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地區記錄型節目製播型式之比較

第三章 台灣全記錄節目製播之綜合管控

第二節 台灣地區記錄型節目製播型式之比較

在這個作業區塊中,台灣全記錄節目已完成攝製工作的拍攝素材是主要的加 工對象。從模組化的產製模式來看,當節目的各類素材整合完畢並儲存過後,即 可開始進行後續的加工與組裝作業,並應力求在作業程序當中,能夠確切地完成

所有的加工目標。正式執行節目加工流程時,屬於後製作業範疇的相關專業人士 將同步出動,相關團隊人員除了須在職掌上作劃分外,也可就節目時程/人力需 求的層面思考,如此將可讓拍攝素材的管理者了解哪個部份最為重要,而能夠適 時調整性質相近的素材予以支援,以達到成本、效率最佳化的運作模式。以下,

僅就幾個記錄型節目製播型式,加以比較:

表 8 目前主要報導型節目之比較 節目

指標 台灣全記錄 我們的島 MIT 台灣誌 瘋台灣

內容

以人文手法拍

攝台灣生態

以環保生態 為探討主題

探訪台灣生態與歷 史文化

發掘台灣的人 文趣味

時段

每週四

晚間十點

每週一 晚間十點

每週日 中午十二點半

每週一至五 晚間八點

主持人

唐家豪

顏行書

無主持人 新聞類性質

蔣偉文/

姚元浩/巴奈等

Janet

(謝怡芬)

行銷

設有節目與

主持人Blog

長期獲各類 獎項肯定

廣播電視金鐘獎 殊榮與優質口碑

以Janet 為 節目看板

頻道

三立

都會台

公共 電視台

中視 無線台

旅遊生活 頻道

製播規模

每週固定帶狀

常赴高山取景

新聞性紀實 節目規模

由中視挹注 大麥影像傳播製作

國際性節目 收視群眾較多

收視對象

年輕族群

愛好自然族群

主要為 高知識階層

行腳類節目觀眾 固定支持

亞洲地區 觀眾

收視情況

長年播出

已具口碑水準

收視率/

知名度普通

長年播出 已是國內知名節目

黃金時段播出 收視率佳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1. 台灣全記錄之優勢分析(Strength):

相較於其它記錄型節目,台灣全記錄已屬播出歷史悠久之長青代表,加上三立 電視在國內廣電頻道中的收視率向來名列前茅,使得台灣全記錄不僅具備足夠 的知名度和口碑,內容質感亦備受肯定,尤其啟用自家經紀公司(喬傑立)旗 下藝人肩負主持工作,更能取得穩定的核心閱聽眾(Core Audience)。

2. 台灣全記錄之劣勢分析(Weakness):

台灣全記錄在攝製技術上,尚未能如MIT 台灣誌一般採取高畫質(HD)進行 錄製,因此在品質上相對趨於平凡;另外,除了同類型節目投入競爭之外,如 瘋台灣節目一般的播出型態(週間黃金時段,每日播出),容易造成收視吸引 度的分散,在傳媒創新的氛圍當中,存在著新鮮感不再的風險。

3. 台灣全記錄之機會分析(Opportunity):

該節目的未來契機在於行銷與知識管理的匯合運用,由於播送時段與節目型態 已為多數觀眾所熟悉,因此如何透過各種新媒體平台特性來進行多元通路的推 廣,如:串流影音(YouTube)/微型部落格(Plurk)/社群網站(Facebook 粉絲團)等功能,將會是善於規劃市場行銷策略的三立,有利於其它頻道經營 者的機會點。同時,將知識管理體系的思考歸入整合行銷傳播(IMC)環節裡,

也會是重要關鍵。

4. 台灣全記錄之威脅分析(Threatness):

在現今台灣電視節目趨勢中,最為顯著的部份是透過話題性帶動收視績效的策 略手法,如瘋台灣的性質雖為記錄型節目,但是聚焦於主持人Janet 的程度已 然高於內容本身,即使存有失焦之虞,卻能紮實的大幅提升瘋台灣的具體收視 表現。因此,無論該節目能否明確增進HD 高畫質(如 MIT 台灣誌)或內容 深度(如我們的島),就實質的收視思考層面而言,若無法具備理想的話題行 銷模式,在影響力上恐仍有其侷限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