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型式的增強式訓練對大專女子運動員上肢訓練效果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不同型式的增強式訓練對大專女子運動員上肢訓練效果之研究"

Copied!
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 立屏東教 教育大 大學體 體育學系 系 碩士 士學位論 論文. 不 不同型 型式的增 增強式 式訓練對 對大專 專女子運 子運動員 員 上肢訓練 上 練效果 果之研究 究. 研 究 生 : 歐雅芬 歐 芬 指導教 指 教授 : 涂瑞洪 涂 洪 博士 士. 中華民 民國 102 年 6 月.

(2)

(3)  . 不同型式的增強式訓練對大專女子運動員上肢訓練效果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利用上肢增強式訓練機構,以不同的訓練型式 對女性運動員進行上肢肌力訓練,並就其訓練效果進行比較分析。受 試者為 18 名大專體育系女生,依不同上肢訓練方式隨機分為連續性 上肢增強式訓練組、間歇性上肢增強式訓練組與控制組等三組。主要 實驗儀器為拉力計一組(1000 Hz)、LabVIEW 程式儀控系統與增強式 訓練機台,同步收集受式者下拉動作中的運動學參數,並行描述與混 和二因子變異數(two-way AOVAN)分析。結果顯示:1.兩種訓練型 式皆可以提升最大肌力( the maximal force, Fmax),但是未達顯 著差異。2.兩種訓練型式皆可以增加快速肌力指數(speed strength index, SSI) 、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RFDV )及(initial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IRFDV),而達到最大肌力所需的時間(time to maximal force, Tmax)則皆會減少;而訓練效果則是連續性訓練組優 於間歇性訓練組。3.兩種訓練方式對壘球擲遠表現並無影響。結論: 兩種訓練方式皆能提升肌力表現且連續性訓練優於間歇性訓練。. 關鍵詞:連續性、間歇性、增強式訓練. I   .

(4)  . Different form of Plyometric Training for female athletes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the upper limb traini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give female athletes upper limb training through the upper limb training mechanism, and different forms of training. We will analyze the result of the training. Subjects are18 sport maj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randomly separate the upper limb trainings into 3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Plyometric Training”, “continuous Training”, and “Intermittent Training”. The main experiment instruments are tensometer (1000 Hz)、LabVIEW program system, and plyometric training platform, then analyze the data gathered from the subjects by (two-way AOVAN). Result showed:1. Two different training forms could increase the maximal force (Fmax), but lack of significant. 2. Both trainings could increase speed strength index (SSI)、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 RFDV) and time to maximal force, (IRFDV), Tmax on the other hand would decrease. The training effect of continuous training is better than intermittent training. 3. Both training methods have no affect in throwing distance of softball. In the future, Both training methods are. II   .

(5)  . able to increase muscle strength performance. The training effect of continuous training is better than intermittent training.. Key Word:continuous, intermittent, plyometric training                                                . III   .

(6)  .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V 圖次........................................................................................................VI 表次.......................................................................................................VI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假設...............................................................................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6. 第貳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增強式訓練理論...................................................................9 第二節 增強式訓練與肌力表現......................................................12 第三節 間歇訓練之理論與研究......................................................17 第四節 文獻總結..............................................................................19. 第參章 研究方法..............................................................................20 第一節 研究架構..............................................................................20 IV   .

(7)  . 第二節 受試對象...............................................................................21 第三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21 第四節 實驗器材...............................................................................2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25 第六節 實驗步驟與流程...................................................................26.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27 第一節 肌力表現與運動表現...........................................................27 第二節 不同訓練方式對前後測肌力與運動表現的影響...............3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46 第一節 結論.......................................................................................46 第二節 建議.......................................................................................48. 參考文獻...............................................................................................49 中文部分.............................................................................................49 英文部分.............................................................................................51. 附錄........................................................................................................54 附錄一.....................................................................................................54 附錄二.....................................................................................................56. V   .

(8)  . 圖. 次. 圖 1-1 肌力指數示意圖...........................................................................6 圖 1-2 屈肘拉力測驗動作............................................................... .... ..8 圖 3-1 研究架構圖..................................................................................20 圖 3-2 拉力計..........................................................................................23 圖 3-3 皮尺..............................................................................................23 圖 3-4 壘球..............................................................................................23 圖 3-5 LabVIEW 程式圖.....................................................................24 圖 3-6 增強式訓練機台..........................................................................24 圖 3-7 實驗流程圖................................................................................26. VI   .

(9)  . 表. 次. 表 3-1 受試對象基本資料表.................................................................21 表 4-1 Fmax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27 表 4-2 Tmax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29 表 4-3 SSI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30 表 4-4 RFDV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31 表 4-5 IRFDV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32 表 4-6 運動表現描述性統計摘要表.....................................................33 表 4-7 Fmax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5 表 4-8 Fmax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35 表 4-9 Tmax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7 表 4-10 Tmax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37 表 4-11 SSI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9 表 4-12 SSI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39 表 4-13 RFDV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1 表 4-14 RFDV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41 表 4-15 IRFDV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3 表 4-16 IRFDV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43 表 4-17 運動表現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5 VII   .

