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依據本研究結果之發現,研究者提出以下幾項參考建議,做為未來大專排球選 手訓練培養與賽制等實務相關與相關後續研究之參酌依據,內容分述如下:

一、對大專排球選手與訓練實務相關之建議

(一) 形成良好訓練情境,培養適當球隊氣氛。

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多數大專排球選手以自我取向作為判斷成功之標準,然 過去研究指出,高自我取向的運動選手,其運動目的常在提高社會地位、使自己受 歡迎和獲得頭銜與榮耀,只把運動當作一種手段與方法,故當在訓練遇到瓶頸或比 賽輸場增加時,容易有放棄的心態,導致運動表現起起伏伏,連教練也難以掌握,

如果整支球隊都是這樣的選手,在現今賽制中,只要一場輸即掉入後段名次,成績 將會岌岌可危。

因此,為避免此情況發生,需擁有良善的訓練情境,培養適當的球隊氣氛,若 在比賽結束後,教練或是隊友關注的不再是成績輸贏,而是技巧的進步與戰術的執 行,如攻擊手能否運動頭腦達到有效攻擊得分、舉球手能否穩定且放慢的處理球、

自由球員又能否敏捷且迅速的到位並防守好球,對於選手場上的壓力便能減緩;而 在訓練過程中,整體球隊的氣氛應強調努力的價值,鼓勵選手學習新技巧與良性的 競爭,如在暑期訓練與寒假訓練等長時間的訓練中,依照不同選手之程度,訂定個 人目標,並定期檢驗,讓選手感受到,不是只有好選手才受到重視,表現不好只要 努力即可改善,如此,便能有效改善大專排球選手之目標取向。

(二) 訂定良好賽制,定期檢討但避免大幅更改。

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自我取向為大專排球選手判定成功的依準,且在運動績 優生選手中,外在動機 (內射調節、認同調節、外在調節) 明顯高於非運動績優生 選手,此因排球隊伍繁多,賽程安排緊湊,而又以一般級最具。一般級選手占全體 選手近半比例,隊伍數繁多,且皆為非運動績優生選手,運動表現較不穩定,為達 公平,應採取循環賽制,降低選手競爭壓力,使其專注於技巧與戰術的磨練並體會 排球運動樂趣。

而運動績優生選手,級內競爭本來就很激烈,成績不好的隊伍,隔年的獎金與 補助皆會減少,且因長年訓練,故造成選手之外在動機與無動機的提升。故為有效

改善狀況,大專排球委員會應於每年賽季前與賽季後的會議時,提出良好的賽制 (如 避免採取折半名次賽制) ,避免年年更改,並於檢討會議時提出建議與改進。

(三) 提升校園排球運動風氣,使排球有跳脫運動場上的發展。

依研究結果顯示,球齡較高之選手或組別較高之選手,其無動機越高,換言之,

運動績優生選手其無動機高於非運動績優生選手,而大多數的大專排球選手則會過 於在意輸贏,甚至以運動當作升學或達到成功的手段,會造成此種現象,應為排球 選手展現的園地較小,運動績優生選手每天的生活只侷限於上課與訓練,久而久之,

就會感到生活無趣、訓練無力,而在運動上的無動機也會提高,若能提升校園排球 運動風氣,如舉辦院際盃、校長盃等比賽,令系隊練習時間增加,需要運動績優生 選手指導,這樣不僅使排球選手跳脫出運動比賽場上的小框框,也可增加其對自我 技術與相互教學的磨練,更可提升校園排球風氣,令更多人參與此項運動,算是一 舉多得。

二、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擴大研究方向,比較不同運動項目或不同階段之選手。

本研究僅對大專院校之排球選手之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進行研究,然研究者在 研究過程中發現,過去研究多針對單一運動進行探討,少有研究就不同運動項目選 手或是不同階段之排球選手進行討論,因此,建議後續研究可以探討,是否因不同 運動項目之訓練方式、就讀學校或是人口背景變項而造成其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有 所不同;也可就不同階段排球選手探討,在國小、國中與高中時期的選手,會不會 因為課業、環境與訓練方式對其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有不同之影響,進而更加了解 運動選手。

(二) 以量化數據為底,輔以質性訪談,深入瞭解排球選手。

本研究僅以量化研究方式探究大專排球選手之目標取向與其參與代表隊之動機,

僅能以數據蒐集與統計之方式進行分析與推論大專排球選手之意向,無法深入瞭解 其原因、觀念與想法,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除透過量化方式進行研究調查,更可 輔以質性方式,抽取不同層級之選手訪談,瞭解其想法與差異,使研究趨於完整與 全面。

(三) 延長研究時程,長期追蹤大專排球選手之情形。

因研究時程有限,本研究僅針對參與 101 學年度之大專排球選手進行調查與分

析,又適逢今年對賽制有大幅度的更動,恐影響選手之觀念與想法,因此,建議未 來研究者針對不同年度之選手進行長期追蹤調查,也可針對同批選手自大一到研究 所每年不同的情形進行縱貫性的研究,深入探究大專排球選手長期之變化情形。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克先 (1989) 。學習心理學。臺北縣:桂冠。

