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外籍移工、基本工資與失業:台灣實證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外籍移工、基本工資與失業:台灣實證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科學學院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 19 屆碩士論文. 外籍移工、基本工資與失業:台灣實證研究 政 治. 大. 立 of Foreign Workers, Minimum An Empirical Study. ‧ 國. 學. Wage and Unemployment in Taiwan. ‧ er. io. sit. y. Nat. n. al v 指導教授 洪福聲 博士 i n Ch engchi U 研究生 管君庭 撰. 中華民國一○八年六月. DOI:10.6814/NCCU201900664.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664.

(3) 摘要 勞動參數的變動、外籍移工人數之消長與基本工資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 基本工資的依時性(time-dependence)連帶影響就業市場的活絡,就業市場的供 需平衡又與引進外籍移工、基本工資與本國勞工參與勞動之意願息息相關。本文 應用時間序列計量方法,檢驗 1997 年至 2018 年全國整體外籍移工人數、失聯移 工人數、基本工資、失業率與勞動參與率五項變數之間的互動關聯性,實證結果 顯示,短期(最適落後期為兩期)內只有外籍移工人數、失聯移工人數、失業率. 政 治 大. 與勞動參與率四項變數之間存在互動關係,基本工資不受其他變數影響,四項變. 立. 數中,失業率與外籍移工人數存在雙向的負向 Granger 回饋關係,失聯移工人數. ‧ 國. 學. 正向 Granger 影響勞動參與率。長期則存在 1 個以上的共整合關係(cointegration) , 當存在 1 個共整合關係時,勞動參與率、外籍移工人數、失聯移工人數與基本工. ‧. 資脫離長期均衡關係上升時,失業率會下降以恢復長期均衡;當存在 2 個共整合. y. Nat. sit. 關係時,勞動參與率恢復長期均衡的方向會與 1 個共整合關係的方向相反。本文. n. al. er. io. 可提供產、官、學及勞方了解基本工資、外籍移工政策與就業市場之間可能的互 動關係,做為擬定相關政策之參考。.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字:外籍移工、失業率、基本工資、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因果關係檢定. DOI:10.6814/NCCU201900664.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664.

(5)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labor market dynamism, minimum wage and the number of foreign workers are complicated. Time-dependent adjustment in minimum wage would affect labor market dynamics, while labor market equilibriu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workers, minimum wage and workers’ willingness to work.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nvestigated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aiwan’s minimum. 政 治 大. wage, the number of foreign workers, the number of missing foreign workers,. 立. unemployment rate and 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using time series data for the period. ‧ 國. 學. 1997-2018. 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 result supported the existence of long-run. ‧.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mong five variables. The long-run equilibrium reported that. Nat. io. sit. y. the increase of minimum wage, 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the number of foreign. al. er. workers and missing foreign workers would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unemployment. n. v i n C h test based onU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rate. Additionally, the Granger causality engchi revealed that there is a bidirectional short-run causalities between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number of foreign workers, and that there is a unidirectional short-run causalities running from the number of missing foreign workers to 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This paper shed light on the interactions among labor market, minimum wage and the foreign worker policy, and informed the related policy-makers of statistics in terms of labor economics.. DOI:10.6814/NCCU201900664.

(6) Keywords:Foreign Workers, Unemployment Rate, Minimum Wage,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Granger Causality Test.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664.

(7)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一、政策制定的過程 ................................. 1 二、外籍勞工與基本工資政策發展歷程 ................ 2 三、就業市場概況 ................................... 4. 政 治 大.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6. 立. 第三節 研究推論 ....................................... 8. ‧ 國. 學.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 10. ‧. Nat. y. 一、研究架構 ...................................... 10. er. io. sit. 二、實證分析流程 .................................. 11. n.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13 a v 第一節 一、. i l C n hengchi U 經濟理論探討 ................................ 13 基本工資相關理論 ........................... 13. 二、就業市場供需法則-勞動獨買市場模型 ............ 14 三、替代品與互補品 ................................ 15 四、理性選擇假說 .................................. 16 五、移工遷徙、失業相關理論 ........................ 16 第二節. 實證研究分析 ................................ 19. DOI:10.6814/NCCU201900664.

(8) 一、國內文獻 ...................................... 19 二、國外文獻 ...................................... 20 第三章 實證模型與結果 ................................... 28 第一節 資料來源與變數說明 ............................ 28 第二節 時間序列模型 .................................. 32 一、單根檢定 ...................................... 33. 政 治 大. 二、向量誤差修正模型 .............................. 34. 立. 三、因果關係檢定 .................................. 34. ‧ 國. 學. 第三節 實證模型與結果分析 ............................ 35. ‧. 一、季節性迴歸分析及單根檢定...................... 35. Nat. io. sit. y. 二、共整合檢定 .................................... 37. al. v i n Ch 結語.............................................. 46 engchi U n. 第四章. er. 三、向量誤差修正模型 .............................. 39. 參考文獻 ................................................. 48. DOI:10.6814/NCCU201900664.

(9) 表次 表格 1. 變數之基本統計量.......................... 32 表格 2. ADF 單根檢定結果表 ........................ 37 表格 3. 五個模型 AIC 值............................ 38 表格 4. 共整合向量檢定表.......................... 38 表格 5. 五項變數短期互動關係(r=1) ................ 42. 政 治 大. 表格 6. 五項變數短期互動關係(r=2) ................ 43. 立. 表格 7. 四項變數共整合向量檢定表 ................. 44. ‧ 國. 學. 表格 8. 四項變數短期互動關係...................... 45.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664.

(10) 圖次 圖1. 亞洲四小龍及日本失業率(1997-2018) ............ 5. 圖2. 亞洲四小龍及日本就業量成長率(1998-2015) ...... 5. 圖3. 基本工資與 1.95%年增率線圖(1997-2018) ........ 9. 圖4. 基本工資與 3.02%年增率線圖(2007/7-2018) ..... 10. 圖5. 研究流程圖 .................................. 12. 圖6. 勞動獨買市場訂定基本工資圖 .................. 15. 圖7. 外籍移工人數 ................................ 28. ‧ 國. 失聯移工人數 ................................ 29 失業率 ...................................... 29. ‧. 圖9. 學. 圖8. 立. 政 治 大. 圖 10. Nat. 圖 11. 基本工資 ................................... 30. n. al. er. io. sit. y. 勞動參與率 ................................. 30. Ch. engchi. i n U. v. 2. DOI:10.6814/NCCU201900664.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先說明政策制定的過程,並介紹外籍 勞工與基本工資的政策發展歷程,接著描述我國就業市場概況,第二節說明研 究目的,第三節說明研究推論,第四節說明研究方法與架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政策制定的過程. 立. 政 治 大. 政策分析的觀點包括「社會中心」觀點、「國家中心」觀點與「政策網. ‧ 國. 學. 絡」觀點,國家中心觀點認為國家於制定政策的過程中具有自主性,然而在臺. ‧. 灣,由於外籍移工與基本工資政策的制定為勞動部、經濟部、專家學者、資方. y. Nat. 與勞方等各方團體間的協商,本研究認為應以政策網絡觀點來探討政策制定的. er. io. sit. 過程。政策網絡觀點強調國家與社會團體間關係的多樣化,探討公民參與政策 過程,各政策利害關係人透過團體與結盟來影響政策的制定,構成複雜的互動. al. n. v i n 關係,政策為不同階層的政治協商與權力鬥爭的結果,國家機關與公民社會的 Ch engchi U. 互動對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有重要的影響,不再由政府單方面支配,隨著國內社 會、經濟、政治與道德的改變,政策爭議的論點與強度也不同。 移民輸入國對外籍移工政策的目標為安全、公平、資本累積與制度合法 (Boswell, 2007),並應考量本國經濟發展需求、人口結構、公民社會的強弱、國 家政治效能自主性及其意識形態,以決定制訂外籍移工政策的方向。以新加坡 為例,該國政府高度自主及平穩安定的公民社會為強力推行積極移民政策的主 因,我國則依據依就業服務法第 48 條,勞動部得對外籍移工的引進採動態管理 措施,依照總體失業率、缺工率、就業市場與產業需要來調整審核標準(黃仁. 1. DOI:10.6814/NCCU201900664.

