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記錄型報導節目的敘事結構

第二章 台灣全記錄節目之製作程序

第四節 記錄型報導節目的敘事結構

如前所述,根據研究者的參與工作心得,目前報導節目製作在敘事方式的主 導者仍為編劇與導演。但是受到創作的形勢愈趨複雜與競爭化,因此,記錄型報 導節目的腳本構成也相當重要,其敘事手法(策略)將決定片子能否成功展露出 拍攝目的。至於,報導節目製作在訪談拍攝地點的取景,其實亦能影響全片的風 格導向;同時,閱聽眾的認知也會受此影響,雖然屬於微小環節,卻能提升全片 質感。

就台灣全記錄的創作思維,為求得節目的可看性,記錄型報導節目的表現形 式可具備幾項敘事元素,包括發展、矛盾及衝突的必要戲劇曲線、事實與旁白的 交錯、研究的同夥關係與互動、可運用人的聲音與訪問使其發揮效果。而且,其 報導節目之前提必須明顯並且能發揮力量、要有暗示衝突與矛盾帶出主題、以清 楚的步驟來發展過程或事件、具有補充或暗示必要的事實架構與材料,以及可利 用視線及軸線來創造其他觀點鏡頭。亦即,記錄型報導節目的結構需依賴並體現 於創作者對現實的洞察和理解,敘事結構本身就是一種價值觀念的體現。換言之,

「台灣全記錄節目」作為一部記錄型報導節目必定是有主題的,是有內涵、有敘 事,結構完整的獨立作品。

觀看記錄型報導節目必須有兩個重要的認知:首先是,我們必須摒棄「記錄 就是真實」這樣的迷思(Corner,1996;Minh-ha,1993),因為記錄型報導節目的 製作和歷史書寫一樣,都涉及敘述模式的選取和編輯篩選等等動作(White,1987),

這個編輯呈現所採取的策略和過程必須被檢驗和探討。其次,這個問題帶出一個 相關的重要認知,台灣全記錄節目的節目製作人已經在新的節目創作過程中加入 考據的思考。亦即,係透過科技產生的新方式來詮釋歷史,而這種音像方式的歷 史詮釋勢必在未來具有相當大的力量,可以左右一般民眾對歷史的認知。如果台 灣全記錄節目創作者扮演的是口述歷史的角色,那麼所有有關歷史書寫和史學方 法反省的問題也必須報導節目重要的思考問題(Toplin,1988)。冷冶夫(2005)認為 紀錄片甚至採記錄型報導節目常見的敘事方式應有如下幾種:

1. 記錄型報導節目之畫面加解說形式:

這一敘事方式曾經是台灣全記錄節目的主導敘事方式,在實際創作中,一般 是先有選題,主要創作人員根據選題寫出文字腳本,通過企劃後開始拍攝。後期 編輯時,則是先根據文字稿加入旁白,再根據配音編輯畫面以及整理播出帶。

這種敘事方式非常重視解說詞的創作,也強調解說的敘事說明作用,通過它 來表現內容的發展。隨著記錄型報導節目形式的發展,出現了通篇氾濫的解說和 加上配樂,結果忽視了其他聲音元素和圖像對作品整體節目造型的功能,這使得 記錄型報導節目之畫面或多或少地成為一種圖解的工具,讓整個節目從文稿上來 看更像一篇深奧的學術論文。另外,從記錄型報導節目創作觀念來看,這種敘事 方式往往注重的是共性而不是個性,注重的是主題和結論而不是具體的事件和人 物的趣味,這樣子的節目,就會在無意間承載了過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內涵,結 果抽象大於具體,空泛壓倒記錄型報導節目的細節,逐漸偏離了電視娛樂與資訊 融合的本性,喪失了可看性。

2.訪談加解說式記錄型報導節目:

畫面加解說的模式是一種時代的產物,隨著記錄型報導節目多元的發展,特 別是觀眾影視文化的提高,這種敘事方式的缺失正日益放大。為此,記錄型報導 節目創作者不得不尋求一種新的敘事方式,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訪談加解說 的敘事方式。由於有了訪談的介入,降低了解說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片 子的主觀介入程度。另一方面,由於有了採訪的介入,可以向觀眾展現過去和將 來時空,從而擴展整個記錄型報導節目的表現力。當然,解說和訪談的交替出現,

無形中給節目帶來一種節奏因素,因而更加適合觀眾的收視需要。採訪或請專家 作為敘事橋樑,又有不同的記錄型節目呈現方式。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所指的採 訪經常會是被指為狹義的口述,即訪談者(節目主持人)和被採訪者語言的交流,

並將被採訪者的語言結構在節目中呈現。

3.客觀記錄式記錄型報導節目

從90 年代開始,記實的創作觀念開始興起,記錄型報導節目的創作中也相應 地出現了客觀記錄的敘事方式。上述這些敘事模式,較反對使用大段的解說,這 種過強的報導節目之主觀形式,主張不干涉拍攝對象,保持生活的原生態,強調 取材的客觀性。這一敘事方式引用了劇情片的創作方式,對記錄型報導節目之創 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創作者必須深入生活,切實體驗生活,甚至把自己 完全融入被攝者的生活,從中提煉細節、情結乃至故事。其實,根據研究者的工 作心得,類似台灣全記錄所類似之節目記錄型報導節目與劇情片不同的,只是記 錄型報導節目是同步取材以及強調生活化取材,而且這種態度通常於生活中是真 實存在的,亦即,記錄型報導節目經常要避免虛構和扮演的感覺。