(10)  .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每一種運動項目的訓練無非是為了提升運動選手的成績表現, 而爆發力對於運動員成績提升而言是很重要的,運動員的肌力與肌耐 力,在長時間的阻力訓練後,肌肉質量(muscle mass)增加 24%, 肌纖維橫斷面範圍增加 11%(Milesky 等, 1991) ,因此肌纖維的增大 會使力量增強,肌力指標可用來評估運動員之運動表現( Eduardo et al. , 2009)。而以往爆發力的訓練方式,都採土法煉鋼法,像投擲項目 就大量訓練上肢力量;跑跳的項目就大量訓量下肢力量,這種訓練方 式付出的比較多,但卻收不到預期的效果,更有可能帶來運動的傷害。 而傳統的訓練方式已落伍,取代的是科學化的訓練方法及先進的運動 訓練器材。因此,科學式的訓練法是提升運動成績的不二法門。 而現今相當多的文獻指出,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 training)可 以有效增加運動員或非運動員之肌力及爆發力 (Matavulj, Kukolj, Ugarkovic, Tihanyi, & Jaric, 2001),其原理就是利用肌肉預先伸展而 產生較大的向心收縮力量,這樣的離心收縮再向心收縮稱之為牽張- 縮短循環(Stretch-shortening cycle, SSC),牽張-收縮循環(SSC) 套用在增強式訓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離心收縮期、過渡期及 向心收縮期 (Kutz, 2003) 。離心收縮期作用肌被迫伸展,儲存彈性能, 1   .

(11)  . 接著過度期時間極為短暫,用以銜接後續的向心收縮期,若此時期時 間過長,則所儲存的彈性能將轉化為熱能,而最後的向心收縮期作用 肌主動向心收縮,將彈性能轉化為較大的彈跳力或爆發力,增強式訓 練法是肌肉在快速、動性負荷或伸展後的一種瞬發性收縮的運動,是 一種發展瞬發力的肌肉鍛鍊法(林正常,1993) 。在許多的研究當中, 利用這種原理確實達到增進爆發力的訓練效果(鞠欣馨,2006)。 增強式肌力訓練方式以訓練部位區分,可分為上肢及下肢兩個部 位,下肢增強式訓練方法是採用下蹲垂直跳(Counter Movement Jump, CMJ)、落地跳(Drop Jump, DJ)及蹲踞跳(Squat Jump, SJ),進 而增進跳躍高度,下肢爆發力,連續跳躍能力,減緩下肢肌力疲勞現 象;上肢方面主要是利用藥球與增強式伏地挺身動作,可以有效的提 升上半身肌肉力量,(鄭景峰,2002;楊明達、詹貴惠,2005)。目前 國內外針對增強式肌力訓練所研發設計的機構並不多見,尤其是上肢 訓練機構更是少之又少,已知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以撞擊方式啟動上肢肌群牽張–收縮循環(SSC)機制,開發組裝完 成上肢增強式訓練機構,經初步波型檢測該機構所產生之阻力波型合 乎增強式訓練之型式。謝維駿(2010)指出經由此機構訓練七週後有 助於上肢肌力的提升。 而以往增強式訓練都以在同一天內,以一次的訓練過程,完成所 2   .

(12)  . 有的訓練內容,稱連續性訓練(continuous training),對下肢肌群連 續性訓練式可負荷,但上肢肌群並非下肢肌群那麼肥大,在上肢肌群 肌力的提升之外又需考量運動傷害的產生,運動教練經常面臨訓練量 的問題。過去針對訓練量的分配,有「少量多餐」及「多量少餐」兩 種方式。「少量多餐」的方式稱為間歇式(intermittent),而「多量 少餐」的方式稱為連續式(continuous),其目是將總量相等的運動 量或練習量分開或集中完成。由過去的研究結果可以得知,儘管是分 散總訓練量,但所帶來的運動訓 練 效 果 仍 與 集 中 式 相 似 (Coquart, Lemaire, Dubart, Luttembacher, Douillard, & Garcin, 2008)。 此研究結果對於上肢運動訓練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根據過去的經驗, 教練常為單一時間集中給予過多的訓練量,導致下肢肌群產生運動傷 害,間歇式訓練方式可以給予下肢肌群休息時間恢復訓練後的生理反 應,在不影響訓練效果的情況下,間歇式訓練應可以被廣為運用。但 目前還沒有科學性的建議,提供增強式訓練量應如何分配的參考與其 效果之分析。因此本研究利用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開發之上肢增強式訓練為訓練器材,並分析探討相同量的連續性與間 歇性增強式訓練對於女性選手運動能力與運動表現的影響。. 3   .

(13)  .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利用上肢增強式訓練機構,以不同的訓練型式 對女性運動員進行上肢肌力訓練,並就其訓練效果進行比較分析,而 所要探討的主題有二: 一、 連續性與間歇性上肢增強式訓練對女子運動員肌力表現的影 響。 二、 連續性與間歇性上肢增強式訓練對女子運動員運動表現的影 響。.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實驗假設為: 一、 連續性與間歇性上肢增強式訓練對女子運動員肌力指數上的表 現具有差異性。 二、 連續性與間歇性上肢增強式訓練對女子運動員在運動表現上具 有差異性。. 4   .

(14)  .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以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系女生為主,共18人。 並以本研究所建構之上肢增強式訓練機構作為訓練器材,經過 八週的訓練後,觀察連續性、間歇性及控制組三組對女性運動 員在肌力指數與運動表現上是否具有差異性。 二、 研究限制 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型式上肢增強式訓練效果比較之研究, 對於實驗參與者年齡、身心狀態之心理因素、本研究無法控制, 此為本研究之限制。. 5   .

