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專排球代表隊選手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之關聯性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專排球代表隊選手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之關聯性研究"

Copied!
1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大專排球代表隊選手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之 關聯性研究. 研 究 生: 林 巧 婷 指導教授: 施 致 平.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大專排球代表隊選手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之關聯性研究 研 究 生:林巧婷 指 導 教 授:施致平 完 成 年 月:2012 年 6 月. 中文摘要 運動選手因為擁有不同的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而產生小至態度、動機氣候, 大至運動表現等不同影響,因此,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專排球選手在目標取向和參與 動機之相關情形,分析影響選手的因素為何,並提出改進方法。本研究使用運動目 標取向量表與運動動機量表,以100學年度大專排球選手為研究對象,共取得447份 有效樣本,並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典型相關進行資 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大專排球選手男女比例相當,近半數選手為一般級選手。 二、大專排球選手以自我取向作為成功的依準,並以內在動機為主要參與動機。 三、性別、球齡、位置、組別、運動成績優良學生、每周練習時間在目標取向及參 與動機各有差異,唯年級無顯著差異。 四、大專排球選手之工作取向與內在動機呈正相關、與無動機與外在調節呈負相關; 自我取向與無動機、內射調節、外在調節與認同調節呈正相關。 基於上述結果,建議大專排球代表隊可形成良好訓練情境,培養適當球隊氣氛、 大專排球委員會應訂定良好賽制,定期檢討但避免大幅更改,而在大專院校中則應 提升校園排球運動風氣,使排球有跳脫運動場上的發展,進而強化大專排球選手之 參與動機,提升其運動表現。. 關鍵詞:排球、目標取向、參與動機、運動訓練. i.

(3)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oal Orientation and Sport Motivation of College Volleyball Players Student: Lin, Chiao-Ting Advisor: Shih, Chih-Pin Date: June, 2012. Abstract Goal orientation and sport motivation had a great effect upon attitude, motivational climate and sport performance of college volleyball players. Thus,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al orientation and sport motivation of college volleyball players. The study provided useful information for coach and players in terms of preparing training programs, promoting mental a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Sport Motivation Scale” and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in Sport Questionnaire” were be used. The valid subjects were 447 college volleyball players who studied in the 2012 academic year.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us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demographics of players were mostly 4 th level and the gender was each half. 2. Players tended to focus on “ego orientation” than “task orientation” and were concentrated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3. Regarding the goal orientation and sport motivation, except year grad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ender, the year of practice, team position, level and the frequency of practice. 4. Task orientation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trinsic motivation. Ego orientation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Amotivation.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college volleyball teams should practice in a cordial atmosphere. The rules of games should not be changed easily. The players should do more things besides practicing. Therefore, college volleyball players can improve their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successfully.. K eyword s: vo l le yba l l, g o a l o r ie nt at io n, spo r t mo t ivat io n, spo r t t r a ining ii.

(4) 謝. 誌. 「好累阿!腦袋一片空白,可以明天再寫嗎?」 ,想換個心情,卻只是煩躁的走 來走去,睡也睡不著,吃也吃不好,球也打不起勁,隨時隨地腦子都轉個不停,這 樣恐怖的情景在這兩年中總是重複上演。 兩年前的今天,從來沒想過可以走的這麼遠,當初只是為了一個興趣、一個夢 想、一個父母的期望,如願考上時,才發現研究所不是想像的簡單,再也不是單向 的學習,而是我能拿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書永遠念不完,計畫永遠寫不停,無 時無刻都處於緊繃的狀態。 好險幸運的我,加入了施致平老師的大家庭,在這個研究團隊裡,常常覺得自 己好幸福,老師總是先為我們學生著想,常常放下自己的事情優先處理研究生的需 要,是我們最強力的後盾。俞麟學長、明河學長、聰穎學姊、瑛蓮學姊和小瑜學姊, 在研究或是生活也給予我無私的幫助,當然還有最棒的夥伴俐綾、涵鈞與明屏,還 記得我們在蒙古的草原上策馬奔騰,營火下跳舞瘋狂、星空裡談心訴說和到處照相 亂逛,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腦海裡。 還有女乙排、體育所與運休所的好朋友,謝謝你們在我無助時給我鼓勵,在精 神疲累時一起揮灑汗水,在需要衝刺時一起熬夜打拼,還記得我們在小教室裡徹夜 修改,累的時候唱歌做體操,早上再去公園幫忙發問卷,一切依然歷歷在目,卻已 到了別離的時候,希望大家以後都能順利朝自己的理想邁進。 最後,要感謝我最最親愛的爸爸和媽媽,每次覺得想放棄,走不下去了,你們 總鼓勵我,「加油巧婷!可以的,我們都對你有信心!」,爸爸不論多早多晚都願意 接送我,雖然嘴裡老是說是因為父母的期望才考研究所,但其實我在當中學到很多 預料之外的感動,很感謝有家人的支持,讓我可以很幸福的只專注在課業上,爸媽, 辛苦了,我愛你們!還有最寶貝的妹妹,雖然你今年都不在臺灣,但我們每天通 Tango、Line,分享生活的瑣事,感情好像更好了,也因為有歐洲這個目標讓我更有 動力,更鞭策自己! 研究所的生活緊湊而短暫,在這當中我學到了不只課業上,還有好多的生活態 度及自我管理,學術上的旅程隨著論文完成暫時告了一段落,但未來的磨練才正要 開始,相信我可以帶著滿滿的經驗與祝福,勇敢前進! iii.

(5)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v. 謝. 誌................................................................................................................... i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第壹章. 緒論...................................................................................... viii. 1. 第一節. 問題 背 景 …………………………............... ....................... 1. 第二節. 研 究 目 的 … … …… … …… … …… … …… … …… … ……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 5. 第六節. 研 究 限 制 ……………………………………………………….. 6. 第七節. 名詞釋義…………………………………………………....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運動目標取向之探討………………………………….……….….. 8. 第二節. 運動參與動機之探討………………………………….……..……. 16. 第三節. 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之關聯性分析…………………... 26. 第四節. 本章總結……………………………………………….…………... 31. 研究方法與步驟…………..…………………………………. 33. 第參章. 第一節. 研究 方法…………………………………………………………. iv. 33.

(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7. 第五節. 研究工具之編製…...………………………………………………. 39. 第六節. 實施程序………………………………………………………........ 56. 第七節. 資料處理………………………………………………………........ 57. 結果與討論…...…………..…………………………………. 58. 第肆章. 第一節. 大專排球選手樣本結構分析…………………………………........ 58. 第二節. 大專排球選手運動現況分析…...…………………………………. 6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大專排球選手在運動目標取向之差異情形分析... 67.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大專排球選手在運動參與動機之差異情形分析... 76. 第五節. 大專排球選手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之關係分析………………... 93. 結論與建議…...…………..…………………………………. 100. 第伍章. 第一節. 結論……………………………………………………………........ 100. 第二節. 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5 附. 錄. ....................................................................................... 111. 附錄一. 預試問卷………………………………………………………….... 111.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15. 附錄三. 個人簡歷………………………………………………………….... 119. v.