(12) 德,2015)。 人力資本、資金與商品的移動是自由化與全球化的普遍現象,為了追求更 好的生活與經濟機會,人口流動主要由經濟發展程度低的國家遷徙至經濟發展 程度相對較高的國家,形成層級化流動現象,能解決已發展國家人口老化經濟 停滯、生產力降低的問題,卻也挑戰移民輸入國政府的治理模式與效能,各國 政府為了管理人力資本,需訂定外籍移民、移工與就業市場的相關政策,國際 移民面臨日益嚴峻的法律與行政邊界管制(鄭安玲、宋鎮照,2011)。經濟合作 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政 治 大 期來看,反而可能提高勞工的就業機會。惟其針對移民與失業的研究報告 立. 與 2005 年及 2007 年同意全球化會衝擊勞動市場,但其影響效果仍屬未知,長. (2016)亦提醒,移工受失業率的影響大於本國勞工,大部分經濟合作暨發展. ‧ 國. 學. 組織國家的經濟疲弱會立即造成移工的失業,可能原因為大部分的移工處於亦. ‧. 受經濟危機影響的產業,例如製造業、營建工程業、旅館及餐廳等。在自由貿. y. Nat. 易市場,當一國家勞動力短缺,國際移工會移入當地補足勞動力缺口,惟其工. n. al. er. io. 與失業率的影響。. sit. 作部門多為取代性高之基層或低技術性產業,其就業機會又易受當地經濟景氣. Ch. engchi. i n U. v. 二、外籍勞工與基本工資政策發展歷程 我國的公民社會高度自主,國家機關制定的政策實為各方團體與國家機關 互相角力的動態過程,而勞工相關政策反應了工商團體與勞工團體的勢力消 長,其中,基本工資與外籍移工議題近年來更是備受各界爭議,有許多文獻探 討外籍移工對本國勞工薪資與就業量是正向影響、負向影響或無顯著影響,卻 仍無法得出一致的實證結果。 外國人在我國境內得從事之工作規範在就業服務法第五章「外國人之聘僱. 2. DOI:10.6814/NCCU201900664.

(13) 與管理」第 46 條第 1 項,又該條第 2 項規定,前項第 8 款至第 10 款1之外國人 須與雇主訂定書面定期勞動契約,勞動部則依第 48 條第 6 項規定,得管制從事 第 46 條第 1 項第 8 款至第 10 款規定工作之外國人國別及數額,明確將外國人 區分為依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第 1 項第 8 款至第 10 款規定之工作者及依其他款 規定之工作者。本文所稱之外籍移工為主要來自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 國、蒙古、越南等 6 個國家,由雇主依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第 1 項第 8 款至第 10 款規定向勞動部申請引進之。 為因應我國勞動市場基層勞力短缺及配合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我國自. 政 治 大 開放之工作多集中於 3D(dirty, dangerous, difficult)產業,採總量管制。1992 立. 1989 年起以限業、限量、限期的方式引進產業外籍移工,採行客工制度2,首先. 年通過就業服務法正式開放外籍移工,除了產業外籍移工外,亦開放引進社福. ‧ 國. 學. 外籍移工,補充家庭幫傭及看護老年人口的勞動力缺口。依照聯合國世界衛生. ‧. 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定義,我國已於 2018 年 3 月邁入. y. Nat. 「高齡社會」,少子化又高齡化造成產業勞動缺口越來越大,長期照護人力亦. er. io. sit. 供不應求,2018 年 10 月我國合法外籍移工人數超過 70 萬人,截至 2018 年 12 月底外籍移工人數占我國總人口比重約 3%,占我國勞動力人口比重為 5.93%,. al. n. v i n 占我國就業人口比重高達 6.16%,引進外籍移工已由原先的補充性原則變調為 Ch engchi U 對外籍移工之依賴,產生就業市場失衡的現象。. 自開放引進外籍移工後,我國隨之頒布許多相關法規及管理辦法。就業服 務法第 42 條規定:「為保障國民工作權,聘僱外國人工作,不得妨礙本國人之 就業機會、勞動條件、國民經濟發展及社會安定。」我國引進外籍移工的目的 為在不影響國人就業機會及勞動條件的前提下,協助產業升級及補充企業短缺 的勞動力,配合國家經濟發展需要與就業情勢,以期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2012. 1. 第 8 款為海洋漁撈工作,第 9 款為家庭幫傭及看護工作,第 10 款為為因應國家重要建設工程 或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工作。 2 對藍領外籍移工採取嚴格的聘僱規定及居留管理,如限制工作地點及工作時間,最大化移入 國的經濟利益,同時將移工可能產生之政治與社會衝擊降至最低。 3. DOI:10.6814/NCCU201900664.

(14) 年 1 月起放寬外籍移工在臺灣居留年限至為 12 年,2014 年 10 月 9 日就業服務 法第 52 條修正,通過「外籍家庭看護工工作期間累計至 14 年之評點表」之外 籍家庭看護工在臺灣工作年限得延長至 14 年。 基本工資的立法目的為保障基層勞工最低生活水準所需並維持其薪資的實 質購買力,根據勞動基準法及基本工資審議辦法,原則上於每年第 3 季舉行審 議委員會決議是否調整基本工資。實質購買力是否變化取決於消費者物價指數 是否變動,2018 年 8 月 16 日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領取基本工資的邊際勞工 最關切的物價波動應為 17 項重要民生物資的物價波動,因此將消費者物價指數. 政 治 大 與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我國基本工資於 1997 年 10 月 16 日調整為每月 立. (17 項重要民生物資指數)3年增率列為調整基本工資的首要考量。根據勞動部. 15,840 元,而後至 2007 年 7 月 1 日才又上調至每月 17,280 元,歷經近 10 年的. ‧ 國. 學. 停滯期,至 2018 年 11 月 30 日勞動部公布最低工資法草案,俟通過施行後始強. ‧. 制將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列為應參採指標。. sit. y. Nat. io. al. er. 三、就業市場概況. v. n. 自 2010 年以來外籍移工人數幾乎呈現直線上升的趨勢,隨著外籍移工引. Ch. engchi. i n U. 進人數增加,其是否應繼續適用基本工資的爭議也越來越大。勞動基準法第 21 條第 1 項規定,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該法規所指之 勞雇雙方,不論其國籍,議定之工資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此法規訂定目的除 了平等原則外,更是為了遵守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的章程4及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保障移民基本 人權與不歧視原則5。 3. 17 項重要民生物資如下,括號內之數值為其權數:米(0.36)、麵粉及調製麵粉(0.02)、豬肉 (0.99)、雞肉(0.91)、雞蛋(0.20)、醬油(0.07)、糖(0.03)、沙拉油及調理油(0.05)、鮮奶(0.47)、奶 粉(0.28)、速食麵(0.08)、麵包(0.54)、衣服清潔劑(0.31)、衛生紙、面紙及紙巾(0.39)、沐浴用品 (0.25)、牙膏及牙粉(0.14)、洗髮精及潤絲精(0.39)。 4 國際勞工公約第 111 條規定,外籍勞工應依國民待遇原則。 5 Principle of Non-discrimination 的中心原則為最惠國原則(The Most-favoured-nation, MFN 4. DOI:10.6814/NCCU201900664.

(15) 我國失業率在 2001 年以前維持在 3%左右,2001 年 8 月攀升至突破 5%, 此後再沒回到低於 3%的水準。圖 1 為亞洲四小龍及日本自 1997 年至 2018 年失 業率作圖,可看出我國自 2008 年以來,失業率持續高於發展程度相似之經濟體 及日本,圖 2 為亞洲四小龍及日本自 1998 年至 2015 年就業量成長率作圖,可 看出我國自 2009 年後就業量皆呈現正成長。.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io. sit. Nat. 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l. n 圖2. y. 亞洲四小龍及日本失業率(1997-2018). er. 圖1. Ch. engchi. i n U. v. 亞洲四小龍及日本就業量成長率(1998-2015) 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treatment obligation)及國民待遇原則(The national treatment obligation),規範世界貿易組織的會 員必須遵守對本國與所有國家須一視同仁,不得存在差別待遇。 5. DOI:10.6814/NCCU201900664.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我國的雇傭關係與工作價值觀已大幅改變,勞工逐漸認知自身權益,2005 年施行的勞退新制將勞工退休金提撥至勞工個人帳戶,勞工轉換工作的成本下 降,不再為了領取退休金而很大程度受限於資方,提高勞工對資方的議價能 力,同時資方用人的成本上升,進而重新檢視企業組織架構與人力配置以精簡 人力。勞退新制大大增加就業市場的流動性,卻降低勞資雙方的信任感,惡化 勞資關係,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2005)指出,勞退新制完全打破終身. 政 治 大 了工作的取代性,增加外籍移工與本國勞工之間的替代品程度。 立. 雇用的概念,長期來看,勞資關係終將趨向淡薄化,勞資關係淡薄化間接提高. ‧ 國. 學. 國際勞工組織(2000)指出,全球化造成已開發國家失業率上升及工作機 會下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2011)指出全球化與技術進步導致對高技術員. ‧. 工需求增加,降低對低技術員工的需求,進而擴大所得差距。. sit. y. Nat. 過去 15 年來我國勞動生產力持續成長,實質薪資卻停滯,實質薪資與勞. al. er. io. 動生產力成長脫鉤最直覺的解釋為企業願意將利益分配給受雇勞工的比率降. v. n. 低,黃登興(2014)、陳香如(2014)與朱敬一(2015)皆認為臺灣受雇勞工. Ch. engchi. i n U. 沒有分享到經濟成長的好處。然林依伶、楊子霆(2018)實證結果卻指出, 2003 年至 2014 年間 87%的實質薪資與勞動生產力的成長差異來自我國產出價 格相對消費價格的下滑,而非勞動報酬份額的變化,而產出和消費相對價格下 滑(即國內生產總值的(GDP)平減指數相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之比值下 降)情況最嚴重為外銷貿易為主的工業部門6,主因為我國貿易條件惡化,即我 國生產之商品與服務的出口價格下跌,進口的商品與服務價格卻上升,表示雖 然每單位勞動的生產數量增長,其所代表的購買力卻無相對應增加。. 6. 工業部門涵蓋礦業及土石採取業、製造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用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及營 業工程業五大行業。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公布之 2011 年的產業關聯表,我國工業部門產品 占輸出比重為 82.5%,服務業產品占輸出比重僅為 17%。 6. DOI:10.6814/NCCU201900664.