(15) 第五節 節. 名詞操 操作型定義 義. 、 連續性 性訓練(ccontinuouss training) ) 在同一 一天內,以 以一次的訓 訓練過程,完成所 所有的訓練 練內容,稱 稱為 連續性 性訓練。例 例如:安排 排九組十二 二下的下 下拉訓練, 於訓練時 時間 內,一 一次完成九 九組十二下 下的訓練內 內容。 、 間歇性 性訓練(in ntermittennt training) 在同一 一天內,以 以多次的訓 訓練過程,完成所 所有的訓練 練內容,稱 稱為 間歇性 性訓練。例 例如:安排 排九組十二 二下的下 下拉訓練, 於上午、 、中 午及晚 晚上三次完 完成訓練 ,每次三組 組十二下 下的訓練內 內容。 、 肌力指 指數(musscle strenggth index) ) 本研究 究所指之肌 肌力指數是 是參考劉宇 宇、江界 界山、陳重 重佑(1996 6) 的定義 義,配合上 上肢運動拉 拉力曲線的 的特性加以 以修定完成 完成。如圖 1-1 所示相 相關參數定 定義如后:. 圖 1-1 肌力指 指數示意圖 6 .

(16)  . (一)最大肌力( the maximal force, Fmax) 指測驗時受試者聞「開始」口令至產生最大值的拉力值定義為 最大肌力。 (二)達到最大肌力所需的時間(time to maximal force, Tmax) 指測驗時受試者聞「開始」口令產生最大值的拉力值所需的時 間。 (三)快速肌力指數(speed strength index, SSI) 指最大肌力與達到最大肌力所需時間的比值:Fmax / Tmax (四)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RFDV ) 指單位時間內拉力的增長量,亦即力量-時間-曲線的斜率。本 研究蒐集之單位時間為 200 毫秒 (五)初始發力率(initial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IRFDV) 指測驗時受試者聞「開始」口令至 30 毫秒時所對應的拉力值與 時間的比值:ΔF30/Δt30。 四、 運動表現 本研究以原地壘球擲遠為主要運動表現,擲遠三次取最遠一次 為測驗距離。. 7   .

(17) 、 測驗動 動作 本研究 究檢測受試 試者使用機 機構時之肌 肌力指數 數,檢測姿 姿勢型態為 為屈 肘 90°°(如圖 1-2 2)。. 圖 1-2 屈肘拉力 力測驗動作((涂瑞洪,20 011). 8 .

(18)  . 第貳章 文獻探討 基於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在文獻探討方面分為三個部份加以探討: 第一節增強式訓練理論;第二節增強式訓練與肌力表現;第三節間歇 訓練之理論與研究;第四節文獻總結等四個部份。 第一節 增強式訓練理論 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最初是由前蘇聯與東德的教練在訓練 過程中加入該訓練方法,在1960年代中期的田徑比賽中,展現出優異 的訓練成果(蔡崇濱等,2004)。當時尚無正式的名詞,最早提出該 名詞的是前蘇聯田徑教練Yuri Verohoshanski (張木山,2004)。 增強式訓練是指肌肉透過預先伸展的離心收縮方式,隨後藉由彈 性能的儲存與釋放,立即產生快而強力的向心收縮的運動表現 (Baechle與Earle ,2000;蔡豐任,2007),這樣的離心收縮再向心收 縮稱之為牽張-收縮循環(Stretch-shortening cycle, SSC)。在生理作 用機轉上,牽涉到肌肉及神經系統,牽張反射是牽張收縮循環裡一個 重要機制,此機制能快速的連結離心神經與向心神經,利用身體本體 感覺受器的刺激,在做短時間內增加運動單位徵招。而且它是一種增 進選手瞬發力的訓練方式,在許多研究當中,利用這種原理確實達到 增進爆發力的訓練效果(吳志賢,2010;黃薰萱,2011;陳威志,2011)。 然而,SSC 可依作用時間的長短分為兩種:一種時間較長,一 9   .

(19)  . 種時間較短。長SSC 的特徵是髖、膝、踝關節角度變化大,且運動 時間長於250ms,屬於這一類的運動型式如籃球的投籃起跳動作、排 球的攔網起跳;短SSC的特徵是上述關節角度的變化很小,運動的持 續時間在100-250ms 之間。相關的動作如短跑的支撐階段、跳高、跳 遠的起跳等。 增強式訓練可有效提升運動表現,但也有相關研究指出肌肉從事 離心收縮後,對肌肉損傷的變化情況,以及離心運動對肌肉損傷的適 應問題來進行探討,並指出因從事不熟悉或新的高強度離心運動,會 使肌纖維的組織和細微構造被拉扯而受到損傷,進而誘發延遲性肌肉 痠痛(delayed onset musclesoreness,簡稱DOMS )之狀態,約在運動停 止後24- 27 小時之間,關節活動範圍( range of motion,簡稱ROM ) 下 降和肌肉痠痛的情況最為明顯,但肌肉組織發生水腫的現象,卻出現 在運動後第五天左右。為了解決增強式訓練造成之傷害,Robinson、 Devor、Merrick與Buckworth(2004)以大學女生為研究對象,同樣比 較8週的陸上與水中增強式訓練對垂直跳、肌力、衝刺速度與肌肉痠 痛的影響。結果發現在肌肉痠痛部分,陸上組則顯著的較水中訓練組 來的眼重。增強式運動是利用肌肉向心收縮前的快速離心收縮特性, 來產生爆發力和強度,並著重於離心及轉變為向心收縮之速率。其動 作是讓運動員的肌肉在收縮之前先做一次快速的伸展,在安全的考量 10   .

