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于天龍(譯)(2003)。學會關懷—教育的另一種模式〈原作者:N. Noddings〉。 北京:教育科學。

于奇智、楊潔(譯)(2001)傅柯.褶子〈原作者:G.Deleuze〉。長沙:湖南文藝。

方永泉(2002)。從遊戲意義的轉折反思當代遊戲文化的特徵。2002 年中央研究 院歐美研究所主辦「第五屆教育哲學專題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

方永泉(譯)(2002)。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 Freire〉。台北:巨流。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亞偉(2010)。伽達默爾現代性思想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王雅各(譯)(2002)。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原作者:C.

Gilligan〉。台北:心理。

王瓊珠(2003)。對話在小學教師同儕課程領導的應用研究。台北:國立臺北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多 人(譯)(1998)。遊戲的人〈原作者:J. Huizinga〉(初版三刷)。杭州:中國 美術學院。

李奉儒(譯)(1994)。兒童道德教育:我們可以教導兒童成為好孩子嗎?〈原作 者:R. Straughan〉。台北:揚智文化。

李維倫、賴憶嫺(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 報,25,275-321。

李樹英(譯)(2001)。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原作者:Max van Manen〉。

北京:教育科學。

呂美慧(2008)。M. Foucault 與 D. E. Smith 論述分析之比較及其對教育研究之啟 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9,2,71-1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肖巍(譯)(1999)。不同的聲音-心理學理論與婦女發展〈原作者:C. Gilligan〉。

北京:中央編譯。

肖巍(2000)。女性主義倫理學。四川:人民。

沈清松(1997)。情緒智商與實踐智慧。哲學雜誌,19,4-15。台北:業強。

沈曉陽(2010)。關懷倫理研究。北京:人民。

宋繼杰(譯)(2003)。追尋美德〈原作者:A. McIntyre〉。南京:譯林。

汪文聖(1995)。胡賽爾與海德格。台北:遠流。

汪文聖(1997)。描述與解釋-胡塞爾現象學作為科學哲學之探討。哲學雜誌,

20,64-89。台北:業強。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研 究,12,49-75。

汪文聖(2006)。生活世界中信度、效度與價值的可能性條件:對精神病學方法 的哲學性反思。應用心理研究,29,101-129。

孟祥森(譯)(1994)。生命的展現─人類生存情態的分析(原作者:E. Fromm)。 台北:遠流。

來安民(1993)。馬丁布伯的對話哲學及其教育思想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克明(2010)。時間之框:尋找電影片頭的意義。電影欣賞學刊,14。

林宏濤(1990)。馬丁布伯之對話哲學的存有學基礎。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延慧、張振華(譯)(1999)。教學倫理〈原作者:K. A. Strike & J. F. Soltis 〉。 台北:桂冠。

林意雪(1998)。童書讀書會的形式與討論。毛毛蟲通訊,102。台北市:毛毛蟲 兒童哲學基金會。

林靜秀(2005)。主體的被動性建構 : 梅洛龐蒂與拉岡論身體的欲望辯證。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周慧蘭(2009)。老師是什麼—詮釋現象學觀點。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著者:M. Q. Pattonm)。

台北:桂冠。

吳承澤(印製中)。現象學觀點下的藝術批評-論海德格藝術作品的本源。經國 學報。

苗力田(譯)(1992)。尼各馬科倫理學(原作者:Aristotle)(初版二刷)。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

范明生(2003)。蘇格拉底及其先期哲學家。臺北:東大。

風笑天 等(譯)(2007)。定性研究第一卷:方法論基礎〈原作者:N.K. Denzin &

Y.S. Lincoln (ed.)(2003)〉。重慶:重慶大學。

柯小剛(譯)(2009)。判斷力的長處與弱點。載於靳希平 等譯(2009)時間現 象學的基本概念〈原作者:K. Held〉,67-84。上海:上海譯文。

侯晶晶(譯)(2006)。始於家庭:關懷與社會政策〈原作者:N. Noddings〉。北 京:教育科學。

洪漢鼎(譯)(1996)。真理與方法〈第一卷〉: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原作者:

Hans-Georg Gadamer〉(初版三刷)。台北:時報。

倪梁康(譯)(2005)。對倫理的現象學復原〈原作者:K. Held〉。載於倪梁康主 編(2005)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 第七輯 現象學與倫理,1-17。上海:

上海譯文。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 研究所主編(2000)。質的研究法,95-132。高雄:麗文文化。

