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家競爭力的模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二節 國家競爭力的模型

一、 Porter 國家競爭力鑽石模型

提到「國家競爭力」,就不能不提到波特教授所撰寫之「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著名的「國家鑽石理論」(圖 2-1)(Porter, 1990)。書中說明到:因為一個國家的經濟是由許多不同種的 產業所構成,產業不同,所需之條件或環境也會有差異,也就是說,一國 的條件或環境未必適合所有產業。因此「國家鑽石理論」是針對某一特定 產業和以在某一特定國家擁有其競爭優勢,而提出的具有普遍解釋能力的 理論架構。該模式是波特教授於1985 年根據價值鏈模式的價值強化活動概 念,提出以國家產業為探討基準之國家競爭力模式(陳正男、譚大純,

1997)。波特教授認為,影響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因素可分為四大基本因素和 兩個外生因素:

(一) 在基本因素方面

1. 因素條件(Factor Condition)

係指一個國家在特定產業競爭中有關生產因素的表現,包括一國的人 力資源、自然資源、基礎建設等。而這些生產要素不但可以是自然生成的,

亦可以是人力創造出來的。

2. 需求條件(Demand Condition)

係指國內市場對該項產業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為何。

3. 相關產業和支援產業(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係指這項產業的相關產業和上、下游產業是否具有國家競爭力。

4. 企業策略、結構和競爭對手(Firm Strategy, Structure and Rivalry)

係指企業在一個國家的基礎、組織和管理型態,以及國內市場競爭對 手的表現。

(二) 在外生因素方面 1. 政府(Government)

此項因素係對上述之四個因素皆具決定性的影響。因政府可透過國與 國的協商、政策性的鼓勵或打壓,而影響一國的產業發展。

2. 機會(Chance)

機會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但是對一國的競爭力有不容忽視的影 響力。而這六個因素會對各國特定產業的優勢形成「聚群」(Clusters),聚 群愈強、愈鞏固,則其競爭力就愈大。

圖 2- 1 國家鑽石理論 資料來源:Porter(1990)

政府 相關產業和支援產業

機會

需求條件 企業策略、結構

和競爭對手

因素條件

二、 Cho 國家競爭力模型

有關競爭力的研究,以往大多數都是圍繞著三大主體在進行分析:(一) 企業(Firm)、(二) 產業(Industry)、(三) 國家(Nation);但在最近的研究當中,

許多學者也加入了「競爭聯盟」(Bloc Competitiveness)因素,其亦即最近受 到眾所矚目的國家經濟結合體,像是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 EU)、北美 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亞太經濟合 作 會 議(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和 東 南 亞 國 家 聯 盟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等相關組織。由此可知,競 爭力模型由三大主體增加為四大主體;不過,在這麼努力不懈地增加自我 競爭力的背後,實際上最終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達到「全球競爭力」(Global Competitiveness)的水準,因而也將「全球」這項因素考慮進競爭力模型中。

使得最終完整的競爭模型是由上述的五大主體與四種企業績效評估因素來 分析與決定競爭力的大小;五大主體指的是企業(Firm)、產業(Industry)、國 家(Nation)、聯盟(Bloc)與全球(Globe),而企業績效評估的因素指的是主體 (Subject, S)、環境(Environment, E)、資源(Resource, R)及結構(Mechanism, M) 等四項,整體來說可簡稱為「SER-M」。

據此,Cho(1998)認為評估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應可從三方面的觀點來 討論:(一)實體因素(Physical Factors),其內容包括:自然資源(Endowed Resources)、企業環境(Business Environment)、相關和支援企業(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國內需求(Domestic Demand)。(二)人為因素(Human Factors),其內容包括:勞工(Workers)、政治家和官僚體系(Politicians and Bureaucrats)、企業家 (Entrepreneurs)、專業管理者和工程師 (Professional Managers and Engineers)。(三)外來因素(External Factors),其內容包括:

機會事件(Chance Events)。而該模式試圖證明競爭力的測量標準可適用於任 何實體,不管是生產者、廠商、工業化國家或國家聯盟(Bloc)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