(20)  . 下,強調重質而非重量的原則下訓練(鄭景峰,2002)。 小結:增強式訓練利用肌肉向心收縮前的快速離心收縮特性,來 產生爆發力和強度,並以提昇肌肉力量、關節穩定度、垂直跳高度等 運動表現能力,但是,增強式訓練的性質,隱藏著潛在的急性肌肉酸 痛或肌肉骨骼損傷。水中增強式訓練,能夠提升運動表現,並可藉由 水的浮力降低受傷的風險。因此,防止增強式訓練造成的傷害,仍然 是目前關注的議題。. 11   .

(21)  . 第二節 增強式訓練與肌力表現 增強式訓練是一種增進爆發力的肌力訓練法(林正常,2002), 期訓練動作主要分為下肢與上肢兩種,下肢方面主要是針對跳躍能力 方面進行,其動作包括跨跳、彈跳、單腳跳及其他跳躍動作(林芳英, 2002);而應用於上肢訓練的方法少之又少,其主要是以增強式伏地 挺身、藥球訓練兩種方式進行(medicine ball training) (鄭景峰, 2002)。 下肢增強式訓練常利用Bounds、Hops、Jumps、Leaps、Skips 和 Ricochets等運用原理,來設計跳躍訓練的內容,其主要目的為獲得最 大水平-垂直跳躍的能力和下肢快速的彈跳能力(陳敦禮,1996; James & Robert, 1999)。已有研究指出八週的增強式訓練顯著改善跳 要能力及提高爆發力,增進蹲踞跳(Squat Jump, SJ)與立正垂直跳 (Counter Movement Jump, CMJ)成績(Toumi, Best, Martin, F’ Guyer, & Poumarat, 2004)。Abass(2009)以40位大學男性學生年齡18-27 歲,進行12週的下肢增強式訓練,結果發現進行落地跳(Drop Jump, DJ)及反彈跳(Rebound Jump, R J)對男性大學生的下肢肌力有顯著的 差異。Markovic(2007)指出經過落地跳及蹲踞跳訓練可改善垂直跳 高的高度約增加4.7%,經過立正垂直跳訓練可改善垂直跳高的高度約 增加8.7%,經過下蹲擺臂垂直跳(Counter Movement Jump with the 12   .

(22)  . Arm swing,CMJA) 訓練可改善垂直跳高的高度約增加7.5%。Francois 及Morgan(2011)等人以23位游泳選手,年齡平均14.2±0.2歲,進行 6週的下肢增強式訓練,發現在跳躍測試中訓練組的蹲踞跳高度高於 控制組3.24±3.17cm,在立正垂直跳高度高於控制組4.67±3.49 cm,游 泳50M水中出發速度訓練組高於控制組0.04±0.04m‧s-1 ,游泳400M 水 中 出 發 速 度 訓 練 組 高 於 控 制 組 0.04±0.05m ‧ s-1 。 Mack, Amaris,William &Tedd (2011)等人,藉由16位女性足球選手進行 14週的下肢增強式訓練,利用垂直跳高度來檢測訓練組與控制組的差 異 , 結 果 顯 示 前 側 (p=0.688) , 訓 練 7 週 後 (p=0.117), 訓 練 14 週 後 (p<0.001*)藉由以上結果得知增強式訓練能有效的提高垂直跳高度 。 Myer. Ford, Palumbo, 和Hewett(2005)指出,排球選手經六週增強 式訓練後,顯著地增進單腳跳遠及垂直跳高的表現。 藥球和伏地挺身是增強式訓練針對上半身的一種重要訓練方法, 主要加強背部伸展、腹部曲屈及腰部旋轉肌力之提升,能有效提升上 半身的肌力,尤其對腹部肌力的提升效果更佳。藥球是主要增強式訓 練針對上半身的其中一項訓練方法,經長期的發展後,藥球演變成一 種輔助的訓練器材,被廣泛地應用在傷害復健與肌力訓練等方面(張 榮顯,2001)。 楊明達、詹貴惠(2006)的研究指出,八週的藥球訓練對棒球運 13   .

(23)  . 動員上半身肌群之最大肌力的影響,以一套藥球訓練計畫進行增強式 訓練,可有效提升上半身肌力,即藥球訓練可增強胸部、背部與腹部 肌群的肌力,且其對腹部曲屈與向右轉體動作的肌力提升效果更明顯。 Faigenbaum, Avery及 Patrick(2006)以六個高中學生進行為期 6週的 藥球訓練,分 訓練組與控制組,控制組不進行藥球訓練作為對照。 兩組皆進行折返跑、跳遠、坐位體前屈靈活性、仰臥起坐、藥球推擲 的表現之前後測,六週訓練後發現訓練組進行藥球訓練的學生對所有 的體能測試顯著更大的收益。以上結果得知,藥球訓練可以提高速度, 敏捷,力量和肌肉耐力。劉雅甄、王泠(2003)亦指出,在進行肌力 訓練時,可採重量較重的藥球,並依據訓練週期:季外期、訓練期、 賽前期和比賽期,而採取不同動作速度和訓練模式;另外,在訓練負 荷的安排上,亦要考慮到訓練目的為增加最大肌力、肌耐力和爆發力 而採用具特殊性的訓練模式。 訓練的頻度也關係著訓練效果,通常一組反覆次數是6-10 次(動 作簡單,次數可以多一些,複雜的動作,次數可以少一些);訓練的 組數得視情況而定,東德研究建議6-10 組,蘇聯則認為在許多高強 度的彈跳訓練中,只要3-6 組即可,組間的休息時間以1-2 分鐘較適 合。Blakey (1987)、Fatouros(2000)以增強式跳躍訓練進行為期 8 週、36 週、12 週的訓練,並設實驗組與控制組,控制組不做增次 14   .