王俊明、陳其昌 (2006) 。大專院校教練效能及領導行為對運動員運動動機及運動 態度的影響。台灣運動心理學報,9,1-18。

王澤惠 (1997) 。臺灣大學運動代表隊選手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動機之研究。臺大 體育學報,1,121-140。

呂青山、林宗賢 (2009) 。大專第一級男子籃球選手運動目標取向與自信心來源之 相關性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8,1-16。

李京展、林耀豐 (2010) 。不同背景變項的桌球選手運動熱情及運動動機之研究。

屏東教大運動科學學刊,6,93-115。

李烱煌、季力康 (2006) 。目標取向和能力知覺對運動動機之預測。大專體育學刊,

8 (3) ,63-76。

李烱煌、季力康、江衍宏 (2005) 。2×2 成就目標和能力對運動動機之預測。臺灣運 動心理學報,6,31-53。

吳明隆 (2009) 。SPSS 問卷統計分析實務 (第二版) 。臺北市:五南。

季力康 (1994) 。運動目標取向量表的建構效度─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應用。中華民國 體育學會體育學報,18,299-310。

季力康 (1997) 。探討目標取向理論的發展觀點。中華體育季刊,10 (4) ,87-93。

季力康、賴素玲、陳美燕 (1995) 。大專網球選手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動機之相關 研究。體育學報,20,1-12。

卓國雄 (1999) 。探討教練、選手運動目標取向、選手所知覺得運動動機氣候與團 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3 (3) ,13-20。

邱宗志、蔣憶德、陳淑滿 (2005) 。輪椅籃球選手運動目標取向與自覺能力對競賽 壓力因應策略之影響。體育學報,38 (1) ,89-102。

邱皓政 (2009) 。量化分析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 市:五南。

何正峰、陳建利、陳光紫、王潔玲 (2008) 。桌球選手目標取向與知覺動機氣候對 內在動機之影響。北體學報,16,49-57。

何全進 (2000) 。籃球選手目標取向,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動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 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何全進 (2001) 。教練領導行為、運動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 (2) , 99-117。

何建德 (2004) 。女子籃球選手目標取向、運動員訓練能力與運動自信心來源之相 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 (1) ,109-120。

吳玉真 (2011) 。國中運動代表對選手心理需求、自我決定動機與自我設限之關係 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季燕、季力康 (2003) 。運動動機量表之編製─信度與效度分析。台灣運動心理學 報,2,15-32。

林昌國 (2008) 。大專橄欖球選手參與橄欖球運動動機之研究。中華人文社會學報,

9,104-117。

林孟逸、林連池 (2001) 。從運動動機談─運動樂趣概念之探討。大專體育,54,

107-112。

邱政鋒 (2011) 。曲棍球選手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自信心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 刊,10,13-26。

胡宗光 (2010) 。自主需求與資優生情意教育。資優教育學刊,115,32-39。

韋磊 (2009) 。大專學生運動社團參與慢速壘球運動動機因素之研究─以國立勤益科 技大學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 (2) ,108-121。

張春興 (1986) 。現代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張霖家、林文忠、王中興 (2010) 。高中籃球代表隊員運動目標取向、教練領導行 為及成績表現之研究。育達科大學報,24,87-111。

夏淑蓉、盧俊宏 (2002) 。大專網球選手運動動機與運動員身心倦怠之相關研究。

大專體育學刊,4 (1) ,145-156。

郭紘嘉、張弓弘 (2006) 。目標取向、知覺動機氣候與大專籃球運動員自信心來源、

賽前狀態焦慮、內在動機及心理技能之因果關係研究。淡江體育學報,9,84-94。

莊進德、黃俊發、周育伶、李文娟 (2008) 。不同運動目標取向適配性對內在動機 之影響─以羽球運動項目為例。北體學報,16,12-25。

許瓊云、黃崇儒、林惠美 (2003) 。大專游泳選手運動動機、目標取向與運動自信 心來源之間的關係。北體學報,11,253-267。

許吉越、王明月 (2004) 。柔道選手目標取向與運動動機之相關研究。朝陽學報,9,

409-436。

許秀貞 (1997) 。運動動機氣候對運動參與者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10 (4) , 117-122。

陳志榮、張碧峰 (2008) 。運動員對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動機、滿足感及退出 意圖之研究。興大體育學刊,9,55-66。

陳永祥、黃啟明、陳志豪 (2011) 。排球選手運動目標取向對團隊凝聚力影響之研 究─以九十八學年度男子組公開三級選手為例。遠東學報,28 (1),29-40。

陳其昌 (2000) 。大專女子排球選手的運動技能水準與運動目標取向之相關研究。

中華體育季刊,13 (4) ,76-84。

陳其昌 (2008) 。大專院教女子排球選手的運動自主性與競爭水準對運動動機的影 響。大專體育學刊,10 (3) ,73-86。

陳其昌、王俊明 (2008) 大專院校女子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和運動目標取向 對運動動機的影響。排球教練科學,27-39。

陳其昌 (2009) 。大學運動員的運動價值觀、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團隊規範對運動 道德判斷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陳信宏、黃英哲 (2003) 。運動員參與動機與運動心理堅韌性之關係研究。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體育學術研討會,19-23。

陳信宏、黃英哲 (2003) 。運動員參與動機與運動心理堅韌性之關係研究。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體育學術研討會,19-2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