徐文瑞(譯)(2003)。偶然,反諷與團結〈原作者:R. Rorty〉。北京:商務。

孫小玲(2009)。從絕對自我到絕對他者:胡塞爾與列維納斯哲學中的主體際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問題。上海:上海人民。

孫慶斌(2009)。勒維納斯:為他人的倫理訴求。哈爾濱:黑龍江大學。

許瀞方(2004)。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產生對話與互動的能力。研習資訊,21,95-103。

陳欣白(2003)。對話與溝通。台北:揚智文化。

陳榮華(1996)。葛達瑪遊戲概念中的存有學。臺大哲學論評,19,159-196。台 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

陳維剛(譯)(1991)。我與你〈原作者:M. Buber〉。台北:桂冠。

馮朝霖、簡楚瑛(主編)(2001)。質性研究:理論與實作對話。應用心理研究,

12。台北:五南。

馮朝霖(2003)。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再版)台北:高等教育。

傅偉勳(2004)。西洋哲學史(二版一刷)。台北,三民。

黃小萍(譯)(2011)。指揮台上的管理課:星巴克、紐約時報、美國銀行都採用 的交響樂團式管理策略〈原作者:R.Nierenberg〉。台北:野人文化。

黃勇(譯)(2004)。後哲學文化〈原作者:R. Rorty〉。上海:上海譯文。

張鼎國(1997)。「實踐智」與新亞里思多德主義。哲學雜誌,19,66-84。台北:

業強。

張國清(譯)(2003)。後形而上學希望〈原作者:R. Rorty〉。上海:上海譯文。

張憲(譯)(1992)。笛卡兒的沉思:現象學導論〈原作者:E. Husserl〉。台北:

桂冠。

張燦輝(1995)。海德格與胡賽爾現象學。台北:東大。

張堯均(編)(2006)。隱喻的身體:梅洛-龐蒂身體現象學研究。浙江:中國 美術學院出版社。

曾漢塘、林季薇(譯)(2000)。教育哲學〈原作者:N. Noddings〉。台北:弘智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游惠瑜(2005a)。德行為主的專業倫理教學。哲學與文化, 32- 8,127-145。

游惠瑜(2005b)。諾丁的關懷倫理學及其問題。哲學與文化, 32-3,3-1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游惠瑜(2006)。關懷能作為道德的規範嗎?—女性主義倫理與康德倫理的對話。

2006 年台灣哲學學會年會暨「主體與實踐」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

董素芬、黃惠汝、何偲安(2000)。現象學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法專題研究網路 資料取自(www.td-school.org.cn/3ws0608/www/2.doc)。

裘學賢(1993)。教育研究的現象學分析。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1993)。教 育學方法論,33-121。台北:五南。

靳希平(1996)。海德格爾早期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茂秀(譯)(1999)。哲學與小孩(原作者:G. B. Mathews)。台北:毛毛蟲兒童 哲學基金會。

楊大春(譯)(2005)世界的散文(原作者:M. Merleau-Ponty)。北京:商務。

楊凱麟(譯)(2000)德勒茲論傅柯(原作者:G.Deleuze)。台北:麥田。

楊君武(2000)。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載於唐凱麟主編(2000)西方倫 理學名著提要,46-77。南昌:江西人民。

葉彥宏(2006)。兩種現代道德的版本─MacIntyre 與 Freire 的德行理論探討。取 自麥金泰爾倫理學與教育專題研究網路資料。

葉隽 等(譯)(2003)。法意哲学家圆桌。河北:華夏。

廖申白 譯註(2003)。尼各馬可倫理學(原作者:Aristotle)。北京:商務。

管健(2006)。馬丁‧布伯對話哲學對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影響。哈爾濱:黑龍 江人民。

蔣立珠(譯)(2007)。教兒童學會思考(原作者:R.Fisher)。北京:北京師範大 學。

鄭瑞玲(譯)(2000)。靈靈教師手冊。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鄧育仁(1996)。思考手冊。台北市: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滕守堯(譯)(2006)。藝術問題(原作者:S. Langer)。江蘇:南京。

黎思敏(2005)。師生對話在知識建構中的角色與功能 : 以國小語文教室為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台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藍芳(2006)。蘇格拉底對話之教育意涵。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劉慧雯(2005)。電腦中介科技(傳播)意味著什麼?:人文與科技的遭逢。台 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劉育忠(2000)。對話、遊戲與教育—高達美與德希達之對比研究。台北: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錚雲(1995)。從現象學到後現代。台北:唐山。

