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反攻大陸與退居東寧

在文檔中 鄭經《東壁樓集》研究 (頁 36-0)

第二章 鄭經的生平

第三節 反攻大陸與退居東寧

鄭經嗣位期間,曾經與清朝展開多次談判,鄭經回覆:「先王在日,前後招撫 者,亦只差削髮二字。本藩焉肯墜先王之志?」92鄭經堅持採朝鮮不削髮、不入貢 之例,但是都沒有得到清朝的正面回應,碰巧康熙皇帝當時「不復以臺灣為意」93, 因此臺海一帶獲得暫時的和平。明永曆二十四年(清康熙九年,西元 1670 年),

吳三桂在雲南,已漸有反清之心,鄭經早知吳三桂漸蓄異志,故特派人送信遊說 吳三桂,云:

經兒髮未燥,即聞大名;每讀殿下家書檄草,忠孝激烈,未嘗不撫膺慨嘆,

感極而繼之以泣也;今者四海仰望,唯殿下一人;未審軍政之暇,亦知有 天外孤臣否?特遣推官吳宏濟恭候福履;敝國雖小,樓船千艘,甲士十萬,

惟殿下所使之。仰俟德音,無任主臣。94

鄭經派遣密使暗中慫恿吳三桂反清,當時事情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可以看出鄭經 一直存有反攻大陸的心願,足見鄭經的忠孝之志。

《東壁樓集》〈獨不見〉95

腥羶滿中原,林木朝胡燕。天子蒙塵出,皆繇諸臣遣。壯士懷激烈,忠心 在一片。義旗照天地,驛絡蔽日晛。徒苦諸群黎,作計良不善。胡騎一朝 至,人人自為變。我今興王師,討罪民是唁。組練熊羆卒,遵養在東洵。

企望青鸞至,年年獨不見。

鄭經在此寫下對清朝佔據中國的不滿,也對明朝末年皇室流難,諸臣子未能善盡

92 江日昇《臺灣外記》,收錄於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北:臺灣 銀行,民 47,頁 253。

93 連雅堂《臺灣通史》上冊,卷二〈建國紀〉,臺北:黎明文化,民 90.04,頁 89。

94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一〈大事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 83.06,頁 63。

95 《東壁樓集》卷一。

職責,以致永曆帝流落他鄉被殺之事加以譴責,可與鄭經在明永曆二十九年(清 康熙十三年,西元 1675 年),鄭經發布討清的檄文中,提到「……而煤山龍馭,

死守社稷,猶忠臣義士所椎心而感泣者也。」96相映證。明朝末年,崇禎皇帝自縊 於煤山;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西元 1661 年),永曆帝蒙塵;永曆十六 年三月(清康熙元年,西元 1662 年),吳三桂弒永曆於雲南;這些明朝末年宗室 的不幸,都是身為忠臣義士的鄭經椎心之痛。鄭經在〈獨不見〉此詩中說明自己 整師待發的心情,表達自己一片忠肝義膽,雖然身處東寧,但仍不忘國仇,平時 即做好軍事訓練,帶領熊羆般勇猛的軍隊,等待時機,準備反攻中原。鄭經一直 和耿繼茂、耿精忠97父子有書信往來,密謀反清,這裡的「企盼青鸞至」,可能就 是在等待耿精忠聯絡的書信,以便伺機起義反清時所作。

明永曆二十七年(清康熙十二年,西元 1673 年),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 老遼東,並請求所屬部下也移駐遼東,兒子尚之信繼承他的王爵。清朝康熙皇帝 早已對三藩勢力的膨脹有所留意,並視之為治理國家的三件大事之一,因此將此 視為撤藩的契機,同意了尚可喜的請求。接著,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也 相繼奏請告老移藩,以探視清廷的態度。康熙帝命眾臣研議移藩奏疏一案,多數 大臣認為吳三桂等人的疏請並非真心,若同意移藩,必將導致動亂,所以不贊成 移藩。當時清朝尚書米恩翰和明珠認為吳三桂等人「不宜久鎮,議移藩便。」98康 熙皇帝經過慎重思考之後,認為三藩懷有異心已久,不論撤藩與否,都會找機會 造反,不如先發制人,於是對三藩的請求一律准奏。耿精忠也密謀反清,據《海 紀輯要》記載:「……靖南王耿精忠蓄逆謀,密令黃鏞入東寧,請濟師為聲援,世 子許之。」99耿精忠將反清,派人密致書鄭經云:

