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排球為臺灣除籃球外,第二大運動項目,自 1922 年傳入臺灣後,從九人制演變 成六人制,賽事從高中排球聯賽、大專排球聯賽到企業聯賽等,各方面都蓬勃發展。

臺灣大專排球聯賽也已舉辦多年,制度每年些許不同,100 學年度分為四級 (公開 一級、公開二級、公開三級,一般級) ,男生 19 組,女生 16 組,約共 3,231 名選 手參加。

排球雖然屬於團體運動,但團隊表現需要靠個人努力的綜整,而運動中個人的 表現是可以公開檢視的,各別運動選手依能力之不同而被分成不同組別 (許秀貞,

1997) ,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自我價值常被比較,運動選手常會以兩種目標取向 來評估成就行為:一為針對自我能力與技巧增進的「工作取向」 (task orientation) , 運動選手在此目標取向下較注重於發展自我能力發展與學習新的技巧;另一種為以 贏得比賽或他人的「自我取向」 (ego orientation) ,在此目標取向下的運動選手,

比起工作取向的運動選手更注重結果,常只把比賽定義為非成功即失敗 (李烱煌、

季力康、江衍宏,2005)。

因此,依據運動選手對運動目標的兩種不同取向,當面對選擇和決定時,在情 境上造成的影響就非常明顯,例如:在結束一場比賽後,隊友、教練抑或是團隊氣 氛會對運動選手造成影響,如大家只關心「是否贏得比賽?」,久而久之,在此情形 的堆疊下,運動選手便會逐漸了解贏得比賽是最重要的。然團隊注重的是增進自我 能力與技巧 (工作取向) 還是在以贏得比賽和他人為目標 (自我取向) 為主,而此目 標取向將會影響運動員的運動動機與其運動表現。

卓 國 雄 (1999) 指 出 , 以 工 作 取 向 的 運 動 選 手 , 主 要 是 透 過 和 自 己 比 較 (self-referenced) 來評斷自我對技巧與能力是否精進;而目標以自我取向的運動選手,

則是透過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以是否贏得比賽、是否超越他人來做為衡 量與展現自身能力的指標;而前者運動選手較重視團隊合作並重視技術精熟,因此,

在團隊中產成較強之凝聚力並有助團隊和諧;相反的,若運動選手為後者,因為是 以成績為最後依附,展現自我能力方法唯有獲得勝利或是比別人好,在團隊中常需 相互角逐、競爭,因而容易造成彼此間的情誼與人際關係不佳,進而影響凝聚力與 團隊氣氛,終將影響整體運動表現。

在持續參與運動和樂趣方面,工作取向的運動選手會認為多練習就會有更好的 表現,因此,不論比賽或是練習,輸、贏任何結果都能得到收穫並感到樂趣,對於 運動多抱持正向且積極態度;但若是自我取向的運動選手,則會認為比賽輸贏為終 極目標,對練習、過程並不注重,甚至逃避練習,而當自我取向的運動選手在比賽 方面連連挫敗,便會逐漸對比賽感到厭惡、不願練習,甚至不再參與該項運動 (盧 素娥,1994)。

那到底是什麼因素促使選手持續參與運動代表隊呢?亦即是運動參與動機。動 機是促使個體從事各種活動的內在歷程,盧俊宏 (1998) 指出,動機對運動選手而 言,是一種從事訓練的內在燃料,這種內在的原動力會不斷驅使軀幹去參與運動,

若能量用完了,活動也就停止了。

陳其昌 (2008) 指出,運動參與動機在排球運動裡非常重要,因為排球屬於高 技巧且團體運動,不論是團隊或是個人表現絕不是一蹴可幾,需要靠長時間累積,

不斷的訓練、驗收與改進才能達到,而此訓練過程不只鍛鍊了身體,也同時在磨練 心智、情緒與意志,選手必須擁有強烈的運動參與動機才能在艱苦且枯燥的超負荷 訓練中堅持、忍受、突破瓶頸並達到目標;許吉越與王明月 (2004) 指出,運動參 與動機之所以與選手訓練有密切的關係,在於選手有了運動動機,在運動訓練中就 可以保持熱誠與活力,並苦中作樂,並且能持續不間斷的訓練,甚至對自我有更高 的要求;相對的,若選手少了動機,對訓練內容興致缺缺,不僅對練習感到無趣,

