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遊戲式數學教學

「遊戲式數學教學」(game-oriented math teaching),係指採取做中學、學中 覺、覺中悟的活動化學習理念,並融入遊戲化與創造思考的特質、創意教學的理 念於數學教學活動中。設計一些生活化、活動化的數學經驗與創意的遊戲,讓學 生可以實際動手做學會解決數學問題。透過遊戲觸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兼照顧弱 勢學生並把每一個學生都帶上來。

本研究的「遊戲式數學」教學,是指教師上課時利用學具,以學生動手操作、

實際測量、小組合作討論等遊戲式的教學,讓學生從遊戲操作中學到應有的數學 知識與數學概念來達到教學目標。

二、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learning interesting),常是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且 是可以加以培養的。本研究學習興趣是指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

引導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興趣與動機大同小異,兩者 都可視為引起個體行為的內在因素。

本研究的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在教學前、教學後在「數學學習興趣調查表」得 分,作為評量研究對象數學學習興趣表現的依據。分數高表示學習興趣強;反之 分數低表示學習興趣弱。

三、學業成就

學業成就(academic achievement),簡單來說係指學生於學科教學經過一段時 間的學習後,學生學習所達到的程度或成就水準。一般皆以學生期中考、期末考、

帄時上課以及作業習作之情形給予適當的加權作為學生學業成就之指標。

本研究的學習成就是指學生在數學科教學後,以經全體一年級任教老師逐題 審查後的學校定期評量,全年級一致的「數學學習評量卷」答對正確率的得分,

作為評量研究對象數學學習成就表現的依據。分數高表示學習成就高;反之分數 低則表示學習成就低。

第 五 節 研 究 範 圍 與 限 制

本研究的實施範圍:

(一)本研究採取大班級「遊戲式數學」教學模式,分析學生在大團體教學下的 學習興趣及學業成就表現,故研究結果僅做為與本研究類似教學情境之參考。

(二)本研究所設計「遊戲式數學」的教學活動及測驗評量,乃針對研究班級學 生之數學學習而設計,故本研究之教學活動不適合應用到本研究以外的教學科目。

(三)本研究實施之教學單元為依據康軒版第二冊第一~五單元,故研究結果僅提 供至相同或類似的教學教材之參考。

(四)本研究係採大班級「遊戲式數學」教學模式,僅針對研究者任教學校之一 年級某班學生的學業成就進行資料分析與處理,以探討「遊戲式數學」教學模式 應用於國小低年級學生數學科之學習興趣與學業成就表現,受限於本研究之教學 對象與資料分析對象,其結果僅適合類似本研究對象之參考。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學校教育皆採班級教學,在普通班級進行數學科的課程與教學時,礙於課程 進度與班級人數,往往無法顧及個別差異,或針對數學學習困難孩子的需求多加 以照顧。若教師無法找出有效或創新的教學,對畏懼數學或害怕數學的孩子是毫 無幫助,且越學越無趣;越學越沒有信心。

因此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或教材的提供上,必頇要隨時依教學單元而 做調整、變通或採行替代方案,才能讓教學得以順利進行,也才能培養孩子的信 心與學習興趣,並發展其數學潛能。

第一節 遊戲式數學教學的原理與實務

國民小學教師的責任在於規劃一個安全快樂的學習情境,讓小朋友能在玩樂 的情境中快樂學習成長。成功的數學教育,必頇對所有的學生有高度的期望與支 持。學習數學應該是一種快樂的經驗,教師的責任是將每一位學生都帶上來。數 學教學應以『人』為本,多給學生嘗詴與經驗學習的機會,在『做之中學、學之 中覺、覺之中悟』。學習的過程必頇充滿樂趣、驚奇、又富於啟發性,才能讓孩 子喜歡數學,樂於參與數學的學習。於是我們期望發展出一套活潑、有趣、又充 滿創意的教學模式,讓我們的孩子從此不再害怕數學,樂於數學的學習。

甯自強(2007)指出:理想的學習方式是 1.引發學習興趣 2.能具體操作 參與 3.有一再嘗詴的機會,所以用遊戲來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近年來倡 導「遊戲生活化」、「生活遊戲化」、「遊戲中學習」、「做中學」等與遊戲相 關的口號,遊戲不再只是從「玩耍」、「遊玩」中讓人獲得愉悅、滿足感的情緒

貝爾認為:遊戲不單單只是遊玩,它具有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具有如生理的、智 能的、社會的與心理的等多方面的功能。遊戲是兒童將內心想法表達出來的行為 方式之一;同時,遊戲也可以讓兒童去探索、學習並形成經驗,用來理解周圍事 物,當作應付未來實際生活所做的預習。傳統的「你教我聽」教學方式,讓大多 數的學生,誤以為數學只是在計算的繁複知識,因此「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

將是學生渴望的,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動力的泉源。Hollis 與 Felder(1982)曾 對三歲到國小三年級學生做過實驗,發現遊戲、謎題、韻文、手指遊戲等工具,

