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凝聚公民參與意識、培植社區人才、建構社區能力,隨著當前政府各 項以「地方社區」為核心的「社區化」政策計畫的實施,已逐漸成為相 關部會推動各項「社區化」政策的一種基礎且核心的工作項目 。鑒於這 種以草根社區組織領袖幹部 ,為主要培訓對象的「社區培力」計畫,本 質上,屬於英國成教學者Brookfield(1984),所謂「為社區發展而開辦 的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 of the community);也是楊國賜(1994) 所說的是一種「公民政治與社區能力的教育 」。基此,本研究擬從社區成 人教育相關哲理觀點,針對當前各級政府推動社區人才培力系列計畫相 關議題進行研究,期從中探究社區能力建構之可行策略 。鑒於此,本章 依序說明研究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待答問 題、研究方法與流程,同時釐清本研究關鍵語詞 。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壹、研究問題背景

在社區中,由政府部門或民間組織,為當地成年民眾提供各類教育或 學習機會的事實,自古以來就存在人類社會各階層中。至於其名稱用詞、

課程內涵、實施模式與目的訴求等 ,則視當時社會背景脈絡 、價值意識 或政策目標而有不同的界定與期待 。對當代台灣社會來講,隨著二次戰 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就相當重視各項民眾教育工作。尤其在民國 54年,

政府就將「社會教育」、「社區發展」納入當時頒布實施的「民生主義 現階段社會政策」所涵蓋的七大重要社會政策中 ,同時依行政權責,由 教育部的社教司、內政部的社會司兩大政府部門 ,作為主管機構,分別 在全省各縣市鄉鎮地區之學校 、村里、社區、部落,辦理各種社區成人 教育學習課程,滿足成人民眾各類學習需求 ,同時藉以培訓推動社區發 展之領袖幹部。

隨著二十一世紀「全球化視野、在地化行動」(thinkglobally,action locally)、「社區主義」(communitlism)、「公民參與」(citizepartiship)

等全球性政策思潮的崛起 ,以「社區」為施政基礎的公共治理模式,逐 漸成為英、美及台灣等國家,推動國內各項基層社會政策的另一種選擇 。 同時,為協助社區民眾具備參與各項 「社區化」政策推動之正確觀念意 識、知識認知與操作能力,以培養凝聚社區意識 、健全社區組織運作,

厚植「社區能力」(communitycapability)為目標的「社區培力」(community empowerment)計畫,自 2002年行政院陸續頒佈「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 點計劃-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 」、「健康台灣六星計畫」等一系列以「社 區」為主體的「社區化」政策以來,已被相關部會視為一項基礎且核心 的工作項目,紛紛依其推動業務所需,規劃並實施各類社區人才培力計 劃。

綜觀當前依推展權責業務所需 ,推動社區人才培力計畫之部會相當 多元,包括培訓「社區發展工作幹部」逾 40年的社會司;推動社區總體 營造,進行「造人」運動已 10多年的文建會;長期培育「農業推廣」、

「生態保育」人才的農委會;廣泛招訓「社區環保志工」的環保署;專 案培訓「社區規劃師」的營建署;培訓「社區教育種子」的社教司;培 訓「守望相助志工」的警政署;培訓「專案經理人」以推動多元就業方 案的勞委會;藉由推動「服務學習」培訓青少年社會參與的青輔會 …等 單位。

也由於這一系列「社區人才培力」計畫的實施績效,與相關部會推 動及達成各項「社區化」政策目標之間,具有密切關係。因此,無論是 政府部門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均紛紛就其專業學理、實證研究、實務 經驗等不同面向,提出諸多建言或論述。本研究綜觀相關文獻,發現當 前政府部門或專家學者(監察院,2004;楊孝 榮,2004;黃源協,2004; 陳錦煌,2004;陳可慧,2004…等)所提論述或研究,不約而同指出,由 於相關部會或業務承辦單位之間 ,因缺乏協調整合,各自為政推動社區 培力計劃所衍生之各類問題現象 。

本研究者基於對社區化政策相關議題之關注 ,除透過相關文獻探討 檢視當前社區培力推動現況外 ,同時參酌個人長期參與社區人才培力實 務過程之觀察、研究與反思,發現當前社區人才培力計畫之實施 ,至少 仍有下列三層面議題,值得吾人關注與深入探究 。

一、各自表述的社區培力計畫目標 ,實有釐清檢視

目標(goals)是一個組織或方案對所要達成的是什麼所做的說明(黃 源協,1999:95),也是個人或組織前進方向的指引 ,更是規劃行動策略 與績效評鑑的準則依歸 。相關文獻顯示,台灣社區人才培育計畫 ,始於 1968年內政部爲推動社區發展政策 ,秉持「社區發展」所強調的「組織 民眾、教育民眾」過程,激發基層民眾自主與民主參與精神 、培養凝聚 集體合作共識和力量,以便配合政府政策、行政與專家支援,落實推展

社區發展所預期的綜融性目標 。惟當時對於這種逐年調訓全省社區組織 幹部,進行人才培訓的活動 ,一般稱為「社區發展工作幹部教育研習 」。

及至 1994年 10月 3日,「社區總體營造」一詞,首見於當時行政 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在立法院的施政報告中。根據陳其南(1998)等人之 說法,此概念與計畫,主要是延續先前文建會對於社區文化、社區意識、