(17) 我國係出口導向的小型開放經濟體,外銷產品高度集中於價格易跌的資訊 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產業,處於國際 勞動分工體系中的代工層級。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資料,2018 年 12 月工業 受雇員工人數與服務業受雇員工人數的比例為 43:57,2018 年第 4 季工業部門 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34.63%,服務業部門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為 63.58%,若只比較工業部門與服務業部門,根據上述資料,工業部門的勞工 產值低於服務業部門的勞工產值,可能為工業薪資漲幅跟不上國內民生物價漲 幅的原因之一,勞工產值不上升,薪資無法隨之調漲,隨著民生物價調漲,該. 政 治 大 籍移工約有 96%投入製造業工作,補充該產業勞動力缺口,社福外籍移工則多 立. 薪資已無法吸引本國勞工進入該產業工作,造成缺工現象。我國引進之產業外. 從事家庭幫傭及看護工作,全天候照顧老人與病患。. ‧ 國. 學. 本文欲探討基本工資與外籍移工對我國就業市場勞動參數的影響,調升基. ‧. 本工資與逐年遞增的外籍移工人數與我國失業率與勞動參與率是否有長期或短. y. Nat. 期的互動關係?隨著外籍移工引進人數逐年遞增,原先定調為補充性的勞動力. er. io. sit. 如何影響我國勞工的就業權益與就業意願?社會上有許多聲音將國人的失業歸 究於外籍移工,有國家民族主義者對外籍移工採排斥的態度,更甚者採歧視的. al. n. v i n 眼光,然外籍移工是否對我國勞工產生排擠效果進而推升失業率,抑或外籍移 Ch engchi U 工確實填補了國人不願意擔任的工作缺口,促進經濟發展及生產活動,加上外 籍移工在我國居住與消費,推升對商品的需求,進使失業率下降,提高了整體 社會福利?人數漸增的外籍移工又會如何影響我國勞工找工作的意願,是認為 自己的工作機會被搶走,亦或感謝外籍移工分擔許多 3D 的工作內容? 理論上,外籍移民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應視該外籍移民與本國勞工在生產上 屬於互補品或替代品(Grossman, 1982),企業可能藉由聘僱外籍移工,擴大生產 規模進而多聘僱本國勞工,亦可能減少聘僱成本相對較高之本國勞工,因此國 內實證研究分析多聚焦於外籍移工對本國勞工與資本的互補與替代關係,綜觀. 7. DOI:10.6814/NCCU201900664.

(18) 其結果,本國勞工與外籍移工之替代與互補關係均存在(陶宏麟、余月娥, 1999)。 我國基本工資接近許多社會新鮮人的起薪,自蔡政府上任以來,基本工資 已調升 3 次,調漲基本工資必然增加想找工作的人數,提高勞動參與率。根據 完全競爭勞動市場供需法則,調漲基本工資將產生超額供給,失業率上升,而 我國勞動市場實證研究是否支持上述理論,亦或我國基層勞工的就業市場實為 勞動獨買市場,調漲基本工資反而降低失業率? 依勞動基準法第 48 條第 6 項規定,主管機關得管制從事第 46 條第 1 項第. 政 治 大 人數視為外生變數進行統計分析,然而勞動部會同相 關 團 體 協 商 開 放 外 籍 移 立. 8 款至第 10 款規定工作之外國人國別及數額,因此我國現有文獻多將外籍移工. 工 數量時,亦是評估其對國內就業市場的影響及當前總體政經情勢所做出的決. ‧ 國. 學. 定,本研究認為將之視為外生變數不甚合理,為瞭解外籍移工人數、基本工資. ‧. 與我國勞動市場的長期均衡關係,及常、短期的關聯性與互動程度,本文將基. y. Nat. 本工資、勞動參與率、失業率、外籍移工人數與失聯移工人數五項變數一起納. er. io. sit. 入模型中,探討變數間的長期關係與短期動態調整過程,期能獲取可運用之資 訊,供主管機關制定相關政策之參考。. n. al.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節 研究推論 根據中央銀行報告,自 1990 年代以來,全球技術改變、傾向資本擴充而 非勞動擴充,而資本通常與高技術勞工互補,與低技術勞工互為替代,經濟合 作暨發展組織(2017)認為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等科技取代無技術或低技術的製 造業與服務業勞工,削弱勞工的薪資議價能力,使實質薪資成長停滯與勞動報 酬份額下降。實質薪資並未隨勞動生產力提升顯示勞動市場可能存在市場失 靈,需要政府適當介入以矯正失靈的現象。本研究認為,我國資方在基層勞工 的就業市場具壟斷力,勞資雙方議價能力不對等導致市場無效率,就業市場非 8. DOI:10.6814/NCCU201900664.

(19) 完全競爭市場,而較偏向勞動獨買市場,因此當政府訂定或提高基本工資,將 提高就業機會,提高勞動參與率且降低失業率。 根據經濟學的理性選擇理論,理性勞工應關心實質工資,實質工資代表名 目工資的實際購買力,表示名目工資能購買的貨物與勞務數量,而非薪水數 字。實質工資的計算公式為名目工資除以物價,若名目工資及物價皆上漲 1 倍,表示實際上能購買的商品數量並無增加。若以約 20 年為分析區間,1997 年至 2018 年消費者物價指數(17 項重要民生物資指數)年增率平均為 1.95%, 圖 3 為 199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基本工資與 1.95%年增率線作圖;若以約 10. 政 治 大 年增率平均為 3.02%,圖 4 為自 2007 年 7 月至 2018 年 12 月基本工資與 3.02% 立. 年為分析區間,2007 年至 2018 年消費者物價指數(17 項重要民生物資指數). 年增率線作圖,可看出基本工資始終跟不上重要民生物資的物價漲幅,領取基. ‧ 國. 學. 本工資的弱勢勞工實際購買力逐年降低。本文認為,雖然基本工資調升,惟因. ‧. 其漲幅仍不及消費者物價指數(17 項重要民生物資指數)的漲幅,則在理性消. y. sit. io. n. al. er. 參與率。. Nat. 費者的前提下,領取基本工資的弱勢勞工想找工作的意願會下降,將降低勞動. 圖3. Ch. engchi. i n U. v. 基本工資與 1.95%年增率線圖(1997-2018). 9. DOI:10.6814/NCCU201900664.

(20) 圖4. 基本工資與 3.02%年增率線圖(2007/7-2018). 政 治 大 外籍移工人數自 2010 年以來大幅上升,已佔我國總人口約 3%,然目前仍 立. 未有本國勞工反對引進外籍移工的大規模抗爭,是否表示外籍移工的數量仍有. ‧ 國. 學. 成長的空間,仍未排擠我國勞工的就業機會與就業意願?若只簡單使用勞動供. ‧. 需模型探討外籍移工對本國勞工工資與就業量的影響,在短期,其他因素不變. y. Nat. 的情形下,引進外籍移工會增加勞動供給,使本國勞工的工資或就業量下降,. er. io. sit. 長期則因資本調整,該模型的預測為增加外籍移工不影響本國勞工的工資及就 業量。上述模型過度簡化,其不考慮本國勞工的異質性、科技進步及資本隨勞. al. n. v i n 工的調整,工廠可能增加就業機會,因為不同勞工之間有互補性,專業化分工 Ch engchi U. 亦可提高效率,暗示增加外籍移工很可能會提高本國勞工的邊際產量,進而抵 消外籍移工對本國勞工的替代效果。.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一、研究架構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問題意識、研究架 構與流程。第二章為相關經濟理論分析及實證研究之文獻回顧。第三章說明本 10. DOI:10.6814/NCCU201900664.

(21) 文之研究方法,包含單根檢定、向量自我迴歸模型、共整合檢定、向量誤差修 正模型與 Granger 因果關係檢定,並進行實證探討與分析。第四章為結論與建 議,說明研究限制並對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二、實證分析流程 本文實證估計的分析流程,首先使用 Said and Dickey (1984)提出的 Augmented Dickey-Fuller (ADF)單根檢定,檢定各變數數列是否為定態,若該變 數為非定態數列,則檢定其是否具有相同的整合級次,以共整合模型或差分進. 政 治 大 Model, VECM)探討彼此間的互動關係。若變數間不存在共整合現象,則將變 立 行修正。若存在共整合,再使用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 ‧ 國. 學. 數取對數再一階差分後調整為定態,用向量自我迴歸(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模型進行短期 Granger 因果關係的分析。.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DOI:10.6814/NCCU201900664.

(22) 立. 政 治 大. sit. 研究流程圖. n. er. io. al. y. ‧. ‧ 國. 學. Nat. 圖5. Ch. engchi. i n U. v. 12. DOI:10.6814/NCCU201900664.