(7) 表. 次. 表 2-1-1. 運動目標取向相關研究一覽表.................................................... 表 2-2-1. 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究一覽表….………………………………... 22. 表 2-3-1. 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究一覽表………………... 27. 表 3-2-1. 100 學年度大專聯賽人口組成與抽樣隊伍數……………………. 35. 表 3-5-1. 各變項問卷構面與參考來源……………………………………… 40. 表 3-5-2. 運動目標取向量表…………………………………………………. 41. 表 3-5-3. 運動參與動機量表…………………………………………………. 42. 表 3-5-4. 預試隨機抽測學校一覽表……………………….………………… 44. 表 3-5-5. 各量表題目項目分析摘要表…………………….………………… 45. 表 3-5-6. 專家組合表……………………………………….………………… 47. 表 3-5-7. 運動目標取向因素分析摘要表…………………………………… 48. 表 3-5-8. 運動參與動機因素分析摘要表...…………………………………. 50. 表 3-5-9. 預試各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52. 表 3-5-10. 正式問卷隨機抽測學校一覽表...……………….………………… 53. 表 3-5-11. 正式問卷各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55. 表 4-1-1. 大專排球選手有效樣本結構分析統計表…...….………………… 59. 表 4-2-1. 運動目標取向各因素現況分析表..…...........…..………………… 63. 表 4-2-2. 運動參與動機各因素現況分析表...…………….………………… 64. 表 4-3-1. 不同性別在運動目標取向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67. 表 4-3-2. 不同年級在運動目標取向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68. 表 4-3-3. 不同球齡在運動目標取向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68. 表 4-3-4. 不同球隊擔任位置在運動目標取向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69. 表 4-3-5. 不同組別在運動目標取向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70. 表 4-3-6. 是否為運動績優生身份在運動目標取向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表 4-3-7. 不同每周練習天數在運動目標取向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72. 表 4-3-8. 不同每周練習時數在運動目標取向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73. 表 4-3-9. 目標取向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74 vi. 12. 71.

(8) 表 4-4-1. 不同性別在運動參與動機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76. 表 4-4-2. 不同年級在運動參與動機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77. 表 4-4-3. 不同球齡在運動參與動機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79. 表 4-4-4. 不同球隊擔任位置在運動參與動機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80. 表 4-4-5. 不同組別在運動參與動機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82. 表 4-4-6. 是否為運動績優生身份在運動參與動機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表 4-4-7. 不同每周練習天數在運動參與動機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85. 表 4-4-8. 不同每周練習時數在運動參與動機各構面差異情形分佈..……. 87. 表 4-4-9. 參與動機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9. 表 4-5-1. 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簡單相關表………………………...………. 93. 表 4-5-2. 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各構面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96. vii. 84.

(9) 圖. 次. 圖 2-1-1. 目標取向分類圖………………………………………………..……. 10. 圖 2-2-1. Maslow 需求層級圖......................................................................... 17. 圖 2-2-2. 動機型態圖……………………………………………….................. 20. 圖 3-3-1. 研究架構圖……………………………………………….................. 36. 圖 3-4-1. 研究流程圖……………………………………………….................. 38. 圖 3-5-1. 問卷設計流程圖………………………………………….................. 39. 圖 4-5-1. 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各構面之典型相關路徑圖............................ 96. viii.

(10)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節旨在闡述本研究之問題背景與研究目的,共分為七節,詳述如下;第一 節為問題背景;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研究之重要性; 第五節為研究範圍;第六節為研究限制;第七節為名詞釋義,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節. 問題背景. 排球為臺灣除籃球外,第二大運動項目,自 1922 年傳入臺灣後,從九人制演變 成六人制,賽事從高中排球聯賽、大專排球聯賽到企業聯賽等,各方面都蓬勃發展。 臺灣大專排球聯賽也已舉辦多年,制度每年些許不同,100 學年度分為四級 (公開 一級、公開二級、公開三級,一般級) ,男生 19 組,女生 16 組,約共 3,231 名選 手參加。 排球雖然屬於團體運動,但團隊表現需要靠個人努力的綜整,而運動中個人的 表現是可以公開檢視的,各別運動選手依能力之不同而被分成不同組別 (許秀貞, 1997) ,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自我價值常被比較,運動選手常會以兩種目標取向 來評估成就行為:一為針對自我能力與技巧增進的「工作取向」 (task orientation) , 運動選手在此目標取向下較注重於發展自我能力發展與學習新的技巧;另一種為以 贏得比賽或他人的「自我取向」 (ego orientation) ,在此目標取向下的運動選手, 比起工作取向的運動選手更注重結果,常只把比賽定義為非成功即失敗 (李烱煌、 季力康、江衍宏,2005)。 因此,依據運動選手對運動目標的兩種不同取向,當面對選擇和決定時,在情 境上造成的影響就非常明顯,例如:在結束一場比賽後,隊友、教練抑或是團隊氣 氛會對運動選手造成影響,如大家只關心「是否贏得比賽?」 ,久而久之,在此情形 的堆疊下,運動選手便會逐漸了解贏得比賽是最重要的。然團隊注重的是增進自我 能力與技巧 (工作取向) 還是在以贏得比賽和他人為目標 (自我取向) 為主,而此目 標取向將會影響運動員的運動動機與其運動表現。 卓 國 雄 (1999) 指 出 , 以 工 作 取 向 的 運 動 選 手 , 主 要 是 透 過 和 自 己 比 較 (self-referenced) 來評斷自我對技巧與能力是否精進;而目標以自我取向的運動選手,.

(11) 2. 則是透過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以是否贏得比賽、是否超越他人來做為衡 量與展現自身能力的指標;而前者運動選手較重視團隊合作並重視技術精熟,因此, 在團隊中產成較強之凝聚力並有助團隊和諧;相反的,若運動選手為後者,因為是 以成績為最後依附,展現自我能力方法唯有獲得勝利或是比別人好,在團隊中常需 相互角逐、競爭,因而容易造成彼此間的情誼與人際關係不佳,進而影響凝聚力與 團隊氣氛,終將影響整體運動表現。 在持續參與運動和樂趣方面,工作取向的運動選手會認為多練習就會有更好的 表現,因此,不論比賽或是練習,輸、贏任何結果都能得到收穫並感到樂趣,對於 運動多抱持正向且積極態度;但若是自我取向的運動選手,則會認為比賽輸贏為終 極目標,對練習、過程並不注重,甚至逃避練習,而當自我取向的運動選手在比賽 方面連連挫敗,便會逐漸對比賽感到厭惡、不願練習,甚至不再參與該項運動 (盧 素娥,1994)。 那到底是什麼因素促使選手持續參與運動代表隊呢?亦即是運動參與動機。動 機是促使個體從事各種活動的內在歷程,盧俊宏 (1998) 指出,動機對運動選手而 言,是一種從事訓練的內在燃料,這種內在的原動力會不斷驅使軀幹去參與運動, 若能量用完了,活動也就停止了。 陳其昌 (2008) 指出,運動參與動機在排球運動裡非常重要,因為排球屬於高 技巧且團體運動,不論是團隊或是個人表現絕不是一蹴可幾,需要靠長時間累積, 不斷的訓練、驗收與改進才能達到,而此訓練過程不只鍛鍊了身體,也同時在磨練 心智、情緒與意志,選手必須擁有強烈的運動參與動機才能在艱苦且枯燥的超負荷 訓練中堅持、忍受、突破瓶頸並達到目標;許吉越與王明月 (2004) 指出,運動參 與動機之所以與選手訓練有密切的關係,在於選手有了運動動機,在運動訓練中就 可以保持熱誠與活力,並苦中作樂,並且能持續不間斷的訓練,甚至對自我有更高 的要求;相對的,若選手少了動機,對訓練內容興致缺缺,不僅對練習感到無趣, 甚至對此項運動產生挫敗,進而半途而廢。因此,了解選手的運動參與動機,進而 培養其運動參與動機為一重要課題。 而運動參與動機的分類又有許多種,其中,Deci 與 Ryan (1991) 指出,運動參 與動機型式分為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外在動機 (extrinsic motivation) 與 無動機 (amotivation) ;林季燕與季力康 (2003) 根據 Pelletier 等人的運動動機量表,.