(24)  . 試跳躍訓練,兩組不管訓練時期長或短,每一週的訓練頻率皆為3 次, 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肌力進步幅度大於控制組。針對舉重選手動力型 (Power up)肌力訓練內容,組數以1至10 組為宜,強度以最大肌力 的70%以上(可重複次數1至15次的重量),各組次數介於1至15次, 組間休息2至5分鐘。Radcliffe等人(1985)認為在增強式跳躍訓練中, 強度(intensity)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努力 才能獲得訓練效果,而伸展的速度比伸展的幅度來的重要,並也要適 當地利用超負荷原則(包括阻力、時間及空間等因素),不當負荷不 但不能達到訓練效果,有時甚至會造成傷害。 Avery 及Jame (2007)等人利用27位受試者進行,阻力式訓練 及增強式訓練的比較,13位受試者接受阻力式訓練及增強式訓練 (PRT),14位受試者只接受阻力式訓練(RT),經過6周的訓練結果顯示, 在垂直跳表現PRT組優於RT組5.3%,在跳遠表現PRT組優於RT組 5.9%,在擲遠表現上PRT組優於RT組9.8%,綜合以上敘述顯示增強 式運動配合阻力式訓練比單純阻力式訓練更能提升運動表現。 小結:增強式運動是利用肌肉向心收縮前的快速離心收縮特性, 來產生爆發力和強度,可有效提升運動表現。經由以上文獻發現下肢 與上肢進行六至七週增強式訓練後有顯著的差異,但為避免因增強式 訓練而造成運動傷害,運動強度以最大肌力的70%以上,上肢運動強 15   .

(25)  . 度更要低於70%,反覆次數介於1至15次,組數介於1至10組為宜。. 16   .

(26)  . 第三節. 間歇訓練之理論與研究. 間些訓練是之前運動負荷效果未完全消失時,又加上運動負荷的 一種訓練方法,實施時運動期(work interval)與休息期(rest interval)須互相交替的訓練,運動後有休息,休息後又繼續運動。 黃彬彬(1990)指出所謂間歇運動訓練就是先做一定時強度運動後, 挾某一定的間隔的清運動或完全休息,而後反覆循環做相同運動訓練 的方法。因此間歇訓練之所以被稱為間歇,因為訓練方式是斷斷續續 的,不是持續性的,運動和運動中間有休息,休息與休息中做運動(林 正常,1993) 。 而間歇訓練內容包括: (一)活動期的運動強度; (二)休息期的 時間;(三)反覆次數。田徑教練對於選手有氧耐力的提升,通常會 操弄強度和持續時間兩個變項來達成。一般而言,連續性的訓練指的 是大於 20 分鐘的訓練內容,而短間歇是指 15-45 秒,長間歇是指 2-5 分鐘的訓練,利用這些富變化性的訓練內容,可以達到提升有氧 耐力的效果(Zafeiridis,Sarivasiliou, Dipla, & Vrabas, 2010) 。 許多研究者開始調查,在相同訓練總量的情況下,類似此種「少量多 餐」的訓練方式所帶來的效果是否與「多量少餐」相同。在動作學習 與運動訓練的領域中,分別稱「少量多餐」的方式為間歇式 (intermittent) ,而稱「多量少餐」的方式為連續式(continuous)。 17   .

(27)  . 都是總量相等的運動將練習量分開或集中完成。 以間歇訓練方式對運動能力及表現文獻中,李永祥(2003)指出, 在每週一、三、五訓練,共實施六週,進行間歇訓練,結果在專項體 能及技術表現上均有明顯的進步。徐尹玲(2010)也探討八週連續式 與間歇式敏捷訓練對國小學童敏捷性與反應時間之影響,發現不同訓 練法在敏捷性測驗沒有明顯的差異,但在反應時間有顯著的差異。 綜合以上研究,連續性及間歇性的運動訓練方式均在各項生理指 標上看到相同的訓練效果。而過度的訓練對於生理成長可能會有負面 的效果且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的危險,因此,在接受運動訓練的過程中, 教練常常需要考慮訓量與休息時間的問題,特別是採用增強式的訓練, 強度與持續時間的安排經常是許多教練感到困擾的,需要「少量多餐」 還是「多量少餐」的訓練方式,方可達到期訓練效果。. 18   .

(28)  . 第四節. 文獻總結. 由以上增強式訓練與間歇式訓練文獻分析顯示,增強式訓練利用 肌肉向心收縮前的快速離心收縮特性,來產生爆發力和強度,近期國 內外研究者根據此理論對下肢與上肢進行六至七週增強式訓練後都 有顯著的差異,也就增強式訓練對肌力的提升大致上是有效果。但是, 增強式訓練的性質,卻隱藏著潛在的急性肌肉酸痛或肌肉骨骼損傷, 為避免因增強式訓練而造成運動傷害,因此大部分學者建議運動強度 以最大肌力的70%以上,上肢運動強度更要低於70%,反覆次數介於 1至15次,組數介於1至10組為宜。而在接受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強度 與持續時間的如何安排方可達到期訓練效果,到底少量多餐好還是多 量少餐好,有待其探討。. 19   .

