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知本校區籌畫與建設

(國立台東大學籌備處,2003)

一、計畫緣起

台灣地區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西部地區發展較東部為快,形成東部與西部區域 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有鑑於此,政府在國土開發計畫及產業結構的發展上乃構想重新 調整,積極推動東部區域的規劃,以期達到區域均衡發展的目標。為奠定產業發展的 良好基礎,開發台東人力資源與提升台東之人力素質,於台東地區增設綜合型大學已 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依據台東縣政府主計室九十年統計資料顯示:台東縣擁有大專以上教育程度者佔 全縣總人口數的百分之六。與其他地區相較比率偏低,因此,在人力素質的提昇及帶 動發展產業的需求上,已成為台東民眾極力爭取的目標。從自然資源而言,台東面臨 太平洋,版圖約佔台灣本島十分之一,區域內之地理、地質景觀自成一格,可謂全國 獨一無二;從文化資源而言,台東具有島內移民與經濟開發之雄厚潛力,族群文化豐 富,更可帶來學術研究之特色;從教育機會而言,近年來,終身教育理念盛行,台東 地區民眾應該擁有和其他地區均等的教育機會,過去台東地區只有一所師範學院,以 培養小學師資為主,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師資培育多元化之後,台東師院的教育目標也 面臨轉型.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上,將結合國家發展與地區的需求,重新做前瞻性的規 劃,建立學校特色。

基於以上考量,台東師範學院在規劃改名「台東大學」的未來發展時,多次召開 公聽會,邀請產、官、學界廣泛徵求意見;並邀請學者、專家及全體師生規劃各學院,

訂定出未來的系所及其發展重點。為求周延,將上述規劃意見彙整後,於台北召開「校 務發展委員會」,邀請教育部長官及辦學經驗豐富的學者作宏觀的批評與指正;經校 務發展委員多次討論,研議學院發展重點,而後再交由各學院規劃會議各別討論;最 後於八十九年六月二十日校務會議通過,訂定國立台東大學未來發展方針:一、未來 台東大學將是一所屬於社區的大學,繼續為國民教育培育高品質的師資,提供多元化

的進修機會,並積極投入社區服務。二、台東大學將是一所區域性的大學,提供技術 教育,為台東地區開創有利的就業條件,結合區域的自然景觀,提供人文、觀光教育,

以提昇本地的文化品質。三、台東大學也將是一所全國性的大學,台東特有的海域資 源、自然生態、地質景觀、族群關係、史前考古、多元文化等等獨步全國的客觀條件 與潛力,將使台東大學在相對應的學術領域上更具特色。

台東大學校務整體發展計畫,即以綜合大學的規劃為思考主軸,規劃書於八十九 年六月三十日第一次陳報教育部審核,爾後歷經多次審查,並依據教育部審查意見,

逐次廣徵專家學者、校內同仁及地方人士意見,對台東大學發展重點、師資轉併、學 院系所調整提出具體討論,並於九十年六月十九日再次經由校務會議通過修正計畫書 內容。

至於綜合大學迫切需要的校地問題,已徵得退輔會無償撥用知本段 6713 地號等 105 筆國有土地,面積 59.1746 公頃,作為國立台東大學用地,並完成校園整體規劃 及執行建設。台東大學自成立籌備處開始,期間歷經三年多之努力,承蒙中央及地方 各級長官及民意代表之全力促成,已於九十一年四月一日奉行政院院台教字第0 九二 0 0 八三五二九號函,同意自九十二年八月一日起改名為台東大學,完成地方多年來 設立大學之期待。

二、知本校區基地分析

(一)、基地資料分析及對地方發展之影響

為符合教育部對大學用地取得以無償撥用原則之要求及用地取得時效,台東 大學經行政院核准撥用並取得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知本農場105 筆土 地,規劃發展為綜合大學。對於提昇台東地區文教發展,增加民眾就業機會,提 高產業水準,促進地方經濟繁榮及發展將有正面的助益及相對成長之乘數效益。

(二)、交通狀況及公共設施

知本校區土地原屬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有之農場土地,面積 為59.1746 公頃。原土地分區編定為特定農牧用地,變更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後,

將依規劃積極辦理校園建設,並與縣府協調知本校區交通狀況與公共設施如下:

1.縣府將在該特定區內規劃道路系統與主要聯外道路。

2.為了解計畫區內噪音現況,專案小組於民國八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二十 八日及三月一日選定三個噪音測定點作連續噪音監測,藉以分析現行之噪音 狀況,並作為評估開發階段可能對附近環境影響之依據。測點三位於計畫區 內知本農場附近之西康路旁,由於附近為農墾區,測量所得多為大自然之噪 音,在40~50 分貝左右,但地處台東豐年機場航道下方,因高度關係測得 之噪音瞬時可達75 分貝左右,但不比道路交通來的大。

