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同儕教導在教育上的相關研究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同儕教導在教育上的相關研究

同儕教導在教育上的相關研究 同儕教導在教育上的相關研究 同儕教導在教育上的相關研究

教師雖然可以從傳統的教育理論及技能中得到專業知識,但是真正的學習收 穫則是來自於對不斷出現問題的反省及解決的行動當中;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歷程 中,能經常省思自己的教學活動,透過同儕專業對話,了解教師不同的想法或觀 點,藉以檢討並修正教學活動、改進教學,對於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ㄧㄧㄧ

ㄧ、、、、有關教師同儕教導之有關教師同儕教導之有關教師同儕教導之正面影響有關教師同儕教導之正面影響正面影響正面影響

教師實施同儕教導可以幫助教師專業發展,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然而同儕 教導對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性為何呢?根據國內外許多學者的研究發現,同儕教 導在分享與交流、增進教師互動、教師專業成長及反省思考等均有正面的影響,

玆分述如下:

(一)分享與交流

Dougherty(引自何美如,2006)在其研究結果中發現同儕教導可以大幅地促 進參與者在技巧和策略上的使用。Maguire (引自利ㄧ奇,2004) 也從一對在一所 聖地牙哥的小型私人的特殊教育學校,他們的教師運用同儕教導協同合作教學模

式的個案研究,發現:教師間彼此協同合作,是增進教師學習最有效的方法;且 經由彼此的教練和分享,教師們可以更有效的掌控他們的教學技巧並學習新的教 學策略。Lee(引自利ㄧ奇,2004)以調查法調查特殊教育職前服務推行同儕教 導對實習教師的影響時,也發現:多數實習教師認為同儕教導是有效的,在進行 方案之後,多數填答者反應使用同儕教導,可促進教學技巧。

Hall(2001)在以有參與同儕教導訓練的開放式學區選取研究樣本,調查小 學教師知覺同儕教導在教學實務與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發現:有 65﹪至 75﹪的 老師同意同儕教導可以促進教學的策略與發問的技巧,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

Caswel(2001)的研究也發現:藉由反省,可以增進參與同儕教導者他們的 教學技巧。Cole(2002)以個案研究初任教師面對同儕教導的關懷、挑戰對教學 策略影響時,確定同儕教練的關懷、挑戰與教學策略的效益。而 Burkhart (引自 何美如,2006) 在以準實驗法研究,比較國民小學教師接受同儕教練式的引導閱 讀教學法的訓練(實驗組)與僅接受引導式閱讀教學法訓練(控制組),對訓練結果的 滿意程度與看法時,其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教師認為同儕教導式的訓練可以精 進教學的技能,控制組的教師亦認為如此。

McLaughlin 和 Black-Hawkins(2007)在以大學與中小學夥伴關係的研究中 指出,大學與中小學教師在持續性的合作模式中,透過相互觀察和團體討論,校 內教師不僅可澄清課程的概念,並根據教師同儕回饋意見做修正,在同儕伙伴的 分享與交流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二)增進教師互動

Dougherty(1993)在以同儕教導為主題的研究結果中發現:同儕教導能打破 教師的孤立狀態,並能透過合作解決問題來促進彼此想法的改變,且能創造分享 與信任的環境,以提供教學改變上的支援。Meyer (1998) 也發現:同儕教導和同 儕評鑑有助於教師和視導者對教師、學生和同儕的關係。

Horn, Dallas,和 Strahan(2002)的研究中指出:較有經驗的教師認為,他 們能打開心胸與人溝通,並能與他人共同討論課程計畫、授課技巧。李順銓(2001) 的研究結果亦指出:同儕教練回饋機制可以拓展教師視野,減少孤立情境。劉益 麟(2002)在以行動研究法研究同儕視導在國小教師 「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

中的觀察工具時,發現:透過同儕的互動對話,發現共同的教學話題,展開更深 入的探究;而觀察後的討論,將激起更多教學的需求。余成堯(2003)也指出:

同儕視導可以促成學校的改變,包括討論氣氛的提升、教師研究風氣的啟動以及 增進教師間的協同合作。而湯惠玲(2004)、顏雅惠(2004)、陳永發(2005)

及黃美凰(2007)等,也分別在其研究中,指出在同儕團體間的互動中,除可以 減少個人孤立感外,還可增進同儕情感。

(三)教師專業成長

Jeffery (1993)在調查學校教校職員研究發展中,指出同儕教練是學校中易於 使教育改革完成的條件,鼓勵設計成教師專業發展的計劃。Meyer (1998) 以個案 研究教師和視導者以傳統的總結性評鑑模式和在經由實施同儕教導的評鑑模式 之後之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對照於傳統的總結性評鑑過程,教師可在同儕教導 和同儕評鑑的過程中發展更多的專業,且藉由同儕教導的模式進行同儕評鑑可以 增進全體教職員的專業發展。而 Capobianco (1999) 以問卷調查國小、國中教師 實施同儕教導的成效時,也顯示:同儕教練促進教師彼此的專業成長、專業對話,