(29)  .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章分成五節: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實驗參與者;第三 節、實驗時間與地點;第四節、實驗器材;第五節、資料處理與統計、 第六節、實驗流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分別以不同訓練方式(自變相A)與前後測(自變相B), 對訓練前、後肌力指數、運動表現及訓練後效果的分析。本研究以圖 3-1為本研究架構圖如下:. 自 變 項 不同的訓練型式 (連續性、間歇性) 前、後檢測. 描述與混和設計 二因子變異數分.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0   . 依 變 項 肌力指數:Fmax Tmax SSI RFDV IRFDV 運動表現:壘球擲遠距離.

(30)  . 第二節 受試對象 本研究受試者為18名大專體育系女生,近一年內皆無任何上 肢運動傷害,依不同上肢訓練方式隨機分為連續性上肢增強式訓 練組、間歇性上肢增強式訓練組與控制組等三組,每組6名。其基 本資料如表3-1: 表3-1 受試對象基本資料表(Mean±SD). 連續性. 間歇性. 控制組. (N=6). (N=6). (N=6). 身高(cm). 163.4±6.3. 165.1±4.8. 163.8±5.5. 體重(kg). 60.2±8.7. 63.8±5.2. 62.6±7.9. 年齡(age). 19.3±2.2. 19.5±3.2. 20.7±1.2. 運動年齡(year). 8.4±2.6. 7.6±4.1. 7.2±3.8. 第三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一、實驗時間:本實驗分四階段,學生填寫受式者須知暨同意書(附 錄一)及受式者健康問卷調查表(附錄二)前測、訓練期、後測。 (一)資料填寫:2013年2月25日。 (二)前測時間:2013年3月2日。 1.運動能力:90°屈肘姿勢最大肌力指數檢測。 2.運動表現:壘球擲遠距離。 21   .

(31)  . (三)訓練時間:2013年3月4日至2013年4月26日。 1.連續性訓練組:每週三天,於課後實施訓練,每次完成九組, 每組十二下的訓練,為期八週。 2.間歇性訓練組:每週三天,訓練當天分早上、中午、課後三 次訓練時間,每次完成三組,每組十二下的 訓練,為期八週。 3.控制組:不做任何訓練。 4.利用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開發之上肢增 強式訓練機構為訓練器材。 (四)後測時間:2013年4月29日。 1.運動能力:90°屈肘姿勢最大肌力指數檢測。 2.運動表現:壘球擲遠距離。 二、實驗地點: (一)運動能力(肌力):屏東教育大學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二)運動表現(壘球擲遠):屏東教育大學運動場。. 22   .

(32) 第四 四節. 實驗 驗器材. 、 拉力計 計 主要為 為 拉力計 計一組(最大 大負荷 300 kg;採樣 樣頻率 10000 Hz),用 來測量 量受試者肌 肌力指數變 變化。. 圖 3-2 拉 拉力計(陳明良 良,2012). 、 運動表 表現測量器 器材 本研究 究運動表現 現動作為立 立定壘球擲 擲遠,器 器材為壘球 球一顆及皮 皮尺 兩捲。 。. 圖 3-3 3 皮尺 (陳明良,20 ( 012). 圖 3-4 23 . 壘球((陳明良,20012).

(33) 、 LabVIIEW 程式 式儀控系統 統 經由 LabVIEW L 程式儀控 控系統(圖 圖 3-6)進 進行整合實 實驗所需之 之儀 器、數 數據取得及 及擷取所需 需之數據,包括有 有 PXI 系統 統機箱 NI PXI-10042Q、NI PXI-65221 資料擷 擷取卡、NII SCC-68II/O 接線盒 盒。. 圖 3-5. L LabVIEW 儀控系 儀. 式訓練機台 台 、 增強式 本研究主 主要訓練 練機台之一 一。. 圖 3-6 增強式訓 訓練機台(涂瑞洪,20 011) 24 .

(34)  .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 一、 資料收集 本研究以 LabVIEW 程式儀控系統連結之拉力計,採樣頻率設 為 1000 Hz,採樣時間 2 秒鐘,蒐集個人訓練前及訓練後的肌 力指數。 (一) 每位受試者分別於測驗時,屈肘拉力(肘關節 90 度)測驗, 各三次拉力曲線採樣,每次採樣間休息三分鐘後始進行下 一次採樣。 (二) 壘球擲遠運動表現資料,投擲三次每次中間休息 2 分鐘。 二、 資料處理 本研究採用以下原則進行處理: (一) 所有資料使用 SPSS 17.0 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統 計方式採描述性統計及混和設計二因子變異數(two-way AOVAN)分析,比較八週連續性與間歇性兩種不同訓練 方式對受試者在運動能力與運動表現上的差異。 (二) 為避免極端數值的影響,本研究將去除極端值(極大與極 小值)。. 25   .

(35)  . 第六節. 實驗步驟與流程. 本實驗進行前須先對受試者進行身體狀況的諮詢,諮詢後請受試 者填寫受試者同意書並分組,分組後分別解說訓練機構如何操作及訓 練課程,接著進行前測分別為測量肌力指數、壘球擲遠運動表現,之 後進行八週訓練過後再進行後測,並將取得之數據經由SPSS統計軟 體進行分析。 1. 身體狀況諮詢與實驗流程說明 2. 填寫同意書並分組 3. 熟悉訓機構相關操作流程. 前測 1. 運動能力:上肢肌力指數 2. 運動表現:壘球擲遠距離. 1. 間歇性增強式訓練 1. 每週訓練三天 2. 分上午、中午、晚上三次 完成訓練 3. 訓練為期八週. 連續性增強式訓練 1. 每週訓練三天 2. 晚上時間一次完成訓練 3. 訓練為期八週. 後測 1. 運動能力:上肢肌力指數 2. 運動表現:壘球擲遠距離. 統計分析 圖 3-7 實驗流程圖 26   .

