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參與研究之受詴者,除了維持原本的生活作息及訓練方式外,仍有其它不可控制之 因素會影響實際參與情形,如:情緒、壓力等均可能影響研究結果。

三、飲食方面,僅要求受詴者保持日常飲食習慣及實驗前4小時禁止飲食,無法對飲食 全面管理。

第七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標準化熱身 (standard warm-up)

本研究依據 Batista, Roschel, Barroso, Ugrinowitsch, 與Tricoli (2011) 在控制處理與 誘發PAP現象之實驗處理前,使用慢跑熱身方式,是讓受詴者於每次測驗時之熱身階段,

頇於跑步機上以9 km‧hr-1之速度慢跑5分鐘。在慢跑結束後,參考Wong, Chan, 與Smith (2012) 依據當天運動表現檢測類別,進行60%、80%與100%各二趟之RSA或RCOD之衝 刺熱身。

二、控制處理 (control, CON)

控制處理僅執行標準化熱身,不執行誘發PAP的高強度熱身。

三、等長腿部推蹬 (isometric leg press, ILP)

本研究所使用的靜態誘發器材,為臺灣明根公司的改良式等速腿部推蹬訓練機 (LG3000) ,受詴者頇以坐式姿勢,雙腳放置於推蹬機上,在最大用力時膝關節角度呈 120度的狀態下,使作用肌群以等長方式誘發PAP現象。在誘發強度部分,受詴者頇以連 續3組,每組5秒,組間休息2分鐘的方式進行PAP現象的誘發。

四、等速腿部推蹬 (isokinetic leg press, IKLP)

本研究所使用的等速誘發器材,為臺灣明根公司的改良式等速腿部推蹬訓練機,以 收放線方式控制坐椅等速移動。受詴者頇以坐式姿勢,雙腳放置於推蹬機踏板上,起始 動作為膝關節角度90度,在向前推蹬過程中皆以自主最大力量施力至膝關節為180度,

而機器會以等速放線方式控制座椅移動速度,使作用肌群以等速向心方式誘發PAP現象。

6

在誘發強度部分,以每秒變化60度之角度變化量轉換為線性速度,以1.5秒之速度於膝關 節變化從90度等速推蹬至180度,組間休息30秒的方式進行PAP現象的誘發。

五、6 × 20 公尺之反覆直線衝刺能力 (RSA) 本研究所採用的測驗方式是依據 Wong 等 (2012) 所使用之測驗方法,受詴者頇在 直線總長度為 20 公尺的跑道上,從起始點起跑後以自身最大速度衝至終點,到達終點 後有 25 秒的動態恢復休息時間走回起點,以準備下一趟的衝刺。

六、6 × 20公尺之反覆改變方向衝刺 (RCOD)

本研究所採用的測驗方式是依據Wong等 (2012) 所使用之測驗方法,受詴者頇每隔 4公尺改變一次方向,改變方向之夾角呈100度,共有4次改變方向點,其總長距離為20 公尺的路徑,從起始點起跑後以自身最大速度,經過改變方向點後,再以最快速度往另 一方向點移動,依此類推至終點。到達終點後有25秒的動態恢復休息時間走回起點,以 準備下一趟的衝刺。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包括:第一節、活化後增能作用之相關生理機制;第二節、活化後增 能作用對運動表現之影響;第三節、活化後增能作用對反覆衝刺運動表現之影響;第四 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活化後增能作用之相關生理機制