(2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欲了解外籍移工人數、失聯移工人數與基本工資是否影響我國就業 市場的失業率與勞動參與率,因此針對外籍移工、基本工資與勞動市場相關理 論與文獻進行探討。. 第一節 經濟理論探討 本節探討基本工資相關理論、供需法則下的勞動獨買市場模型、替代品與. 政 治 大. 互補品理論、理性選擇假說、移工遷徙與失業相關理論。. 一、 基本工資相關理論. 學. ‧ 國. 立. ‧. 理論上,在完全競爭市場中,每位勞工獲得的工資為其邊際生產力,有效. io. er. 升邊際生產力低於最低工資的勞工生產力。. sit. y. Nat. 率的最低工資能提供兩個功能,一為排除邊際生產力低於最低工資者,二為提. 基本工資的立法通常有兩個主要目標,一為降低雇主對工資的掌控權,二. al. n. v i n 為消除貧窮。惟提高基本工資能讓原本領基本工資的基層勞工增加收入,但也 Ch engchi U 可能減少企業雇用這些低技術勞工的意願,使被解僱的勞工喪失收入。. 以近年來我國就業市場現況來看,22K 政策7實施後,勞資雙方對基層勞工 的工資產生預期心理,打破工資剛性(wage rigidity)8,雇主與大專畢業生對起 薪形成共識,雇主不再需要提供高薪資以吸引求職勞工,增加資方對基層勞工 工資的掌控權,自然形成卡特爾(Cartel)壟斷聯盟。商品市場的卡特爾聯盟 (Katz & Mair, 1995)為生產相似產品的獨立企業約定各自生產的商品數量,並協. 7. 2009 年 4 月至 2011 年 9 月實施的「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 ,由政府提供實習生每 月 2 萬 2 千元薪資並外加勞健保,補助畢業生就業。 8 凱恩斯學派(Kaynesian Theory)提出工資存在向下調整的僵固性,以解釋失業產生的原因。 13. DOI:10.6814/NCCU201900664.

(24) 定商品的販售價格,以追求集體利益最大,惟實務上卡特爾聯盟非常脆弱,因 聯盟中的各企業欲最大化自身利益,仍有誘因生產超過約定數量的商品或以較 低價格販售商品,大多數國家亦制定反壟斷法,或稱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以保護自由公平貿易市場。22K 政策造成類似卡特爾聯盟的現象並非政府的本 意,惟與商品市場不同,適用基層勞工替代性高,大部分情況下雇主無誘因提 高薪資,此自然形成的卡特爾聯盟穩定發展,實為我國就業市場目前面臨的困 境。 基本工資為雇主合法聘僱勞工應給付之最低薪資,與其相對的為效率工資. 政 治 大 的原因,該假說提出之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期待效率工資提高員工之生產力 立. 假說(Efficiency wage hypothesis),解釋雇主願意給付勞工高於供需平衡點薪資. 及效率,其二,期待效率工資降低員工離職率,降低訓練新員工之成本。而因. ‧ 國. 學. 效率工資高於就業市場供需均衡點的薪資,屬市場失靈的一種態樣,為勞工失. ‧. 業的原因之一。. er. io. al. sit. y. Nat. 二、就業市場供需法則-勞動獨買市場模型. v. n. 假設就業市場為完全競爭市場,訂定高於均衡工資之基本工資會使市場出. Ch. engchi. i n U. 現超額勞動供給,因邊際勞動生產收入低於基本工資的勞工會被解雇,就業量 下降。 但若假設就業市場為勞動獨買市場,如圖 6 所示,勞動需求線為廠商的邊 際勞動生產收入(Demand=MRPL),等同雇用一單位勞動的邊際收益,勞動供 給線為廠商的平均勞動要素成本(Supply=AFCL),等同勞動者最低要求的工資率 (Ws),而在正斜率的勞動供給下,當廠商多雇用一單位勞動,除了付出該單 位的工資率外,原先雇用的勞動亦提高工資率,因此邊際勞動要素成本 (MFCL)會高於平均勞動要素成本,在追求利益極大化下,廠商的最適勞動要 素均衡點為 MRPL= MFCL,此時勞動獨買市場決定的均衡工資率(W*)會小於 14. DOI:10.6814/NCCU201900664.

(25) 均衡就業量所對應的邊際勞動生產收入,產生獨買剝削。. 圖6. 勞動獨買市場訂定基本工資圖. 政 治 大 在勞動獨買市場的情況下,當法規訂定的最低工資(W)位於均衡工資率 立. ‧ 國. 學. (W*)及競爭市場的均衡工資(W)中間時,可以保障勞動者獲得較高的工 資,同時提高就業機會,使新均衡就業量接近競爭市場的均衡就業(L). ‧. (Ws=AFCL=MRPL),減少無謂損失。惟當法規訂定的最低工資(W)高於競爭市. sit. y. Nat. 場的均衡工資(W)時,後果將與完全競爭市場的情況相同,就業市場會產生. al. er. io. 超額供給,均衡就業量下降。. v. n. 目前臺灣基層勞工找工作時薪資條件常為面議,面議多數情況為資方已對. Ch. engchi. i n U. 該職位訂下固定薪資,實為「價格決定者」;勞方只能選擇接受或拒絕,幾乎 無爭取較高薪資的空間,實為「價格接受者」。加上 22K 政策無意間讓資方形 成卡特爾壟斷聯盟,因此本文認為,目前國內基層勞工面對就業市場的應較偏 向勞動獨買市場。. 三、替代品與互補品 當兩勞動要素為 X、Y,Px 表示 X 勞動要素的價格,Qx 表示 X 勞動要素的 數量,Py 表示 Y 勞動要素的價格,Qy 表示 Y 勞動要素的數量,則 X、Y 交叉彈性 如方程式(1)。若 X、Y 為經濟學上的替代品,表示當 X 要素的價格上升時,Y 要 15. DOI:10.6814/NCCU201900664.

(26) 素的需求下降,兩要素的需求交叉彈性為正數;若 X、Y 為經濟學上的互補品, 表示當 X 要素的價格上升時,Y 要素的需求上升,兩要素的需求交叉彈性為負 數;若 X、Y 兩要素相互獨立,表示當 X 要素的價格上升時,Y 要素的需求不 變。 𝐸𝑃𝑥,𝑄𝑦 =. Δ𝑄𝑦/𝑄𝑦 𝜕𝑙𝑛𝑄𝑦 𝜕𝑄𝑦 𝑃𝑥 = = ˙ Δ𝑃𝑥/𝑃𝑥 𝜕𝑙𝑛𝑃𝑥 𝜕𝑃𝑥 𝑄𝑦. (1). 若全國勞動要素為同質,且工作機會不變,當一個外籍移工能完全取代一 個本國勞工時,表示兩勞動要素為完全替代品;若全國勞動要素為異質,例如 技術工與非技術工兩勞動要素,且兩者為互補品,此時開放外籍移工擔任非技. 政 治 大. 術工的工作,反而會增加技術工之勞動要素需求,技術工之工資與就業量皆會. 立. 增加。. ‧ 國. 學. 四、理性選擇假說. ‧. 經濟學假設消費者是理性的,能有效的在市場上做出讓自己獲得最大利益. y. Nat. sit. 的抉擇,最大化效用。理性選擇假說假設個體對不同的選擇存在一致性的偏. n. al. er. io. 好,不受個體情緒、當下社會情境或環境因素的影響,亦非直覺反應,所有的. i n U. v. 選擇皆為個體經過理性評估利弊後所做的決定。上述假設受到許多批評,因個. Ch. engchi. 體的認知能力有限,不可能所有決定皆為理性,且真實社會中,個體亦受誘惑 或情緒的影響,做出非理性的決策。. 五、移工遷徙、失業相關理論 有許多原因會導致人口遷徙,如環境因素、經濟因素、文化因素、社會及 政治因素等等,其中,因工作因素遷移的人通稱為移工,通常追隨季節性工作 而遷移,並無永久居留當地的意圖,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資料,2004 年全 球約有 2 億 3 千 2 百萬的國際移工。有關移工遷徙的理論分述如下: 16. DOI:10.6814/NCCU201900664.

(27) 「推拉理論(Push and Pull Theory)」:推力表示移民輸出國存在某一外力 迫使人口遷出,經濟環境不佳、經濟活動疲軟或就業機會不足是造成國際移工 遷徙的主因,形成人口推力;拉力表示移民輸入國存在吸引人口移入的誘因, 如就業機會及商機為國際移工最大的拉力。國際移工由勞動力過剩的地區遷徙 至勞動力短缺的地區,補充)當地勞動力的不足,遷徙時較偏好與原居住地鄰 近的地區,或文化、政治、氣候與地形相近的地區。 「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與「H-O 模型 (Heckscher-Ohlin model)」: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由 Paul A. Samuelson (1948)提. 政 治 大 致,該理論假設各國商品價格相同、貿易成本為零、生產的科技技術相同且市 立. 出,說明各國生產要素的價格如工資、資本使用成本等會因國際貿易而趨於一. 場皆為完全競爭市場。H-O 模型由 Heckscher (1919)與其學生 Ohlin (1924)提出,. ‧ 國. 學. 為一般均衡的數學模型,該模型使用 David Ricardo (1817)提出的比較優勢理. ‧. 論,根據貿易國的要素稟賦預測商業及生產的模式,當一國擁有相對較豐富或. y. Nat. 相對較便宜的某一生產要素時,生產使用該要素的商品即存在比較優勢。根據. er. io. sit. 上述理論,當勞動要素遷移至工資高之國家,各國勞動要素之價格最終會趨於 一致,此時各國勞動要素及工資達到均衡點,剛好等於移工遷徙成本。. al. n. v i n 「新古典經濟學(Neoclassical New C h Economics)」及「新移民經濟學(The engchi U. Economics of Migration)」:新古典經濟學認為,移工追求利益最大化,除了考量 工資及就業機會外,還會衡量所有遷徙的利益及成本,例如社會適應成本、政 府政策、個人特質及個人情感可能遭遇的困難。新移民經濟學則認為,移民並 非個人的決定而為一集體追求整體的利益最大化,為了增加所得及降低風險所 做的決策。當某一移民由原居住地區成功移入某一地區,會給原居住地區居民 正向期望,有同鄉的情誼,成功移民者提供原居住地區居民相關的交通、住所 及就業資訊等幫助,降低後至移民的成本及風險,原居住地區居民因而大量移 入相同地區,為「網絡理論」及「連鎖移民」,原則上當遷移之成本越高,連鎖. 17. DOI:10.6814/NCCU201900664.

