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流程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因應自身在教學現場,實際遭遇到地理低成就學生 的補考問題,進而發想、應用地理戶外教學於國中地理低成就學生,透過教學設 計、教學實施、實施過程中的觀察及課程實施後的回饋,不斷地進行教學的再修 正。本行動研究的評估方法是透過資料蒐集與分析、參與觀察、個別訪談等質性 研究法,再加上學生認知測驗、情意態度量表問卷的量化方式輔助,以筆者任教 學校具地理補考資格的低成就學生為對象,進行地理戶外教學輔導,評估利用地 理戶外教學輔導進行補考的可行性與成效如何,並了解低成就學生在地理戶外教 學過程中的想法感受。

一、 行動研究

(一) 行動研究的定義

學者 Corey 將行動研究定義為:「藉由實務工作者研究他們自己的實務工 作,以解決他們個人所遭遇的實務問題的一種歷程 (Corey ,1953;陳建宏,

1992) 。」在行動研究的歷程中,執行實務者能夠自我反省探究,吳明隆 (2001)

即言:「行動研究是一種自我批判反省的活動。」行動研究主要透過「行動」

(Action)與「研究」(Research)的結合,減少學術研究理論與實務的差距,

它鼓勵實務工作者採取批判與質疑的態度,反省探究實務工作的各種活動,

促發自我的專業成長,增進自己對實務工作的了解與掌控能力,並改善實務 工作情境。行動研究強調「研究者即是實務工作者」,研究者在其實際工作情 境中,對其關注的實務問題,以研究者角色進行,過程可以尋求同仁、專家 與學者協助研究,目的不是為了建立學術理論,而是為了解決實務工作者在 工作情境中所遭遇的實務問題 (陳伯璋,1986;蔡清田,1990;歐用生,1999;

陳建宏,2003)。

筆者的工作場域在學校,教育理論的研究與教學現場的實務工作,或說

兩者有不能互相套用的疑慮,或說教育理論的研究結果常犯不切實務所需的 毛病,而行動研究即是力求將教育理論與實務工作相結合;將研究套入教學 行動中,歐用生 (2000) 認為唯有教師本身對自己的教室和教學實施研究,才 能親自「看到」並「體驗」革新過程,從而重新學習和再社會化,改變自己 的課程觀、教學觀和知識觀,最後才能達成改革的理想;行動研究之所以具 有操作的價值,是因為行動研究的知識觀是民主的,因為教師本身就是教育 知識的生產者。

(二) 行動研究的特徵

行動研究是一種實務操作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重新操 作後再發現問題,不斷循環的歷程,在此歷程中,展現出行動研究的特徵,

筆者整理各學者闡述行動研究特徵的看法如下:

1. 吳明隆 (2001) 認為行動研究包括三項特徵:

(1) 為行動而研究:研究的目的並非建構學術理論,而是解決實務工作者 所處情境中的問題。教師與專業理論研究者一樣有著理解、認知和創 造能力,同樣都是擁有知識和思想的「人」,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絕不 僅只是某個專家理論的簡單執行者。實踐者不但直接參與研究過程,

成為這個研究過程的科學共同體中平等的一份子,而不是某種權威教 誨的聆聽者,目的是為自己在教育實踐中革新與改善。

(2) 在行動中研究:行動研究的場所或環境就是實務工作者所處的工作情 境,並非是經過特意安排或控制的場景;行動研究的歷程就是實務工 作者問題解決的過程,從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實務工作者學習到批判、

反省、問題探究和問題解決能力。就是因為這樣,行動研究超越傳統 上對「研究」功能的界定,不單單只是真理知識的增加,而是成為「人 的發展」的一個過程,因此行動研究作為「專業研究」途徑的作用就 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

(3) 由行動者研究:行動研究中的研究者是實務工作者,學者專家參與研 究扮演的角色是意見的提供者、協助者、諮詢者,研究主角為實務工

作者。

2. 林素卿(2002)歸納行動研究的七項特色:

