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規律運動、學習態度與學業成績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規律運動、學習態度與學業成績的相關研究

學業成就是指學生在學習某一科目時,對於教學內容精熟表現(張春 興,2001)。簡茂發(1985)指出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

教育方面、社會方面及輔導方面等。而學業成就是指學生經由學習所獲得 的某些訊息、知識或技能,簡單來說就是指學生在校的學科學習成果(教 育部,2001)。Elizabeth(2006)研究中指出,學校成就的表現與孩子身心 發展是否健全有關,亦既是孩子的自信心會影響其學習表現積極與否。

國外學者 Bosworth(1994)的研究也指出,學生學習態度對學生學業 成就有顯著的影響。學習態度愈差,學業成就也愈差。鄭文輝(2005)發 現國中數學能力卡與學業成就顯著相關之研究中,就以該學期之三次段考 平均分數為學業成就之指標,來證實其相關性。此外,謝敏青(2006)發 現校外英語補習經驗、學校英語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呈顯著相關的研究 中,以段考成績為學業成就衡量指標。且吳泓泰(2006)也以段考成績為 學業成就指標,探討國中生學習風格、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之關 係。大部分學者皆認為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間具有因果關係,但難以確定 何者為因,何者為果。

王天威(2004)研究指出,學業成績高者的台北縣青少女在休閒運動 的參與度高於學業成績低者。陳傳宗(2004)的研究也指出,有規律運動

的高中女學生學業成績確實比無規律運動、沒有運動的學生較好,並達統 計上的顯著差異。另外有學者指出,學業成績與運動能力呈現正相關(邱 慶瑞,2003a;蔡志鵬,2003)。

根據 Secada(1992)指出社經地位乃是指個人在社會上立足,以其收 入、職業及教育程度等條件去評估健康程度、社會能力、政治實力及聲望,

目前多數實徵性的研究指出,較高社經地位的父母,其子女表現較高學業 成就。學者 Keith & Cool(1992)及 McConaughy(1986)的研究也指出社 經地位和學業成就之間正向的關聯。家庭背景的確能反映出學生教育與學 業成就的差別,家庭背景較好的往往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教育與學業成就(黃 毅志,2002;謝孟穎,2003)。劉靜宜、黃德祥(2003)在高中學生的研究 中發現,擁有不同社經地位家長與學習動機對學業成就有交互作用的關 係,其中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和學業成就成正相關,而求助行為和學業成 就成負相關。上述的學者對於家庭背景與社經地位均對學業成就有正向相 關。DiMaggio(1982)以美國高中學生為樣本,發現他們如果投入藝文活 動愈多,對於在校的學業成就就有正向影響;同時也發現僅有父親與母親 教育程度與男性學生的學業成績有正向顯著關係。黃文俊(2004)以彰化 縣小學生為對象,發現小學生家庭結構、父母教育期望、父母教育參與高 低的不同,與國語科、數學科學業成就均有顯著差異。教育期望足以使教 育成為事實,並影響子女的具體表現與學業成就,亦即父母親常會以重要

他人的角色,透過對子女教育期望,影響子女對自己的教育期望,進而也 會影響子女的學業成就(李鴻章,2006;Scott,2004)。

另外,有關於性別對於學業成就的研究,也有很多學者證實它的相關 性,Maccoby & Jacklin(1974) 認為性別上的差異與學業成就有正相關。

Halpern(1986)則認為 13-16 歲之前在數學成就上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林啟超(2007)在針對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高職 學生的研究中發現,性別在成就目標各分量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女生較男 生有著較高的學業成就。吳悅如(2009)則指出,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生,

除「數學」及「英文」兩科成績無顯著差異外,在「國語」和全科成績上,

國小女童明顯優於國小男童。台東師院研究指出,男生學業成績低於女生

(李文益,2003;李文益、黃毅志,2004;李佳玲,2003;黃毅志、楊雅 鈞,2007;魏心怡,2001)。另外,許多對於台東師院學生的研究發現,年 級對於學業成績並沒有影響(李文益、黃毅志,2004;李佳玲,2003;魏 心怡,2001)。在性別對於學習態度的研究中,林忠信(2004)探討南投縣 原住民學生學習適應情形,發現國小原住民女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 習慣」、「學習態度」及「學習環境」上的表現都優於男生。周育本(2006)

的研究也指出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其學習自然科態度及自然科學習成就有 顯著差異,女生優於男生亦有研究。大部份的專家學者均認為性別會對學 業成績與成就造成影響,而鄭慧婷(2005)的研究中則顯示國小學童的學

習態度在性別變項上沒有顯著差異。林鈺婷(2003)探討不同教學方法能 否造成自然科學習態度及學習成就之差異,結果發現學生的自然科學習態 度不會因為其性別及所接受的教學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別。基於上述這麼多 篇幅的論述,有關於性別對於學業成績的影響很大,因此本研究將性別列 入分層抽樣,將針對不同性別來檢視是否會對學業成績造成影響。