(28) 移民現象越容易發生,而觀察已存的社會現象,一旦移民啟動上述過程,好似 此過程本身存在動能,政府已無法控制該連鎖移民形成之輸送網絡(Massey et al., 1993)。 「雙元就業市場理論(The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雙元就業市場將 就業市場分為要求高技術勞工之初級工作與要求低技術勞工之次級工作,發展 出兩部門模型,認為越高的最低工資會造成越多失業。此模型不探討移工移出 國與移入國,亦不分析移工遷徙的原因,而是主張因現代、後工業化社會或經 濟體之勞動力需求,將移入國國內勞動市場區分為資本密集之主要部門及勞力. 政 治 大 密集部門就業,此勞動力缺口正好由外籍勞工補充。Welch (1974, 1978)探討最 立. 密集之次要部門,後者之勞動條件及待遇較前者差,本國勞工不願意進入勞力. 低工資法並非全國適用的情況,建立兩部門模型,將模型分為適用最低工資法. ‧ 國. 學. 與不適用最低工資法的兩個部門,實證結果發現,最低工資提高後,勞工自適. ‧. 用最低工資部門流往非適用最低工資部門,導出非適用最低工資部門的供給線. y. Nat. 外移,均衡就業量增加,均衡工資下降,而當非適用最低工資部門的工資下降. er. io. sit. 後,原先就業的勞工可能因為均衡工資低於其要求的工資而離開就業市場,最 後,對整體就業量的影響取決於非適用最低工資部門的勞動要素供給線彈性與. al. n. v i n 適用最低工資部門的市場大小及其勞動要素需求彈性。相似的兩部門理論還有 Ch engchi U. Harris and Todaro (1970)提出的「Harris-Todaro 模型」,主張工資並非移工遷徙的 考量,對都市與郊區的預期所得才是移工遷徙的主要因素。 A.W. Phillips (1958)提出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說明貨幣工資變動 率與失業率的交替關係,該研究根據英國 1867 至 1957 期間的統計資料,說明 名目薪資的上漲率與失業率存在負向關係,即上漲率越高,失業率則越低。因 菲利普斯曲線探討名目薪資上漲率,而名目薪資上漲率與通貨膨脹率存在正向 關係,Samuelson 與 Solow 分析美國資料後,進而證實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亦 存在負向關係,短期來看,低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不可能同時並存。. 18. DOI:10.6814/NCCU201900664.

(29) 第二節 實證研究分析 一、國內文獻 Chuang (2006)運用臺灣 1973 至 2004 期間的資料,研究結果顯示最低工資 提高 10%,青少年勞動參與率增加 0.47%,對青年失業率則不顯著。 何金泉(2006)採用 1993 年至 2004 年臺灣 23 縣市資料,運用追蹤資料 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影響縣市失業率的成因為政策變數。. 政 治 大. 李誠(2007)以宏觀的角度分析國際移工在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 立. 角色,並以此推論引進外籍移工對本國勞工就業權益之影響。其研究結果顯. ‧ 國. 學. 示,1997 年以前外籍移工不會排擠本國勞工就業機會,因為當時「外籍移工在 我國勞動市場是扮演拼圖版的角色」,亦即外籍移工與本國勞工處在二個完全. ‧. 隔離的勞動市場工作(例如:同為基層勞工,但本國勞工可能是同階級中較高. y. Nat. sit. 階的技術人員,移工則是最底層的操作人員),外籍移工不影響本國勞工之就. n. al. er. io. 業機會與工資。但 1997 年之後外籍移工與本國勞工市場區隔的現象開始模糊,. i n U. v. 外籍移工與本國勞工互為的替代品的部分越來越大,可能原因有二,其一,政. Ch. engchi. 府使用外籍移工扶植資本密集產業之重大投資(成本低、不易流動等優點), 產業因而減少對本國勞工之需求,其二,雇主違法雇用失聯移工,利用失聯移 工無法被追蹤的隱密性、願意接受低於最低工資之薪資、被壓榨而無發聲權等 特性,侵蝕本國勞工的就業機會,也是導致就業率下降的因素之一。 林師模(2005)將我國就業市場分為效率工資市場與競爭性工資市場,分 析基本工資政策對就業市場經濟變數的影響,其實證研究結果有三,其一,基 本工資調漲會增加家計單位的勞動報酬;其二,基本工資調漲會降低傳統製造 業的就業量;其三,基本工資調漲會衝擊勞力密集產業的產值與出口。除了分 析基本工資政策外,其(2009)亦提出適度引進外籍移工能補足我國短缺的基 19. DOI:10.6814/NCCU201900664.

(30) 層勞工,然當引進超過某一數量時,產值可能不再提高,多餘的外籍移工可能 會對國內勞工的就業產生排擠效果。 在勞動經濟學的實證應用上,Mincer (1974)提出的薪資模型可說是探討教 育對薪資的影響、薪資不均與性別薪資差異等最廣泛使用的工具,周志霖 (2017)運用我國1994年至2014年之人力運用調查資料,以Mincer薪資模型探 討引進外籍移工對我國薪資的影響,該研究實證結果發現雇用外籍移工會降低 我國薪資水準,且隨著雇用的比例增加,對我國薪資的負面影響越大。 我國目前有研究基本工資對失業率與勞動參與率之關係者,有研究外籍移. 政 治 大 與率四者互動關係之實證研究。實務上,外籍移工是否應適用基本工資近期引 立 工對失業率之關係者,惟未有同時探討外籍移工、基本工資、失業率與勞動參. 起諸多討論,理論上,外籍移工適用基本工資有保護我國基層勞工的作用,當. ‧ 國. 學. 外籍移工與基本工資脫鉤,企業追求利潤極大化傾向聘僱外籍移工,會降低企. ‧. 業聘僱本國勞工的意願,造成失業率上升,惟再考慮外籍移工與本國勞工可能. y. Nat. 互為互補品或替代品,就無法質觀判斷當外籍移工不再適用基本工資將對本國. er. io. sit. 勞工權益與就業市場造成何種影響。除了上述四項變數外,本研究再加入失聯 移工人數,應用時間序列計量方法探討五項變數長期與短期間的互動關係。. n. al. Ch. engchi. i n U. v. 二、國外文獻 由於本研究參考之美國實證研究其研究對象多為低技術之基層移入移工, 過去歐洲已開發國家之移入移民則多具備與移入國勞工相似的教育與技術,本 研究將美國地區的實證研究與其他地區分開討論。. (一)美國實證研究 Brown, Gilroy and Kohen (1982)針對美國的實證研究就提出勞動獨買模型及 雙元就業市場理論,並提出探討調漲基本工資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時,應將焦點 20. DOI:10.6814/NCCU201900664.

(31) 放在就業者占勞動力的比率,並區分其對全職者與領時薪兼職者的影響,研究 結果指出,在年齡方面,調漲基本工資對20到24歲年輕人的負向影響小於其對 20歲以下年輕人的負向影響,惟其對占超過半數比重的25歲以上成人,影響則 未能確定;在產業方面,調漲基本工資在製造業及農業的負向影響大,其在其 他產業則未能確定。 由於美國的外籍移民通常聚集在特定區域,例如1990年代32.5%的外籍移 民住在洛杉磯、紐約及邁阿密三大都會區,而只有11.6%的本地勞工居住在紐 約、洛杉磯、芝加哥三大都會區(Borjas, 2003),許多實證研究探討移民對就業. 政 治 大 外籍移民數量的空間相關性。最著名為David Card (1990)發表的研究,該研究分 立 市場的影響時,將焦點放在不同區域的地理特性,分析本地勞工的工資水準與. 析邁阿密及其他城市的就業市場,比較馬里埃爾移工增加邁阿密7%勞動力之前. ‧ 國. 學. 與之後的就業市場情況,實證結果發現這些預期之外的移民湧入對邁阿密的就. ‧. 業市場沒有顯著的影響。惟當Angrist and Krueger (1999)複製Card的研究,選擇. y. Nat. 其他研究期間時,其研究結果發現,這些不受政策管控、幽靈般的外籍移民對. er. io. sit. 邁阿密的就業市場有顯著的負向影響;近年Borjas、Peri亦分別複製Card的研 究,惟將研究對象採取不同的分群方法,實證結果為Borjas (2017)推翻Card的研. al. n. v i n 究結果,Peri (2017)卻支持Card的研究結果,未獲一致的實證研究結果讓移民議 Ch engchi U 題越演越烈。. 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對空間相關分析的結論是否有效提出2個問題,其 一,若外籍移民聚集在成長中的經濟體為內生因素,則外籍移民與本國勞工工 資的關係會產生虛假的正相關結果;其二,本國勞工會因外籍移民影響工資, 主動遷徙至其他城市,上述兩項因素使就業市場重新調整至新均衡點。最終外 籍移民不只對移入城市造成影響,其影響將遍及所有城市,因此,最後實證結 果得出不同城市中本國勞工面對的就業機會幾乎不受外籍移民所影響。為了避 免上述虛假的實證結果,Borjas, Freeman and Katz (1997)建議將研究分組提升至 21. DOI:10.6814/NCCU201900664.