活化後增能作用,以骨骼肌群為對象,透過活化II型肌纖維,提升隨後肌力與爆發

力之運動表現,其可能相關生理機制包含:肌凝蛋白輕鏈磷酸化與招募更多運動單位。

一、肌凝蛋白輕鏈磷酸化

在先前的文獻探討中,已有文獻發現PAP現象的誘發可能和肌凝蛋白輕鏈磷酸化的 機制有關 (Baudry & Duchateau, 2007; Gossen & Sale, 2000; Hodgson et al., 2005; Moore, Houston, Iwamoto, & Stull, 1985; Sale, 2002) 。促進肌凝蛋白輕鏈磷酸化的原因,可能與 肌凝蛋白酶 (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 活化有關。肌肉在收縮產生力量的過程中,需要 鈣離子的參與,而肌肉中的肌漿網會釋放出鈣離子並與鈣調素 (calmodulin) 結合,以協 助肌肉執行收縮動作 (Szczesna, 2003) 。誘發PAP現象其主要原因,在於以高強度的肌 肉收縮作為熱身,會產生肌凝蛋白輕鏈磷酸化反應,而提升肌凝蛋白與肌動蛋白對鈣離 子的敏感度,以增加橫橋的形成速率 (Hodgson et al., 2005) ,進而會有更快及更大的力 量產生 (Macintosh, Robillard, & Tomaras., 2012) 。Stuart, Lingley, Grange, 與Houston (1988) ,利用受詴者10秒的膝伸MVC後,檢測其在隨後等速收縮運動與肌凝蛋白輕鏈 磷酸化現象之關係,結果發現,在運動表現的後測顯著優於前測運動表現,且後測股外 側肌之肌凝蛋白輕鏈磷酸化數據也顯著高於前測值;而Moore與Stull (1984) 曾以不同頻 率範圍的電刺激來刺激腓腸肌與比目魚肌,觀察I型肌纖維與II型肌纖維中,肌凝蛋白輕 鏈的磷酸化程度,結果發現,在較高頻率的電刺激之下,II型肌纖維相較於I型肌纖維的 肌凝蛋白輕鏈,有較高的磷酸化的程度 (2.2到3.5倍) ,該作者也提及以電刺激方式刺激

8

肌肉組織,可以提升隨後MVC的力矩峰值。因此,肌凝蛋白輕鏈磷酸化可能是誘發PAP 現象後,能提升隨後運動表現的可能機制之一。

二、招募更高層級運動單位

從先前的文獻探討中發現,誘發PAP現象的原因,可能和招募更高層級運動單位有 關 (Baudry & Duchateau, 2007; Gossen & Sale, 2000; Güllich & Schmidtbleicher, 1996;

Hodgson et al., 2005) 。PAP現象,是指在短時間內提升肌肉的肌力或爆發力,而對於肌 力和爆發力的提升,除了可以藉由長期的阻力訓練獲得之外,另一種方式,則是藉由運 動神經的適應,此種方式未必需要肌肉結構上的改變 (林貴福等,2010) 。對於運動神 經系統來說,運動單位的徵召,並非於同一時間一起被召募,因為運動單位是由不同神 經元所調控,而肌肉在作用決定收縮或放鬆時,是由運動單位所接收到的神經衝動總合 所決定,而運動單位的活化,會使肌纖維收縮,但收縮的刺激,需超過既定之閾值 (全 有全無) 才會發生。Tillin與Bishop (2009) 從先前的文獻中指出,以電刺激誘發肌肉的強 直收縮 (tetanic) 後,對於隨後運動活動,可以減少運動神經訊息傳遞的失敗率,並增 加神經傳遞的數量,上述二種因子可能就是誘發PAP現象後所產生的效果 (Luscher, Ruenzel, & Henneman, 1983) 。Güllich與Schmidtbleicher (1996) 利用5秒蹠屈MVC,發現 在H反射 (H-reflex) 的檢測中,在刺激後的1分鐘有顯著高於未刺激時之數值,這可能是 誘發PAP現象後,減少運動神經元傳遞失敗率所產生的現象;而Hamada等 (2000) 在高 強度熱身運動後,以肌肉穿刺之方式,觀察PAP現象誘發前後對肌纖維類型活化數量之 關係,發現在誘發PAP現象後,II型肌纖維被活化之數量顯著增加。因此,在PAP現象被 誘發後能提升隨後運動表現之原因,可能與招募更高層級的運動單元有所相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