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卷設計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1-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問卷設計

本研究問卷分成兩個種類,第一種是針對社區的基本資料進行調查,第二 種是針對社區居民之社區意識進行衡量。

社區的基本資料調查包括三個部分,其問卷設計如下:

表 3-3 社區基本資料調查問項設計

衡量項目 構面 題數

第一部份 社區基本資料 總戶數、坪數種類幾種、坪數大小及戶數 2

第二部份 社區參與程度 社區參與程度 4

第三部份 客觀績效 公共安全 4

改建比例 1

門禁管理 1

清潔維護 3

共計 15 藉由調查社區基本資料的問卷,可以得到衡量標籤化程度的三個指標其中 之一「面積混合度」,而面積混合度公式如下:

M:混合度 Si:第 i 種非主力產品之面積 Pi:第 i 種非主力產品之戶數比例

根據郭益銘(2008)指出,混合度之經濟意涵:

1. 若僅規劃單一面積,則無產品混合問題,混合度為零。

2. 主力坪數與非主力坪數之坪數面積差距越大,則混合度越高;且坪數 種類越多,混合度亦越高。但此處的差距為相對的概念非絕對的概念,

關鍵非在於面積差距的絕對值,而是在於面積差距相對於主力坪數的 大小,因為個案主力坪數相差甚大,若僅考慮面積差距之絕對值,恐

n:個案面積類型之個數 Sm:主力產品之面積

怕無法產生一客觀標準的衡量。

3. 非主力坪數之戶數比例越高,混合度越大,此效果的計算上為加權的 概念。

面積混合度公式求得數字介於0與1之間,數字越趨向 1 表示混合度越高。

但這邊要注意的是,住宅標籤化會和面積混合度成反向關係,因為混合度越高 表示隔離的狀況較不明顯,因此為便於解讀模型之正、負向關係,利用 1 減去 求得之面積混合度,所求得之數據,轉變成數字越趨向 1 表示混合度越低,隔 離程度越高,因此本文用「面積隔離度」稱之。

另外,藉由第一種社區基本資料的調查問卷,也可以得知某社區居民的社 區參與情況以及客觀管理維護績效的效益為何。

第二種問卷則是針對居民的社區意識進行調查,問卷可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社區意識的測量」,利用李克特(Likert)的五點量表,利用非 常不同意、不同意、無意見、同意、非常同意的方式給受訪者勾選,以一至五 的方式給分,分數越高表示符合或贊同程度越高。

第二個部分則是受測者所需填寫的個人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受教 育年限、職業、家庭類型、家庭帄均年收入、居住本社區時間、社區中有無其 他親戚居住、房屋權屬、有無擔任社區職務以及房屋坪數。

問卷設計大致如下:

表 3-4 社區意識問項設計

問卷 衡量項目 構面 題數 衡量尺度 衡量依據 第一部份 社區意識量表 事務參與 9 李 克 特 五

點尺度

侯 錦 雄 、 宋 念 謙,1998 場所認同 7

鄰里親和 7 社會聯繫 6 社區關懷 4 環境認知 3

第二部份 個人基本資料 11

共計 47

衡量社區居民之社區意識量表的六個構面,包括事務參與、場所認同、鄰 里親和、社會聯繫、社區關懷及環境認知,共計 36 題,問項如下。

表 3-5 社區意識問項

構面 編號 題目 問卷題號

事務參與

1 我會盡力鼓勵家人或鄰居參與社區活動。 1 2 在社區活動過程中,我會主動提供資訊或物質協助。 7 3 我積極參與社區內所舉辦的各項活動。 11

4 我認為社區的事就是我的事。 16

5 我樂意參加社區中志願性服務團體。 21 6 我願分擔社區活動進行所需的經費。 26 7 我認為社區居民必頇參與守望相助工作。 31 8 我期待鄰居間的通訊,以增進對社區的認識。 34 9 我關心所居住社區內任何變化及事件。 36

場所認同

10 我樂意告訴別人我所居住社區的名稱。 2 11 別人談及社區問題時,我願意主動介紹社區情況。 8

12 我知道我所居住社區之名稱。 12

13 別人提及我所居住社區時,我會注意聆聽並極力讚許。 17 14 我覺得我所居住之社區是個令人稱羨的社區。 22 15 我能輕易告訴他人如何到達我所居住的社區。 27 16 搬進社區後,我從未有過想搬出去的念頭。 32

鄰里親和

17 鄰居有事,我會主動替他照顧小孩或協助。 3 18 當我需要幫忙時,馬上可以想貣可幫助我的鄰居是誰。 9 19 我樂意提供食物和物品與鄰居共同分享。 13 20 我放心將家中鑰匙或要事交由鄰居處理。 18

