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本研究旨在對國小普通班學生對於資源班同儕之接納態度進行研究,本章共 分四節,第一節、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待答問題與研究假 設;第三節、重要名詞詮釋;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一、問題背景

「特殊教育法」(2004修訂)第十三條指出:「身心障礙學生之教育安置,應 以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為前提下,最少限制的環境為原則。」第十四條亦明訂:「對 於就讀普通班之身心障礙學生,應予適當安置及輔導;其安置原則及輔導方式之 辦法,由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定之。」

從各國教育的主張中,均可以所見,其與國民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相關之條 例,皆只是有年齡的限制,但都未將弱勢族群排除在外,且教育本身目的是在協 助兒童激發出最高潛能,可自足自給獨立生活為目標。雖然特殊學童其學習能力 及潛力有限,但其發展進步亦有相當大的空間。

特殊學童在普通班接受相同教育,已經是各國辦教育的趨勢,特殊教育的目 的在於特殊兒童不僅人格尊嚴上,應該受到尊重外,且能受到社會妥善的照顧,

並發揮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之教育精神,即使是重殘的學童、在傷殘 復健應多方面考量,及自我接納態度的輔導與人生觀的培養(傅秀媚,2000)。

融合教育的實行,特殊兒童及普通學生可以直接接觸互相認識接納,並喚起 了每個人對身心障礙者的認識與關懷,進而讓社會去認同、接納及尊重特殊學童。

其目的是讓特殊學童皆能在一般正常化的安置環境情感中,提供特殊學童與同儕 間有良好的互動機會,讓特殊學童有機會可以學習觀察與模仿群體相處的適當行 為,參與更多樣多元的社會活動,進而學習與團體中其他成員互動,以適應未來 的生活而達到自給的能力行為。

特殊學童除了在生理、安全需求等需要受到滿足外,也和一般人一樣,需要 得到尊重、關愛及得到肯定(吳武典、簡明建、王欣宜、陳俊湰,2001)。隨著環 境的迅速變遷及日趨教育多元化,各界對特殊學童的各項權利漸漸重視。各種教 育、社會、哲學、倫理、及法律的研究說明,讓特殊學童與普通學童在共同相似 環境下接受相同教育是相當可行的教育模式(郭秀鳳,1996)。

融合教育是把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在一起,在將課程做調整,讓特殊學 童能和普通學童能共同參與學習,在不犧牲普通兒童權益的原則之下,課程及生 活教育應做些更動以適應特殊兒童的需求(蔡明富,1998)。接受融合教育的特殊 學童,會與師生間有較佳的互動行為(毛連塭,1994; 吳昆壽,1998;柯貴美,

1998)。

Fullwood(1990)及Smith(1995)亦認為,融合教育主張特殊學童能與普通學 童接受相同教育,並能一樣回到社會環境中獨立自足生活,融合能讓特殊學童和 普通學生在課業、行為及語言等各方面有較多互動接觸的機會,並能增進其行為 及語言等各方面能力。然而特殊學童應如何與一般普通同童在相同環境中一起學 習、成長,減低受到同儕排斥、挫折感及壓力,有在於同儕之間的支持、鼓勵與 幫助。

劉雯君(1998)表示教師的態度會影響同儕,對普通班特殊學童的態度與接納 度。特殊學童能在普通班學習,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教師要製造一個正向 的、支持性的學習環境,讓特殊學童從中學習課業、社會互動與建立良好的同儕 關係(Brenda & Richard, 1993; Calloway,1999; Clark & Smith, 1999; Winterman &

讓特殊兒童和普通班兒童享受同等的教育機會,產生最大的社會互動,方為 適性的特殊教育(余益興,1996 b)。兒童在同儕中的關係是屬於被接納的、退縮 的、或攻擊的, 是預測其日後社會適應良好與否的重要指標。

Will(1986)指出「普通教育改革」的主張是要將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合併,