96 川口長孺《臺灣鄭氏紀事》,收錄於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

大通書局,民 47,頁 59。

97 據川口長孺《臺灣鄭氏紀事》記載:「精忠,靖南王繼茂子也,父卒襲爵;嘗信讖文,久蓄異志。」, 收錄於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大通書局,民 47,頁 59。

98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清史列傳選》,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台中:臺灣省政府,民 83.12,頁 110。

99 夏琳《海紀輯要》,收錄於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大通書局,

民 47,頁 79。

孤忠海外,奉正朔而存繼述;奮威中原,舉大義以應天人!速整征帆,同 正今日疆土;仰冀會師,共成萬世勳業。……100

耿精忠「孤忠海外,奉正朔而存繼述」二句,正切中鄭經多年來在東寧生聚教訓 的目的,也是對鄭經極大的肯定與讚譽;鄭經接獲耿精忠的邀約之後,感到十分 高興,以為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接受靖南王耿精忠的請援,率領軍隊到澎 湖,等待時機,蓄勢待發。

鄭經《東壁樓集》〈軍行別〉101

胡虜熾,中原移。羣邪起,正道衰。國家遭變,天子流離。士懷激烈,共 興義師。君行策馬,臨風感悲。妾與君別,在水之坻。春風發發,起我離 思。燕燕于飛,雙雙背翅。君為大義,不敢怨咨。寸心恻恻,念茲在茲。

行矣此始,萬里驅馳。努力加餐,慰我情思。

鄭經在此詩中,以婦人送丈夫出征的口吻,用代言的方式,寫出女子心中的離情 依依,以及對丈夫的期許。由「士懷激烈,共興義師」二句,可看出這是出征的 理由,就是為了要反清復明。這首詩是鄭經在應耿精忠之邀,率軍東渡福建,準 備大舉出兵大陸出發前夕所作。

鄭經先舟次澎湖,以待耿精忠進一步連絡。可是鄭經與耿精忠聯合一事被清 朝知曉,「事聞,清國大震」102,吳三桂手上擁有強力軍隊,公然假借擁明朝太子 以反清,各省思明反清人士的響應,使得清朝緊張不已,康熙緊急馳詔暫停撤止 停遷靖南、平南二藩,並部署聲討吳三桂。耿精忠看到清廷打算安撫閩粵二藩,

孤立吳三桂,於是也將與鄭經約定一事暫緩,命部下黃鏞到澎湖告訴鄭經,鄭經 於是返回臺灣,靜待時機。

100 江日昇《臺灣外記》,收錄於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北:臺 灣銀行,民 47,頁 258。

101 《東壁樓集》卷一。

102 川口長孺《臺灣鄭氏紀事》,收錄於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

大通書局,民 47,頁 56。

據《清史》〈吳三桂傳〉記載:「三桂即初上疏,度廷議未即許,背慰留久鎮。

九月,詔使至,三桂大失望,與所部督統吳應麒、吳國貴,副都統高大節,及其 婿夏國相、胡國柱,謀為亂。」103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十多年,自以為清廷對他 無可奈何,上疏撤藩也只是試探清廷態度而已;吳三桂自己認定朝廷一定不會同 意撤藩,自己可以永遠在雲南稱王,想不到康熙皇帝竟然同意撤藩。明永曆二十 八年(清康熙十三年,西元 1674 年)正月元旦,撤藩令到達雲南後,吳三桂大失 所望,於是與部將進行反清動作。吳三桂先殺死雲南巡撫朱國志,擁立崇禎第三 子,後更自稱恭奉明太子祭告天地,敬登大寶,改元周啟。接者出兵湖南,「自僭 大號,改常德府為行宮,築壇行即位禮,國號大周,改元利用。」104吳三桂自稱 周王,及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蓄髮易衣冠,以白旗為幟,公然舉兵反清,同 時致書尚可喜、耿精忠以及各地黨羽,要他們也舉反清旗號,參加武裝犯亂行列。

