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理戶外教學相關研究 一、 戶外教學的功能

筆者整理歸納各學者 (李崑山,1995、王洪文,1992、黃朝恩,1994、施添福、

1989) 所提出的戶外教學功能如下:

(一) 將在教室中或書本上所得的知識、理論、技能,應用到實際環境問題上,

課本知識和實際生活才能發生關聯,「獲得直接的實際經驗」。

(二) 學生走出教室到戶外考察時,除了考察有關地理主題的事象外,一定會 接觸到主題以外的新奇事物,「拓展學習和知識領域」。

(三) 戶外考察訓練學生運用地圖、用地理眼光去觀察,使教室知識與實際問

題發生關聯,運用科學儀器、素描、攝影、測量等技術,透過資料收集 和分析,「培養科學研究的基礎」。

(四) 學生走出教室到戶外考察時,在與對方 (被訪問者) 談話或接觸,「獲得 成人世界的經驗與學習的機會」。

(五) 透過戶外教學可以學習如上下車及在車上的禮儀,和司機先生、其他乘 客相處的禮節等,是「生活與倫理的實驗場所」;

(六) 最後,走出戶外可以實際體驗自然之美,陶冶學生「樂觀進取、積極向 上的人生觀」。

另外曾鈺琪等 (2013) 訪談、歸納 22 位宜蘭縣教師,在實際操作戶外教學後,

認為戶外教學的成效有以下幾點:

(一) 戶外教學提供學生「不同於日常生活與學校的新經驗」,雖然不一定都與 學科知識有直接關係,但戶外教學所提供的同儕相處、技能學習、環境 景觀的體驗等,對學生的身心成長有相當的幫助。

(二) 學生習慣教室的環境,人一習慣,就失去觀察能力,而戶外教學提供新 經驗,能「改變學生原先僵化的學習狀態,建立學生正向的學習動機」。

(三) 學生對戶外教學的內容「深刻理解與記憶」。

(四) 在戶外教學過程中,「教師再度成為學習者」。

筆者在第一次帶領導師班學生至貴子坑水土保持戶外園區時,充分地感受到 地理戶外教學在學生們身上的作用,像是「直接經驗的獲取」,紙上談兵的公車路 線,在道路上實際展現,地圖上叫做河川的線條,真實映入眼廉,爬上所謂的分 水嶺,才知道它是有難度的坡地;「拓展學習領域」,學生碰觸、嚐到了許多原本 只會匆匆一瞥的植物;其它如公車上與司機、其他乘客的應對,現場與解說員的 問答,或是協助班上身障生輪椅的移動,體會他人不便等,對學生而言,都是與 學校不同、而且很好的經驗。本次補考教學輔導的地理戶外教學對象是學期成績 不合格的學生群,一部分學生在校行為表現不算循規蹈矩,有些也是學務處、輔 導室的常客,希望不同的場域、不同於傳統教室的戶外教學,也能給予他們正面 的功能發揮;另外,在準備戶外教學資料的過程中,筆者的的確確再度成為學習

者,雖然四次戶外教學操作的都是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或許是因為不同的解說 員來講解,也或許是因為每次陪伴的學生不同,筆者每趟的戶外教學,都可以得 到新知或是新的感受。

二、 戶外教學活動的設計原則

在操作戶外教學時,教師應該要做好戶外教學活動設計,畢竟大費周章地將 學生帶往戶外現場,就要有實質的收穫才是,筆者整理了各學者對於戶外教學活 動應如何設計的看法如下:

(一) 朱慶昇 (1993) 提出戶外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包含下列幾項內容:

1. 敘述 (描述):學生對環境的知覺體驗,是學生參與活動的第一步。藉由 對環境認知的詳細描述,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對活動地點獲得深刻 的認識。

2. 觀察與紀錄:仔細觀察是發現問題、獲得知識的重要步驟。學生透過觀 察的過程,可以發現活動地點的環境特質、問題,並具體的記錄下來。

這是引發學生繼續探索環境的第一步。

3. 聯想與統整:活動前課堂上已經講授過的教材內容,或者是學生已有的 舊經驗,必須與活動情境中所發掘的新經驗取得聯結,比較其相似與關 聯。最後將其由具體而抽象,統整成為有系統的概念或原理、原則。

4. 述說感覺:這部分是為了啟發學生的綜合力、組織力和想像力。鼓勵他 們以活潑、生動的方式表達;務必去除學生上課的刻板反應。在這階段 裡,應當允許學生自由發揮,激發他們的潛能。

5. 問題與討論:學生參與活動的時候,在問題發現及解答等方面,能力可 能有所不足。帶隊的老師應當適時介入,給學生一些提示。活動時應當 避免單向教學,而以雙向溝通、討論的方式進行,使學生有更高的參與 意願。

(二) 黃朝恩 (1994) 認為地理科戶外教學活動單元有以下的設計原則:

1. 活動內容以學校課程為主:戶外教學與學校課程組合方式有兩種,一為

選定某一課程單元,並以該課程單元的內容為題材設計活動單元,深入 探討某一明確的主題;另一為以整個科目的課程內容為範圍或以某一、

兩項甚至多項地理要素主題,沿著某一戶外教學路線,選擇可見的主 題,說明相關的課程內容,可視教學需要分別採行。

2. 鄉土之環境教學資源應充分利用:鄉土的環境教學資源可說是非常豐 富,但由於太過熟悉,反而有「不識廬山真面目」之憾,反而常使人忘 記其存在。

3. 教學過程以活動為中心:教師依據欲讓學生認知到哪一層面來設計活 動,活動過程要讓學生確實獲得整個活動設計所要展現的概念。

4. 教學過程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設計讓學生可獨立提出看法,討論因果 關係,探求解決問題之能力。

5. 教學活動設計應重視學習階層:依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布魯納的認 知學習論、蓋納的學習階層論等,每一個學習步驟應先考慮學生的基本 能力,應確認「為了使學生做這些事,他必須先學會做哪些事?」單元 的設計原則必須注重逐步引導學生來循序學習,以期獲得預期的最終目 標。

6. 教學活動強調經驗的獲得:杜威提倡「生活就是教育」,認為唯有不斷提 供豐富的生活經驗給學生,才能使他們得到最有效的學習;而戴爾的經 驗塔理論,將「有目的的直接經驗」列為最具體、最豐富的學習方式,

而戶外教育的設計應使學生增加豐富的生活經驗。

(三) 曾鈺琪等 (2013) 歸納受訪老師認為戶外教學應包含幾項原則:

1. 選擇兼具自然與人文的開放環境。

2. 寓教於樂的教學設計:戶外教學一定要經過課程設計,就是帶學生走出 戶外,但前提是課程一定要經過設計和規劃,一方面走出去可以放鬆,

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有得到一些收穫、一些知識。

3. 補充性的教學活動:若是課本相關知識,就利用校外資源來讓學生看見 課本原來在介紹的東西是甚麼。若是課本沒有的知識,就讓教師去引導

學生多學課本沒有的東西。

4. 整合與連貫的課程內容:整合性是指利用戶外環境所提供的資源和自由 空間,適時打破學校分學科、分領域的學習安排,讓學生進行主題式學 習。而連貫性是指完整的戶外教學要包括活動前的預備課程、課程中的 活動執行,以及活動後的學習回饋。

(四) 王洪文 (1992) 對戶外實察課程的規畫,分為出發前、考察時與考察後,

分別提出了下列幾點建議:

1. 出發前的準備:

(1) 決定考察的目標,選擇地點和時間:觀察的對象要有明顯的地理特徵,

觀察的項目也不可過於繁雜。地點的決定以最能符合教學目標、距離 學校愈近愈好,做為考慮的原則,而且,這個地點,教師必須對它熟 知。

(2) 通知學生家長並爭取校方合作:野外考察活動無論在假日或者在課內 實施,都必需向學校報備,使校方瞭解教師的教學活動。

(3) 準備考察地區的地圖和有關資料:複印考察地區的大比例尺地圖,盡 可能使學生人手一張。請學生詳細讀圖,以瞭解其地區之地形、地物、

所要觀察事項,以及考察的路線、所需時間、休息地點等各種事項。

(4) 準備飲食和用具:準備達成教學目標所需的工具,例如繪圖或填圖用 具、簡單測量用具、照相機、望遠鏡、筆記簿、鉛筆或原子筆、指北 針等。究竟應該攜帶那些用具,視野外考察的需要由教師來決定。而 無論何種考察,地圖、筆記簿、筆是必備的。

2. 考察時應注重事項:

(1) 工作分配:事務方面的工作,盡量避免增加學生負擔,以免影響他們 野外考察的實際工作。然而考察記錄,每個學生都是必須做的,這種 工作不可劃分。

(2) 教師不必詳細講解:向學生提示所要觀察的要點、辨認觀察的事物,

切不可如在課堂中那樣詳盡的講解,盡量使學生自己去利用地理知識

和觀察力。

(3) 注意學生安全:學生的安全為野外考察最重要的、也是最應注意的事 項。

3. 考察後的工作:

(1) 考察報告與地圖:教師請學生在課外時間將考察時零亂的筆記和不完 整的繪圖或填圖,加以整理,並作考察報告繳給教師評閱。教師可由 學生的報告中,獲知學生在野外考察活動中的心得、問題,藉以反省 這次考察的優點、缺點,以及所獲致的教學效果,檢討是否已達成教 學目標。

(2) 開檢討會:教師評閱學生的考察報告後,將各學生報告中的重要的,

特殊的、有意義的問題,予以歸納,並利用適當時間,集合全體同學 開會討論。開討論會時,最好將預備討論的問題寫在黑板上或印刷出 來,發給每一個學生。

(五) 徐榮崇(1995)依據戶外教學活動前、中、後三階段,分別提出應注意 的設計原則:

1. 活動前--建構預像:

(1) 建構學生豐富的背景知識和自信心。

(2) 利用實際經驗的替代品,如媒體、實物、模型、圖片、視聽設備等,

加深學生印象及興趣。

(3) 詳細預告戶外教學的地點、流程、方法、目的、完成事項,以建構預

(3) 詳細預告戶外教學的地點、流程、方法、目的、完成事項,以建構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