(12) 3. 經過編譯、增加題項後,針對國內運動員測試、驗證並進行構面的增減,將運動參 與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外在動機與無動機,並進一步將外在動機再細分為認同調節、 內射調節、外在調節。內在動機為在沒有任何外在酬賞下,仍對該項運動表現出興 趣、樂趣與滿意,也就是從參與活動本身獲得滿足感,一直被認為是影響學習品質 的動機模式;外在動機是指個體非自我決定的行為,維持個體對運動參與動機,並 非對該項活動本身有樂趣或是興趣,而是來自外在事件或是環境的影響;無動機則 是個體本身缺乏意圖,亦即是缺乏動機,因為勝任能力的消失,將會驅使個體無力 繼續參與運動,後兩者又被視為影響繼續學習的重要因素。 運動選手擁有不同的運動參與動機在參與運動時就會有不同的驅動力,進一步 而言,Deci 與 Ryan (1991) 提出的自我理論中主張,在動機成立的過程中,依照自 我決定程度的不同,由高到低的動機模式分為,體驗刺激的內在動機、完成的內在 動機、求知的內在動機、認同調節的外在動機、內射調節的外在動機、外在調節的 外在動機及無動機。 然而,影響運動選手的運動參與動機存在多種不同的變因,不同性別、不同組 別、不同位置與不同球齡等不同背景變項的運動選手就可能擁有不同的運動參與動 機,如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專橄欖球選手在不同組別、不同球齡及不同當選最高的選 手層級方面,在外在動機有顯著差異 (林昌國,2008) ,而在大專男子選手在網球 項目之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均高於女性選手,又乙組選手的內在動機高於甲組選手 (夏淑蓉、盧俊宏,2002) 。 至於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的潛在連結,李烱煌與季力康 (2006) 指出,主 張工作取向者其參與運動的動機源於自我內在興趣,因此較可能有高自我決定的動 機模式,而自我參照的能力標準擁有較高的自我控制,較容易滿足能力上展現的需 求 (高能力知覺) ,也因其追求自我能力、技術精進大於團隊內競爭,故較易建立 並維持社會網絡 (高關係感) ;相對的,主張自我取向者其參與運動動機並非產生 於運動樂趣,而是為了展現自我能力或獲得獎賞或社會認同,故其能力常受限制 (不 穩定的能力知覺) ,而團隊內比較高於自我能力精進的結果更不利建立與維持社會 網絡 (低關係感) ,總而言之,追求的目標取向將影響自我決定的動機模式。 在排球項目方面,陳其昌與王俊明 (2008) 指出,大專女子排球選手之工作取 向與教練的社會支持可有效預測選手的內在動機,自我取向可預測選手外在動機的.

(13) 4. 認同調節與內射調節,而選手的工作取向與自我取向和教練的專制行為,則有效預 測外在調節,但在男子選手方面少有研究,故本研究將探討大專排球選手是否因為 性別不同而造成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之差異。 過去研究對象多以運動成績優良學生為主體的甲組選手為主,但因背負組織與 成績壓力特別強烈,故會影響到其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 (王俊明、陳其昌, 2006) ,而排球近年出現運動成績優良學生等甲組出身但大專院校並不一定為甲組 的選手,或者乙組出身但大專院校參與甲組的選手,故本研究據此,將探討選手是 否因為背景變項的不同而造成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之差異。 綜整而言,運動選手因為擁有不同的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造成小至 運動的態度、自我定義,大至運動表現、團隊氣氛等影響,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專排 球選手的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的現況,並分析影響選手的關鍵因素為何, 進一步提出改進方法。.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專排球選手參與排球運動的運動目標取向以及運動參與動機 現況。藉由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如是否為運動成績優良學生、甲乙組以及男女等 變項間之差異情形,並探討其與選手的運動目標取向和運動參與動機之相關與差異 情形。.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問題背景與研究目的,本研究之主要問題如下: 一、瞭解大專排球選手之運動目標取向為何? 二、瞭解大專排球選手之運動參與動機情形為何?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大專排球選手在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之差異為何? 四、探討大專排球選手在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之關聯性為何?.

(14) 5. 第四節. 研究之重要性.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專排球選手參與運動代表隊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之 關聯性,研究重要性分為學術與實務上貢獻,內容詳述如下:. 一、學術上的貢獻 國內在針對大專選手之運動目標取向或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究,曾以籃球、網 球、桌球、手球、壘球、橄欖球、競技體操、舉重等運動為研究項目,少以排球為 主要研究項目;多數研究常將研究對象設定為同一等級選手,較少以不同等級選手 為對象進行比較;本研究嘗試針對大專排球選手以不同等級、不同背景變項探討其 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間之關聯性。. 二、實務上的貢獻 運動訓練與比賽過程需要鍛鍊不只生理還有心理素質,成果表現往往需要長時 間累積與不斷訓練、驗收與改進才能達到,若能培養強烈的運動動機與正向的運動 目標取向,將有助於支持選手在艱苦枯燥且冗長的訓練中堅持並達到訓練效果;本 研究有助運動代表隊之教練與選手了解大專選手參與運動代表隊之運動目標取向與 運動參與動機,並企圖提出如何培養大專選手強烈的運動參與動機與擁有正向運動 目標取向之策略。. 第五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將範圍分為主題範圍、對象範圍和時間範圍三部分,分列如下:. 一、主題範圍 本研究以大專排球選手為主要研究對象,調查大專排球選手參與運動代表隊的 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並探討不同背景之排球選手在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 參與動機間之差異,進一步推論兩者間之關係。. 二、對象範圍 本研究以參與一百學年度大專排球聯賽的大專排球選手為對象,男女兩組性別 又分為一般、公開一、公開二與公開三等四級別,每級別再細分小組,共 35 組,202 隊,3,231 名選手。.

(15) 6. 三、時間範圍 本研究於 2012 年 3 月 1 日至 2012 年 3 月 15 日進行問卷預試,正式發放施測時 間為 2012 年 4 月 1 日至 4 月 30 日,並於 2012 年 7 月 30 日完成論文撰寫。.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專排球選手在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之關聯性,研究 者雖縝密掌控整體之研究流程,但唯恐有無法全盤探討之處,因此,研究中受到的 部分限制,內容詳述如下: 一、本研究以參與一百學年度大專排球聯賽的大專排球選手為研究對象,探討其運 動目標取向和運動參與動機之關聯性,因此,有限於研究範圍與對象,故無法過度 推論至不同年度或不同運動運動項目之運動選手。 二、本研究採用自陳量表之問卷調查方式,在練習或比賽前後發放,受試者填答時, 可能受到當時地點、時間、情緒與認知影響問卷填答,因此研究者無法掌握每位受 試者當下填答的情形,只能相信各受試者都是據誠以答。. 第七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界定之名詞更加明確,本研究之名詞釋義如下:. 一、大專排球選手 本研究所定義之大專排球選手,為參與一百學年度大專排球聯賽各大專院校運 動代表隊之排球選手,分為一般、公開一、公開二與公開三等四級別,各級別內再 以五到六隊為一組,共 35 組,202 隊,3,231 名選手。. 二、運動目標取向 運動目標取向指的是運動參與者用來評估成就行為的一種方式,又分為工作取 向與自我取向,前者運動選手以發展自我能力與學習新技巧為運動目標,後者則以 贏得比賽或他人為運動目標 (季力康、賴素玲、陳美燕,1995) ;本研究運動目標 取向問卷乃參考季力康 (1994) 建構之運動目標取向量表,將運動目標取向再細分 為工作取向與自我取向兩構面。.

(16) 7. 三、運動參與動機 運動參與動機為促成個體參與從事各種活動的原因,又分為內在動機、外在動 機與無動機 (Deci & Ryan, 1991) ,本研究參考林季燕與季力康 (2003) 建構之運動 動機量表,將外在動機再細分為認同調節、內射調節與外在調節,加上內在動機與 無動機,共五構面。.