蔡錚雲、龔卓軍(主編)(2006)。現象學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29。台北:五 南。

羅國祥(譯)(2001)。非人—時間漫談〈原作者:J.-F. Lyotard〉北京:商務。

簡成熙(譯)(1995)。教育哲學導論〈原作者:G. R. Knight〉。台北:五南。

簡成熙(1997)。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姬莉根與諾丁思想初探。載於簡成熙(主編) 哲學與教育,197-232。高雄:復文出版社。

簡成熙(2000)。正義倫理與關懷倫理的論辯:女性倫理學的積極意義。教育資 料集刊, 25,185-211。

鍾啟泉(譯)(2004)。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原作者:佐藤學〉。北京:教育 科學。

羅國祥(譯)(2008)。可見的與不可見的(原作者:M. Merleau-Ponty)。北京:

商務。

羅靜、褚保堂(譯)(2002)。討論式教學法─實現民主課堂的方法與技巧〈原作 者:S. Brookfield& S. Preskill〉。北京:中國輕工業。

嚴 平(1998)。走向解釋學的真理—伽達默爾哲學述評。北京:人民。

顧嘉琛(譯)(1992)。文學與感覺(原作者:Jean-Pierre Richard)。北京:三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二、西文部分:

Bateson, G.(1978). A theory of play and fantasy. In J. S. Bruner, et al.(Eds), Play: Its role 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pp.119-129). Harmondsworth, New York:

Penguin.

Buber ,M. (1958)I and Thou (Translated by R. G. Smith. ) New York:Scribner.

Buber ,M. (1965)The Knowledge of Man. New York:Harper & Row.

Creswell, J.W.(1998).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

Denzin,Norman K(1989).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Newbury Park, CA:Sage.

Douglass, Bruce and Clark Moustakas.(1984).Heuristic Inquiry:The Internal Search to Know. Detroit,MI:Center for Humanistic Studies.

Freire, Paulo(1998). Pedagogy of Freedom: Ethics,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Gilligan, Carol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roux, Henry A.(1988). Teacher as Intellectuals ──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NY: Westport.

Heidegger, Martin (1982),The Basic Problem of Phenomenology.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Press.

Heidegger, Martin (1996),Being and Tim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uizinga, Johann (1950).Homo Ludens: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 in culture.

Boston:The Beacon Press.

Ihde, Don(1990).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ld:From Garden to Earth.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acIntyre, Alasdair(1984).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Indiana: University of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Notre Dame.

Marcel, Gabriel (1967).I and Thou . In P.A. Schilpp & M. Friedman (Eds),The

Philosophy of Martin Buber. New York: The 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

Moustakas,Clark(1988).Phenomenology, Science and Psychotherapy. Sydeney, Nova Scotia Canada:University College of Cape Breton, Family Life Institute.

Moustakas Clark(1994).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Noddings, Nel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el (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Noddings, Nel (2002a). Starting at Home: Caring and Social Polic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el (2002b). Educating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Pilanyi, Michael(1959).The Study of Ma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pariosu, M. (1989). Dionysus rebor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Zahavi, Dan(2002).“Merleau-Ponty on Husserl: A Reappraisal.” In Ted Toadvine &

Lester Embree (ed). Merleau-Ponty’s Reading of Husserl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附錄

一、討論策略綜合運用舉例:

(一)討論策略在實際運作的協調與運用──

「釐清問題」─『清』、「尋找假定與預設」─『(解)析』、「提出反例」─『破』, 這三者大概是過程中對一個初次提出的論點進行炒作時常用到的策略,他們其實 會反覆出現的,需要搭配其他策略來運作,特別是「提出統整性的觀點」─目的 在於提供我們一個檢視、反省與整理現有的思考歷程與成果的練習。雖然討論後 不一定要得到一個結論,但是希望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白其重要性,

「釐清問題」─『清』、「尋找假定與預設」─『(解)析』、「提出反例」─『破』, 這三者大概是過程中對一個初次提出的論點進行炒作時常用到的策略,他們其實 會反覆出現的,需要搭配其他策略來運作,特別是「提出統整性的觀點」─目的 在於提供我們一個檢視、反省與整理現有的思考歷程與成果的練習。雖然討論後 不一定要得到一個結論,但是希望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白其重要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