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 台灣市場 中國與主要國家出口近似程度指數

第六章 結論

附表 5- 1 台灣市場 中國與主要國家出口近似程度指數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0

附表

附表 5- 1 台灣市場 中國與主要國家出口近似程度指數

日本 香港 美國 德國 澳洲 印尼 泰國 菲律賓 韓國 馬來西亞 新加坡

1996 14.83 16.49 13.08 11.99 15.46 10.59 5.64 6.65 3.34 0.98 0.90 1997 25.71 25.15 17.91 18.21 19.57 14.85 8.66 5.28 4.66 1.21 0.59 1998 27.15 27.80 19.60 18.42 22.07 13.05 5.92 3.06 4.79 0.58 0.33 1999 29.63 27.81 22.13 20.49 17.61 12.72 5.69 2.46 4.87 0.96 0.20 2000 29.71 28.36 20.85 21.09 16.73 11.80 5.48 2.26 8.25 1.11 0.22 2001 34.70 27.36 22.98 23.07 24.31 16.35 4.70 0.54 4.35 1.16 0.15 2002 36.57 29.05 25.77 26.13 21.32 13.77 5.49 0.82 3.78 1.03 0.59 2003 39.08 34.33 28.24 29.55 21.92 12.40 5.46 1.62 3.69 0.86 0.36 2004 39.32 31.64 28.37 29.71 22.61 11.71 5.54 4.36 4.24 1.22 0.79 2005 42.29 31.75 32.14 32.36 19.19 13.77 4.35 4.34 3.84 1.61 0.59 2006 44.31 34.62 32.16 28.03 12.95 9.96 5.59 3.53 4.28 1.63 1.80 2007 44.54 31.15 29.90 27.84 11.95 13.11 6.72 7.24 3.73 4.57 0.73 2008 44.54 28.22 30.49 29.43 12.26 21.64 19.56 14.11 6.92 8.18 5.18 2009 46.30 28.87 19.83 28.08 11.17 26.73 26.65 17.00 11.01 19.75 2.82 平均 35.62 28.76 24.53 24.60 17.79 14.46 8.25 5.23 5.12 3.20 1.09 資料來源:取自台灣進出口貿易磁帶,本文依註 12 計算。

China NT RMB km NT km world China

TW t t t t t t

f y fdiin fdiout

P P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2

第六章結論

第一節主要發現

兩岸經貿的快速成長,中國之所以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主因與台商大量對外直接投資 帶動息息相關。本文之目的在於分析台灣與中國雙邊貿易之主要決定因素,探討造成台灣對中 國大量順差的主要決定原因,並分析實質匯率與台商在大陸的直接投資對兩岸經貿的影響。本 文之實證模型與過去文獻主要差異在於分別尌進出口供給與需求建立聯立方程式,推導成縮減 式,分析進出口供需的相互影響。在台灣出口供給方面,本文考慮了國內投入、進口國外投入、

對台灣 FDI 流入及研發創新,對台灣對中國進出口生產能量之影響。在台灣進口需求方面,

除了考慮實質所得、雙邊匯率,本文也考慮了第三國匯率及雙向 FDI,對台灣對中國進出口需 求之影響。

本文實證分析採用自 1996 年 1 月至 2009 年 12 月之月資料。本文主要實證結果摘要如下:

實證顯示雙邊實質所得、台灣對中國直接投資與台灣研發創新的確皆造成台灣對中國進出口增 加。然而,各國對台灣直接投資,卻造成台灣對中國進出口的減少。至於實質匯率的結果,在 出口方面,當新台幣相對於人民幣貶值,確實造成對中國出口增加。第三國價格相對中國價格 上揚,造成台灣對中國出口有負向影響,顯示台灣出口財與第三國出口財為互補關係。此外,

進口中間投入的相對價格上揚,造成台灣對中國出口不減反增,原因在於台灣出口財與第三國 互補關係,台灣與第三國價格皆會上升,若台灣價格相對於第三國上漲幅度較小,故中國較願 意進口台灣而非第三國家,故有台灣對中國出口不減反增的現象。另一方面可能解釋原因,因 為台灣進口國外投入來源國本文取自日本及美國,主要投入財貨較偏重高科技、高技術的機器 設備,而非中間財貨,在規模經濟下,長期帄均成本降低,可能造成台灣出口競爭力提升,而 對中國出口增加,這方面值得未來繼續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在進口方面,當新台幣相對於人民幣貶值,的確造成自中國進口減少。第三國價格相對於 台灣價格上揚,造成台灣自中國進口有正向影響,顯示中國出口財與第三國出口財為替代關係。

