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數位化原住民農耕知識策略之成果

第一節 農耕地選址知識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數位化原住民農耕知識策略之成果

本研究選定新竹尖石泰雅族部落為研究區域,以測試數位化原住民農 耕知識策略的可行性。為強調此策略用於蒐集原住民農耕知識、轉換為科 學形式並加以分析,進而檢視知識記錄有錯誤、遺漏,而再次投入知識蒐集 這樣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以下將依據圖 3-1 策略架構的流程順序呈現測 試的成果。而測試成果則就兩個分析方法──土地適宜性分析、羅吉斯迴 歸,分別敘述之。

第一節 農耕地選址知識

本節以土地適宜性分析為核心,呈現原住民農耕區位選取知識數位化 的操作流程。操作流程首先是根據文獻資料、訪談內容蒐集農耕區位的擇 取條件,並利用空間資料處理技術,將條件轉換成相對應且可為後續分析 的向量與屬性圖層,而後方可進行土地適宜性分析,分析成果除用以檢視 經轉換的知識是否得以正確反映原住民觀點外,亦可作為下一回區位選取 知識蒐集之憑藉。據上,選定宇老和石磊兩部落為研究區域(圖 4-1),執 行兩回的知識數位化流程。

圖 4-1 土地適宜性分析研究區域圖 一、 第一回

(一) 原住民農耕區位選取知識的蒐集

基於前述關於尖石泰雅族部落農耕的二手文獻,萃取出數個農耕 區位的擇取條件。而條件下的分類項目,受限於文獻是以文字記錄且 使用之詞彙多未有明確的數值界線,因此僅能就其語意逕為初步之分 類。萃取所得的農耕區位條件與分類項目說明如下,並整理成表 4-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4-2 土地適宜性分析第一回農耕區位選取條件

條件 坡度 坡向 主要河川 山稜

分類項目

一級坡 北 河川 山稜線上 二級坡 南 環域 10m 環域 10m 三級坡 西北 環域 30m 環域 30m 四級坡 西南 環域 50m 環域 50m 五級坡 東北 50m 以外 50m 以外 六級坡 東南

西 東

(二) 原住民農耕區位選取知識的資料形式轉換

由於每一條件皆需要有相對應之圖層方能繼續分析,是以透過地 理資訊系統 ArcGIS10.1 為空間資料的處理,將原住民農耕區位選取知 識結合網格影像轉換為向量與屬性資料圖層。以下說明各條件轉換所 需之材料、及資料處理的方式:

1.坡度

以數值高程模型為材料,利用 ArcGIS 空間分析(Spatial Analyst)

模組中的坡度(slope)工具,判斷每個網格的坡度,再予以分成上述 六類(圖 4-2)。

圖 4-2 研究區域之坡度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數位化原住民農耕知識策略之成果

34

2.坡向

以數值高程模型為材料,利用 ArcGIS 空間分析模組中的坡向

(aspect)工具,獲取每個網格的坡向,再予以成上述八類(圖 4-3)。

圖 4-3 研究區域之坡向圖 3.與主要河川之距離

研究區域之周邊有玉峰溪流經,所以將研究區域內土地至玉峰溪 之距離轉換為圖層。然考量研究區域之高度落差大,若僅以平面距離 量測有失精準,所以加入數值高程模型的高程值參數,利用 ArcGIS 空 間分析模組中的路徑距離(Path Distance)計算實際距離。後再依前述 之分類將研究區域劃分成六類(圖 4-4)。

圖 4-4 研究區域內土地與主要河川之距離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山稜

山稜之萃取參考自湯國安、楊昕(2012)〈ArGIS 地理信息系統空間 分析實驗教程〉一書中的方法。其方法為利用數值高程模型萃取地表 的坡向變率,坡向變率係指以坡向為基礎,萃取坡向的變化率,其可以 很好地反應等高線彎曲的程度。而正地形上坡向變率的較大值即為山 稜。(湯國安、楊昕,2012:349-351)。依此方法所得之山稜有些許的零 碎,故設定面積之門檻值,以篩選掉過於細碎的山稜。之後,同前述作 法,計算研究區域內土地至山稜線之實際距離,並將研究區域劃分五 類(圖 4-5)。