(17)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依據本研究之主題與目的,本章分為四節進行文獻分析,內容分述為:第一節、 運動目標取向之探討;第二節、運動參與動機之探討;第三節、運動目標取向與運 動參與動機之關聯性分析;第四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運動目標取向之探討. 運動目標取向的基本假設為個體對成就的追求 (如競技運動) 所賦予的意義, 進一步會影響參與者表現出的動機型態,季力康、賴素玲與陳美燕 (1995) 指出, 運動目標取向定義的成就目標有很多種,最明顯的特點是參與者想展現技巧或是勝 任能力,如排球選手在比賽中表現很有勝任能力時,他就感到在該活動中很成功。 目標取向理論被認為是反映個體在勝任能力見解上的差異,換言之,是指選手是基 於什麼標準來判斷自己在運動上能否表現高勝任能力。本節分為三部分論述,第一 部分為運動目標取向之意涵與理論;第二部分為運動目標取向理論之相關研究,第 三部分為小結,內容分述如下:. 一、運動目標取向之意涵與理論 自 1970 年 代開 始 , 有 關成 就 動機 的 研究 , 強 調 以社 會 認知 的觀 點 (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 來從事成就動機歷程與成就行為 (Duda, 1992) ;社會認知理論 主張人不是被動的訊息接收者,而是會根據個體獲得的知覺當作訊息處理,並將之 分類與儲存,必要時可以檢索出來,作為對人判斷之用 (張春興,1986) ,在成就 的情境中,個體的主要目標是展現高能力和避免展現低能力,透過兩種目標取向觀 點可以解釋能力與成就有關的事務。而行為之所以改變,是受到行為目標認知的不 同的影響 (何全進,2001) 。 溫富雄 (2011) 指出,根據社會認同派的觀點,由於成就目標觀點的不同,進 而影響選手的認知、情意與行為,因此,若想瞭解選手參與運動的原因、情意反映 和其後續行為,就得必須先瞭解選手會如何解釋自己與運動情境間的關係。 季力康 (1997) 亦表示,目標取向理論 (goal orientation theory) 尤其為社會認 知觀點的重要理論之一;最初學者是以其架構來進行學業成就的研究 (Dweck, 1986 ;.

(18) 9. Nicholls, 1984, 1989) ,目標取向理論假定選手有不同人格傾向上的目標取向。由於 運動或是其他環境 (如:課堂、家庭等) 的社會化經驗,選手可由導向工作或自我 為標準的導向,展現個人差異 (Nicholls, 1989) ,而在運動情境中選手的取向可能 是獨立或是同時擁有的,也有可能是某一目標取向較為突出。 行為之所以改變,是受到行為目標認知不同的影響,因此,個體在從事活動時 會投入多少的努力、時間與能力,端看對成就目標的認同有多少。學者對目標涉入 的觀點有不同的命名方式:Dweck (1986) 以表現 (performance) 與學習 (learning) 來 分 類 ; Nicholls (1984) 則 以 自 我 涉 入. (ego-involvement) 與 工 作 涉 入. (task-involvement) 兩種名稱來表示;而 Nicholls (1989)、季力康 (1994、1997) 則更 進一步指出,個人之所以採取自我涉入或工作涉入主要是受到個人目標取向 (goal orientations) 和情境因素的影響,因此,本研究採用 Nicholls (1984) 提出之自我涉 入與工作涉入作為分析之論點,並延伸將目標取向分為自我取向 (ego orientation) 與工作取向 (task orientation) 兩個向度,以下分別論述之: (一) 自我取向 (ego orientation) 自我取向強調,個人判斷自己的能力是根據和他人的表現做比較,若表現超越 他人或打敗他人,表示具有高能力,會知覺到成功,但就因為以贏為目標,擊敗對 手才顯示自己的成功,因此,對目標的掌握難持續,若遇到困難,常會選擇逃避, 以避免展現自身能力的不足,故對運動的態度也就起起伏伏,難穩定成長;換言之, 自我取向著重在擊敗他人或表現得比他人好,對成功的定義是取決於他人;對運動 方面,自我取向者認為,運動的目的在於提高社會地位、使自己受歡迎和學習競爭 以獲得頭銜,把運動當作是一種手段與方法 (季力康,1997;盧素娥、蔣明雄、季 力康,2007) 。 (二) 工作取向 (task orientation) 工作取向是透過和自己比較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能力,若自己的技術或技巧比 以前進步或精熟,表示能力提高,便會知覺到成功,會將困難當作達成目標的挑戰, 對工作抱有熱忱,較不易放棄目標,在運動方面,其態度較易持續,穩定成長;換 言之,工作取向對成功的定義在努力工作、進步或學習到新的技能,對成功的定義 是取決於自己;對運動方面,工作取向者認為運動的目的在於學習團隊合作和運動 家精神,可以增加自尊、自律、維持健康、盡力而為和成為好公民,較符合社會的.

(19) 10. 正面價值 (季力康,1997;盧素娥,1994;盧素娥、蔣明雄、季力康,2007;Nicholls, 1989 ) 。 個體的自我涉入或工作涉入狀態,除了受到個人目標取向影響外,情境的影響 也是其中一重要因素,亦即是環境的動機氣候,當個體處在「表現動機氣候」的情 境中,環境屬於鼓勵相互競爭、強調社會比較、重視常模化測驗,因為犯錯會遭處 罰,團隊競爭被鼓勵,好選手比較受到重視,因此,個體比較可能採取自我涉入的 方式來展現其能力;相對來說,如果個體處在「精熟動機氣候」的情境中,環境屬 於強調努力價值、重視學習的過程以及鼓勵技能、技術進步和精熟,因為在團隊裡 努力工作、進步會受到肯定,且每位成員都是重要角色,則個體比較可能以工作涉 入方式來試圖展現能力 (許秀貞,1997;郭紘嘉、張弓弘,2006) 。 Dweek 與 Leggett (1988) 對目標取向和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解釋為:個人目標 取向的差異首先決定了個體追求某一成就目標或表現的某一行為型態的機率,不過 情境因素也會潛在的影響這些機率的變化。 然而,陳其昌 (2000) 指出,由於自我取向和工作取向兩者是互相獨立的,因 此在個人成就環境之下,如圖 2-1-1,有可能會屬於四種類型中 (高工作/高自我、 高工作/低自我、低工作/高自我、低工作/低自我) 的一種,四種類型皆會影響 運動選手判斷成就目標的依準,故本研究以瞭解大專排球選手的個人目標取向來做 為研究目的之一,亦即是試圖探討個體在追求成就目標對自我行為的解釋以及對自 我表現的定義。. 高 工 取 向 低. 高工作取向 低自我取向. 高工作取向 高自我取向. 低工作取向 低自我取向. 低工作取向 高自我取向. 低 圖 2-1-1.. 自我取向. 高. 目標取向分類圖. 資料來源:”大專女子排球選手運動技能水準與運動目標取向之相關研 究”。陳其昌,2000, 中華體育季刊, 13(4),頁 81。.

(20) 11. 二、運動目標取向理論之相關研究 根據目標取向理論,個人在成就情境中是工作取向或是自我取向,決定於個人 特質傾向、情境因素,以及發展的因素 (Nicholls, 1989) ,在運動心理學領域的研 究以對目標取向的個人特質與情境因素多方面做探討,本段將根據國內外學者對目 標取向理論的相關研究作統合與整理,如表 2-1-1,內容詳述如下: Nicholls (1989) 研究指出,人在成就的情境下,會有工作取向和自我取向的差 異,在實際的運動環境裡,教練的領導行為在成就動機的情境因素上,則扮演了很 重要的角色,教練的領導風格和團隊營造的動機氣候將會去引導選手的目標取向, 選手會出現追求某一個目標或表現某一類型的行為。 而個人目標取向也可以反推回成就動機的因素上,預測動機氣候和目標涉入, Swain 與 Harwood (1996) 以 13-18 歲游泳選手為研究對象,是首批以個人目標取向 和賽前情境因素隊目標涉入做預測力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目標取向可以有效預 測自我涉入與工作涉入,之後,Daw (1999) 也以運動選手為研究對象,針對 313 位 9-14 歲籃球或足球代表隊選手發放問卷,結果再次證明,目標取向和情境因素可以 有效預測目標涉入。但動機氣候不一定能提高參與者的目標取向,鍾保明、陳文銓 與徐欽賢 (2004) 即發現,大專女生有氧運動課程的參與者,動機氣候不能提高其 目標取向。 運動水準也能影響個人目標取向,White 與 Duha (1993) 發現,運動水準比較 高的運動選手,相較於運動水準較低的選手,擁有比較高的自我取向,此外,運動 水準較高的選手在工作取向方面,也高於水準較低的選手。而陳其昌 (2000) 研究 亦發現大專女子排球選手第一級與第二級在自我取向和工作取向,分別比其他等級 高,此外,陳瓊茶 (2005) 在大專選手身上也有同樣發現。 不同年齡的選手或運動年資的選手在目標取向上也有差異,何全進 (2001) 在 籃球選手的研究上指出,國中選手的工作取向大於高中與大學選手,而高中選手的 自我取向則顯著高於大學選手,顯示年齡越高,目標取向有偏低的走向。 此外,性別亦是在目標取向差異上的熱門議題,多數研究指出男性選手在目標 取向上高於女性選手 (張霖家、林文忠、王中興,2010;溫富雄,2011) ,但也有 研究指出不同性別在目標取向上並無差異 (盧素娥,1994) ,此論點仍需進一步之 驗證。.

