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經濟理論探討

一、 基本工資相關理論

的工資產生預期心理,打破工資剛性(wage rigidity)8,雇主與大專畢業生對起 薪形成共識,雇主不再需要提供高薪資以吸引求職勞工,增加資方對基層勞工 工資的掌控權,自然形成卡特爾(Cartel)壟斷聯盟。商品市場的卡特爾聯盟 (Katz & Mair, 1995)為生產相似產品的獨立企業約定各自生產的商品數量,並協

7 2009 年 4 月至 2011 年 9 月實施的「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由政府提供實習生每 月 2 萬 2 千元薪資並外加勞健保,補助畢業生就業。

8 凱恩斯學派(Kaynesian Theory)提出工資存在向下調整的僵固性,以解釋失業產生的原因。

假說(Efficiency wage hypothesis),解釋雇主願意給付勞工高於供需平衡點薪資 的原因,該假說提出之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期待效率工資提高員工之生產力 給線為廠商的平均勞動要素成本(Supply=AFCL),等同勞動者最低要求的工資率

(Ws),而在正斜率的勞動供給下,當廠商多雇用一單位勞動,除了付出該單 位的工資率外,原先雇用的勞動亦提高工資率,因此邊際勞動要素成本

(MFCL)會高於平均勞動要素成本,在追求利益極大化下,廠商的最適勞動要 素均衡點為 MRPL= MFCL,此時勞動獨買市場決定的均衡工資率(W*)會小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均衡就業量所對應的邊際勞動生產收入,產生獨買剝削。

圖 6 勞動獨買市場訂定基本工資圖

在勞動獨買市場的情況下,當法規訂定的最低工資(W)位於均衡工資率

(W*)及競爭市場的均衡工資(W)中間時,可以保障勞動者獲得較高的工 資,同時提高就業機會,使新均衡就業量接近競爭市場的均衡就業(L)

(Ws=AFCL=MRPL),減少無謂損失。惟當法規訂定的最低工資(W)高於競爭市 場的均衡工資(W)時,後果將與完全競爭市場的情況相同,就業市場會產生 超額供給,均衡就業量下降。

目前臺灣基層勞工找工作時薪資條件常為面議,面議多數情況為資方已對 該職位訂下固定薪資,實為「價格決定者」;勞方只能選擇接受或拒絕,幾乎 無爭取較高薪資的空間,實為「價格接受者」。加上 22K 政策無意間讓資方形 成卡特爾壟斷聯盟,因此本文認為,目前國內基層勞工面對就業市場的應較偏 向勞動獨買市場。

三、替代品與互補品

當兩勞動要素為 X、Y,Px表示 X 勞動要素的價格,Qx表示 X 勞動要素的 數量,Py表示 Y 勞動要素的價格,Qy表示 Y 勞動要素的數量,則 X、Y 交叉彈性 如方程式(1)。若 X、Y 為經濟學上的替代品,表示當 X 要素的價格上升時,Y 要

「推拉理論(Push and Pull Theory)」:推力表示移民輸出國存在某一外力 迫使人口遷出,經濟環境不佳、經濟活動疲軟或就業機會不足是造成國際移工 遷徙的主因,形成人口推力;拉力表示移民輸入國存在吸引人口移入的誘因,

如就業機會及商機為國際移工最大的拉力。國際移工由勞動力過剩的地區遷徙 至勞動力短缺的地區,補充)當地勞動力的不足,遷徙時較偏好與原居住地鄰 近的地區,或文化、政治、氣候與地形相近的地區。

「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與「H-O 模型

(Heckscher-Ohlin model)」: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由 Paul A. Samuelson (1948)提 出,說明各國生產要素的價格如工資、資本使用成本等會因國際貿易而趨於一 致,該理論假設各國商品價格相同、貿易成本為零、生產的科技技術相同且市 場皆為完全競爭市場。H-O 模型由 Heckscher (1919)與其學生 Ohlin (1924)提出,

為一般均衡的數學模型,該模型使用 David Ricardo (1817)提出的比較優勢理 論,根據貿易國的要素稟賦預測商業及生產的模式,當一國擁有相對較豐富或 相對較便宜的某一生產要素時,生產使用該要素的商品即存在比較優勢。根據 上述理論,當勞動要素遷移至工資高之國家,各國勞動要素之價格最終會趨於 一致,此時各國勞動要素及工資達到均衡點,剛好等於移工遷徙成本。

「新古典經濟學(Neoclassical Economics)」及「新移民經濟學(The New Economics of Migration)」:新古典經濟學認為,移工追求利益最大化,除了考量 工資及就業機會外,還會衡量所有遷徙的利益及成本,例如社會適應成本、政

「雙元就業市場理論(The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雙元就業市場將 就業市場分為要求高技術勞工之初級工作與要求低技術勞工之次級工作,發展 出兩部門模型,認為越高的最低工資會造成越多失業。此模型不探討移工移出 國與移入國,亦不分析移工遷徙的原因,而是主張因現代、後工業化社會或經 濟體之勞動力需求,將移入國國內勞動市場區分為資本密集之主要部門及勞力 密集之次要部門,後者之勞動條件及待遇較前者差,本國勞工不願意進入勞力 密集部門就業,此勞動力缺口正好由外籍勞工補充。Welch (1974, 1978)探討最 低工資法並非全國適用的情況,建立兩部門模型,將模型分為適用最低工資法 Harris and Todaro (1970)提出的「Harris-Todaro 模型」,主張工資並非移工遷徙的 考量,對都市與郊區的預期所得才是移工遷徙的主要因素。

A.W. Phillips (1958)提出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說明貨幣工資變動 率與失業率的交替關係,該研究根據英國 1867 至 1957 期間的統計資料,說明 名目薪資的上漲率與失業率存在負向關係,即上漲率越高,失業率則越低。因 菲利普斯曲線探討名目薪資上漲率,而名目薪資上漲率與通貨膨脹率存在正向 關係,Samuelson 與 Solow 分析美國資料後,進而證實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亦 存在負向關係,短期來看,低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不可能同時並存。

Chuang (2006)運用臺灣 1973 至 2004 期間的資料,研究結果顯示最低工資 提高 10%,青少年勞動參與率增加 0.47%,對青年失業率則不顯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