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生對等號概念的認知情形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國中生對等號概念的認知情形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將依據受試之國中生在接受一元二次方程式單元測驗正式 施測的作答情形,來探討國中生對於等號概念的認知情形,以及學生 在一元二次方程式的錯誤類型,並且探討等號概念與一元二次方程式 錯誤類型之影響。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國中生對等號概念的認知 情形、第二節討論學生在一元二次方程式的錯誤類型、第三節等號概 念與一元二次方程式錯誤類型之關係。

分析顯示出學生對於「=」名稱的回答可分為兩類,其一是能夠填 寫出「等號」作為答案者,屬於「名稱正確」;另一種是根據數學的 式子由左至右看到「=」時習慣性的語法,以「等於」作為「=」

的名稱,屬「意義正確」。

表 4-1-1 各班學生等號名稱之統計

意義正確 名稱正確

人數 % 人數 % 總計 201(n=33) 71.88% 28.12% 100%

207(n=30) 67.75% 32.25% 100%

209(n=32) 70.97% 29.03% 100%

214(n=33) 71.88% 28.12% 100%

220(n=34) 74.19% 25.81% 100%

224(n=29) 66.67% 33.33% 100%

總計 191 70.56% 29.44%

註:215-191=24(無效卷-空白未答)

從上表得知,屬「意義正確」的學生佔 70%,且從這六班同學來

可知,多數的學生還是以習慣性的語法作為「=」的名稱表現,對於 等號的正確說法所佔的比例仍是少數,表示教師在教學上可針對學生 說明等號的正確名稱。

二、等號概念分析

學生在填寫「等號概念認知的開放式問題」中,第二小題乃是依 據箭頭所指的「=」符號,請學生回答「=」所代表的意義。然後根 據學生對等號意義的描述將其歸類於「運算型等號」或「關係型等號」

此二類的等號概念,並進行統計分析。

屬於「運算型」等號概念的學生,通常會將其等號視為運算結果 或代表答案的符號,而且在判讀等式時,習慣上是由左至右解釋,因 此會出現「答案算出來後要用等於代表結果」、「數字與數字之間使用 加減乘除所得到的答案」、「等號右邊代表答案」、「後面要連接答案」、

「代表答案是……」等描述。

屬於「關係型」等號概念的學生,則已經可以將等號視為代表關 係性符號,不再僅限於等號的右邊是出現答案。具備此概念的學生已 經能夠意識到等號兩邊是等值、等量的概念,因此在判讀等式時,會 從平衡的觀點出發,對於等號意義的描述會出現「等號左邊的值等於

等號右邊的值」、「兩邊算出答案一樣」、「兩邊的值相等」、「一樣大」

等描述。

依據學生對於等號意義的描述,可將其等號概念歸類於「運算型」

或「關係型」兩者之一,編碼後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多數的學 生對於等號的認知是屬於關係型等號,其中各班的人數比例分別為 78.12%、80.65%、77.42%、84.37%、80.65%、84.85%,每個班級大約 各佔八成。(如表 4-1-2)。

表 4-1-2 各班學生等號概念之統計

等號概念 合計 運算定義 關係定義

201(n=33) 21.88% 78.12% 100%

207(n=30) 19.35% 80.65% 100%

209(n=32) 22.58% 77.42% 100%

214(n=33) 15.63% 84.37% 100%

220(n=34) 19.35% 80.65% 100%

224(n=29) 15.15% 84.85% 100%

整體而言,各班中具備運算型等號概念的人數比例較少,相對關 係型等號概念的人數比例較多(均有超過 50%)。由以上的資料中發 現,各班的學生對於等號概念之認知情況大同小異,學生具備關係定 義等號概念的人數比例 81.01%,有 18.99%的學生將等號視為是運算 符號,近八成的學生是屬於關係型等號概念,但仍有近二成的學生對 於等號概念的認知均以「運算定義」等號概念為主。

國中階段後是學習代數課程的開始,應該讓學生在熟悉的算術規 則下,建立等號並非僅只代表由左至右的運算結果符號,還有代表著 等量關係的意義符號,並且能夠以左右平衡的觀點判讀等式的關係型 的等號;等號概念在國中正處於「等號後代表答案」與「等號代表等 量關係」兩種不同含義之轉變期,若學生對等式關係的意義瞭解不清

,將會影響日後代數課程的學習。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