(21) 12. 大多數的研究者會以目標取向作為推論的變項或中介變項,盧素娥 (1994) 以 大專體育課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指出,工作取向和運動樂趣為正相關,因此,大 專校院體育課應以工作取向為教學目標,在競技運動方面,也發現高工作取向選手 不易產生運動倦怠 (陳瓊茶,2005) ,較能解決情緒與問題 (邱宗志、蔣憶德、陳 淑滿,2005) ,面對成功時會歸因為努力,而非像高自我取向者只歸因於能力 (盧 素娥、蔣明雄、季力康,2007) 。 在運動訓練方面,何建德 (2004) 指出,工作取向選手較自我取向選手有較高 的訓練能力;此外,高工作取向者會利用自我參酌訊息來建構自信心,而高自我取 向者則利用部是應訊息來建構;在道德水準方面,高工作取向和其呈正相關,高自 我取向者則反之 (陳其昌,2009;溫富雄,2011) 。 總整分析,個人目標取向在不同性別、年齡、運動年資等個人變項方面多數研 究發現有顯著差異,而工作取向選手則在運動參與、運動樂趣、解決情緒與問題、 建構自信心、運動道德等方面高於自我取向選手;本研究以大專排球選手為研究對 象,並將以研究結果與文獻交互討論,探討是否因對象或變項之不同造成選手運動 目標取向之差異。. 表 2-1-1 運動目標取向相關研究一覽表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盧素娥 (1994). 大專體育課學生. 何全進 (2001). 籃球選手. 研究結果 . 工作取向與運動樂趣呈正相關。. . 不同性別在目標取向上並無差異。. . 體育課應以工作取向為教學目標。. . 全體選手的工作取向顯著高於自我取 向。. . 國中選手的工作取向高於高中與大學選 手;高中選手的自我取向高於大學選手。. (續).

(22) 13. 表 2-1-1 運動目標取向相關研究一覽表 (續)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陳其昌 (2000). 大專女子排球選手. 研究結果 . 女子第一級選手有較高自我取向;女子 的二級選手有較高工作取向。. . 隨著運動競技水準提高,目標取向特質 依序為低工作/低自我、高工作/低自 我、高工作/高自我、低工作/高自我 取向。. 何建德 (2004). 女子高中籃球選手. . 目標取向與運動員訓練能力和運動員 自信心三者呈現負相關。. . 工作取向選手會利用自我參酌來建構 運動自信心;自我取向選手則利用不適 應來建構。. . 工作取向選手較自我取向選手擁有較 高運動員訓練能力。. 鍾保明、陳文. 大專女生有氧運動. 銓、徐欽賢. 課程參與者. . 動機氣候不能提高參與者的目標取向。. . 甲組選手較乙組選手有較高自我取向。. . 高工作取向選手不容易產生運動倦怠。. . 高工作取向選手較自我取向選手能面. (2004) 陳瓊茶 (2005). 邱宗志、蔣憶. 大專運動選手. 輪椅籃球選手. 德、陳淑滿. 對並解決情緒及問題。. (2005) 盧素娥、蔣明 雄、季力康. 大專舉重選手. . 高工作取向者於成功時,歸因於努力; 高自我取向者於成功時,歸因於能力。. (2007) (續).

(23) 14. 表 2-1-1 運動目標取向相關研究一覽表 (續)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陳其昌 (2009). 大專甲組運動選手. 研究結果 . 工作取向對道德判斷呈正相關,自我 取向則相反。. 張霖家、林文. 高中籃球選手. . 忠、王中興. 不同性別選手在目標取向上有顯著 差異,男性高於女性。. (2010) 溫富雄 (2011). 高中籃球選手. . 男子選手的工作取向與自我取向皆 高於女子選手。. . 男子選手自我取向能負向預測道德 功能,女子選手則呈正向。. 運動選手. Nicholls (1989). . 目標取 向受 到教 練領 導風 格影 響和 團隊動機氣候影響。. White 與 Duda. 運動選手. . 作取向皆高於運動水準較低選手。. (1993) Swain 與. 游泳選手. . 目標取 向可 以預 測自 我涉 入與 工作 涉入。. Harwood (1996) Daw (1999). 運動水 準較 高選 手的 自我 取向 與工. 籃球與足球選手. . 目標取 向與 動機 氣候 可以 預測 目標 涉入。. 三、小結 當前國內外運動成就動機主要是以 Nicholls (1984, 1989) 的成就目標理論為根 基,其認為個人之所以偏向工作涉入或是自我涉入主要是受到個人特質或是情境因 素影響,亦即是個人目標取向和動機氣候影響,動機氣候為情境因素會間接潛在影 響目標取向的變化。 個人目標取向的差異在於個體本身認知,自我取向者以他人為評斷標準,透過 與他人比較來建構自我能力或判斷成敗;工作取向者以自我為評斷標準,透過與自.

(24) 15. 己比較,已經進步精熟技巧來判斷成就與收穫。 自我取向與工作取向可以同時存在,又分為四個類型,分別是高工作/高自我、 高工作/低自我、低工作/高自我、低工作/低自我;高自我取向者認為運動是為 了打敗他人、超越他人、提高社會地位、使自己受歡迎和學習競爭以獲得頭銜,而 遇到困難時常會選擇逃避,造成運動態度反覆,運動表現起伏頻繁;高工作取向者 認為運動是為了學習團隊合作和運動家精神,可以增加自尊、自律、維持健康、盡 力而為和成為好公民,遭遇困難時選擇面對,運動表現較穩定。 相關研究指出個人目標取向在不同性別、年齡、運動年資等個人變項方面多數 研究發現有顯著差異,而工作取向選手則在各方面皆高於自我取向選手,本研究將 以大專排球選手為研究對象,探討其運動目標取向現況,並與文獻比較討論後提出 結論。.

(25) 16. 第二節. 運動參與動機之探討. 在人的所有行為當中,都需要靠自我本身的努力和強度來驅使自我去完成既定 之目標,它導致行為的激起、發生、方向及持續,藉由外在環境和條件的刺激,來 滿足人類內心的需求和想法,進而提升個人為組織目標努力的動機 (簡瑞宇、蔡文 程,2009) ;而在運動的領域裡,運動參與動機一直是專家學者關注的議題,本節 分為三部分,第一步部分為運動參與動機之意涵;第二部分為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 究;第三部分為小結,內容分述如下:. 一、運動參與動機之意涵 動機 (Motivation) 源自於拉丁文的 Movere,其意義為「轉移」或「推動」 (to move) 的意思。張春興 (1986) 認為,動機是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經引起之活動, 病倒時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換言之,動機是行為的內動力,亦即行為 的內在心理原因。Steers 與 Porter (1991) 把大多數的動機定義歸納,動機包含三要 素,第一是引起行為的事物,如環境、記憶、情緒反應等;第二是目標導向的;第 三是維持行為,由環境力量的方向和程度決定其維持的情形。 王克先 (1987) 則認為,動機是指有機體內的一種生理或心理的需求 (need) 或 驅力 (drive) ,因為有了需求,有機體就會呈現緊張、煩躁不安,進而對環境中有 關的目標或刺激,發生有效的活動,想使需求獲得滿足,目標完成後,緊張獲得平 衡,該活動才暫時停止。 因為個體產生需求,才會產生動機、執行活動,以尋求滿足以並達到目標,然 需求又分為不同等級與階段,如圖 2-2-1 所示,Maslow (1954) 依照人類需求的類型, 將需求分為五階段,提出需求漸進階層說法,依次為: (一) 生理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s) 此項需求為人生行為生存的最基本動機,為維持生活所需的各種物質需要,如 食物、水、陽光、睡眠等的需求滿足。 (二) 安全需求 (safety needs) 此項需求是個體希望生活有保障,可以避免危險與傷害、獲得健康無人身安全 的疑慮。.