此外,進口中間投入的相對價格上揚,造成台灣自中國進口減少。原因在於因國外投入價格上 揚,使國內生產成本提高,台灣轉而增加進口,但因台灣進口來源有中國或第三國,因此,雖 然台灣自中國的進口可能提升,已知中國與第三國存在替代關係,所以台灣可能選自第三國進 口替代自中國進口,總和的結果可能使台灣自中國進口減少。

由以上結果得知,兩岸貿易順差之持續增加,一方面係台商對中國投資帶動台灣出口之擴 張,另一方面,由於台灣對中國進口及來台投資管制嚴格、台商零組件轉向當地採購、台商回 銷比例逐漸萎縮及內銷中國市場擴張等因素,造成台灣自中國進口雖有增加但幅度不大。值得 注意的是,隨著台商投資時間的越長,當地採購的比例越來越高,大陸台商企業在大陸當地似 已建立了新的產業聚落且逐漸擴張(高長,2009),投資帶動貿易效果似乎有趨緩趨勢(龔明鑫,

2005)。

此外,本文實證結果雖顯示匯率影響因素仍為貿易之主要影響因素,但由於台灣對中國大 量出口主要在於台商在中國投資引申而來,且亞洲貿易區內垂直整合程度加深,造成台灣出口 動力大量提升,加上近年來區域整合後,區域內貿易比重會有明顯增加趨勢,匯率因素重要性 可能下降,而其與對外貿易關係可能更加難以預測。

總而言之,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除了實質所得以及雙邊匯率之外,第三國匯率、雙向 FDI 以及研發在兩岸進出口貿易上也扮演相當重要角色。此結果有助於瞭解台灣對中國持續順差之 背後原因。

第二節後續研究建議

由於研究時間之限制,有些相關議題無法在本文中深入探討。後續值得研究方向有下面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點:

1. 本文僅尌兩岸長期均衡關係進行研究,而相關變數的短期因果關係與衝擊反應,以及這些 變數的交互影響關係值得進一步研究。

2. 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後,香港與中國為一體,本文未包含香港為中國一部分進行探討,後 續研究可考慮分析香港在兩岸間接貿易量重要性。

3. 本文樣本期間發生台灣加入 WTO 以及亞洲金融風暴等重大事件,值得考慮其可能影響。

例如,在模型中放入虛擬變數,來測詴結構性變化,或排除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下匯率的 劇烈貶值期間資料,以瞭解此事件對貿易是否造成不正常的影響。

4. 在計量模型之設定上,可以考慮進一步將製造業細分成各個類別,並改以縱橫資料(Panel Data)建構 VAR 模型。Haiso(1986)指出,使用 Panel Data 的優點為可降低估計上的偏誤與 減少共線性的問題,因此可得到更細緻的結果。

5. 雖然台商對中國直接投資的確對進出口皆有正面影響,但近年來,國際間熱衷於洽簽自由 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形成一種新的貿易壁壘。例如,東協、東協加一、

ECFA 等陸續簽訂或形成。區域整合後,區域內貿易比重會有明顯增加趨勢,尤其 FTA 的 簽署對會員國之間貿易流量會造成影響,區域內貿易與投資活動將大幅成長( Buch, Kokta and Piazolo,2003)此發展皆會影響兩岸貿易未來的演變。值得進一步探討區域整合或貿易協 定對兩岸貿易量的影響。

6. 本文進出口貿易量以商品為主,因此本文 FDI 項應排除服務業的直接對外投資(例如:金融 保險、觀光等行業別),但本文因無法將資料做進一步的區分,故實證分析時未加以考慮。

此係後續研究可以改進之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參考文獻

王明輝 (1997),「從台商大陸投資探討兩岸經貿互動」《台灣銀行季刊》,第 48 卷,第 2 期,頁 86-111。

王泓仁 (2005),「台幣匯率對我國經濟金融活動之影響」《中央銀行季刊》,第 27 卷,第 1 期,頁 13-46。

吳嘉玲 (2008),「兩岸投資與貿易關係之非線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承穎 (2003),「外人直接投資對台灣經濟的影響評估─雙向 FDI 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李紀珠、林靖 (2001),「從歐盟整合經濟看歐盟及大中華經濟體雙邊貿易之特徵」,國政研究報告財金