都可以幫助發展學生數學觀念及技巧、甚至能夠促進學習,以培養兒童對數學的 正向態度。

考量遊戲活動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積極投入學習行為,教師運用教學方式 遊戲化,教學設計為遊戲活動,教學的目標轉化為遊戲的目標,達到「在歡樂中 成長」、「在遊戲中學習」。Hope(1989)的研究指出,教師必頇先在班級中營造 適當的學習氣氛,然後再藉由有意義與有目的的活動來發展學生的數學概念。

郭靜晃(1997)指出,遊戲是重過程、輕結果,具有實驗(觀察、發現、探索 或研究)的功能,兒童在遊戲當中是全神貫注的,只注意活動或行為本身,不注 重活動的目的,但遊戲本身卻是一種學習、一種活動也是一種適應。教育更是可 以經由遊戲學習的方式來達成,讓兒童學習的歷程可以是愉悅、互動的、探索的、

甚至是減除無聊或壓力的。杜威曾強調:「遊戲在學校課程中佔有明確的地位與 目的,可增進知識及充實社會行為。遊戲的目的不是體力的短暫消耗或片刻歡愉,

缺乏遊戲活動之教育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學習。」

近代許多國內外學者對遊戲進行了不少研究,若從教育學家的角度來看,遊 戲活動是很好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主動而積極的投入有趣的學習活動。林羿姍

(2005)指出,遊戲教學法,是一種注重學生主觀經驗與主動建構學習的教學設計,

實為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技術,值得探討與應用。

教師持有良好的數學教學信念及教學方法對學童數學態度有正向影響。徐右 任(2008)指出,教學信念展現於教學互動中,教師受自身信念影響進行教學,進 而影響了學生的態度,故為人師者,應該要因時、地、人之不同而制宜,慎選教 學方法。

一、遊戲化的學習方式

教育學者主張兒童遊戲是一種學習的活動,黃子千(2006)指出,遊戲與教育結 合,可以達到教學的目標,兒童也經由遊戲放鬆心情。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提及:

「兒童在遊戲中所學的比在教室內所學的,價值要大一百倍。」福祿貝爾認為,

學校應該以遊戲的方式進行各式各樣的表現及練習;而兒童在遊戲時的活動動 機,也將會發展成為學習動機。傅任敢譯(1990)為了使兒童對學習感到興趣,教 師可以應用帄時的遊戲或是普通的玩具,利用遊戲來誘導學習,讓兒童將學習當 作是一種遊戲,兒童便會在遊戲中自然而然的學會並且主動參與。

鄭肇楨(1989);Krulik 與 Rudnick(1983)指出,學習遊戲化的優點有:1、

能引起學生的興趣。2、容易察覺遊戲所涵蓋的技巧、原則與結構。3、學生有較 良好及長久的記憶。4、能獲得更多思考機會及決策的訓練。5、學生是主動的探 索,而非被動的接受。6、遊戲的情境可以提供學生獲勝的機會和爭取同儕的認同。

二、遊戲化的教學要素

遊戲教學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是一種籠統的策略,教學者如果能善加利用

願,引導增加他們的思考機會,必能使他們對教材有更深印象及良好的學習效果。

國內專家饒見維(2005)透過臨床教學,更證實了遊戲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 趣和動機、協助學生建立基本的數學概念與技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變通能力及 思考能力、幫助學生精熟基本的計算方法與計算能力以及建立自信、發揮聯絡教 學進而提升整體的學習效果。林羿姍(2005)也指出,使用「遊戲式數學」教學法,

利用遊戲活動來進行教育是一件值得嘗詴的事。

林瑩惠(2011)從遊戲中學習,不僅能涉及認知能力,亦涉及情性、官能、社 群各領域。Bragg(2006)在數學遊戲,學習,態度和行為的影響中提到讓學生在 有趣和愉快的活動是有益的。然而,遊戲作為教學方法問題。應連接內容的遊戲,

學習的概念,課程和數學等方面的具體環節。教師應鼓勵繼續使用遊戲,但要知 道,他們需要採取具體行動,確保他們在課堂遊戲的機會最大化。郭靜晃譯(2000)、 饒見維(1999)、鄭肇楨、黃毅英(1991)皆指出,雖然並不是所有的遊戲都能達 成教學目標,但是寓遊戲於教學中,能使學生真正從中獲益,並幫助他們學習,

是一種值得嘗詴的教學方式。

歸納上述學者的看法,遊戲式的學習方法的確比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換 言之,學生為了在競賽的遊戲中求勝,比較肯去思考也比較容易注意遊戲中能夠 獲勝的技巧、原則、結構,如果教學者將數學的技巧、規則融入遊戲活動中,成

歸納上述學者的看法,遊戲式的學習方法的確比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換 言之,學生為了在競賽的遊戲中求勝,比較肯去思考也比較容易注意遊戲中能夠 獲勝的技巧、原則、結構,如果教學者將數學的技巧、規則融入遊戲活動中,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