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增強式訓練理論

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最初是由前蘇聯與東德的教練在訓練 過程中加入該訓練方法,在1960年代中期的田徑比賽中,展現出優異 的訓練成果(蔡崇濱等,2004)。當時尚無正式的名詞,最早提出該 名詞的是前蘇聯田徑教練Yuri Verohoshanski (張木山,2004)。

增強式訓練是指肌肉透過預先伸展的離心收縮方式,隨後藉由彈 性 能 的 儲 存 與 釋 放 , 立 即 產 生 快 而 強 力 的 向 心 收 縮 的 運 動 表 現

(Baechle與Earle ,2000;蔡豐任,2007),這樣的離心收縮再向心收 縮稱之為牽張-收縮循環(Stretch-shortening cycle, SSC)。在生理作 用機轉上,牽涉到肌肉及神經系統,牽張反射是牽張收縮循環裡一個 重要機制,此機制能快速的連結離心神經與向心神經,利用身體本體 感覺受器的刺激,在做短時間內增加運動單位徵招。而且它是一種增 進選手瞬發力的訓練方式,在許多研究當中,利用這種原理確實達到 增進爆發力的訓練效果(吳志賢,2010;黃薰萱,2011;陳威志,2011)。

然而,SSC 可依作用時間的長短分為兩種:一種時間較長,一

 

10 

種時間較短。長SSC 的特徵是髖、膝、踝關節角度變化大,且運動 時間長於250ms,屬於這一類的運動型式如籃球的投籃起跳動作、排 球的攔網起跳;短SSC的特徵是上述關節角度的變化很小,運動的持 續時間在100-250ms 之間。相關的動作如短跑的支撐階段、跳高、跳 遠的起跳等。

增強式訓練可有效提升運動表現,但也有相關研究指出肌肉從事 離心收縮後,對肌肉損傷的變化情況,以及離心運動對肌肉損傷的適 應問題來進行探討,並指出因從事不熟悉或新的高強度離心運動,會 使肌纖維的組織和細微構造被拉扯而受到損傷,進而誘發延遲性肌肉 痠痛(delayed onset musclesoreness,簡稱DOMS )之狀態,約在運動停 止後24- 27 小時之間,關節活動範圍( range of motion,簡稱ROM ) 下 降和肌肉痠痛的情況最為明顯,但肌肉組織發生水腫的現象,卻出現 在運動後第五天左右。為了解決增強式訓練造成之傷害,Robinson、

Devor、Merrick與Buckworth(2004)以大學女生為研究對象,同樣比 較8週的陸上與水中增強式訓練對垂直跳、肌力、衝刺速度與肌肉痠 痛的影響。結果發現在肌肉痠痛部分,陸上組則顯著的較水中訓練組 來的眼重。增強式運動是利用肌肉向心收縮前的快速離心收縮特性,

來產生爆發力和強度,並著重於離心及轉變為向心收縮之速率。其動 作是讓運動員的肌肉在收縮之前先做一次快速的伸展,在安全的考量

下,強調重質而非重量的原則下訓練(鄭景峰,2002)。

小結:增強式訓練利用肌肉向心收縮前的快速離心收縮特性,來 產生爆發力和強度,並以提昇肌肉力量、關節穩定度、垂直跳高度等 運動表現能力,但是,增強式訓練的性質,隱藏著潛在的急性肌肉酸 痛或肌肉骨骼損傷。水中增強式訓練,能夠提升運動表現,並可藉由 水的浮力降低受傷的風險。因此,防止增強式訓練造成的傷害,仍然 是目前關注的議題。

 

12 

第二節 增強式訓練與肌力表現

增強式訓練是一種增進爆發力的肌力訓練法(林正常,2002),

期訓練動作主要分為下肢與上肢兩種,下肢方面主要是針對跳躍能力 方面進行,其動作包括跨跳、彈跳、單腳跳及其他跳躍動作(林芳英,

2002);而應用於上肢訓練的方法少之又少,其主要是以增強式伏地 挺身、藥球訓練兩種方式進行(medicine ball training)(鄭景峰,

2002)。

下肢增強式訓練常利用Bounds、Hops、Jumps、Leaps、Skips 和 Ricochets等運用原理,來設計跳躍訓練的內容,其主要目的為獲得最 大水平-垂直跳躍的能力和下肢快速的彈跳能力(陳敦禮,1996;

James & Robert, 1999)。已有研究指出八週的增強式訓練顯著改善跳 要能力及提高爆發力,增進蹲踞跳(Squat Jump, SJ)與立正垂直跳

(Counter Movement Jump, CMJ)成績(Toumi, Best, Martin, F’ Guyer,

& Poumarat, 2004)。Abass(2009)以40位大學男性學生年齡18-27 歲,進行12週的下肢增強式訓練,結果發現進行落地跳(Drop Jump, DJ)及反彈跳(Rebound Jump, R J)對男性大學生的下肢肌力有顯著的 差異。Markovic(2007)指出經過落地跳及蹲踞跳訓練可改善垂直跳 高的高度約增加4.7%,經過立正垂直跳訓練可改善垂直跳高的高度約 增加8.7%,經過下蹲擺臂垂直跳(Counter Movement Jump with the

