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每當瀏覽著一部部商業包裝的記錄型報導節目時,或許基於研究者目前正參 與商業生態記錄型報導節目製作的經驗,心裡的感受一直遐想著如何仍兼顧藝術 創作者的掙扎。畢竟電視節目是藝術、文化之外,卻是偏向是商業的訴求;因此,

生態記錄型報導電視節目的製作,是感性或是理性深層的探索,皆已不再是多麼 重要的事,反而必須回歸收視率的考驗。可想而知的是,記錄型報導電視節目創 作之初,出資者所給予商業的壓力以及市場的回饋,早已無法改變記錄型報導節 目創作的格局。

然而,如何能兼顧文化與商業的完整性,又能在眾多商業記錄型報導節目中 脫穎而出,才是出資者與創作者共同期望的結果。國內的電視產業在多元化發展 屬性的驅動下,必須逐步走向國際化與本土化也是可以認知的事實。然而,電視 從業人員不妨藉此機會以平常心去思考,電視產業的商業化仍應兼顧本土文化的 堅持,在商業型式的包裝下是不應忽視專業內容的經營,以及追求創意的同時亦 應兼顧忠實記錄生活與文化的本質。無可諱言,由於台灣的市場侷限,如果未來 可使類似台灣全記錄的節目,可以走向非商業記錄型報導節目或許是量力而為的 追求,當然也是另一種記錄型報導節目創意空間的可能性。最近幾年,本土自製 型電視節目經營的困境,基於經費、時間與規模接受到極度壓縮的情況下,確實 是讓從業人員極度無奈。

不過,稍稍用心觀察似乎不難發現,近幾年台灣的電視頻道加多,使得本土 生態記錄型電視節目逐漸嶄露頭角,這不禁讓人想像,既然商業片無法有所突破,

何不索性轉向努力耕耘此一塊得以引發共鳴的文史生態記錄型報導節目。理由 是,台灣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地方,只是過去這些記錄型電視節目經常為器材等 級與製作經費所限制,一些口述對象僅能就底層人物對整體台灣環境的對話,更 高質感的記錄型電視節目則經常為大社會所忽視。綜言之,節目市場的擴大,終 究是類似台灣全記錄節目產製,較能於商業電視台更受重視的主因。

綜而言之,研究者嘗試再引用唐朝劉知幾之客觀史學「明鏡說/《史通》」中 提及~史家在進行傳真並且反應歷史的絕對真相,但由於史家為記實避禍以及如 實寫照中,涉入自身價值判斷與客觀環境的變遷或壓力,造成教化指導史學,隱 誨影響傳真,使明鏡蒙塵。」其實,具有記實影片模式的記錄報導型節目,與此 段敘述確有頗契合之處。因此,研究者更建議,提及記錄型報導節目的定義與特 質,首先應是真善美的特質---記錄型報導節目可貴之處,就在於它真實呈現世界 的本質,應該是真實呈現人生,而非刻意的雕琢粉飾;其次,具觀點的特質---記 錄型報導節目容許有主觀認知呈現影片精神,但不應譁眾取寵;另則,也可以是 可塑性的特質---記錄型報導節目的視覺表現手法,其實並沒有必要設限,只要能 感動人,攝影風格和手法並非最重要的;最後,亦具有可溝通的特質---記錄型報 導節目和一般電影也有其共通性,只要能震撼人心引發共鳴,便是一部好的記錄 型報導節目。建議後續有意投入記錄型電視節目者,應有更完備的心態,讓台灣 的生態節目有更深度與廣度的延伸。

參考文獻

一、主要文獻

王亞維譯(1998)。《製作紀錄片》。台北市 : 遠流出版;Michael Rabiger 原著。

王星禹(2004)。〈2004 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以音樂創造商機〉,《廣告雜誌》。滾石 文化。頁56-57。

王景平、廖學誠(2006)。〈2005 媒體環境觀與地方感再現-以公視「我們的島」《斯 土安康》為例〉,《地理研究》, 第 44 期:1-21 頁。

王慰慈(2003)。〈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 Bill Nichols 的六種模式為研 究基礎〉,《廣播與電視》。20,1-33。

冷冶夫(2005.06.27)。〈紀錄片的娛樂化創作〉。網站:

http://tw.babelfish.yahoo.com/translate_url?doit=done&tt=url&trurl=http%3A%

2F%2Fwww.zijin.net%2Fblog%2Fuser1%2F142%2Findex.shtml&lp=zh_zt&.i ntl=tw&fr=yfp

李道明(1985)。〈什麼是紀錄片?〉,《聯合月刊》,第五十二期。

李道明(1990)。〈台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 出版社: 中華民國電 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電影資料館。

林東清(2008)。《資訊管理─e 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出版社:貝塔/智勝。

張孟珠、陳協志(2009.11.08)。〈六堆客家傳統合院建築中祖堂木構文化的消失與轉 化〉,正修科技大學《第十二屆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聚落與文化景觀) 保存、再利用與保存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19-231 頁。

單萬里(2003)。〈序〉,《紀錄電影文獻》。網站:

http://big5.cctv.com/program/witness/20031103/101362.shtml 曾偉禎(2001)。《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大衛‧鮑得威爾原著

黃中台(2010)。《如何建構多媒體應用服務系統建檔之技術報告---以台北市政府 觀光傳播局數位影音建檔案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碩士論文。

黃玉珊(2003)。導演「世紀女性台灣風華---修澤蘭」(公共電視/紀錄片)。

劉常勇知識管理網站(2002)。http://www.cme.org.tw/know/。

蔡永橙、黃國倫、邱志義(2007)。《數位典藏技術導論》。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蔡念中(2003)。《數位寬頻傳播產業硏究》。台北市:揚智文化。