甚至對此項運動產生挫敗,進而半途而廢。因此,了解選手的運動參與動機,進而 培養其運動參與動機為一重要課題。

而運動參與動機的分類又有許多種,其中,Deci 與 Ryan (1991) 指出,運動參 與動機型式分為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外在動機 (extrinsic motivation) 與 無動機 (amotivation) ;林季燕與季力康 (2003) 根據 Pelletier 等人的運動動機量表,

經過編譯、增加題項後,針對國內運動員測試、驗證並進行構面的增減,將運動參 與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外在動機與無動機,並進一步將外在動機再細分為認同調節、

內射調節、外在調節。內在動機為在沒有任何外在酬賞下,仍對該項運動表現出興 趣、樂趣與滿意,也就是從參與活動本身獲得滿足感,一直被認為是影響學習品質 的動機模式;外在動機是指個體非自我決定的行為,維持個體對運動參與動機,並 非對該項活動本身有樂趣或是興趣,而是來自外在事件或是環境的影響;無動機則 是個體本身缺乏意圖,亦即是缺乏動機,因為勝任能力的消失,將會驅使個體無力 繼續參與運動,後兩者又被視為影響繼續學習的重要因素。

運動選手擁有不同的運動參與動機在參與運動時就會有不同的驅動力,進一步 而言,Deci 與 Ryan (1991) 提出的自我理論中主張,在動機成立的過程中,依照自 我決定程度的不同,由高到低的動機模式分為,體驗刺激的內在動機、完成的內在 動機、求知的內在動機、認同調節的外在動機、內射調節的外在動機、外在調節的 外在動機及無動機。

然而,影響運動選手的運動參與動機存在多種不同的變因,不同性別、不同組 別、不同位置與不同球齡等不同背景變項的運動選手就可能擁有不同的運動參與動 機,如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專橄欖球選手在不同組別、不同球齡及不同當選最高的選 手層級方面,在外在動機有顯著差異 (林昌國,2008) ,而在大專男子選手在網球 項目之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均高於女性選手,又乙組選手的內在動機高於甲組選手 (夏淑蓉、盧俊宏,2002) 。

至於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的潛在連結,李烱煌與季力康 (2006) 指出,主 張工作取向者其參與運動的動機源於自我內在興趣,因此較可能有高自我決定的動 機模式,而自我參照的能力標準擁有較高的自我控制,較容易滿足能力上展現的需 求 (高能力知覺) ,也因其追求自我能力、技術精進大於團隊內競爭,故較易建立 並維持社會網絡 (高關係感) ;相對的,主張自我取向者其參與運動動機並非產生 於運動樂趣,而是為了展現自我能力或獲得獎賞或社會認同,故其能力常受限制 (不 穩定的能力知覺) ,而團隊內比較高於自我能力精進的結果更不利建立與維持社會 網絡 (低關係感) ,總而言之,追求的目標取向將影響自我決定的動機模式。

在排球項目方面,陳其昌與王俊明 (2008) 指出,大專女子排球選手之工作取 向與教練的社會支持可有效預測選手的內在動機,自我取向可預測選手外在動機的

認同調節與內射調節,而選手的工作取向與自我取向和教練的專制行為,則有效預 測外在調節,但在男子選手方面少有研究,故本研究將探討大專排球選手是否因為 性別不同而造成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之差異。

過去研究對象多以運動成績優良學生為主體的甲組選手為主,但因背負組織與 成績壓力特別強烈,故會影響到其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 (王俊明、陳其昌,

2006) ,而排球近年出現運動成績優良學生等甲組出身但大專院校並不一定為甲組 的選手,或者乙組出身但大專院校參與甲組的選手,故本研究據此,將探討選手是 否因為背景變項的不同而造成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之差異。

綜整而言,運動選手因為擁有不同的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造成小至 運動的態度、自我定義,大至運動表現、團隊氣氛等影響,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專排 球選手的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的現況,並分析影響選手的關鍵因素為何,

進一步提出改進方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