(1) 行動研究是從業者於特定場域中對特殊問題的研究。

(2) 行動研究是一種自我專業反省的探究過程。

(3) 行動研究過程沒有統一的模式。

(4) 行動研究強調螺旋式循環的過程。

(5) 行動研究結果僅適用於研究實施的情境。

(6) 行動研究是平等參與和合作的過程。

(7) 行動研究是詮釋的和批判的的過程。

由學者的描述可知,行動研究的發起來自實務工作中的問題,不論問題 規模大小,都有它值得研究的特性;研究歷程中,並沒有一套明確、統一的 研究方法,端視實務問題而調整;若碰到難題,可諮詢同事或學者專家的協 助,但別忘記,自己才是這次行動研究的主角;最後,因為研究的發想來自 本身教學實務的問題,是以研究結果僅適於此次的研究情境。

(三) 行動研究的步驟

勒溫(Kurt Lewin)的行動研究循環模式圖,如圖 3-1 所示,基本上是一 種:規劃+行動+觀察+反省+再規劃的過程,這是一個動態的循環歷程,以實 務問題 的解決為導向,行動方案不斷的進行著,直到教育問題獲得了解決,

並改善了教育情境(吳明隆,2001)。

圖 3-1 勒溫行動研究動態循環模式修正圖

資料來源:引自吳明隆(2001) 重新規劃

規劃 行動 觀察 反省

行動 觀察 反省

行動研究的魅力在於它是一個不斷修正、再繼續執行的歷程,實務者能 時時刻刻地去省思自己的教學過程,不至落入教書匠的窘境中,隨時都在成 長,面對每年都不同的新學生、新臉孔時,能更有自信地去從事教學,能知 道自己在做甚麼、教甚麼,希望學生獲得甚麼,筆者認為這對教學者是一件 很重要的事情。

二、 課程評鑑方法

本研究對於地理戶外教學輔導應用於地理低成就學生的課程實施,採用三類 評鑑方式:

(一) 學習文件評量

透過分析研究者 (教師) 的參與觀察記錄、教師省思表、學生學習單、認 知測驗結果等文件資料,進行統整、分析,藉以了解教師在將戶外教學輔導 應用於地理低成究學生時,該如何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遭遇的困難以及解 決的方式;也分析國中地理低成就學生,在戶外教學輔導的課程實施中,是 否對國中七年級上學期課程的認知程度有所提升,以及對戶外教學輔導課程 的看法及情意感受。

(二) 學生問卷調查

本研究針對參與該次地理戶外教學輔導的低成就學生設計一張問卷,問 卷參考黃珮珍 (2008)「應用社區資源進行高中地理實察之行動研究」中的學 生學習問卷,內容採李克式量表的模式及開放式的問題,進行量化分析處理;

於課程實施後發放,內容著重在學生對於本次地理戶外教學輔導的看法及情 意感受。

(三) 個別訪談

本研究於課程結束後,對參與地理戶外教學輔導的學生,隨機抽樣進行 半結構式的訪談,已事先將想要瞭解的問題列出,再依訪談當下的內容延伸 與補充,藉以瞭解地理低成就學生在選擇補考方式與參與戶外教學輔導過程 中的細微感受。

筆者收集行動研究階段的資料進行編碼,資料編碼的方式有二:

1. 老師的部分為「類型-T-日期」,,如「觀T-1040922」就代表筆者在 104 年 9 月 22 日的觀察記錄;「省T-1041110」就代表筆者在 104 年 11 月 10 日的省思紀錄。

2. 學生的編碼是「S-第幾次戶外教學-編號」,如「S101」代表第一次戶 外教學編號1號學生,「S201」代表第二次戶外教學編號1號學生;加上 不同資料類型後的編碼則為「類型-S-第幾次戶外教學-編號」,如就

「學 S101」代表第一次戶外教學編號1號學生的學習單內容;「前測 S201」就代表第二次戶外教學編號1號學生的認知前測測驗;「卷 S301」

就代表第三次戶外教學編號1號學生的問卷資料;「心 S401」就代表第 四次戶外教學編號1號學生的心得感想;「訪 S101」就代表第一次戶外 教學編號 1 號學生的訪談內容。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