(36)  .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肌力表現與運動表現. 一、最大肌力(Fmax) 表 4-1. Fmax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單位:kgf). 前後測. 平均數. 前測. 48.83±10.72. 後測. 77.76±28.35. 前測. 55.42±12.94. 後測. 84.45±25.01. 前測. 51.41±7.71. 後測. 52.54±8.39. 間歇性. 連續性. 控制組. 由表4-1中顯示,Fmax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48.83±10.72 kgf;後測平均值為77.76±28.35 kgf,較前測提升59%。 在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55.42±12.94 kgf;後測平均值為 84.45±25.01 kgf,較前測提升44.4%。控制組訓練前測平均值為 51.41±7.71 kgf;後測平均值為52.54±8.39 kgf,較前測提升1.53%。研 究結果顯示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及控制組,經 由八週訓練後皆會提升Fmax值,與Eduardo et al.(2008)等研究結果 一致,以增強式跳耀訓練對受試者進行7 週訓練,分成中低頻率及高 頻率兩組,中低頻率就是一週2 次訓練,高頻率就是一週4 次訓練, 27   .

(37)  . 結果顯示,7 週高頻率的增強式訓練肌力增加50.56 kgf;中低頻率增 強式肌力增加29.59 kgf。但本研究控制組提升並無達顯著差異,可能 原因是對本研究的實驗動作較為熟悉,亦可能受試者為體育系學生, 在學時間上術科時所斷練,以至影響Fmax表現。. 28   .

(38)  . 二、達到最大肌力所需的時間(Tmax) 表 4-2 Tmax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單位:sec). 前後測. 平均數. 前測. 2.24±0.05. 後測. 1.69±0.16. 前測. 2.20±0.04. 後測. 1.20±0.12. 前測. 2.23±0.07. 後測. 2.34±0.10. 間歇性. 連續性. 控制組. 由表4-2中顯示,Tmax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2.24±0.05 sec;後測平均值為1.69±0.16 sec,較前測縮短了24.8%。連 續 性 增 強 式 訓 練 組 前 測 平 均 值 為 2.20±0.04 sec ; 後 測 平 均 值 為 1.20±0.12 sec,較前測縮短了45.5%。控制組訓練前測平均值為 2.23±0.07 sec;後測平均值為2.34±0.10 sec,較前測縮短了4.7%。研 究結果顯示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及控制組,經 由八週訓練後皆會降低Tmax值,但控制組提升並無達顯著差異,可 能原因是對本研究的實驗動作較為熟悉,亦可能受試者為體育系學生, 在學時間上術科時所斷練,以至影響Tmax表現。. 29   .

(39)  . 三、快速肌力指數(SSI) 表 4-3 SSI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單位:kgf/sec). 前後測. 平均數. 前測. 21.78±6.69. 後測. 52.24±14.58. 前測. 25.00±6.30. 後測. 79.60±31.85. 前測. 23.02±4.75. 後測. 24.43±5.10. 間歇性. 連續性. 控制組. 由表 4-3 中顯示,SSI 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21.78±6.69 kgf/sec;後測平均值為 52.24±14.58 kgf/sec,較前測增加了 139.8%。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25.00±6.30 kgf/sec;後 測平均值為 79.60±31.85 kgf/sec,較前測增加了 218.4%。控制組訓練 前測平均值為 23.02±4.75 kgf/sec;後測平均值為 24.43±5.10 kgf/sec, 較前測增加了 6.1%。研究結果顯示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連續性增 強式訓練組及控制組,經由八週訓練後皆會提升 SSI 值,但控制組提 升並無達顯著差異,可能原因是對本研究的實驗動作較為熟悉,亦可 能受試者為體育系學生,在學時間上術科時所斷練,以至影響 SSI 表 現。. 30   .

(40)  . 四、發力率(RFDV) 表 4-4 RFDV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單位:kgf/sec). 前後測. 平均數. 前測. 130.96±13.08. 後測. 258.37±17.68. 前測. 127.78±12.65. 後測. 324.55±16.17. 前測. 120.15±13.35. 後測. 121.90±13.11. 間歇性. 連續性. 控制組. 由表 4-4 中顯示,RFDV 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130.96±13.08 kgf/sec;後測平均值為 258.37±17.68 kgf/sec,較前測提 升了 98.7%。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127.78±12.65 kgf/sec; 後測平均值為 324.55±16.17 kgf/sec,較前測提升了 154.5%。控制組 訓練前測平均值為 120.15±13.35 kgf/sec;後測平均值為 121.90±13.11 kgf/sec,較前測提升了 1.0%。研究結果顯示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 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及控制組,經由八週訓練後皆會提升 RFDV 值, 但控制組提升並無達顯著差異,可能原因是對本研究的實驗動作較為 熟悉,亦可能受試者為體育系學生,在學時間上術科時所斷練,以至 影響 RFDV 表現。. 31   .