生命共同體的觀念,並加以整合轉化為一項可以在政策和行政上 ,實際 操作出來的方案。文建會(1999:93)更指出,「社區總體營造」之本質,

在於「造人」,期望透過提昇人的品質,重塑臺灣的社會與政治行政體 系,實現一個真正現代化的公民社會理想 。由於此概念與計畫,在當時 上有國家高層重視,下有地方文史工作者在地深耕呼應 ,逐漸成為一種 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從而引發中央相關部會「施政社區化」風潮(陳 亮全,2000)。也因此,藉由「造產」、「造景」過程,逐步邁向「造人」、

「營造新社會」遠景的「社造熱」,在中央大量經費挹注下,迅速在全省 各基層鄉鎮社區擴散開來 。

隨著 2002年游錫堃擔任行政院首長初期,爲延續其在宜蘭所累積的 社造經驗,將原屬於部會層級的社區營造計劃,藉由「挑戰 2008-國家發 展重點計劃」之頒布實施,正式提升為國家發展政策 ,相關部會也紛紛 依其業務權責,推出各項以「社區」為基礎的公共政策。同時,爲落實 各項社區化政策所強調的凝聚 「民眾參與」意識、實踐「社區主義」精 神,從而建構「公民社會」等目標。2002年 7月文建會復在行政院指示 下,首創「社區總體營造專業工作團隊 :專案管理中心-分區社區營造 中心-社區營造點/營造員」機制,並與民間組織合作(陳可慧,2005:

1),分別在全省北、中、南、東等四區成立社區培力中心 ,全面推動社 區人才培訓工作。從此,「社區培力」(community empowermen)一詞,

幾乎全面取代長久以來的「社區工作幹部培訓」或「社區幹部教育研習」, 成為當前各部會推動社區人才培訓之慣用語詞 。

根據文獻”empowerment”一詞,通常被詮釋為「充權」、「增權擴 能」,或「賦予權能」之意。然而,就規劃與實施社區培力相關計畫之中 央部會及其所屬單位而言 ,推展社區培力計畫之目標為何 ?換言之,推 動「社區培力」計畫之目標,是想藉此「增強」社區哪些「權益」、或「擴 增」社區哪些「能力」?或者是另有意圖?此外,對不同業務權責之部 會、對不同專業領域之專家學者 、以及對被視為「培力」計畫主要對象 的基層社區組織領袖幹部們而言 ,推動社區培力計劃目標的界定或見解 觀點又是什麼?

爲釐清現況,本研究經由相關文獻探討,發現雖然相關部會推動「社 區培力計劃」已多年,但對於社區培力計劃目標之界定 ,仍呈現多元分 歧與抽象模糊現象;以 2005年所提「健康社區六星計畫」六大面向所涵 蓋的「人文教育」實施重點為例,大抵以「提升社區自主意識」、「促進 社區參與行動」、「培養凝聚社區意識」、「強化社區組織運作」、「落實社 區終身學習」、「促進社區青少年發展」、「培植社區領袖人才」、「促進公 民參與社會」…等做為社區培力計畫目標。在此,各自表述且多元目標 分歧並呈情況下,相關部會及其所屬地方政府業務單位所提社區培力計 劃目標,是否有共通或類似之處 ?所規劃之社區培力方法、策略,是否 能有效達致社區培力預期目標與實施績效 ?基此,本研究認為有必要加 以檢視釐清,期從中發現不同部會社區培力計劃目標之異同之處 、以及 預期目標與實施策略之間的相關性 ,從而思考提升社區人才培力整體計 劃之實施成效之策略。

二、模糊抽象的社區能力內涵類別,實有分析整合必要

鑒於以「社區」為實施基礎的社區化政策,推動條件首在於激發社區 民眾的自主參與並具有相關實務操作能力。基此,1980年代世界銀行在其 推動「社區發展援助計畫」,所擬定之十大原則中,曾明文提示「改變並 提升社區組織能力」是推展社區發展之重要原則 。同時亦明確指出,推 動社區組織的工作人員 ,必須具備領導能力、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來 完成所訂定的各項計畫目標 ,因而相當重視社區組織的參與過程 ,希望 透過「從做中學」,培養基層社區組織的專業能力(陳綉惠,2008)。然而,

社區能力之定義、及其內涵種類為何?如何培植或提升「社區能力」?

這些議題,多年來,無論是在國外、國內學界或實務工作界 ,始終乏人 進行深入而具體的探討 。

隨著21世紀各項以「社區」為主體政策思潮,開始帶動「社區教育」、

「社區學習」、「社區培力」及「社區能力建構」等觀念意識的崛起,使 得所謂「社區能力」(communitycapability)、及其衡量(measuring)指標、

以及建構(building)或培養「社區能力」策略方法等議題,開始受到英、

美各國相關學者之關注與探討。Banks& Shenton等學者認為,社區能力建

美各國相關學者之關注與探討。Banks& Shenton等學者認為,社區能力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