Arm swing,CMJA) 訓練可改善垂直跳高的高度約增加7.5%。Francois 及Morgan(2011)等人以23位游泳選手,年齡平均14.2±0.2歲,進行 6週的下肢增強式訓練,發現在跳躍測試中訓練組的蹲踞跳高度高於 控制組3.24±3.17cm,在立正垂直跳高度高於控制組4.67±3.49 cm,游 泳50M水中出發速度訓練組高於控制組0.04±0.04m‧s-1 ,游泳400M 水 中 出 發 速 度 訓 練 組 高 於 控 制 組 0.04±0.05m ‧ s-1 。 Mack, Amaris,William &Tedd (2011)等人,藉由16位女性足球選手進行 14週的下肢增強式訓練,利用垂直跳高度來檢測訓練組與控制組的差 異 , 結 果 顯 示 前 側(p=0.688),訓練7週後(p=0.117),訓練14週 後 (p<0.001*)藉由以上結果得知增強式訓練能有效的提高垂直跳高度 。 Myer. Ford, Palumbo, 和Hewett(2005)指出,排球選手經六週增強 式訓練後,顯著地增進單腳跳遠及垂直跳高的表現。

藥球和伏地挺身是增強式訓練針對上半身的一種重要訓練方法,

主要加強背部伸展、腹部曲屈及腰部旋轉肌力之提升,能有效提升上 半身的肌力,尤其對腹部肌力的提升效果更佳。藥球是主要增強式訓 練針對上半身的其中一項訓練方法,經長期的發展後,藥球演變成一 種輔助的訓練器材,被廣泛地應用在傷害復健與肌力訓練等方面(張 榮顯,2001)。

楊明達、詹貴惠(2006)的研究指出,八週的藥球訓練對棒球運

 

14 

動員上半身肌群之最大肌力的影響,以一套藥球訓練計畫進行增強式 訓練,可有效提升上半身肌力,即藥球訓練可增強胸部、背部與腹部 肌群的肌力,且其對腹部曲屈與向右轉體動作的肌力提升效果更明顯。

Faigenbaum, Avery及 Patrick(2006)以六個高中學生進行為期 6週的 藥球訓練,分 訓練組與控制組,控制組不進行藥球訓練作為對照。

兩組皆進行折返跑、跳遠、坐位體前屈靈活性、仰臥起坐、藥球推擲 的表現之前後測,六週訓練後發現訓練組進行藥球訓練的學生對所有 的體能測試顯著更大的收益。以上結果得知,藥球訓練可以提高速度,

敏捷,力量和肌肉耐力。劉雅甄、王泠(2003)亦指出,在進行肌力 訓練時,可採重量較重的藥球,並依據訓練週期:季外期、訓練期、

賽前期和比賽期,而採取不同動作速度和訓練模式;另外,在訓練負 荷的安排上,亦要考慮到訓練目的為增加最大肌力、肌耐力和爆發力 而採用具特殊性的訓練模式。

訓練的頻度也關係著訓練效果,通常一組反覆次數是6-10 次(動 作簡單,次數可以多一些,複雜的動作,次數可以少一些);訓練的 組數得視情況而定,東德研究建議6-10 組,蘇聯則認為在許多高強 度的彈跳訓練中,只要3-6 組即可,組間的休息時間以1-2 分鐘較適 合。Blakey (1987)、Fatouros(2000)以增強式跳躍訓練進行為期 8 週、36 週、12 週的訓練,並設實驗組與控制組,控制組不做增次

試跳躍訓練,兩組不管訓練時期長或短,每一週的訓練頻率皆為3 次,

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肌力進步幅度大於控制組。針對舉重選手動力型

(Power up)肌力訓練內容,組數以1至10 組為宜,強度以最大肌力 的70%以上(可重複次數1至15次的重量),各組次數介於1至15次,

組間休息2至5分鐘。Radcliffe等人(1985)認為在增強式跳躍訓練中,

強度(intensity)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努力 才能獲得訓練效果,而伸展的速度比伸展的幅度來的重要,並也要適 當地利用超負荷原則(包括阻力、時間及空間等因素),不當負荷不 但不能達到訓練效果,有時甚至會造成傷害。

Avery 及Jame (2007)等人利用27位受試者進行,阻力式訓練 及增強式訓練的比較,13位受試者接受阻力式訓練及增強式訓練 (PRT),14位受試者只接受阻力式訓練(RT),經過6周的訓練結果顯示,

在垂直跳表現PRT組優於RT組5.3%,在跳遠表現PRT組優於RT組 5.9%,在擲遠表現上PRT組優於RT組9.8%,綜合以上敘述顯示增強 式運動配合阻力式訓練比單純阻力式訓練更能提升運動表現。

小結:增強式運動是利用肌肉向心收縮前的快速離心收縮特性,

來產生爆發力和強度,可有效提升運動表現。經由以上文獻發現下肢 與上肢進行六至七週增強式訓練後有顯著的差異,但為避免因增強式 訓練而造成運動傷害,運動強度以最大肌力的70%以上,上肢運動強

 

16 

度更要低於70%,反覆次數介於1至15次,組數介於1至10組為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