圖 4-5 研究區域之山稜線圖 (三) 農耕區位的土地適宜性分析

1.條件與權重的獲取

第一回之農耕區位選取條件由文獻資料整理而得,而權重亦憑藉 文獻之相關敘述斟酌給予。因文獻大多只是泰雅族農耕知識之概述,

並未針對特定部落而為細節性地描述,所以無從得知研究區域的宇老、

石磊兩部落是否在農耕區位的選擇上有所差異。故兩個部落暫給予相 同的條件和權重,如表 4-3 所示。

坡度、坡向、主要河川、山稜等四個條件,依其重要性分別加權 5、

3、1、1。因坡度對於作物之選擇、耕作方式乃至耕作規模皆有影響,

影響農耕層面較廣,故加權最多;坡向決定作物日照的長短,加權次 高;主要河川除周邊一定範圍內較為危險外,對於其他區域並無太大 影響,因此不予加權;而山稜線較少被提及,亦不予加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4-6 土地適宜性分析第一回農耕區位適宜性地圖 表 4-4 土地適宜性分析第一回成果統計表

宇老部落 石磊部落

面積 (m2) 比例 (%) 面積 (m2) 比例 (%)

適合(1+2+3) 554,808.50 19.74 348,586.70 6.87

高度適合

1

126,874.91 4.51 52,263.41 1.03 中度適合

2

367,959.19 13.09 223,802.23 4.41 低度適合

3

59,974.41 2.13 72,521.07 1.43

不適合 2,129,994.38 75.80 4,539,439.85 89.45 不宜開發 112,763.11 4.01 161,009.45 3.17 無法轉作 12,527.52 0.45 25,752.02 0.51 總計 2,810,093.51 100.00 5,074,788.02 100.00

由分析成果(圖 4-6、表 4-4)觀之,宇老部落和石磊部落在同樣 扣除約 4~5%不宜開發與無法轉作的土地後,雖以相同的條件與權重組 合分析,但宇老部落與石磊部落的成果差異很大。相較於石磊部落,宇 老部落的成果地圖綠色(適合)比例較高、黃色(不適合)比例較低。

而統計數據可以更精確地反映這樣的結果──分析成果適合為農耕的

High Moderat

Low Not Suitable

Not Developable

Not Convertible High Moderat

Low

Not Suitable Not Developable

Not Convertibl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數位化原住民農耕知識策略之成果

38

面積比例在宇老部落與石磊部落分別為 19.74%、6.87%,不適合為農 耕的面積在宇老與石磊則分別為 75.80%、89.45%。

此外,將分析成果與現況農耕地區位進行比對,可得表 5。表 4-5 的縱軸欄位是分析成果適合/不適合,橫軸欄位則分別為兩個部落 的現況有/沒有在做農耕使用,主要探討的是左上、左下、右上三個欄 位。左上欄位代表分析成果適合為農耕使用、現況亦為農耕使用之區 位;左下欄位係指分析成果不適合、現況卻為農耕使用之區位;右上欄 位則係指分析成果為適合、但現況卻未行農耕使用之區位。

表 4-5 土地適宜性分析第一回成果與現況農耕地交叉分類表 現況是否為農耕使用

是 否

分析成果 是否 適合為 農耕使用

圖 4-7 土地適宜性分析第一回成果與現況農耕地比較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左上欄位之地圖展示如圖 4-7,此圖為分析成果與現況農耕地之比 對圖。圖中的紅色框為現況農耕地、紅框內綠色的部分即為分析成果 適合為農耕使用、現況亦為農耕使用之區位。因為當紅框與綠色部分 重合性高時,可推論這組條件與權重組合能有效預測適宜農耕的區位。