(26) 17. (三) 社會需求 (needs for love and belonging) 此需求意旨個體在社會團體,如親屬、學校或職場的等團體的認同、接納需求。 (四) 尊嚴需求 (needs for esteem) 此項需求指個體希望獲得他人尊重、仰慕,進而獲得肯定與自信、地位與名譽 的需求。 (五) 自我實現需求 (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 此項需求是指個體滿足其他需求後,要發展個人獨特潛能,竭盡發揮,以使自 己生活有意義、有抱負,甚至達到完美境界的需求。 Maslow (1954) 認為,人的需求有五種層次,各個層級的需求都會促使個體產 生動機,在各需求達到相當程度的滿足後,才會再激發更強烈的動機,並尋求更上 一層級的需求目標。因此,動機會隨著各種需求不同而有所改變,是屬於階層式的 關係,每一階層的需求會激發個體潛在的動機,成為驅使人努力去實行的動力並影 響人的行為。. 圖 2-2-1.. Maslow 需求層級圖. 資料來源:”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Maslow, A. H., 1954,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1), pp. 37..

(27) 18. 因此,不同層級的需求產生不同的動機,動機也會跟隨環境與不同需求而改變, 產生活動的驅動力,盧俊宏 (1998) 把動機分為兩類,隨著不同的分類標準而有所 不同,主要分為生理性動機和心理性動機: (一) 生理性動機 (drive) 生理性動機是指以生理變化為基礎的一切動機,換言之,那所謂的原始性動機 或生物性動機;生理性動機是因為生理組織缺乏某種物質所引起,因此,生理性動 機符合行為論中「需求─趨力─行為」的程序 (胡宗光,2010)。 (二) 心理性動機 (motivation) 心理性動機是指一切非以生理變化所形成的需求為基礎的動機,在此原則下, 心理性動機又分為兩個層面,一個層次為較原始的動機:好奇、探索與操弄,不具 有社會性意義;另一個層次包含人類的成就動機與親和動機,是透過學習來獲得, 與他人有關,具有社會性意義。 Deci 與 Ryan (1985) 認為,一個人的動機主要是受到個體知覺能力 (perceive competence) 和自我決定 (self-determination) 影響,自我決定理論的基本假定人類 都是活動的有機體,擁有自主性的知覺,並且根據知覺做出選擇,從選擇中決定個 體如何行動,個體經由和社會環境的聯結、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程度,形成各種不 同的動機型態。 個體與生俱來便有整合經驗的傾向,他們會依照目的與需求進行能力整合,以 便產生適應性行為,換言之,個體自然而然會透過外在動機的調節與內化歷程,整 合其先前經驗而成為自我的內在價值,Deci 與 Ryan (1985) 強調動機不只分為內在 動機與外在動機,尚包含無動機,如圖 2-2-2 所示,隨著自我決定的高低,動機型 態會 有變 化 , 而 學者 又根 據運 動 動機 型態 不同 , 將 動機 分 為內 在動 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外在動機和無動機三類 (陳美燕,1995;Deci & Ryan, 1991;Pelletier, 1995): (一) 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指沒有任何外在酬賞的情況下,對運動表現出的興趣、樂趣和滿意度,Pelletier (1995) 又將內在動機又分為三類: 1.求知的內在動機 (IM to know) 以瞭解為目的的內在動機,強調運動員對運動具有探索、好奇、目標學習以及.

(28) 19. 明瞭的認知。換言之,運動員在參與新的運動時,試圖找出一套能讓自己感到樂趣 的訓練方式,能從學習、嘗試新事物和探索中得到快樂與滿足。 2.完成的內在動機 (IM to accomplish things) 以成就為目的的內在動機,指運動員對運動期許達到精熟、有效目的的動機。 換言之,如果運動員能熟練高難度的運動技巧,進而完成或創造新技巧,就能從中 獲得樂趣與滿足。 3.體驗刺激的內在動機 (IM to experience stimulation) 以經驗為目的的內在動機,意旨運動員在該項運動中獲得樂趣、興奮與愉快的 體驗,如流暢體驗等。換言之,運動員參與運動是為了想有刺激與興奮的經驗。 (二) 外在動機 (extrinsic motivation) 外在動機是指個體非自我決定的行為,維持個體對運動的參與動機是來自外在 事件的影響,Deci 與 Ryan (1991) 又將其分為四類: 1.外在調節 (external regulation) 外在調節是外在動機中內化程度最少的一項,指外在意義 (獎賞、脅迫或約束) 會完全調節個體的行為。 2.內射調節 (introjected regulation) 內在調節是外在動機中內化程度次少的一項,指個體受到內在催促和壓力而引 發行為的動機。換言之,個體會知覺壓力而迫使不得不去從事該項行為,在運動中, 個體會覺得自身沒努力會對不起隊友、教練並產生罪惡感。 3.認同調節 (identified regulation) 認同調節是外在動機中內化程度次高的一項,意旨個體對活動本身的價值及重 要性產生認同感,即使活動的本身不有趣,也會選擇參與該項活動。 4.整合調節 (integrative regulation) 整合調節是外在動機中內化程度最高的一項,意旨個體根據自己想要的結果而 自主決定其動機行為,換言之,個體並非只為活動本身而參與活動,而是為了參加 活動後所獲得的某項重要結果。 (三) 無動機 (amotivation) 既不是內在動機也不是外在動機,指個體已缺乏意圖,也就是缺乏動機,同時 感到勝任能力喪失,沒有好的理由驅使個體繼續參與活動。.

(29) 20. 圖 2-2-2.. 動機型態圖. 資料來源:”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 Deci, E. L., & Ryan, R. M., 1991.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38, pp. 250.. 故依據個體不同階段的需求會產生動機,而動機廣義可分為生理性動機與心理 性動機;運用於運動參與當中,依照不同的自我決定程度,運動參與動機依高強度 自低強度,又分為內在動機、外在動機與無動機;內在動機有求知、完成與體驗刺 激不同的意涵,外在動機則可細分為外在調節、內射調節、認同調節與整合調節四 項類別,而無動機則指個體已缺乏參與運動的驅力;本研究將以大專排球選手為研 究對象,探討其運動參與動機現況,試圖瞭解其參與運動代表隊之參與動機,並進 一步嘗試提出影響其參與之因素與解決方法。. 二、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究 根據上段運動參與動機之分析,運動參與動機又分為內在動機、外在動機與無 動機 (Deci & Ryan, 1991) ,因此,本段將根據運動參與動機相關文獻統合與整理歸 納,如表 2-2-1,論述如下: 高運動參與動機者較無動機者在運動心理堅韌性強韌,換言之,當運動選手積 極奮鬥或是遭遇傷痛、需要抗壓性時,高運動參與動機者較具有堅持與毅力 (陳信 宏、黃英哲,2003)。 然而,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究指出,不同背景變項運動選手在運動參與動機的 差別各有歧見,以性別方面,男子選手的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皆高於女性選手;以.

