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案例探討-台東大學知本校區人文學院綠建築之評估

第一節 已獲得的五項指標評估

台東大學知本校區人文學院,當初在興建時,總共獲得綠建築九大指標中的其中 五項,如圖4-1 所示,下面將介紹這五項評估指標的評估方法。

圖4-1 台東大學知本校區人文學院候選綠建築證書 一、綠化量指標

綠化是現代居住環境品質最重要的指標,城鄉規劃須納入綠化環節才能符合「永 續發展」的居住環境政策。

(一)綠化量指標與基準

過去建築都市相關法規為鼓勵綠化量,有綠覆率、喬木植栽、栽種密度之規 定但它們通常以覆土深度、樹徑、喬木數量來規定綠化量,除對喬木有所認定之 外,對於灌木、蔓藤、草地以及建築立體綠化等多樣綠化的環境貢獻量並無具體 評價。事實上綠化對於地球環保最大的貢獻,莫過於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固定 空氣中的二氣化碳,進而減緩地球氣候高溫化。

因此本評估體系關於綠化量的評估,以二氣化碳固定效果作為綠化評估法的 共同換算單位。根據植物學研究顯示,植物光合作用量與植物葉面積成正比。因 此本指標依照樹葉面積,把植物分為七類層級來評估二氣化碳固定效果。此數據 是根據溫暖氣候下的樹葉光合作用之實驗值,解析而得約二氣化碳固定效果。其 數據代表某植物在都市環境中從樹苗成長至成樹的40 年間(即建築物生命週期 標準值)每平方米綠地的二氣化碳固定效果。

(二)綠化量指標評估

Stepl.設計概述:本案植栽配置,依植栽配置方式分為複層植栽、闊葉大喬木、

小喬木、灌木及草花等四種形式計算CO2固定量。

Step2.檢驗覆土深度:本案基地大、小喬木之覆土深度皆超過 lM 以上,灌木之 覆土深度均超過0.5M 以上,草花之覆土深度均超過 0.3M 以上,均符合規定。

Step3.檢驗各區植栽間距以決定計算方式。

1.生態複層:某些區域密植大小喬木與花草,且喬木平均種植間距在三米以 下,因此以生態複層計算。

2.疏植喬木:本案建築基地係屬學校,且建築面積大於一公頃,故栽種間距 基準為5 公尺。

3.本案喬木、灌木皆為原生種,100%>80%,依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3 版)規定,生態優待係數 α=1.2

Step4.設計綠化二氧化碳固定量計算。

1.基地綠化之總二氧化碳固定量計算。

2.生態綠化優待係數之決定及綠化設計值 TCO2計算。

Step5.基地二氧化碳固定量標準值 TCO2C計算。

1.本案為學校類建築基地,依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3 版)規定,r=0.6 Step6.指標檢討

判斷式:綠化設計值TCO2大於二氧化碳固定量標準值TCO2C,故本綠化量指標 合格。綠化量指標評估表如表4-2 所示。

表4-2 綠化量指標評估表

TCO2c=3,755,340 六、綠化量指標及格標準檢討

計、校園貯留滲透設計。

(一)、基地保水指標與基準

本評估對於「基地保水性能」以下述「基地保水指標λ」來評估,其意義為 開發前裸露土地之保水量與開發後之土地之保水量之相對比值。λ 值愈大,代表 保水性能愈佳,反之則愈差。λ=1.0 時,代表土地開發行為完全無損於原來自然 裸露土地的保水功能,但是所有開發多少會影響土壤保水性,λ 通常會小於 1.0。

由於是一個相對比值,因此對於不同滲透能力土壤的保水設計,才會有較相近的 難易度,才能取得較公平客觀的評估結果。最後計算的基地保水指標λ 必須大於 基準值λc ,才符合綠建築的要求。

(二)、設計概述 Step1.建築基本資料

在本基地內土壤為卵礫石夾沉泥中細沙,係屬GM(沉泥質礫石),滲透係數 為10 (m/s)。 4

Step2.保水設計概要

本案保水手法有綠地及透水鋪面。

Step3.檢驗各項保水設施之規定及計算 1.綠地保水量計算。

2.透水鋪面設計保水量計算。

3.基地保水量 Q'計算。

4.原基地保水量 Q 計算。 0

5.基地保水設計值λ=Q'/Q0計算。

Step4.指標檢討

1.本基地保水及格基準值,依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3 版)規定,學校類 訂λ =0.5。 c

2.計算結果本基地保水指標大於本基地保水及格基準值。故本基地保水指標 及格。

基地保水指標評估表如表4-3 所示。

表4-3 基地保水指標評估表 ΣQi=186,485.27 註:特殊保水設計為利用特殊排水滲透工程的特殊保水設計法,山坡地及地盤

滑動危機之區域應嚴禁採用 四、基地保水設計值λ 計算

各類保水設計之保水量Q=

Qi = 186,485.27 原土地保水量Q0 = A0kt= 330,469.92 依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3 版)規定t為158400

λ=

三、日常節約能源

「日常節能指標」是以最大耗電部分的空調與照明用電的節能設計為重點,並將 節能評估重點設定在建築外殼節能設計、空調效率設計及照明效率設計等三大方向。

(一)日常節約能源指標與基準

綠建築的「日常節能指標」的評估,要求建築外殼耗能的合格基準比現行節 能法規約嚴格20%,由於空調與照明耗能佔建築物總耗能量中絕大部分,此項 指標同時也加強對空調設備及照明系統的節能要求,對於建築的節能設計設定更 高的目標。主要評估項目為建築物外殼熱負荷比、空調效率比、照明節能比值等,