由普通教師擔任教育特殊學生的工作,特殊教師則為普通教師的支援(洪儷瑜,

2000)。在回歸主流的論點中,配合特殊學童的教育學習需求,也應考慮到要尊重 家長的想法及意願(何東墀,2001)。為了達成「特殊而不隔離」的理想,避免造 成特殊學童孤立,培養其適應未來的生活而達到自給的能力行為,「資源班的教育 型態」,為一種主流(吳清山、林天祐,1996)。也變成每個學校極力爭取之資源與 專業教師的普及化。

特殊教育學者,皆認為資源教室方案,是溝通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的橋樑,是 發展特殊教育連續性服務設施的首要步驟(教育部,1994)。「資源教室方案」,為:

學童的課程大部份在自己原班上課,僅視學童學習需要在排定課程及所需的時間 到資源教室上課,課完再回到原班上,因為不隔離學生,所以可減少特殊學童被 貼有特殊標記之心理影響困擾(教育部,1996)。有如大學生的選課方式,在與特 教老師預約的時間中,準時到資源班接受特殊教育之服務。

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除了親屬及師長外,同儕團體對其行為發展影響最大也 最直接(peer group)(林清江,1986;張翠娥,1986)。夥伴關係在兒童人格形式的 過程中有很大的衝擊,通常兒童的變化有一張白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學 童受到同儕的排斥時,他的人際關係需求不能滿足,就會感到孤獨、不快樂、甚 至怨天尤人,導致其社會適應和個人適應都有困難。因此,了解普通班學生對資 源班同儕態度之相關議題,是目前特殊教育相當重要的一環,家長方面也是最想 要知道學習效果如何的主要課題。

二、研究動機

國內在最近幾年,因弱勢特殊團體及人權主義的提升,政府動用大筆經費,來 對特殊學童提供不分類的資源服務,並廣設各類特殊班及招考各類特殊科別,具 有特教專業背景教師,並實施個別化教學,為了就是要提供特殊學童有更好的學 環境空間及更融合的教育安置方式。

家長們誤解資源班的功能用意,及學生不瞭解資源班的意義,又以質疑的態度 及眼光來看,將資源班視為啟智班,造成常資源班上課學童心理上的自卑與壓力,

也影響了其學習的意願(江煒堃,1998)。為了能讓資源班學童開心接受資源服務,

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由於「回歸主流」、「融合教育」的提倡,國內也實施多年,當我們期望特 殊學童能在融合的教育安置下和普通生一起學習成長、有正向的社會互動,以及 被同儕接納之際,更需要教師來教導及培養同班同學對特殊學童的了解與接納,

使得所有學生都從學習互動中獲益。而這也正好符合目前九年一貫課程中「發展 尊重他人」的課程目標及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的基本理念。是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 二。

融合教育說明,普通班學童對於特殊學童有較深一層的認識,不知不覺中縮短 了兩者相互間的距離,並事先排除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排斥、衝突與隔閡(陳田,

1998)。總之,製造增加與同儕彼此之間的互動,提供較多機會去認識同儕會不會 出現不適當的互動模式,可減少特殊學童被遭受捉弄、排斥、偏見,進而塑造普 通班學童對他們的正向態度,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許多的研究顯示:性別、年齡、學業成就、…等等會影響學童對特殊學童的態 度;國小學生因居住地區環境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社會化經驗,對於個人價值觀 念也會因居住地區環境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杞昭安、何東墀和張勝成,1995;吳秋 燕,1998;黃崑發,2002)。因此,本研究將性別、年級、學業成績、接觸經驗、

擔任幹部及學校規模等列為態度的預測變項加以探討,尋求彼此間之異同。以此 為本研究動機之四。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了解高雄市國小學生對資源班同儕之態度,及 國小學生的背景因素(性別、年級、學業成績、接觸經驗、擔任幹部及學校規模 等)對態度的綜合影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