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各國綠建築評估工具

由於全球永續發展持續倡議,綠建築成為落實永續發展的重要執行項目,因而引 發各國積極建立綠建築指標。自1987年「蒙特婁公約」起至2000年永續建築研討會,

其間各國發展出許多綠建築評估工具。其中以美國、英國、加拿大及日本等四國評估 系統發展較為完整,而我國1999年亦發展出綠建築評估工具,茲分述如下:

一、美國能源及環境設計領導計畫(LEED) (李路明,2002)

美國綠建築顧問委員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SGBC)成立於1993年,是 全美國最重要的非營利性組織,由將近3000所學校和建築機構所組成,其目的在於推

動高成效的綠建築。該委員會自1995年起開始研究開發「能源及環境設計領導計畫」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評估目的為滿足美國建築市 場對綠建築評定的要求,其評估要點如下:

(一) 評估基礎:綠建築認證著重於能源的使用效率,從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各 個階段對周遭環境影響進行評估。

(二)評估項目:LEED係針對建築物的六大面向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1.基地 永續性、2.有效利用水資源、3.能源與大氣、4.材料和資源、5.室內環境品質及6.

學區革新方案。

(三)評估流程:1.專案登記階段、2.技術性支援階段及3.進行建築物認證評估階段。

(四)評估配合基準:LEED的綠建築分級系統分為五類,依照評估項目來分配其 所佔的比重,其類別為:1.基地永續性,佔22%、2.有效利用水資源,佔8%、3.

能源與大氣,佔27%、4.材料和資源,佔20%、及5.室內環境品質,佔23%。

二、英國建築研究組織環境評估法(BREEAM) (李路明,2002)

1990年,英國建築研究組織(British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提出「建築研 究組織環境評估法」(The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BREEAM),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綠色建築評估體系,目的是為綠建築的設計 和評估提供依據,以期減少建築對全球和地區環境的負面影響。BREEAM評估項目 共有九大類:

(一)管理:總體政策和規則。

(二)健康和舒適:室內和室外環境。

(三)能源:耗能和CO2排放量。

(四)運輸:基地規劃和運輸時CO2排放量。

(五)水:水資源消耗與基地保水性。

(六)原始材料:自然材料選擇及對環境影響。

(七)土地使用:綠地使用率與被污染地使用率。

(八)地區生態:基地生態多樣性價值。

(九)污染:空氣和水污染。

該九大項評估項目中又分為數個子項目,這些評估項目分別對建築主體效能、設 計與建造、經營管理等三方面進行評估,以得到相對應的分數。

三、加拿大綠色建築挑戰2000(GBC 2000)(李路明,2002)

加拿大「綠色建築挑戰」(Green Building Challenge, GBC),是由加拿大自然資源 部(Natural Resources Canada)發起並領導,至2000年10月有19個國家參與綠建築評估 運動。GBC的目標是發展一套統一的性能參數指標,建立全球化的綠色建築性能評 價標準和認證系統,使有用的建築性能資訊可在國家間交換,最終使不同地區和國家 之間的綠建築實例具可參考性。GBC 2000是結合定性和定量的評估方式,其評估指 標GBtool,是一套建立在EXCEL平台上適用於不同國家、地區和建築類型特徵的軟 體系統。GBtool主要從七大環境性能問題,切入評價建築的「綠色」程度:資源消耗、

環境負荷、室內環境品質、服務品質、經濟性、使用前管理和社區交通。最後把被評 估建築物的性能以圖表形式呈現,藉以說明該建築物在哪一方面需再加強,哪一方面 已經達成目標。

四、日本CASBEE(JSBC,2003)

日本原有針對環境負荷的ATJ-LCA評估系統(1998年)與針對住宅的環境共生住 宅評估法(1998年);近年來因各國相繼推出綠建築評估指標,乃跟隨潮流於2002年建 立起屬於該國之建築評估體系(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CASBEE乃是應用建築環境性能效率的觀念,來作為評估 的依據;所謂建築環境性能的效率,即是建築物與環境所營造出的環境品質與其所產 生的環境負荷之比值,並且依上述二者各細項權重加成後,依其相對比值大小與關係 來評估建築物對於環境之性能優良與否。其依比值的高低分為Excellent、Very Good、

Good、Fairly Poor、Poor等5個等級。

五、我國綠建築評估指標

我國於1996年成立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將「綠建築」納入「城鄉永續發展政策」

之執行重點。1998年召開「全國能源會議」,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訂定「綠建築與居住 環境科技計畫」,提出綠建築評估指標系統,包括: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 常節能、CO2減量、廢棄物減量、污水垃圾改善等七大評估指標。1999年8月18日頒 訂「綠建築標章推動使用作業要點」,同年9月1日開始受理申請綠建築標章,為我國 建築與環境結合開啟新頁。2001年間進行綠建築評估指標實施檢討,由原來的七項指 標再増加「生物多樣性指標」與「室內環境指標」,成為九大評估指標,並自2003 年起實施。綠建築標章之推動,分為候選綠建築證書與綠建築標章兩種。其中,「綠 建築標章」為取得使用執照或既有合法建築物,合於綠建築評估指標標準頒授之獎 章;「候選綠建築證書」則為鼓勵取得建築執照但尚未完工領取使用執照之新建建築 物,凡規劃設計合於綠建築評估指標標準之建築物,即頒授候選綠建築證書,為一「準」

綠建築之代表。綠建築標章及候選綠建築證書等使用證書,有效期限為3年,期滿3 個月前得申請繼續使用(林憲德,2003)。

綜合而言,各國對綠建築評估指標內容上雖有差異,但其最終目標都是一致的,

希望用最環保的方式規劃和設計,減少建築物對自然環境的傷害。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