鄭苑鳳(2006)。《多媒體槪論 : 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金禾資訊。

盧非易(1999.06)。《台灣新聞/紀錄片片目初稿》。 行政院文建會。

韓耀叢 (2001)。〈紀錄片再現真實的再思考〉,《獨立製片與紀錄片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論文。 台灣台南藝術學院音像技術科技多媒體中心暨音像藝術管理 研究所。

關尚仁、侯志欽(1995)。《科學教育節目質的評鑑硏究 : 以(每週科技)為例》。行 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嚴譽國(2005)。〈第十五代 紀錄觀點路線〉。網站:

http://www.newstory.info/2005/02/post_34.html

二、深度訪談

陳鉦錩(2010 年 6 月 21 日)。個人訪談。

張正芬(2010 年 6 月 23 日)。個人訪談。

附錄一 台灣全記錄節目重要經歷

三立世界地理雜誌系列【台灣全記錄】節目,每集47 分鐘,每週四晚上十點 鐘在三立都會台播出。從1998 年 12 月 20 日播出第一集迄今已超過 300 集,是一 個記錄台灣自然生態的節目,由主持人帶領著觀眾進入台灣平常人無法進入的山 林野外,藉由隨行的專家學者介紹沿途所遇上的動植物,讓觀眾更了解台灣的自 然生態、山水風光。台灣全記錄節目自開播至今曾經獲得許多獎項,2000 年 3 月 獲得新聞局頒發的社會建設獎、2000 年 8 月如獲新聞局舉辦的金視獎入圍、2001 年9 月獲得媒體觀察基金會評為優質節目年度五顆星最高榮譽,在台灣所有野外 紀實節目裡面【台灣全記錄】被推選為最優質及最值得推薦觀賞的節目,而在2002 年同樣的受到媒體觀察基金會推選為五顆星最優值且值得推薦觀賞的節目。除了 曾經獲得以上獎項之外,在每週四晚間22︰00 播出的有線電視台同時段節目中,

該節目的收視率一直都是名列前矛、更曾數度拿下第一,領先所有同時段節目。

歷年重要事記如下:

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 十日 

全記錄開播 

民國八十八年一月 首登第一座3000 公尺的高山:關山嶺山。

民國八十八年五月 台灣媒體首次以夜視攝影機拍攝到珍稀猛禽『黃魚鴞』

野外覓食的情形!

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 首次登上台灣最北的島嶼『彭佳嶼』,記錄當地生態以 及燈塔工作人員的生活紀實。

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 縱走中央山脈『南一段』,正式開啟台灣全記錄,記錄 縱走台灣中央山脈的旅程。

民國八十九年七月 首次記錄『東吉島』的特殊生態!民國八十九年三月獲 新聞局  社會建設獎;民國八十九年八月新聞局金視獎

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花了十二天記錄縱走中央山脈『能高安東軍』,創下史 上外景天數最多的記錄!

民國九十二年十月 抵達『東沙島』記錄當地的人文生態。

民國九十三年二月 第一次出國前往南非記錄『非洲五霸』以及史瓦濟蘭王 國的台灣農團及當地人文生態!

民國九十三年五月 記錄『萬山岩雕』,並發現全新的第六、第七個岩雕。

民國九十三年七月 登上中央山脈第一高峰『秀姑巒山』,完成記錄台灣五 岳的壯舉!

民國九十四年三月 挑戰冰攀『奇萊連峰』,完成台灣媒體第一次記錄雪期 的奇萊連峰。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 

獲廣電基金  優質節目推薦;媒體觀察基金會  最佳兒少 節目推薦 

 

民國九十六年三月  獲媒體觀察基金會最佳兒少節目推薦;媒體觀察基金會 兒童暨青少年優質節目五星獎 

民國九十七年三月 

獲媒體觀察基金會  最佳兒少節目推薦;新聞局廣播電 視小金鐘獎最佳少年節目節目獎;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最 佳少年節目導演獎 

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  研究者加入台灣全記錄團隊 

附錄二 台灣全記錄企劃案

1. 節目名稱:台灣全記錄 2. 節目長度:60 分鐘 3. 節目類型:生態記錄報導

4. 節目時段:每週四晚間 22:00~23:00 (1998 年 12 月 10 日首播) 5. 節目構想:

(1)本節目主要表現生態觀察者、遊走台灣的心情與態度。

(2)搜尋各種為台灣保存資料、寫下記錄的人物,並以攝影機記錄不為人知或 將要消失的生態與事物。

(3)由主持人以自我記錄性方式帶領觀眾進入,由淺入深,透過三到四天的行 程,漸漸瞭解當集節目的主題。

(4)每集邀請各領域之生態、人文史地等專業人士,在沿途過程中,對所遇見 的事物做現場觀察、解讀。

6. 節目特色:

(1) A 以感性趣味的方式,由主持人步行或以舟車等各式交通工具代步,踏勘 沿線風光、自然野趣。

(2) B 將資料性的探勘記錄轉化成淺顯易懂的發現過程,觀眾跟著主持人的腳 步,對所拍攝的主題(人、事、物…等)由完全不瞭解到漸漸進入情況。

進而對於台灣許多不為人知的生態、人文之美,經由觀看節目的過程,產 生情感上的認同,引發共鳴。

(3) C 注重沿路發現的過程與心得,藉以提醒觀眾只要真正關心,仔細觀察,

會發現在台灣的每一個角落,皆能有所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