並形成教師間彼此分享成長的風氣。

陳美玉(1995)、李俊湖(1997)、白穗儀(1998)、張杏合(2003)更進 一步將同儕教練,視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模式中訓練取向模式之一,藉由教師同 儕間對話式專業合作取向研究方法之運用,更能展現其在教師專業成長上之貢 獻。李順銓(2001) 在以個案研究,探討同儕教練回饋對國小初任教師專業發展的 影響時,指出:結合同儕教練回饋,進行教室觀察及發展教學歷程檔案,有助於

專業成長。另外,利一奇(2002)以行動研究法研究教師實施同儕教導的專業成長 中,也發現:同儕教導可以促進教師在「教師教學策略」、「教室經營與管理」、

「教學主題的呈現」、「學習環境的安排」的成長。

湯惠玲(2004) 研究其學校教師實行建構主義課程領導者之成效時,發現同儕 教練亦師亦友,可以激勵彼此專業成長。黃春滿(2004 )在國中國文教師增進 教學專業成長的行動研究中,更建議學校學校行政方面可推動臨床視導中「同儕 教導」的模式,來促進國文教師的專業成長。顏雅惠(2004)也在其教學歷程檔 案的研究結果指出:團隊教師認同同儕教練能協助教師成長。鄭美儀(2006)在 以同儕觀課得研究報告中指出:個案參與者在互惠互信的關係下,能持續進行專 業對話,並從同儕學習中提升教學能量。

教師同儕教導的合作方式是讓彼此共同選擇最適宜的模式進行,且能在彼此 溝通互動過程中,有效增進彼此的專業知能和教學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活 力,形成良好的專業夥伴關係。誠如 Callahan 和 Martin( 2007 )所言,凡是 能加強教師專業知能、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並改善教學品質的方式,都是值得參 考的專業成長合作模式

(四)促進反省思考

Maguire (1998) 發現:經由彼此的教練和分享,將有助於他們營造出更好的 問題反省與解決的情境;Hall(2001)也發現同儕教練可以增加教師的反省。Caswel

(2001)的研究也發現:藉由反省,可以增進參與同儕教導者他們的教學技巧。

Gemmell(2003)針對十個結業的實習教師,以質性研究觀察他們在小學的 實際教學經驗,在職前教育實施同儕教導的效果,研究發現:同儕教導過程會啟 發職前教師的反思與教學實務,並影響她們獲得與發展合作技能,同儕互動提供 無限支持與互動式反省思考。Eger(2006 )在以 88 位初任中學教師及 183 位資 深中學教師認知教練對教師思考與行為之影響的研究中發現,教練教師的教學輔

導對初任教師有正向影響,而且初任教師接受訓練的次數越多,對教師教學省思 的成長會更為明顯。劉益麟(2002)也發現:藉由同儕的教學反思,可以實踐教 學改變的事實。余成堯(2003)也發現:參與同儕視導可增進教師對自己教學的 自省,增進協同與合作的能力,進而嘗試各種教學策略。

二二二二、、、、對研究對研究對研究者對研究者者者的的的啟示的啟示啟示啟示

從研究分析,同儕教導的過程不僅被教導者獲益,教學輔導老師亦於此一過 程中獲得成長與進步。透過教導的過程,透過同儕之間的互動有助專業的提升、

解決實務的問題以及增加自信;在同儕間的互動,可以減少孤立感、增進同儕情 感;而輔導老師亦可從中獲得新的教學理念、提醒自我進步、溝通與輔導知能等。

綜合上述之分析,同儕教導屬於強調教師合作促進教學實務進步的專業成長 方案。透過同儕教導的歷程,教師可以從事不同類型、內容、方式的學習。實施 教師同儕教導除了能讓教師走出孤立,在學校中產生合作學習文化,營造信任與 分享的教學環境之外,還能讓教師檢視自己的教學及增進專業知能,並將其落實 於教室情境中,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有很大之助益。

所以本研究擷取「同儕教導」的理論中,教師形成專業團隊以共同閱讀、練 習、示範教學與觀摩、同儕回饋與協助等方式,進行同儕教導,協助彼此改善教 學實務;並藉由教師同儕合作,透過教師彼此間的相互信任、協助、互惠及支持,

經由問卷及量表了解中部四縣市國小教師對於運用同儕教導之現況、實施認同程 度及實施困難原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研究設計與實施 研究設計與實施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在探究國小實施教師同儕教導之現況、態度及目前遭遇的困難,期能 發現影響教師專業成長之有效途徑,進而促使教師追求自我專業成長。本研究採 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並進行統計分析,期驗證與詮釋欲探討之問題。本章共分 五節,分別說明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施程序、資料處理 與分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