3.八十四年三月曾邀集台電公司、自來水公司及其他相關事業單位舉辦技術 座談會,依台電及自來水公司表示計畫區未來供水供電並無問題。特定區聯 外交通暫未考慮國道南橫公路而以台九、台十一省道為主要聯外幹道。特定 區規劃已預為考量國道用地需求並排除在規劃範圍內。

(三)、對地方發展之影響

1.知本大學城之規劃設計對於提昇地方文化教育水準、增加民眾就業機會、

提高產業水準及附加價值、促進地方經濟繁榮及發展有其正面助益。

2.本基地位於台東機場附近,週邊已有小規模之聚落發展,設校後對推廣教 育、地方人士及在職進修機會之增加當有甚大貢獻。

3.特定區的規劃包含產業計畫且產業是配合大學城的特質來規劃(如系所性 質、區域產業特性、觀光等)。

三、校園規劃與工程構想

(一)、校園整理規劃

八十九年三月十六日召開學校第一次校園規劃委員會議,針對知本校地規劃 提出之原則性建議。八十九年三月三十日邀集台東縣政府、交通部民航局、台東 志航基地、電信局、水利處第八河川局、電力公司等相關單位,召開「知本校地 整體規劃前置作業協調會」,提供校園整體規劃之完整性意見,作為校園規劃徵

圖之參考。並於九十年五月七日完成校園整體規劃徵圖評審,選出規劃設計建築 師並完成簽約。目前除了完成校園整體規劃,包括土地使用分區與分期建設計 畫、建築量體規劃與配置、建築形式準則、校園景觀、公共設施計畫(道路、共 同管道、環保處埋設施、服務性設施)、校園安全系統規劃,及建築經費估算等 內容外,並擴及現有校區再利用之規劃方案。整體規劃報告書(包括建築準則)於 教育部九十一年十月八日台(九一)高(二)字第九一一四一六八 0 號核定通過,茲 就建築規劃內容說明如次:

1.校地使用分區規劃

新校區規劃原則依校園功能並考量社區需求與校園文化特色等,土地上 區分為教學研究區、行政服務區與生活活動區,其中教學研究區係配合規劃 之三個學院(師範學院、人文學院及理工學院),以學院為主體,採低密度開 發規劃,營造出具原住民特色形式建築風格,以融入當地環境景觀。生活活 動區主要規劃為學生宿舍、室內體育場館、學生活動中心、以及室外運動場 設施等,除提供本校師生藝文體育活動及生活機能需求外,為使學校資源與 社區分享,生活活動區將採開放式空間規劃。另校園景觀亦將與植物園之設 置功能進行整合。

2.建築與空間設計準則

為營塑校園建築及景觀特色,台東大學知本校區於規劃時,特別訂定建 築與空間設計準則,包括校地使用、土地使用強度及空地綠覆率、開放空間、

道路規劃、停車空間、建築造型、景觀綠化、綠建築設計、公共設施與公用 設備設計準則、校園安全空間設計準則、建築物室內環境保健、建築物結構 耐震設計、特殊校舍設計等,未來開發、設計與施工階段,除將依環境影響 說明書內容及承諾事項辦理外,另各建築亦將於設計階段取得綠建築候選證 書,施工階段優先採行生態工法並辦理工程評鑑。

(二)、興建時程計畫構想

為建構完整校園,學校依設校原則完成校園整體規劃內容,包括校園土地使 用分區與利用規劃、建築量體與配置計畫、景觀規劃、校園交通運輸系統規劃、

校園安全規劃及校園防災規劃構想等。校園建設發展以十年為總建設期,並依工 程屬性及空間應用規劃將總建設期分為三期。

第二節 人文學院綠建築推動方案

內政部於2001 年 3 月報奉行政院核定「綠建築推動方案」,強制規定自 2002 年1 月 1 日起,公有建築物工程總造價在五千萬元以上之新建工程,必須申請綠建築 認證,政府並開始投入大量的經費,全面擴展綠建築的推動工作。在綠建築九大指標 評估中,只要獲得其中四項(日常節能指標和水資源指標必須獲得),即可取得建築執 照,國內綠建築的認證作業,發生了極為巨大的轉變,2002 年起 3 年內得到候選綠 建築證書案例,三年之內暴增將近500 件,累積至 2008 年底為止更有 1394 件。

然而,依賴公部門政策及經費之大量投入,且採用強制性的規定,雖然在「量」

的提昇方面,可看到顯著的成長率,但是在「質」方面,是否也具備相同的效果,是 需考量的課題。

台東大學知本校區人文學院在2005 年 3 月提出候選綠證書申請,總共獲得五項 指標,比政府規定的四項指標還多出了一項,除了規定的日常節能指標和水資源指標

台東大學知本校區人文學院在2005 年 3 月提出候選綠證書申請,總共獲得五項 指標,比政府規定的四項指標還多出了一項,除了規定的日常節能指標和水資源指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