另外對於採用再生能源的比例,評估時提供一定的獎勵係數,以鼓勵再生能源的 推廣應用。

(二)設計概述:建築基本資料,本案工程為「學校類建築」。

(三)外殼節能計算

1.教室工程為學校類建築,外殼耗能評估屬學校類建築(依『建築物節約能 源設計技術規範』學校類適用範圍),依學校類評估『透光窗面之平均日射 取得量AWSG』及『屋頂部位之平均熱傳透率 Uar』。本評估報告書所稱『評 估指標』與『評估基準』乃根據『建築物節約能源設計技術規範』『學校類』

之規定。

2.評估指標-學校類建築物之外殼耗能量依屋頂與開窗部位以下列二項指 標評估之:

(1)屋頂部位:以所有屋頂部位之平均熱傳透率 Uar 為評估指標。

(2)窗面部位:以透光窗面之平均日射取得量為評估指標。

3.評估基準

學校類建築物所有屋頂部位之平均熱傳透率Uar 之計算值,應低於建築技術 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第四十五條之六所訂之各氣候分區屋頂平均熱傳透率

基準值Uars。學校類建築物除了屋頂以外所有外殼透光窗面部位之平均日 射取得量AWSG 之計算值,應低於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第四十五 條之六所訂之各氣候分區窗面平均日射取得量基準值AWSGs。由於工作陽 台或2.5M 以上之教室走廊之開窗部分均具有良好之遮陽效果,此部分可免 於納入本指標之檢討範圍。

4.指標計算法

(1)若屋頂不透光部位及透光部位均未超過屋頂平均熱傳透率時即為合 格,若有超過則需做加權計算評估。

(2)若建築外殼各窗面部位之外遮陽係數均能低於簡易外遮陽係數基準 即為合格,若有高於者則需做精算法評估。

(四)空調系統節能效率計算

依「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所示,「空調系統節能評估法只針對建築技術 規則所規定的辦公、圖書館、百貨商場、旅館、醫院等中央空調型建築物以及體 育館、博物館、展示館等其他類之中央空調型建築物進行管制,對於採用窗型冷 氣或分離式空調系統則不予評估,本案未使用中央空調,故免檢討。

(五)照明系統節能效率計算

建築物需要照明空間面積以及所有燈具計算。

(六)「外殼、空調、照明」節能評估後,如下:

1.EEV=0.62≤ 0.8(基準值) 2.EAC=0.80 0.8(基準值) ≤ 3.EL=0.51 0.8(基準值) ≤ 故本日常節能指標合格。

日常節能指標評估表如表4-4 所示。

表4-4 日常節能指標評估表

表4-4 日常節能指標評估表(續)

表4-4 日常節能指標評估表(續)

表4-4 日常節能指標評估表(續完)

資料來源:國立台東大學人文學院新建工程候選綠建築證書審查報告書

四、水資源指標

本指標以開闢另類水資源(開源)與省水器具的使用(節流)作為舒緩水荒的兩 個主要的方法。其中開闢另類水資源,就是在建築設計中導入雨水再利用及中水系 統。所謂雨水再利用係將雨水以天然或人工的方式加以截取貯存,再經簡單的淨化處 理後,將其利用於生活雜用水的作法。中水系統則是指將都市雨水、生活廢水全面匯 集經過處理,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重複使用於非飲用水及不與身體接觸的雜用水。

(一)水資源指標與基準

本指標以每人每日平均用水量250 公升為一般住宿類建築用水量之標準。住 宿類建築之指標以實際節水率必須低於0.8 為標準。另以省水器具採用節水率作 為其他類建築節水標準,且須高於採用節水率0.8 為標準,才符合獎勵水準。

(二)水資源指標評估 Step1.節水器材之評估

本案教學教室,全面採用省水馬桶、小便斗及省水水栓等節水器材,均為領 有省水標章之產品。

Step2.大量耗水項目之評估如表 4-5 所示

因申請基地大於2 公頃,為大規模開發案例,為大量耗水項目,應設置彌補 措施。

表4-5 大量耗水項目查核表

表4-6 水資源指標評估表

(一)污水垃圾改善指標與基準

污水及垃圾處理本為環保及建築主管單位努力督導管轄的範圍,且污水處理 設施在建築技術規則及相關規範上已有嚴格的規定,對於垃圾處理各縣市政府環 保單位本來就有清運系統,建築開發案依規定辦理即可達到法制上的基本要求,

但是本評估必須對污水及垃圾之處理環境有更額外周全的規範,才能符合「綠建 築」的本意。

(二)設計概述

Step1.建築基本資料

1.本案基地位於台東市,為國立台東大學人文學院新建工程,廁所等之 污水配管均確認配管至自行設計的污水處理設施。

2.本案校園之東北側設計有垃圾集中場專用空間,其旁規劃大、小喬木 及灌木以綠美化。並設置一專用出入口,有足夠之垃圾清運空間。

2.本案校園之東北側設計有垃圾集中場專用空間,其旁規劃大、小喬木 及灌木以綠美化。並設置一專用出入口,有足夠之垃圾清運空間。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