(30) 21. 等級方面,甲組選手的無動機高於乙組選手,乙組選手的內在動機則高於甲組選手, 進一步顯示,運動年資越長,無動機越高 (夏淑蓉、盧俊宏、黃俊發,2007) ;以 年齡來看,何全進 (2002) 表示,高中選手的外在動機高於大學選手;以參與經驗 來看,有經驗者在外在動機與無動機方面比無經驗者高 (黃崇儒、林榮輝、林啟川、 邵于玲,2007) ;但楊紋貞 (2006) 以及李京展與林耀豐 (2010) 則指出,不同性別、 年齡、運動年資與運動參與動機無顯著差異,楊紋貞 (2006) 更進一步指出,何時 參與運動、最高層級、參加種類和最佳成績都與運動參與動機無顯著差異。 以運動參與動機來推論至各變項,多數研究也有不同結果,Ntoumanis (2001) 發 現,內在動機與活動意圖呈正相關,而外在調節與無動機則和無聊呈正相關,在此 研究中,認同調節與內射調節都無預測力;王俊明與陳其昌 (2006) 則指出內在動 機和認同調節與運動態度有正相關,外在調節、內射調節與無動機與運動態度呈現 負相關,由此看來,不一定擁有外在動機就偏向正向;內在動機與運動自主性、勝 任感與關係感、專注力、民主與關懷行為、獎勵行為、正向情緒和選擇挑戰性工作 等正向社會觀感呈正相關,無動機則反之,而外在動機則不一定 (吳玉真,2011; 陳其昌,2008;陳志榮、張碧峰,2008;鄭嘉勝,2004;Standage, Duha, & Ntoumanis, 2005)。 綜上分析,運動參與動機中,內在動機與社會正面觀感呈現正相關,無動機與 負面社會觀感呈現正相關,而外在動機則不一定;而以人口變項而言,不同性別、 種類、運動年資、成績、年齡等變項在運動參與動機則多無顯著差異,本研究以大 專排球選手為研究對象,並將以研究結果與文獻交互討論,探討是否因對象或變項 之不同造成選手運動參與動機之差異。.

(31) 22. 表 2-2-1 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究一覽表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何全進 (2002). 男子籃球選手. 研究結果 . 高中選手外在動機高於大學選手。. . 知覺訓練與指導、喜愛社會支持行為可 預測內在動機。. . 知覺訓練與指導、知覺專制行為、喜愛 社會支持行為、知覺的獎賞行為可預測 外在動機。. 夏淑蓉、盧俊宏. 大專網球選手. . 知覺專制行為可預測無動機。. . 男子選手的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高於女 子選手。. (2002). 陳信宏、黃英哲. 大專排球選手. . 乙組選手內在動機高於甲組。. . 甲組選手無動機高於乙組。. . 球齡越長,無動機越高。. . 高動機者在運動心理堅韌性的積極奮鬥 以及忍受傷痛上較強韌。. (2003). 陳信宏、黃英哲. 大專排球選手. . 抗壓性及忍受傷痛呈負相關。. (2003) 鄭嘉勝 (2004). 無動機與運動心理堅韌性的積極奮鬥、. 高中職選手. . 自主性、勝任感與關係感能正向預測內 在動機,負向預測無動機。. 楊紋貞 (2006). 國小跆拳道選手. . 自主性與勝任感能正向預測認同調節。. . 性別、參加種類、年資、何時學習、最 高層級和最佳成績與運動參與動機無顯 著差異。. . 運動參與動機與訓練滿意度呈正相關。. (續).

(32) 23. 表 2-2-1 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究一覽表 (續)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王俊明、陳其昌. 大專甲組選手. 研究結果 . 內在動機、認同調節與運動態度呈正相 關。. (2006) . 外在調節、內射調節與無動機與運動態度 呈負相關。. 黃崇儒、林榮. 女子棒球選手. . 教練領導行為可預測運動動機。. . 壘球參與經驗與自覺能力對無動機有相. 輝、林啟川、邵. 關。. 于玲 (2007). . 有壘球經驗的選手顯示較高的外在調節 和認同調節。. 陳其昌 (2008). 大專女子排球選. . 手. 運動自主性與競爭水準在內在動機、外在 調節與無動機上有交互作用。. 黃俊發 (2008). 小學桌球選手. . 運動動機與退出意圖呈負相關。. 陳志榮、張碧峰. 大專選手. . 訓練與指導行為、民主行為、關懷行為、 獎勵行為皆與運動動機中的內在動機、認. (2008). 同調節、內射調節、外在調節及滿足感呈 正相關。 . 無動機、退出意圖呈負相關。. . 專制行為與無動機、退出意圖呈正相關, 與內在動機、外在調節呈負相關。 (續).

(33) 24. 表 2-2-1 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究一覽表 (續)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李京展、林耀豐. 桌球選手. 研究結果 . 不同性別、年齡、球齡與運動資歷選手 在運動動機上無顯著差異。. (2010) . 運動熱情的調和式熱情與內在調節 、內 在動機呈正相關。. . 運動熱情的強迫式熱情與外在調節呈正 相關。. 吳玉真 (2011). 國中運動代表隊. . 選手. Ntoumanis. 14-16 歲學生. 認同調節呈正相關。 . 自我設限與無動機呈正相關。. . 內在動機與努力從事課餘身體活動意圖 呈正相關。. (2001). Standage, Duha. 自主性、勝任感與關係感與內在動機、. 11-14 歲學生. . 外在調節與無動機和無聊呈正相關。. . 認同與內射調節無預測力。. . 內在動機與專注力、正面情緒和選擇挑. 與 Ntoumanis (2005). 戰性工作呈正相關。 . 無動機與快樂和專注力呈負相關。. . 內射調節與外在調節無預測力。. 資料來源:補充自” 國中運動代表對選手心理需求、自我決定動機與自我設限之關係研究 ” (未出 版碩士論文) 。吳玉真,20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頁 20。. 三、小結 動機是驅使個體行為與努力的方向與強度,如表 2-2-1 所示,在運動領域裡, 運動員的運動參與動機是備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當中,透過成 就情境對他們能力的評量,以及情境對該個體所造成的意義,讓人產生有動機與無 動機之分別 (陳其昌,2008)。.

(34) 25. 依照需求強度的不同,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嚴需求─自我實現 需求,動機也會有所轉變,生理的趨動與心理的動機結合成動機,學者將運動參與 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外在動機與無動機,根據自我決定的強弱,內在動機又分為體 驗刺激的、完成的與求知的,而外在動機則分為整合調節、認同調節、內射調節與 外在調節;運動參與動機剛開始於國內發展並無固定且具驗證之量表,直到林季燕 與季力康 (2003) 參考 Pelletier 等人的運動動機量表編製新量表後,大多數的研究 才相繼採用此量表,故本研究將以此為參考,將運動參與動機的構面整併為內在動 機、認同調節、內射調節、外在調節與無動機。 根據國內外研究統整與歸納發現,內在動機與社會正面觀感呈現正相關,無動 機與負面社會觀感呈現正相關,而外在動機則不一定;而以人口變項來說,不同變 項在運動參與動機則多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將以大專排球選手作為研究對象,參考林季燕與季力康 (2003) 改編自 Pelletier 等人的運動參與動機量表,將構面修改細分為內在動機、認同調節、內射 調節、外在調節與無動機;探討大專排球選手運動參與動機是否與其處於運動的不 同階段有關,又依照人口統計變項而言,分析大專排球選手的運動參與動機會不會 依人口變項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35) 26. 第三節. 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之關聯性分析. 在前兩節中分別針對目標取向理論與運動參與動機對不同背景變項與各變項的 相關情形作探討,本節將以學者針對目標取向理論與運動參與動機之間的相關情形 與研究再進行探討,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 究,第二部分為小結,內容分述如下:. 一、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究 Deci 與 Ryan (1991) 認為,工作取向者容易持續參與內在動機,而自我取向者 則因強調工作結果而忽略個體內在的知覺能力,所以個體的目標會影響到其後續的 行為表現。因此,個人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有密切相關。 季力康、賴素玲與陳美燕 (1995) 首先以大專網球選手為研究對象,結果指出, 在自我取向方面,男女選手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皆呈現正相關,而男子選手的無 動機也呈正相關;工作取向方面,男女選手的內在動機呈現正相關,而只有男子選 手的工作取向與外在動機呈現正相關;此研究也發現甲組選手的工作取向與內在動 機、自我選手與外在動機呈正相關,而乙組選手的自我取向則與內在動機、外在動 機和無動機皆呈正相關。 如表 2-3-1 所示,之後,許多學者也以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為變項做 其關聯性研究與分析,王澤惠 (1997) 以大專運動代表隊選手為對象,又細分為個 人性 (柔道、羽球、網球、軟綱、桌球、田徑、游泳、射箭、劍道、國術) 與團體 性 (手球、橄欖球、排球、壘球、棒球、籃球、足球) ,而陸續學者則聚焦以單一 項目運動選手為研究對象,如游泳、桌球、柔道、排球、羽球、棒球、籃球等;多 數研究結果指出,工作取向與外在動機、自我取向與內在動機呈現負相關 (許吉越、 王明月,2004;陳其昌、王俊明,2008;鄧正忠,2004) ,但何全進 (2001) 研究 發現則相反。.