就上述之探討,記錄型報導節目之敘事就是對事件系列進行排列,以說明一 個事實或表達一個觀點;而其節目結構則是將報導節目之內容與素材進行排列組 合的方式。在記錄型報導節目中,結構是敘事的具體化,敘事要通過結構才能流 暢地進行,所以,台灣全記錄節目之敘事首先應確立結構,也就是確立展開和完 成敘事的方式。結構作為記錄型報導節目創作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指將前期素 材進行排列組合的方式,不同的結構會產生不同的敘事效果。

誠如本報告之摘要所述,台灣全記錄節目的製播歷程,當初的構思是以商業 考量。因此,公司當然非常強調資金的回收與產品的行銷,這些都成為了商業台 最重要的課題。因此研究者的心得是,整體之報導節目敘事模式,在結構上必須 強化觀眾可以接受之敘事具體化模式;亦即,為了報導節目播出之觀眾涉入度、

理解度與接受度考量,報導型電視節目的敘事,一定要結合通俗化結構才能流暢 地進行。過往教育記錄報導節目的攝製,就是基於過度強調教育的本質,導致其 市場反應不佳。其實,教育型記錄報導節目是取材最廣的一種攝製型態,可是教 育記錄報導節目正因其題材的限制,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而造成無形的 浪費,其實其癥結就在於教育影片的教育意味過重。如果稍加調整攝製角度,當 可提高觀賞者的興趣,因而研究者認為,往後攝製教育性之記錄報導節目,必須 使觀眾在樂於接受的狀況下引入教育的意念,達到輔助教育的效果。

所以,這也是為何台灣全記錄節目的製播,經常必須回歸廣告中有一 AIDA 的定理,可運用於教育記錄報導節目攝製的方針,首先應使觀眾對節目內容或形

式,產生好奇而去注意(Attention)報導節目的畫面內容;而想再進一步了解它,

產生興趣(Interest)而仔細去欣賞此一報導節目;無形中與報導節目內容有了溝 通引發思考慾(Desire),最後得到實際行動(Action)去觀賞此一報導節目。以 下幾項重點思維,即是三立台灣全記錄節目攝製要項提供參考:

1. 台灣全記錄節目攝製必須考量,其所選定拍攝構想應先確定對象的需要,雖 然仍應對報導節目是否實際對觀賞情形有所了解,但須考量如和能訂定正確 策畫製作內容。

2. 因為報導節目對於資料的蒐集不能太拘束於主題,台灣全記錄節目攝製必須 重視報導型電視節目的親切感與生活化的表現。

3. 台灣全記錄節目攝製必須確知報導型電視節目的市場需求之材料,因而撰稿 時應考慮不要太專業術語化的要求,儘量求其自然。

4. 擬定初稿後,台灣全記錄節目攝製必須分別就教育是否兼具娛樂效果加以設 計,因此,其內容與拍攝技巧上的困難必須詳加研究與規劃。

5. 台灣全記錄節目攝製與創作,一定要避免過長的介紹詞句,可按其內容以及 字幕或圖片甚至節目呈現方式配合,某些情況也可考慮用動畫方式表現。

6. 台灣全記錄節目攝製與創作應盡量求取完美的鏡頭,更重要的事,正確的處 理映像技巧與概念,可增加記錄報導節目的可看性。

7. 由於台灣全記錄節目攝製與創作經常是實地與實物的拍攝,因此,其呈現過 程的影像描述,比口語化之成效為高,節目傳達方式亦較能接受。

8. 台灣全記錄節目攝製與創作,必須妥善的聲音處理,吸引人之旁白的播音加 上適當的節奏感配音,亦是目前記錄報導節目攝製或是後製不可忽視的條件。

由上述之分析可見,類似台灣全記錄節目攝製與創作,基於其記錄型報導節 目之敘事模式,除了必須思考商業模式之運作外,亦應考量整體社會情境的觀感。

其中,應可扣連個別元素與總體元素之後,才可思考攝製項目與元素取向。根據 研究者的觀察心得認為,報導型電視節目的攝製項目與元素關連性,應該存在如 下圖所示的結構思維:

表 7 記錄型報導節目攝製項目與元素關連性

主要項目 個別元素 扣連元素 總體元素

政經紀實 社會影響 X

文化探索 歷史影響 X

生態軌跡 環境影響 X

人物描繪 社群影響 X

創作意圖

教育推廣 生活影響 X

社會影響 X 社會取向

真實再現 X 歷史取向

資料彙整 X 環境取向

製作規格 X 共鳴取向

題材觀察

情節構念 X 言說取向

色彩結構 情境因素 X

音樂選用 情節因素 X

韻律再塑 情感因素 X

導演觀點 情緒因素 X

影片風格

美學表現 視覺因素 X

作者人物關係 X X

照片呈現方式 X X

攝影機運作模式 X X

聲音處理模式 X X

製作元素

剪輯邏輯理念 X X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