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同儕態度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同儕態度的理論基礎

表 2-2(承上頁)

Petty 與Cacioppo

(1986)

態度為對特定的對象(包含人事物)的一般性與持久性的正 面或負面的感受。

Eagly 與Chaiken

(1993)

份所組成。

(一)認知

(cognition):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關的 事實、知識和信念。由於情感成分的蘊含,常常反映於帶有評價意味之事實 形式的陳述,不僅敘述個人對態度對象之所知,亦表示個人對態度對象之贊 同與反對。

(二) 情感

(affection):指對態度對象的情緒感覺,包含喜歡-厭 惡、同情-冷漠、尊敬-輕視、同情-排斥等正負面的感覺,情感成分的態 度是認知的判斷與情感的好惡所交互產生的結果。

(三) 行為傾向

(behavior intention):指對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即 個人對態度對象做出行動前的思想傾向,像是趨近或躲避。

但亦有專家學者認為態度除了由上述三部份組成外,還具有其它複雜的 性質與特質。 如表2-3:

表 2-3 態度的性質

年代 作者 態度的性質

1993 俞文釗 1.態度是後天獲得的,態度是學來的。

2.態度必須有特定的對象,此對象可能是具體的也可能是狀 態或觀念。

3.態度具有相對的持久性,其形成的過程需要相當一段時 間,而一旦形成之後又是比較持久、穩固的。

4.態度是一種內在結構。一個人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態度,只 能從其外顯行為中來加以推測。

5.態度的核心是價值,態度來自價值,人們的價值觀不同,

因而產生的態度也不同。

表2-3(承上頁)

1987 張春興 1.態度必有其對象。

2.態度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

3.態度是有組織的,其組成的成分有三:

(1) 認知性的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包括個人 對人、事、物的了解;這屬思想或理智的部分。

(2)情感性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包括個人對人、

事、物的好惡,帶有情緒的傾向。

(3)行為性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包括個人對 人、事、物的實際反應或行動。

1987 吳麗君 1.態度乃由經驗中習得。

2.態度之發生須有對象,包括人、事、物。

3.多數學者認為態度具有認知、情感、行動等三種成分。

4.態度是一種中介變項,是假設性的概念架構。

5.態度是行為傾向,但非行為本身。

6.態度具有持久性與可變性。

2002 湯淑貞 1.態度不是遺傳來的,而是後天獲得的。

2.態度有一定特定的對象,可以是具體的對象,也可能是狀 態或是觀念。

3.態度是一種假設性的概念建構(hypothetical construct),一 個人具有的態度只能由外顯的行為去推測。

4.態度是一種行為傾向(predisposition to action),並非行為 本身。

5.態度具有持久性、穩定性與持久性。

6.態度的核心是價值,個人對於態度對象的態度取決於該對 象對個人的意義大小,也就是態度對象具有的價值大小。

7.態度有簡單與複雜的區別。

8.態度有強有弱。

三、態度的形成

態度的形成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化歷程,其隨著周遭環境的變化,對事物的 態度也會產生相應的轉變,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社會成員(俞文釗,1993)。

態度形成的理論主要有三個:學習取向、認知一致性取向、動機取向(Weber, 1998)。

(一)學習取向

:態度最常透過學習而形成,下列三個一般性學習過程與態度 形成有關:聯結、增強,及社會學習(Weber, 1998)

1. 聯結:聯結牽涉將在時間、空間或環境中相近的經驗加以聯結,經由 經驗和經驗的聯結,因而產生共同的反應,形成對某特定對象的態度 2. 增強:在學習原理中所討論的增強過程,對於態度的形成與發展具有

重要的地位(劉安彥,2002)。

3. 社會學習:態度可能經由被動的聯結或增強者的說服影響力而學得,

但更普遍的是人們主動去尋求資訊和經驗,作為態度和行為意向的形 成基礎。

(二)認知一致性取向

:心理學的認知傳統強調人們想瞭解所處的世界,

並吸收有關的新訊息。認知取向的意涵為個人需要讓他們的信念和意見有道理。

由於態度含有認知的成分,我們通常將態度發展成合理或與其他信念和諧一致的 狀態。

(三)動機取向

:動機取向意指個人可能基於動機因素而引導態度的發展。

包含評估模式和處理模式。

1. 評估模式:認為態度形成主要是為了擴大正面的結果。

2.處理模式:許多理論學家將態度的形成區分為慎思-可能性模式處理的 結果,及捷徑式的處理結果。

四、態度的測量

態度的測量就是推論態度與態度性質的工具,態度是一種假設性的概念建構 無法觀察,,亦即一種內在的歷程,必須透過外在的行為來推論(李美枝,2002)。

測量態度時,用作引起個人態度反應的刺激情境,實際上也就是態度的對象。

一般常用的態度量表有四種形式:一、塞斯通式量表,即等距量表

(equal-appearing interval scales);二、葛特曼式量表,即累積量表(cumulative scales); 三、李克特式量表,即總和評定量表(summated rating scales);四、語意區分量表

(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s)(王文科,2001;)。

國內學者李美枝(2000)認為,一般常用的態度量表主要有等距量表法(method equal-appearing intervals)、總加量表法(summated rating scales)、語意分析法(semantiic differential method)、行為觀察法及生理反應測量等五種方式。

態度量表用於測量典型的表現(typical performance),量表乃是分派給受試者、

物體或行為的數值,主要在測量其素質,給以量化,它不在標示成敗或好壞,祇 在評量個人擁有感興趣之特徵的程度,如接納或拒絕、或喜歡與否(王文科,199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