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題描述與求解架構

第四章 雙廠區的跨廠途程規劃

4.1 問題描述與求解架構

同一間公司的半導體廠房通常會設置在鄰近的位置,主要原因是方便管 理,但由於半導體廠資本密集的特性加上晶圓生產技術的大幅進步,廠房越蓋 越大晶圓的尺寸也越做越大,因此大量的產出可以大幅降低製造成本;在這樣 的時空背景下,有學者開始研究該如何將獨立運作的兩廠整合成可以立即相互 支援產能的兩半導體廠,故衍生出雙廠區可跨廠生產的設計方式,如圖 4.1 所 示。雙廠區跨廠途程規劃主要的目的在使兩廠的總產出最大化,因此需要有良 好的途程安排。其研究構想為在一個大型晶圓廠的空間內,建立兩個相鄰的小 廠區且可跨廠區生產。建兩個相鄰小廠區時,廠區內的運輸距離會縮短,可避 免運輸成為瓶頸,然而廠區間又可利用跨廠運輸的方式達成產能相互支援的功 效,以提升機台利用率。此構想的研究重點在於:給定產品組合與機台組合,

在最大化產出的考量下,如何決定跨廠區生產的最適途程規劃方式。

圖 4.1 雙廠區跨廠生產

在上述跨廠途程規劃問題中,我們假設每一產品最多只有四類生產途程。

如圖 4.2 所示,第一類途程是該產品只在 Fab_1 廠生產,第二類途程是該產品 只在 Fab_2 廠生產,第三類途程是該產品前段 Fab_1 廠生產,後段在 Fab_2 廠 生產。第四類途程是該產品前段在 Fab_2 廠生產,後段在 Fab_1 廠生產。根據 上述假設,在進行跨廠途程規劃時,對每一個產品 i ,我們有兩組決策變數。

第一組變數是該產品 i 跨廠途程的切割點 i,第二組變數是該產品 i 在四個 可能加工途程的生產比例ri [ai,bi,ci,di]。假設有 n 個產品需要生產,我們可 將決策變數表達如下(, )R ,其中 [i], 1 i n代表所有途程切割點,

] ,..., [r1 rn

R 代表各產品各途程的生產比例。

針對上述的途程規劃問題,Wu et al. (2009)假設所有產品都可能需要跨廠 生產,並提出求解方法;該方法有一缺點:在大規模的情境時,計算時間會非 常久。本研究採用 Wu et al. (2009)的求解架構,但假設只有 1/3 的產品需要跨 廠生產,另外 2/3 的產品都是單廠生產即可;並提出三種啟發式的方法來選擇 哪些產品需要跨廠生產。

茲將此三種啟發式方法說明如下:我們根據各產品在瓶頸機台的負荷高低 Fab_1

Fab_2

排序,將產品分成三群:「高負荷」、「中負荷」、「低負荷」。第一種啟發式方法(簡 稱 Method_1)是假設只有「高負荷」產品會跨廠生產,第二種啟發式方法(簡稱 Method_2)是假設只有「中負荷」產品會跨廠生產,第三種啟發式方法(簡稱 Method_3)是假設只有「低負荷」產品會跨廠生產。為了便於比較,我們將 Wu et al. (2009)的方法稱為 Method_0,該方法假設所有產品都有可能跨廠生產。

這四種方法(Method_0, Method_1, Method_2, Method_3)都是採用相同的求 解架構,但各方法對需要進行跨廠生產的產品所採用的假設不同。以下我們將 說明此四個方法通用的求解架構。

圖 4.2 途程規劃決策變數說明

如前所述,本研究的求解變數可表達成( , ) R ,其中代表途程的切割點 的決策, R 代表各途程的生產比例。本研究所採用的求解架構是源自 Wu et al.

(2009),此架構係分成兩階段方式求解,如圖 4.3 所示,茲將求解流程說明如下:

Fab_1

ai

ci

di

Fab_1 Fab_2

Fab_2 Fab_1

Fab_2

bi

切割點選擇 途程生產比例選擇

圖 4.3 研究架構

階段一是假設運輸時間為零,利用一個線性規劃模式(linear Program; LP) 求解,目標函數是最小化跨廠運輸的次數,茲將此階段所求得的解以(1*,R1*)表 示。階段二是假設運輸時間不等於零,將階段一所求得的切割點1*當成輸入的 參數,但將途程比例 R 視為決策變數,其目標函數是最大化產出,利用基因演 算法求得R 。經過此兩階段求解後,最終的解為2* (*1,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