(32) 國家而非各城市,該研究將本地勞工分為低技術勞工及高技術勞工,在1980年 至1990年流入美國的外籍移民為相對低技術移工的情形下,其結果發現這些外 籍移民使本國低技術勞工的經濟地位變得更低。這些關於空間相關性分析的研 究讓其他研究者知道,研究本國勞工的就業機會是否受到地理空間分布影響並 非分析外籍移民是否對經濟造成影響的有效方法,因為當地就業市場會自行調 整至新均衡,不適用教科書上封閉市場的供需模型。 Altonji and Card (1991)研究美國120個主要城市1970至1980年針對就業市場 的普查資料,焦點放在工業部門,並將本國就業市場中的勞工分為高技術勞工. 政 治 大 本國低技術勞工的衝擊,其結果顯示本國低技術勞工的就業量受外籍移民的工 立. 與低技術勞工。該研究實證結果有三,其一,該研究探討各城市的外籍移民對. 資及技術高低所影響,若城市中外籍移民的數量增加1個百分比,能帶動約1個. ‧ 國. 學. 百分比本國工業部門低技術勞工的就業量,又外籍移民與本國低技術勞工的競. ‧. 爭有種族與性別的差異,在黑人女性中競爭最激烈,在黑人男性中競爭程度最. y. Nat. 低;其二,該研究比較本國低技術勞工在各產業的分佈是否因外籍移民密度高. er. io. sit. 低而有所不同,欲探討外籍移民是否迫使本國低技術勞工離開某些產業的就業 市場,研究證據顯示,在外籍移民密度高的城市,本國低技術勞工會遷出外籍. al. n. v i n 移民密度高的產業,該研究亦發現,與全國趨勢相比,外籍移民密度高的城市 Ch engchi U 其就業量下降幅度較低,表示外籍移民讓某些低工資產業得以繼續存活;其. 三,該研究進行迴歸分析,欲探討外籍移民佔比及其變化與本國勞工就業量及 其變化之間的關係,該研究使用橫斷面分析與一階差分分析(first-difference analysis)的實證結果不同,而該研究主張個別城市可能有一些特殊因素會影響 外籍移民的密度及本國勞工的就業量,而一階差分分析比較不受這些特殊因素 所影響,其結果發現外籍移民增加不會影響本國低技術勞工的就業量及勞動參 與,惟對本地勞工的工資有負向影響。 Card and Krueger (1993)探討1992年4月1日紐澤西(New Jersey)最低工資 22. DOI:10.6814/NCCU201900664.

(33) 從每小時4.25美元上漲至5.05元的影響,該研究對象為位於紐澤西與位於最低工 資不變之賓州(Pennsylvania)的410家速食餐廳,實證結果為紐澤西餐廳的就 業量比賓州餐廳的就業量增加了13個百分比,與傳統的競爭市場理論模型結果 不一致,該研究提出的解釋為,速食餐廳產業的資方在就業市場的工資決策上 可能具有相當程度的優勢,符合勞動獨買市場模型。 Borjas, Freeman and Katz (1996)分析了探討美國外籍移民對就業市場有何影 響的文獻研究,發現研究的實證結果取決於其選取的研究材料及研究方法,該 研究將主要的研究方法分為兩種,一為空間分析,一為要素稟賦分析。空間分. 政 治 大 證結果多為本國勞工所得及就業量受外籍移民的影響不大,因為雖然外籍移民 立 析探討不同區域中外籍移民的人數或變化對本國勞工所得及就業量的影響,實. 增加了勞動供給,本地勞工亦會隨之調整適應;要素稟賦分析使用一般均衡觀. ‧ 國. 學. 點,將外國移民視為勞動供給的一部分,實證結果多為外籍移民及貿易緩慢推. ‧. 升1980年代美國所得不均的情形。該研究比較上述兩種研究方法,發現研究材. y. Nat. 料為1980年至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的橫斷面空間比較分析實證研究,對外籍移. er. io. 析的有效性。. sit. 民是否影響男性勞工所得尚無一致的研究結果,因此讀者始終懷疑相關解釋分. al. n. v i n Borjas (2003)認為教育及工作經驗是區分高技術勞工與低技術勞工的關鍵 Ch engchi U. 因素,勞動者進入就業市場後亦學習新技術,不應該只用教育程度區分勞動. 者。該研究分析美國 1960 年至 1990 年十年一次的普查資料及 1998 年至 2001 年現住人口調查資料,研究對象為 18 至 64 歲計入勞動人口的男性,定義在外 國出生者及非本國國民者為外籍移民,其餘則為本國勞工,該研究將男性勞工 分為四組,分別為高中輟學組(未完成 12 年學校教育)、高中畢業組(完成 12 年學校教育)、大學輟學組(完成 13 年至 15 年學校教育)及大學畢業組,假設 有相同教育程度但不同工作經驗的勞工參與同一個就業市場,並假設兩者非屬 完全替代的勞動要素,其研究發現,研究期間內各組的本國勞動力人數改變不. 23. DOI:10.6814/NCCU201900664.

(34) 大,實證結果有三,其一,外籍移民的增加會降低與之競爭勞工之工資,當外 籍移民增加 1 個百分比,會降低與之競爭的本國勞工工資 3 至 4 個百分比;其 二,外籍移民會降低與之競爭的本國勞工就業意願,10%的外籍移工供給衝擊9 會降低 6.4%的年所得。由上述實證結果可知,該研究對象之外籍移民與本國勞 工為替代品大於互補品的勞動要素,因外籍移民的增加降低本國勞工的工資, 又本國勞工的就業意願受工資影響,因此外籍移民的增加亦降低本國勞工的就 業意願。根據經濟理論,不論外籍移工對國家經濟是否真的有影響,若企業及 就業市場勞工面對外籍移工的供給衝擊之自我調整能力越佳,統計分析的橫斷. 政 治 大 Basso and Peri (2015)使用1970年至2000年的普查資料及2008年至2012年美 立. 面相關性(cross-region correlations)就越小。. 國社區調查的資料,探討美國外籍移民是否影響本國勞工的就業,該研究發. ‧ 國. 學. 現,不管是總體或依技術高低將本地勞工分組的分析,不管是否考慮各地區的. ‧. 科技發展或地理因素,實證結果皆為外籍移民淨增加對本國勞工的工資及就業. io. er. 求的情況下接納外籍移民。. sit. y. Nat. 量存在零或些微正向的影響,換句話說,區域經濟體得以在不影響本地勞工需. Kane and Rutledge (2018)探討1980年至2015年美國50州的移民與經濟表現. al. n. v i n 總體變數,該研究探討移民二代與經濟成長間的互動關係,實證結果有二,其 Ch engchi U 一,雖然整體來看,移民與經濟成長間存在正向關係,但若按個別區域分析, 移民二代占勞動力的比率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就業量、本國 勞工就業量、人均所得存在負向關係,當移民二代占全美國勞動力的比率上升1 個百分比時,國內生產總值成長率會降低0.32個百分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成 長率會降低0.28個百分比、人均所得成長率會降低0.3個百分比;其二,上述負 向關係會隨時間而消散,該研究猜測可能原因為,原先相對貧窮的移民會隨時 間提昇本身技術並融入社會,進而抵銷其對經濟成長的負向影響。. 9. 某一特定期間遷入的外籍移工數量除以該特定期間本國勞工的平均人數加上該特定期間起始 點外籍移工人數。 24. DOI:10.6814/NCCU201900664.