(36) 27. 表 2-3-1 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究一覽表 研究者 (年份). 研究題目. 季力康、賴素玲、. 大專網球選手運動目. 陳美燕 (1995). 標取向與運動動機知 相關研究. 研究結果 . 男性選手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高 於女性選手。. . 甲組選手外在動機與無動機高於 乙組選手。. . 男女性選手的自我取向與內在動 機和外在動機呈正相關;男性選 手的自我取向也與無動機呈正相 關。. . 男女性選手的工作取向與內在動 機呈正相關;但唯男性選手的工 作取向與外在動機呈正相關。. . 甲組選手的工作取向與內在動 機、自我取向與外在動機呈正相 關。. . 乙組選手的工作取向與內在動機 和外在動機、自我取向與內在、 外在與無動機呈正相關。. 王澤惠 (1997). 臺灣大學運動代表隊. . 選手運動目標取向與 運動動機之研究. 女性在內在動機與無動機高於男 性;男性則在外在動機高於女性。. . 女性在工作取向高於男性。. . 性別與運動組型在無動機呈正相 關。 (續).

(37) 28. 表 2-3-1 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究一覽表 (續) 研究者 (年份). 研究題目. 何全進 (2001). 籃球選手目標取向,教練. 研究結果 . 全體選手工作取向顯著高於自. 領導行為與運動動機之. 我取向;國中選手的工作取向. 相關研究. 高於高中與大學選手;高中選 手的自我取向顯著高於大學選 手 . 工作和自我取向與內在、外在 動機呈正相關。. 許瓊云、黃崇儒、. 大專游泳選手運動動. 林惠美 (2003). 機、目標取向與運動自. . 工作取向與無動機呈負相關。. . 運動動機和目標取向會影響運 動自信心來源。. 信心來源之間的關係 許吉越、王明月. 柔道選手目標取向與運. (2004). 動動機之相關研究. . 不同性別、年資與運動成就在 工作取向與自我取向有顯著差 異。. . 內在動機影響力高於無動機, 其次為外在動機。. . 工作取向與內在動機呈負相 關;自我取向與外在動機呈負 相關。. 陳淑滿、蔣憶德、. 原住民與非原住民棒球. 溫富雄 (2004). 選手運動目標取向、運 動動機與知覺成功信念 之研究. . 原住民選手的外在動機顯著高 於非原住民。. . 不論原住民或是非原住民選手 的目標取向均與運動動機及知 覺成功信念有顯著相關。 (續).

(38) 29. 表 2-3-1 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相關研究一覽表 (續) 研究者 (年份). 研究題目. 鄧正忠 (2004). 高爾夫球友的運動目標. 研究結果 . 取向與自覺能力、運動 動機對運動表現之影響. 低自覺能力和內在動機呈顯著 正相關。. . 自覺能力透過自我取向目標對 運動表現影響最大。. . 自我取向和外在動機呈負相 關。. . 工作取向與內在動機、外在動 機兩者皆呈負相關。. 何正峰、陳建利、. 桌球選手目標取向與知. 陳光紫、王潔玲. 覺動機氣候對內在動機. (2008). 之影響. . 男女選手在運動目標取向、知 覺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無顯著 差異。. . 選手的內在動機與目標取向及 知覺動機氣候均呈顯著正相 關。. 陳其昌、王俊明. 大專院校女子排球選手. . 自我取向可預測認同調節。. (2008). 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和目. . 自我取向與教練的訓練與指導. 標取向對運動動機的影 響. 行為可預測選手的內射調節。 . 教練的專制行為與自我取向和 工作取向可預測外在調節。. . 自我取向與教練的正面回饋行 為可預測無動機。. 莊進德、黃俊發、. 不同運動目標取向適配. 周育伶、李文娟. 性對內在動機之影響─. (2008). 以羽球運動項目為例. . 不同目標取向選手在內在動機 之差異有顯著差異。.

(39) 30. 二、小結 綜上所述,多數研究指出,運動選手的運動目標取向可以預測運動參與動機, 並進而發現工作取向可以預測外在動機、自我取向可以預測內在動機,而除了運動 目標取向,也有教練領導行為、選手知覺動機氣候、運動自信心等變項會與運動參 與動機產生交互影響;本研究以大專排球選手為研究對象,採用典型相關統計分析 方式,瞭解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之相關情形,並進一步與文獻交互討論提 出結論。.

(40) 31. 第四節. 本章總結. 本節將針對本章之文獻探討做出總結,共分為三部分,分別為運動目標取向、 運動參與動機與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參與動機關聯性,內容分述如下:. 一、運動目標取向 本研究以 Nicholls (1989) 的成就動機理論為根基,認為個體成就目標觀點的不 同,進而影響其認知、情意與行為,而個體願意從事或投入多少努力、時間與能力, 端看其對目標的認同有多少,除了情境的影響,個人目標取向更是一重要因素,本 研究將個人目標取向分為自我取向與工作取向,分別定義為: (一) 自我取向 強調判斷自己的能力是根據他人表現做比較得來,運動是以贏為目標,目的在 於提高社會地位、使自己受歡迎和獲得頭銜,遭遇困難多會選擇逃避,對成功的取 決是在於他人。 (二) 工作取向 透過和自己比較的方式來展現能力,認為運動是為了進步,學習新技能或精熟 技巧,目的是在於學習團隊合作和運動家精神,遭遇困難會當作達成目標的挑戰, 較不易放棄,對成功的取決是在於自己。. 二、運動參與動機 本研究以 Deci 與 Ryan (1985) 的自我決定理論為根基,強調一個人的動機是受 到個體自覺能力和自我決定影響,而個體經由與環境的聯結、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 程度,形成各種不同的動機型態,本研究參考林季燕與季力康 (2003) 將運動參與 動機分為內在動機、認同調節、調節、外在調節與無動機,分別定義如下: (一) 內在動機 指沒有任何外在酬賞的情況下,對運動表現的興趣、樂趣與滿意度,又可細分 為求知的 (以瞭解為目的) 、完成的 (以成就為目標) 和體驗刺激的 (以經驗為目 標) 。 (二) 認同調節 為外在動機的一種,指個體對運動本身的價值或重要性產生認同感,運動有趣 與否並不影響參與動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利潤指數 (PI) = 投資現值 (PV) / 投資成本 (IC)。..

參與聯校活動

美國沒有專屬的國家青少年工作機關部門,也沒有明確的青少年政策,因此青少 年工作的推動分散在不同的各個行政單位。美國聯邦層級的青少年事務,主要是 由衛生部(Federal Department

貼近學生生活 增加學習興趣 善用應用機會 提升表達能力 借用同儕協作 提升學習動機 豐富學習經歷

學習活動扼要描述: 學生以兩種感受:觸覺和視覺去分辨水與冰的不同,從而認識 水的溫度改變(觸覺)形態亦會改變(視覺) 。學生選出圖卡表

危機事件 後果 可預測性 持續性 震撼程度 估計危機 影響程度 一對小四及小. 二的兄妹,居 於學校同邨的

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動有特殊教育 需要的學生積極參與體能活動..

目的:讓學生多了解自己的能力 和升學就業取向,因應學生 不同的性格及興趣等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