二、 規律運動與學業成績的相關研究 (一)國內規律運動與學業成績相關研究

1.針對國小學童在規律運動與學業成就的相關研究

林建豪(2006)以 121 名台北縣市國小五年級學童為受試對象,比較 其身體質量指數、身體型態(身高、體重、胸圍)、基本運動能力(大肌肉 活動能力、小肌肉活動能力、下肢光反應能力、運動動覺能力)與學業成 績(國語成績、數學成績)4 者間性別與地區的差異與相關情形;結果發 現,學童身體質量指數與學業成績達顯著負相關,此外學業成績雖未與基 本運動能力達到相關,但其與運動動覺能力達顯著正相關。張鳳儀(1998)

利用國小五年級學童進行基本運動能力與學科學習能力之間的相關探討。

在該研究中,學科學習能力以國語與數學的成績為代表,基本運動能力共 測驗六項,分別為:手眼協調、上肢光選擇反應、握力、下肢光選擇反應、

30 公尺衝刺、波比運動,研究結果發現,學科學習能力與基本運動能力具 有顯著的相關,其中男生的數學成績與右手手眼協調及左手握力達顯著相

關。白慧嬰、丁光榮、周如萍(2004)的研究指出國小學童的運動能力與 智力有相關存在,尤其在敏捷性方面,愈複雜的動作與智力的相關也愈高。

郭明珠(2010)在研究中探討每週實施三天,每天累計三十分鐘並持續六 週的跳繩運動,對國小學童長期記憶力的影響中得到為每週實施三天,每 天累計三十分鐘並持續六週的跳繩運動,有助於提升學童長期記憶力的表 現。

2. 針對國中學生在規律運動與學業成就的相關研究

王天威(2004)研究指出,學業成績高者的台北縣青少女在休閒運動 的參與度高於學業成績低者。王錠堯、王順正、陳信良(2004)探討國中 生體能商與學業成績(國文、數學、體育、學習總分)的關係以及性別不 同對於國中生體能商與學業成績的影響,結果顯示,國中生體能商對於學 業成績具有解釋力;國中生女性的體能商與學業成績較為明顯,男性僅在 柔軟度與學業成績具有關聯。林巧惠(2009)以彰化縣二林國高中的國中 部三年級學生與高中部三年級學生來探討國高中學生體適能與學業成就的 相關研究中,發現體適能與學業成就具有顯著正相關,體適能表現愈好的 學生,學業成績也愈高。陳梓喬(2011)的研究中為了瞭解新北市立福和 國中二年級學生體適能之現況,並比較不同體適能表現之男女學生在學業 成績及情緒智力之差異以及分析國二學生的學業成績與情緒智力之關係,

體適能最好的前 25%男女學生比體適能最差的後 25%男女學生,擁有更高

的學業成績;國二學生體適能總分及情緒智力對學業成績具有預測力,其 中「體適能總分」為主要預測變項,達顯著預測力。

3. 針對高中職學生在規律運動與學業成就的相關研究

陳傳宗(2004)的研究也指出,有規律運動的高中女學生學業成績確 實比無規律運動、沒有運動的學生較好,並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另外有 學者指出,學業成績與運動能力呈現正相關(邱慶瑞,2003;蔡志鵬,2003)。 鄧麗質(2008)在探討新竹市高中生運動參與程度、學業成績與憂鬱傾向 之關係的研究中,將受試者分成高中整體、排除運動校隊及參與運動校隊 三組,結果顯示新竹市 A 校高中生排除運動校隊與 B 校高中生整體、排除 運動校隊與參與校隊之運動參與程度與學業成績呈現低相關,而 A 校整體 與參加運動校隊在運動參與程度與學業成績的相關上則沒有顯著差異情形 存在。邱慶瑞(2003)在探討青少年男性學生不同學業成績的身體組成、

柔軟度、肌力、瞬發力、心肺功能之體適能差異情形,研究發現,不同學 業成績的績優組在肌力、瞬發力、心肺功能方面,表現明顯優於績劣組;

但在身體質量指數(BMI)、柔軟度方面兩組間接未達顯著差異存在,因此 可以得知,永春高中學生學業成績愈好,其體適能也就愈佳。葉振偉(2010)

研究以台中、彰化地區 741 位(男生 364 人,女生 377 人)高三學生為研 究對象。其研究結果為,青少年運動參與、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呈現顯著 正相關;青少年運動參與和自我效能可以正向預測學業成就。

另外有幾篇研究結果卻是有不同的見解,陳樹城(2002)的研究結果 顯示,國中生參與體能活動,與學業成就無相關存在。吳孟峰(2006)的 調查結果顯示,台北市國小桌球校隊選手每週訓練時數高達 15 小時以上,

另外有幾篇研究結果卻是有不同的見解,陳樹城(2002)的研究結果 顯示,國中生參與體能活動,與學業成就無相關存在。吳孟峰(2006)的 調查結果顯示,台北市國小桌球校隊選手每週訓練時數高達 15 小時以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