(35) 分析上述實證研究,Card多分析移民在地區間的移動,偏向空間統計方 法,Borjas則將整體國家的移民以教育與經驗分群,又Card在1990至1993年發表 的實證研究結果皆為外籍移民對移入國勞工就業量有正向影響或無統計上顯著 的影響,2003年後的實證研究開始發現外籍移工對移入國勞工有負向的影響, 可能表示隨著外籍移工人數的增加,逐漸排擠移入國勞工的就業機會。. (二)其他地區實證研究 Pischke and Velling (1997)探討德國的移入移民對本國人就業的影響,該研. 政 治 大 的變化、各年移民人數及淨增加值,其研究結果為並無顯著的統計結果證明移 立. 究將國內328個縣市重新劃分為167個區域,分析1985年至1989年移民人數比率. 民影響本國人的就業。Dustmann, Fabbri and Preston (2005)分析英國教育與就業. ‧ 國. 學. 部門的勞動力調查(British Labour Force Survey)資料,該研究將本國勞工、移. ‧. 民與近期移民(定義為1990至2000年間)依教育程度分為三個類別,其研究結. y. Nat. 果與Pischke and Velling的實證結果相似,並無顯著的統計結果證明移民會影響. er. io. sit. 本國整體就業市場、勞動參與率、失業率與工資。惟該研究亦指出,相對於美 國的移入移民多為低技術的移工,英國的移入移民在教育與技術水準與本地勞. n. al. i n 工十分相似,可能是導致實證結果不顯著之主因。 Ch engchi U. v. Boubtane, Coulibaly and Rault (2011)使用 Kónya (2006)修改的追蹤資料. Granger 因果關係檢定方法,該檢定方法不假設追蹤資料為同質,且考量不同國 家可能存同時期相互依賴,該研究探討 1980 年至 2005 年 22 個經濟合作暨發展 組織國家的外籍移民、本國勞工失業及國內生產總值的三者間的 Granger 因果 關係,指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過去 10 年來移入移民大幅增加,不僅擴充 了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的勞動力人口,亦是歐洲經濟成長的主要推手,實 證結果有二,其一,只有葡萄牙的失業負向 Granger 影響移入移民,並無統計 上的證據顯示移入移民 Granger 影響其餘國家的失業;其二,只有法國、冰 25. DOI:10.6814/NCCU201900664.

(36) 島、挪威及英國 4 個國家的經濟成長正向 Granger 影響移入移民,並無統計上 的證據顯示移入移民 Granger 影響其餘國家的經濟成長。Ekrame (2012)接續使 用追蹤資料向量自我迴歸模型,探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國家外籍移民、本 國勞工失業及國內生產總值的三者間如何互相影響。 McQuillan (2013)探討加拿大的就業市場是否真的缺工,提出某些產業缺 工,某些產業的勞工卻供過於求,政策應該平衡勞動市場而非單純增加勞動力 供給,問題在於,外籍移民是否填補了失業率高的產業勞動力缺口。 Dustmann, Schönberg and Stuhler (2016)探討因實施新政策產生之無預期大. 政 治 大 場的影響,其研究結果顯示捷克勞工的供給衝擊會快速降低當地勞工的工資及 立 量(約占當地就業市場10%的就業量)捷克通勤勞工對捷克與德國邊界就業市. 就業量,工資的反應速度領先就業量,整體而言,當捷克勞工佔整體就業量的. ‧ 國. 學. 比重增加1%,當地勞工的工資會稍微降低0.13%,當地勞工就業量則降低. ‧. 0.9%。細看不同分群,移工對年輕當地勞工的工資影響較大,對年老當地勞工. y. Nat. 的影響則表現在就業量,說明該就業市場的勞工供給彈性大,或年老勞工的工. er. io. sit. 資剛性比年輕勞工大。該研究亦提出三項原因,說明其研究結果為何與其他類 似的實證研究不同,其一,通勤勞工並不在其就業市場所在地居住與消費,降. al. n. v i n 低因移工消費而增加的商品市場需求;其二,該研究聚焦在就業市場短期內突 Ch engchi U 然的大量供給衝擊;其三,當地企業可能將該供給衝擊視為短期現象,因而不 願意增加資本的投入與提升技術。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針對移民與失業的研究(2016)發現移工受失業率的 影響大於本國勞工,西班牙、希臘、及愛爾蘭於 2007 年至 2014 年間移民的失 業率分別上升了 25%、25%及 11%,而同期間本國勞工的失業率分別只上升 15%、15%及 10%,瑞典、比利時、瑞士、奧地利及芬蘭的移民 2014 年失業率 皆超過本國勞工的 2 倍。 上述實證研究對象皆為移入國之移民與其尚未取得移入國國民身分之移民. 26. DOI:10.6814/NCCU201900664.

(37) 二代,在我國,與其角色相似者為外籍移工,引進外籍移工是否影響本國勞工 就業亦受到廣泛討論,又本研究認為,外籍移工來臺工作的薪資多領取基本工 資,少有議價空間,因此將基本工資放入模型中,探討其與外籍移工、就業市 場勞動參數的互動關係較符合我國社會實際情況,又我國的外籍移工政策限制 了其工作內容,因此推測本文實證結果可能與美國的研究結果較為類似。.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7. DOI:10.6814/NCCU201900664.

(38) 第三章 實證模型與結果 實證研究上,選取不同的資料或採用不同的統計分析方法常會導致不同的 研究結論,根據經濟展望雜誌(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發表的研究, 選取相同的經濟資料亦會因不同的分群方法而得出衝突的研究結果(Christian Dustmann, Schönberg, & Stuhler, 2016),本研究選取整體資料,如全國外籍移工 人數、全國失聯移工人數、全國失業率、全國勞動參與率與全國一致的基本工 資,分析期間自外籍移工人數統計資料的起始月份 1997 年 1 月,至基本工資最. 政 治 大 數整體的趨勢變化及長短期互動關係。 立. 近一次調漲前的最後月份 2018 年 12 月,不再對研究對象分群,以分析五項變. ‧ 國. 學. 第一節 資料來源與變數說明. ‧. 本研究使用的五項變數為外籍移工人數(簡稱為 M)、失聯移工人數(簡. y. Nat. sit. 稱為 Mmissing)、基本工資(簡稱為 Wmin)、失業率(簡稱為 U)與勞動參與率. n. al. er. io. (簡稱為 L),期間自 199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共計有 264 筆觀察值,圖 7. i n U. v. 至圖 11 分別為五項變數 199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的時間序列圖。. Ch. 圖7. engchi. 外籍移工人數. 資料來源:勞動部統計處 28. DOI:10.6814/NCCU201900664.

(39) 圖8. 失聯移工人數.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內政部移民署.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圖9. i n U. v. 失業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之人力資源統計資料. 29. DOI:10.6814/NCCU201900664.

(40) 圖 10. 勞動參與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之人力資源統計資料.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圖 11. i n U. v. 基本工資. 資料來源:勞動部. 失業率與勞動參與率的資料來源為行政院主計總處之人力資源統計資料 10.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告,我國就業與失業相關統計資料係參採國際勞工. 組織之就業、失業標準定義及所建議之統計方法辦理。臺灣地區總人口可分為. 10. 我國人力資源調查係採分層二階段隨機抽樣法(stratified two-stag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每月自臺灣地區總戶數中抽取約 2 萬個家庭近 6 萬個 15 歲以上人口進行調查,抽出率為 0.25%。 30. DOI:10.6814/NCCU201900664.

(41) 15 歲以上之民間人口、15 歲以下及非民間人口兩大類,15 歲以上之民間人口再 分為勞動力及非勞動力兩類,勞動力指資料標準週11內臺灣地區戶內年滿 15 歲,可以自由從事經濟活動之本國籍民間人口12,包含就業者及失業者。就業者 的定義為資料標準週內年滿 15 歲,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從事有酬工作(不 論時數多寡),或每週工作 15 小時以上之無酬家屬工作;有工作而未做之有酬 工作者;已受僱用領有報酬但因故未開始工作者。失業者的定義為資料標準週 內年滿 15 歲,且同時符合以下 3 個條件者:無工作;隨時可以工作;正在尋找 工作或已找工作在等待結果,尚包括等待恢復工作者及找到職業未開始工作亦. 政 治 大 參與率的定義為就業者與失業者相加占 15 歲以上民間人口的比率,如方程式 立. 無報酬者。失業率的定義為失業者占勞動力的比率,如方程式(2)所示,勞動力. (3)所示。. 勞動參與率(L) = 勞動力/15 歲以上民間人口*100%. (3). ‧ 國. 學. (2). 失業率(U) = 失業者/勞動力*100%. ‧. y. sit. io. er. 趨勢。. Nat. 我國失業率自 2010 年後大致呈現下降趨勢,勞動參與率則大致呈現上升. 外籍移工人數的資料來源為勞動部統計處,根據勞動部統計處發布的統計. al. n. v i n 資料背景說明,其統計對象為雇主依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第 1 項第 8 款至第 10 Ch engchi U. 款聘僱之外國人13,統計標準時間為當月底之事實。由圖 8 可看出我國外籍移工 人數大致呈現上升的趨勢,2010 年後更是逐年增長。 失聯移工人數的資料來源為內政部移民署,依就業服務法第 56 條規定, 受聘僱之外國人有連續曠職 3 日失去聯繫或聘僱關係終止之情事,雇主應於 3 日內以書面通知當地主管機關、出入國管理機關及警察機關。. 11. 調查資料標準週為每個月含 15 日那一週。 民間人口係指 15 歲以上本國人口扣除武裝勞動力(現役軍人)、監管人口、失蹤人口、外籍人 士、外籍勞工及尚未取得中華民國國籍之外籍配偶等,包括勞動力與非勞動力。 13 外國人受聘從事第 8 款及第 10 款規定之工作者為產業外籍勞工,受聘從事第 9 款規定之工 作者為社福外籍勞工。 31 12. DOI:10.6814/NCCU201900664.