所以,藉由計算紅框內綠色面積占紅框面積之比例,即可知道這組條 件與權重組合的預測率,如表 4-6 的紅字。

根據上述說明,可以發現圖 4-7 宇老部落紅框內綠色的部分較多;

相對地石磊部落紅框內綠色的部分較少。而表 4-6 之統計數據可反映 此現象,宇老部落的預測率高達 73.82%、而石磊部落的預測率僅 35.10%。據此,可以推論第一回的條件與權重組合相當貼近宇老部落 在地農民選擇農耕區位時的考量,然而無法反映石磊部落農民之觀點。

表 4-6 土地適宜性分析第一回成果與現況農耕地比較統計表 分析成果 宇老部落現況農耕地 石磊部落現況農耕地

面積 (m2) 比例 (%) 面積 (m2) 比例 (%)

適合(1+2+3) 106,674.28 73.82 158,190.04 35.10

高度適合

1

31,382.56 21.72 24,730.80 5.49 中度適合

2

63,140.12 43.69 97,061.46 21.54 低度適合

3

12,151.60 8.41 36,397.78 8.08

不適合 37,836.69 26.18 292,458.54 64.90 總計 144,510.96 100.00 450,648.58 100.00

圖 4-8 土地適宜性分析第一回

分析成果為不適合耕作但現況耕作之區位分布圖(黃色區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數位化原住民農耕知識策略之成果

40

另外,表 4-5 的左下欄位與右上欄位可分別對應至圖 4-8 的黃色區 塊與圖 4-9 的綠色區塊。從這兩個面向探討,搭配地圖空間區位的呈 現,可以直覺地推測這些區位可能有尚有遺漏未被蒐集的知識,而優 先列為下回田野調查或訪談的對象。如此,將有助於加速知識蒐集的 進展。

圖 4-9 土地適宜性分析第一回

分析成果為適合耕作但現況未耕作之區位分布圖(綠色區塊)

二、 第二回

(一) 原住民農耕區位選取知識的蒐集

原住民知識具流動性,會隨時間推移而有所變動。此外,也相當強 調其地方性,是以文獻所述及的農耕知識可能欠缺地方的細節知識,

亦無法反映地域性的差異。因此,第二回藉由在宇老部落的訪談,直接 地蒐集在地農民的農耕區位選取知識,同時探詢其對第一回農耕區位 選取條件的看法而為修正。由訪談內容得知,其大致認同第一回的農 耕區位選取條件,惟仍有部分觀點與第一回整理的條件相左,另外亦 獲取其他的區位選取條件可為補充。以下擷取訪談內容中關於農耕區 位選取的知識,並整理如表 4-7。

1.坡度

受訪者大多表示現有田地為祖先傳承而來,並非後來才開墾之土 地。例如受訪者 F 陳述:「我們種以前祖先留下來給我們的地,我們不 能隨便占別人的地」。因此,當地農民會因著農耕地的坡度不同選擇種 植作物的種類,就如同受訪者 G 所觀察:「我們的土地有的平緩;有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數位化原住民農耕知識策略之成果

42

以山頂為基準,由上往下至邊坡 1/3 處的位置水源較不足。由此可見,

農耕地之相對高度會影響水源取得之便利性。因此,將相對高度這項 條件以邊坡由上至下 1/3 處為界線,分成邊坡上 1/3、邊坡下 2/3 兩部 分。

表 4-7 土地適宜性分析第二回農耕區位選取條件

條件 坡度 坡向 主要河川 山稜 山谷 相對高度

分類項目

一級坡 北 主要河川 山稜線上 山谷線上 邊坡上 1/3 部分

二級坡 南 環域 50m 環域 10m 環域 10m 邊坡下 2/3 部分 三級坡 西北 環域 100m 環域 30m 環域 30m

四級坡 西南 環域 150m 環域 50m 環域 50m 五級坡 東北 環域 200m 50m 以外 50m 以外 六級坡 東南 200m 以外

西 東

(二) 原住民農耕區位選取知識的資料形式轉換

(二) 原住民農耕區位選取知識的資料形式轉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