亦於 1987 年所出版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

(Our Common Future)亦有相似的論述:「部落和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能 夠給現代社會在複雜的森林、山地和乾旱地生態系的經營方面提供許 多教訓」,「這些社區是聯繫人類和其古代祖先的傳統知識與經驗之大 量累積寶庫。他們的消失對多數的社會是一種損失,否則社會可以從 他們在永續經營非常複雜的生態系統的傳統技能中學習到許多」(吳俊 賢,2009:11)。故原住民知識急待研究人員加以蒐集彙整,將其保存 並與現代科學結合應用(Byg et al., 2012)。

(四) 原住民知識具有地方性

原住民知識不僅被視為知識的來源,且為一種生活方式。因此不 能和擁有它的人、他們居住的土地、以及他們和土地與水發展出的關 係分離(吳俊賢,2009)。因此,儘管以文字的描述記錄原住民知識,有 助於知識的攜帶並永久保存,但有可能會導致敘述與地方出現錯位的 現象(Ellen and Harris, 2000)。此外,部分採取體現形式存在的原住民知 識,亦不能輕易地言喻或脫離實踐的背景,而必須與地景共存(Byg et al., 2012)。

流程敘述之(阮昌銳,1994;王相華、田玉娟,2009;官大偉,2011):

1.擇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