(42) 許多國外實證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尚未取得移入國國民身分的移民二代,然 而我國情況則不同,我國類似身分者為東南亞新移民的婚生子女,緣於「向下 婚配」與歧視東南亞新移民的社會文化風氣,東南亞新移民二代多出生於社經 地位較低的家庭,而隨著東南亞新移民二代成長後進入就業市場,成為勞動 力,其對臺灣勞動參數的影響值得深入探討,然而,新移民二代統計數據的重 要性長期以來被政府漠視,這些所謂的「新臺灣之子」並無公開的資訊,增加 研究的困難度,因此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客工制度下的外籍移工,未能針對新移 民二代進行統計分析。. 政 治 大 資料,基本工資係指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內所得之報酬,凡符合勞動基準法所 立. 基本工資的資料來源為勞動部網頁,根據勞動部網頁基本工資問答專區的. 學. ‧ 國. 定「工資」定義14之項目均可納入,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之工資與休息日、休假 日及例假工作加給之工資。. M(人) Mmissing (人). 標準差. 偏態係數. y. 4.07. 0.82. 0.19. sit. 58.11. 0.50. -0.16. 峰態係數. a l17448.08 1921.14 v 0.85 i n C h 129338.17 U 0.98 397921.02 engchi. n. Wmin (元). 平均數. er. io. L(%). ‧. U(%). Nat. 變數. 表格 1. 變數之基本統計量. 1042.34. 536.56. 0.53. -0.09 -0.64 -0.44 -0.24 -0.10. 註:本表格中之變數未經季節調整與自然對數轉換. 第二節 時間序列模型. 14. 勞動基準法第 2 條定義的工資為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 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 32. DOI:10.6814/NCCU201900664.

(43) 一、單根檢定 本研究檢驗外籍移工人數、失聯移工人數、基本工資、失業率與勞動參與 率五項變數之間的互動關係,先假設五項變數皆為內生變數,由於總體經濟變 數的時間序列常為非定態資料,具有隨機趨勢而非確定趨勢(Nelson & Plosser, 1982),造成相互獨立的非定態變數數列在迴歸中卻呈現顯著,使統計結果出現 一個不存在的相關性。因此需在分析前進行單根檢定,避免虛假迴歸的估計結 果。定態資料指變數的平均值、變異數及共變數與時間相互獨立,任一外生衝 擊對其只能產生短暫的影響,且該影響將隨時間拉長而逐漸收斂至長期均衡;. 政 治 大. 非定態資料則指變數持續而長期的隨機移動,任一外生衝擊對該變數有恆久的. 立. 影響。. ‧ 國. 學. 若單根檢定結果顯示數列非定態,可將數列取一階差分消除其非定態性, 惟差分可能犧牲資料隱含的長期均衡訊息,為了避免數列過度差分,可先確認. ‧. 數個時間序列間是否存在共整合關係。Granger (1981)指出,若有數個非定態的. sit. y. Nat. 數列差分後呈現定態,表示其在未差分時可能就存在定態的線性組合,若數個. al. er. io. 時間序列未差分的原始資料即存在定態的線性組合,則被認為存在共整合現. v. n. 象。利用 Johansen 檢定(Johansen test)可確認數個時間序列間是否存在一個. Ch. engchi. i n U. 以上的共整合關係,Johansen 的五模型最大概似共整合檢定(cointegration test)含線性趨勢(linear trend)及二次趨勢(quadratic trend),應用範圍比 Engle-Granger 提出的兩階段檢定廣,Engle-Granger 檢定第一階段先針對殘差進 行單根檢定,第二階段再以第一階段的結果建構誤差修正模型,其假設數個時 間序列間只存在一個共整合關係,因此無法處理存在一個以上共整合關係的數 個時間序列。本研究不預測五項變數間只存在一個共整合關係,因此採用 Johansen 檢定確認各變數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係,若非定態數列的隨機過程 剛好有相同的隨機趨勢,則表示可能存在共整合現象,表示非定態隨機過程的 線性組合會變成定態隨機過程,雖然短期變數間可能存在偏離現象,長期仍會 33. DOI:10.6814/NCCU201900664.

(44) 往均衡方向調整。若變數間存在共整合關係,則運用向量誤差修正模型進行分 析,檢測變數間短期調整與長期均衡關係,最後再進行 Granger 因果關係檢 定。. 二、向量誤差修正模型 原始的向量自我迴歸模型沒有考慮共整合關係,若兩項變數存在共整合關 係,表示兩者在相同整合級次呈現定態數列,換言之,兩者未差分的原始數列 就存在定態的線性組合,存在線性組合的時間序列其殘差為定態。當變數皆為. 政 治 大 型;若變數存在共整合關係,差分後的向量自我迴歸模型模型需加入共整合誤 立. 相同整合級次的數列資料且無共整合關係,始可使用差分後的向量自我迴歸模. ‧ 國. 學. 差項,為向量誤差修正模型。根據 Engle and Granger (1987)提出的 Granger 表現 定理(Granger representation theorem),共整合與誤差修正模型互為充分且必. ‧. 要條件,揭露了變數間的雙向關係,因此可以使用誤差修正模型來描述變數間. sit. y. Nat. 長期與短期的動態調整過程。當發生外生衝擊時,體系內的變數之間發生短期. al. n. 點為同時包含短期調整與長期均衡關係。. Ch. engchi. er. io. 失衡,透過向量誤差修正模型的誤差修正項,將短期失衡調整至長期均衡,優. i n U. v. 三、因果關係檢定 Granger (1969)提出以變數預測力(predictability)來衡量變數間的因果關 係,若兩時間序列間存在因果關係時,則依獨立變數加入過去的訊息會增加因 變數的解釋能力。此一因果關係非前因後果,而是領先-落後的概念,為一個變 量當期值和其他變量過去值之間的相關關係。如果變數 X 過去的資訊有助於預 測變數 Y 所需資訊,則 X 變數 Granger 影響變數 Y;當 X、Y 變數相互 Granger 影響時,即兩者存在回饋關係。Granger 因果關係為解釋變數間互為領先、落 後、回饋或無關係之一種檢定方法。 34. DOI:10.6814/NCCU201900664.

(45) 第三節 實證模型與結果分析 本研究先對所有變數進行季節性迴歸分析,發現勞動參與率及失聯移工存 在季節性變異,因此先對此兩項變數進行季節調整。然後對外籍移工、失聯移 工、基本工資與勞動參與率四項變數取自然對數,標準化變數資料使其數值落 入一個較小的特定區間,以達到統計的最佳效益。之後進行 ADF 單根檢定,確 定實證資料符合定態數列,最後運用 Johansen 檢定、向量自我迴歸模型分析及 Granger 因果關係檢定等時間序列計量方法,探討外籍移工人數、失聯移工人. 政 治 大. 數、基本工資、失業率與勞動參與率之間的關係。. 立. ‧ 國. 學. 一、季節性迴歸分析及單根檢定. 若某一項變數的時間序列存在季節性,表示該變數有規則地於每年相同的. ‧. 期間出現類似的變動,為了避免研究變數的季節趨勢干擾研究結果,進行統計. y. Nat. sit. 分析前應確定研究變數是否存在季節性,若存在季節性,應進行季節調整以去. n. al. er. io. 除該變數之季節性。本研究分析五項變數的月資料,對每項變數的季節性迴歸 模型如方程式(4)所示: 11. Ch. engchi. i n U. v. (4). 𝑦𝑡 = ∑ 𝛽𝑖 𝐷𝑖 + 𝜀𝑡 𝑖=1. 其中𝐷𝑖 為虛擬變數,𝐷𝑖 = {. 1, 𝑖期 0, 其他. ,𝑖 = 1, 2, … ,11,𝛽𝑖 為待估係數。上列模型可. 檢定某期變數值是否異於其他期變數值,當某一𝛽𝑖 的 F 值顯著異於 0,則該 i 期 變數值異於其他期變數值,可知該變數時間序列有季節性。本研究使用美國人 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開發之 X-13 Arima 方法進行季節調整,將變數時間 序列中之季節性分離出來。 本研究使用 ADF 單根檢定法,依是否考慮常數項及時間趨勢項三種模型進 35. DOI:10.6814/NCCU20190066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ircuit sat: Given a circuit, is there a truth assignment such that the circuit outputs true?.. • circuit sat ∈ NP: Guess a truth assignment and then evaluate the

circuit sat: Given a circuit, is there a truth assignment such that the circuit outputs truea. • circuit sat ∈ NP: Guess a truth assignment and then evaluate

• When a system undergoes any chemical or physical change, the accompanying change in internal energy, ΔE, is the sum of the heat added to or liberated from the system, q, and the

• A way of ensuring that charge confinement does occurs is if there is a global symmetry which under which quarks (heavy charges) are charged and the gluons and other light fields

According to a team at Baycrest’s Rotman Research Institute in Canada, there is a clear link between bilingualism and a delayed onset of the symptoms of Alzheimer ’s and other

There is a growing recognition that China will change the world, not only economically, but also politically, intellectually, ideologically and culturally...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four results of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or Sentiment and Stock Returns, such as (1) Investor

Over there, there is a celebration of Christmas and the little kid, Tiny Tim, is very ill and the family has no money to send him to a doctor.. Cratchit asks the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