(研)090-068 號。

林孟鋒 (2003),「影響臺灣出口之相關總體經濟變數」,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邱如伶 (2009),「實質匯率、外人直接投資與中國對外貿易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 易學系博士論文。

邱秀錦 (2001),「台灣經濟對大陸經濟依賴程度與可能影響」《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 37 卷,第 9 期,

頁 75-86。

高長 (2001),「製造業赴大陸投資經營當地化及其對台灣經濟之影響」,《經濟情勢暨評論》,第 7 卷,

第 1 期,頁 138-173。

高長 (2009),《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張捷昌 (1998),「兩岸經貿互動關係與未來發展」《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 34 卷,第 9 期,頁 1-13。

張淑貞 (2004),「台灣食品業對大陸投資與貿易間交互關係之研究」,農業經濟半年刊,第 76 期,頁

19-49。

盛斌、廖明中 (2004),「中國的貿易流量與出口潛力:引力模型的研究」,世界經濟,第 2 期,頁 3-12。

陳旭昇 (2007),《時間序列分析─總體經濟與財務金融之應用》,台北:東華書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陳坤銘、饒秀華與邱如伶 (2009),「人民幣實質匯率與中國對美出口之關係—第三國效果」, 《人文及

社會科學集刊》,第 21 卷,第 3 期,頁 353-387。

陳美玲、王凱立、吳家豪 (2004),「台灣對外直接投資、出口及匯率動態關連之研究:多變量時間序列

模型之應用」,農業經濟半年刊,第 76 期,頁 109-143。

黃登興、黃幼宜 (2006),「兩岸三地貿易流量的變遷:引力模型的驗證」《台灣經濟政策與預測》, 第 36 卷,第 2 期, 頁 47-75。

楊明憲 (1997),「廠商赴大陸投資及兩岸間接貿易對台灣經濟之分析」,台北銀行月刊,第 27 卷,第 7 期,頁 35-51。

楊奕農 (2009),《時間序列分析─經濟與財務上之應用》,台北:雙葉書局。

楊曼君 (2002),「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對台灣進出口貿易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 文。

劉邦典 (1999),「台商赴大陸投資對台灣企業與產業影響效果評析」,台研兩岸產業與投資,第 8 期,

頁 27-37。

劉碧珍、陳添枝與翁永和 (2005),《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台北:雙葉書局。

劉碧珍與林惠玲 (2001),「對外投資與回銷決策一台灣製造業之驗證」,經濟論文叢刊,第 29 卷,第 4 期,頁 479-510。

鍾惠民、周賓凰與孫而音 (2009),《財務計量:Eviews 的運用》,台北:新陸經銷。

童振源 (2003),《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出版社。

龔明鑫 (2005)計畫主持,「我國對中國出口結構變化與投資關係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

會。

黄兆仁 (1999),「兩岸貿易與投資互動關係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 22 卷,第 11 期,頁 37-43。

Adler, Michael and Stevens, Guy V. G. (1974), “The Trade Effects of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Finance, 29(2): 655-67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7

Baldwin, R.E., Gianmarco I.P. Ottaviano (2001), “Multiproduct Multinationals and Reciprocal FDI Dumpi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4(2): 429-448.

Bayoumi, Tamim and Lipworth, Gabrielle (1998),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trade, ”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9(4):581-607.

Belderbos, R. and L. Sleuwaegen (1998),“Tariff Jumping FDI and Export Substitution: Japanese Electronic Firms in Euro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6:601-638.

Blonigen, B. A. (1997), “Firm-Specific Assets and the Link Between Exchange Rate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7(3): 447-465.

Buch, Claudia M., Robert M. Kokta and Daniel Piazolo,(2003),“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Europe: Is There Redirection from the South to the East,”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1:94-109.

Chen, Hui-Chuan (2001), “Taiwan's exports and trade imbalance against US and Japan: an empirical analysis,”

Applied Economics, 33(10):1283 -1287 .

Chen, T. J. and Y. H. Ku (2000), “The Effe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Firm Growth: the Case of Taiwan’s Manufactures,”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12(2):153-172.

Dunning J. H. (1988),“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Extensions,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1-31.

Egger, P. (2001),“European Exports and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 Dynamic Panel Data Approach,”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137:427-449.

Egger, P. (2002), “An Econometric View on the Estimation of Gravity Model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rade

Egger, P. (2002), “An Econometric View on the Estimation of Gravity Model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