構面 編號 題目 問卷題號 21 我經常與鄰居討論社區內發生之大小事。 23

22 當社區居民發生不幸,我會感到難過並給予協助。 28 23 鄰居之間非常友善並且往來熱絡。 33

社會連繫

24 我會主動與家人拜訪社區其他鄰居。 4 25 我經常邀請社區外的朋友來參觀社區。 10 26 我會主動分享經驗和方法給鄰居。 14 27 我能妥善運用社區內任何資源和設施。 19 28 我瞭解社區內各組織或社團的工作性質。 24 29 我會主動告知鄰人電話及地址並歡迎到訪。 29

社區關懷

30 社區內的居民對我均充滿善意。 5

31 我經常主動和社區其他居民打招呼。 15

32 我會主動製造機會認識鄰居。 25

33 我會主動提供鄰居必要的援助。 35

環境認知

34 我可以輕易找到社區內每一戶的正確位置。 6 35 我可以輕易說出社區的優點和頇改進的地方。 20 36 社區中缺少我將是社區一大損失。 30 而住宅標籤化程度衡量指標之一的「職業混合度」,則可以藉由第二種問卷 的第二部份,即受測者填寫的個人基本資料,「職業」一題來進行分析。

由於社經地位有次序之分,因此將同一社區調查出來的職業做一整理,配 合「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黃毅志,2008),利用社經地位的 五個等第,可以得到某社區的「主力職業」和「非主力職業」,也就是某社區多 數人的「職業」等第。

利用「混合度」的概念,將面積混合度公式中的「面積數據」抽換成「職 業等第」的資料,將可以計算出「職業混合度」。

黃毅志(2008) 的職業區分五等第如下:

表 3-6 職業社經地位表

職業 五等社經地位

1 民意代表、行政主管、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 五 2 專業人員

3 技術員與助理專業人員 四

4 事務工作人員 三

5 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 二

6 技術工及有關工作人員 7 機械設備操作工及組裝工

8 農、林、漁、牧工作人員 一

9 非技術工及體力工

資料來源:黃毅志,2008

面積混合度公式中的「面積數據」抽換成上表中「五等社經地位的分數」之 後,代數變換如下:

M:職業混合度 n:調查個案職業類型之個數 Si:第 i 種非主要職業之社經地位分數

Sm:主要職業之社經地位分數 Pi:第 i 種非主要職業之個數比例

與面積隔離度同理,為便於解讀模型之正、負向關係,利用 1 減去混合度 公式求得之數據,因此數字越趨向 1 表示混合度越低,隔離程度越高,本文用

「職業隔離度」稱之。

問卷中,職業一欄的選項參考黃毅志(2008)之研究,並適度加以修改,本 研究將同屬階級五的第一跟第二項合併,另外,同屬階級二的第六跟第七項合 併,因此問卷中只有七個選項,以避免選項相似而過於複雜。

依照類別和等第區分成七個選項,包括「民意代表、行政或企業主管及專 業人員,例:教師、醫或法學專業人員、工程師等」、「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例:研究或半專業助理、工程、航空、航海技術員等」、「事務工作人員,例:

辦公室、會計、出納事務等」、「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例:餐飲服務生、廚 師、固定攤販或商店售貨、保安等」、「技術、組裝及有關工作人員,例:營建 採礦、金屬機械、車輛駕駛、工業操作等」、「農、林、漁、牧工作人員」以及

「非技術工及體力工,例:工友、小妹、看管、小販、清潔工、生產體力非技 術工等」,其中第一個選項其職業聲望為 5,第二個選項職業聲望為 4、第三個 選項其職業聲望為 3、第四、第五個選項其職業聲望為 2、第六、第七個選項其 職業聲望為 1。數字越大,職業聲望越高。

職業帄均數則是將某社區全部的居民問卷,根據其填寫之職業一欄,全部 的等第加總之後,除以問卷份數,得到某社區之職業帄均數。

總得來說,藉由第一種針對社區整體所調查的問卷,可以獲得「標籤化程 度」三個構面其中之一的數據、「社區參與程度」以及「客觀維護績效」的變數 資料。並可得知某個案中,各坪數種類的個數及坪數大小,可利於將主力及非 主力坪數做一分野。

第二種問卷,藉由六個構面收集居民社區意識的認同程度;在主力或非主 力坪數之住戶判定方面,則根據受訪者所填寫的個人基本資料中「房屋坪數」

一題,得知其居住房屋之坪數,並與社區基本資料對照後,即可得知此受訪者 是屬於主力或非主力坪數之住戶。

「住宅標籤化」構面其中之一的「職業隔離度」,則可以根據受訪者填寫的

「職業」,利用面積混合度的公式計算得知;「職業帄均數」,則利用全部居民填 寫的等第加總之後,除以問卷份數求得此變數。

圖 3-2 新竹市行政區域圖

資料來源:新竹市政府網站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1-4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