同年,耿精忠派人接洽鄭經,「賂以沿海郡邑,倚為聲援。」105「統舟師徑取南 京」106,耿精忠認為,以鄭經的海軍,加上自己路上軍隊接應,將可佔據江浙沿 海一代,因此邀鄭經重返大陸,參與「三藩之亂」,並將全閩沿海戰艦許之,希 望藉由鄭經優勢的海軍,聯手合擊清軍,約同出師合從滅清。

明永曆二十七年(清康熙十二年,西元 1673 年)十二月,吳三桂佔據雲南、

貴州、四川,擁立崇禎第三子後,也派人送信給鄭經,云:

令祖舉全閩投誠,大有勳勞,橫遭俎醢,百世必報之仇也。乃令先王存心 大義,至死彌他,誠大丈夫特立獨行,每言及此,未嘗不歎為偉人也。殿 下少承家訓,練兵養威,審時觀釁,今天下大舉,正千載一遇。乞速整貔

103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清史列傳選》,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台中:臺灣省政府,民 83 年 12 月,頁 110。。

104 據川口長孺《臺灣鄭氏紀事》記載:「精忠,靖南王繼茂子也,父卒襲爵;嘗信讖文,久蓄異 志。」,收錄於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大通書局,民 47,頁 58。

105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清史列傳選》,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台中:臺灣省政府,民 83,頁 124。

106 據沈雲《臺灣鄭氏始末》卷五記載:耿精忠「約經統舟師徑取南京,與三桂為鼎峙。」收錄於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大通書局,民 47,頁 61。

貅,大揚舟師,經取金陵;或抵天津,扼其門戶,絕其糧道,此以奇兵乘 虛,萬全之策也。復累世之仇。洩天人之共憤,何快如之!107

吳三桂以鄭經的家仇挑動鄭經反清復仇的決心,通篇以個人家仇為切入點,希望 藉由鄭經的海軍,直取南京、天津等清朝重大門戶,共同成就反清大業。對於吳 三桂的邀約,鄭經也回信云:

頃聞臺命,欲伸大義於天下,不勝欣慰,然敢獻一言:自古成天下之大業,

必先建天下之大義,以殿下之貞忠,而擁立先帝之苗裔,則足以號召人心,

而感奮忠義之士。不榖亦欲依日月之末光,早策匡復之業也,枕戈待旦,

以俟會師。108

鄭經在信中雖同意與吳三桂分別起兵攻打清朝,但也向吳三桂表明自己奉明正朔 的決心,並勸說吳三桂應忠心匡復明朝,以忠義為先。鄭經何嘗不知道吳三桂的 叛明、弒永曆帝,是不忠不義之人,只是以當年的形勢看來,想要反清復明,不 得不借用吳三桂的勢力,但是鄭經心中一直沒有忘記奉明朝為唯一宗主的地位。

鄭經在信中雖同意與吳三桂分別起兵攻打清朝,但也向吳三桂表明自己奉明正朔 的決心,並勸說吳三桂應忠心匡復明朝,以忠義為先。鄭經何嘗不知道吳三桂的 叛明、弒永曆帝,是不忠不義之人,只是以當年的形勢看來,想要反清復明,不 得不借用吳三桂的勢力,但是鄭經心中一直沒有忘記奉明朝為唯一宗主的地位。

在文檔中 鄭經《東壁樓集》研究 (頁 36-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