(41)  . 五、初始發力率(IRFDV) 表 4-5 IRFDV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單位:kgf/sec). 前後測. 平均數. 前測. 620.75±71.43. 後測. 952.13±124.58. 前測. 688.63±39.50. 後測. 1706.23±119.39. 前測. 620.47±50.96. 後測. 618.39±46.38. 間歇性. 連續性. 控制組. 由表 4-5 中顯示,IRFDV 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620.75±71.43 kgf/sec;後測平均值為 952.13±124.58 kgf/sec,較前測提 升 53.4%。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688.63±39.50 kgf/sec; 後測平均值為 1706.23±119.39 kgf/sec,較前測提升 155.2%。控制組 訓練前測平均值為 620.47±50.96 kgf/sec;後測平均值為 618.39±46.38 kgf/sec,較前測降低 0.3%。研究結果顯示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及連 續性增強式訓練組,經由八週訓練後皆會提升 IRFDV 值,而控制組 經過八週後的 IRFDV 值則下降,但前後測沒有差異。. 32   .

(42)  . 六、運動表現(壘球擲遠) 表 4-6 運動表現描述性統計摘要表(單位:m). 前後測. 平均數. 前測. 37.07±4.49. 後測. 37.99±3.27. 前測. 33.79±10.74. 後測. 35.67±11.74. 前測. 36.78±8.13. 後測. 34.00±8.62. 間歇性. 連續性. 控制組. 由表4-6中顯示,壘球擲遠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37.07±4.49公尺;後測平均值為37.99±3.27公尺,較前測增加了2.5%。 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33.79±10.74公尺;後測平均值為 35.67±11.74公尺,較前測增加了5.5%。控制組訓練前測平均值為 36.78±8.13公尺;後測平均值為34.00±8.62公尺,較前測減少了7.6%。 本研究結果顯示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或是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經由 八週訓練後皆會提升運動表現,訓練前後並沒有明顯的差異性。Sean 和Paul(2008)及Francois和Morgan(2011)等人利用六週對高中運動選 手進行下肢增強式訓練,發現訓練組的垂直跳及蹲踞跳高度表現與控 制組有顯著的差異性(p<.05),與本研究結果不相符,本研究測量運 動表現方式為站立壘球擲遠距離,可能壘球擲遠動作所使用的肌群不. 33   .

(43)  . 只為上肢肌群,也會使用到腰部轉動慣量力量及甩臂離心速度等,動 作模式牽扯太多導致無法表現出明顯差異。. 34   .

(44)  . 第二節. 不同訓練方式對前後測肌力與運動表現的影響. 一、最大肌力(Fmax)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表 4-7. Fmax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6493.54. 1. 6493.54. 20.39. .000*. 訓練方式(B). 3388.84. 2. 1694.42. 8.10. .000*. (A)*(B). 3035.84. 2. 1517.92. 7.25. .000*.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 4-7 為訓練方式及前後測 對 Fmax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交 互作用達顯著水準(F=7.25, p<.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 Fmax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20.39, p<.01), 即前後測對 Fmax 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著水準 (F=7.25, p<.01),即訓練方式對 Fmax 影響達顯著差異。楊明達、詹貴 惠(2006)的研究指出,八週的藥球訓練對棒球運動員上半身肌群之 最大肌力的影響,以一套藥球訓練計畫進行增強式訓練,可有效提升 上半身肌力,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表 4-8. 變異來源. SS. Fmax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df. MS. 前後測 35   . F. 事後比較.

(45)  . 前測(a1). 178.65. 2. 89.32. .19. 後測(a2). 6246.04. 2. 3123.02. 6.55*. b1>b3,b2>b3. 間歇性(b1). 5682.20. 1. 5682.20. 17.69*. a2>a1. 連續性(b2). 4240.12. 1. 4240.12. 13.20*. a2>a1. 控制組(b3). 3.06. 1. 3.06. .01. 訓練方式. *p<.05. 經由表 4-8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表示訓練過後三組受試者產生了差異性,並且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 (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大於控制組(b3)。間歇性增強式訓練 (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有 顯著差異性;控制組(b3)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沒有顯著 差異性。. 36   .

(46)  . 二、達到最大肌力所需的時間(Tmax)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表 4-9 Tmax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3.50. 1. 3.50. 350.00. .000*. 訓練方式(B). 1.72. 2. .86. 43.00. .000*. (A)*(B). 1.53. 2. .77. 38.50. .000*.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4-9為訓練方式及前後測 對Tmax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交互 作用達顯著水準(F=38.50, p<.0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Tmax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350.00, p<.001), 即前後測對Tmax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著水準 (F=43.00, p<.001),即訓練方式對Tmax影響達顯著差異。John 及Saluja (2009)指出4週下肢增強式訓練及動態伸展訓練對男性籃球選手的 垂直跳高度有顯著的差異,受測者為45人,年齡18-25歲,A組(15人) 進行動態伸展的訓練,B組(15人)進行下肢增強式訓練,C組(15人)兩 者皆進行,結果發現在敏捷性的測試中只有B、C組達顯著差異(A組p =.088,B組p=.043*,C組p=.00*)。,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表 4-10. 變異來源. SS. Tmax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df. MS 37 .  . F. 事後比較.

(47)  . 前後測 前測(a1). .006. 2. .003. .01. 後測(a2). 3.25. 2. 1.62. 6.44*. b3>b1>b2. 間歇性(b1). 1.42. 1. 1.42. 8.74*. a1> a2. 連續性(b2). 3.58. 1. 3.58. 22.03*. a1> a2. 控制組(b3). .02. 1. .02. .12. 訓練方式. *p<.05. 經由表 4-10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表示訓練過後三組受試者產生了差異性,並且發現控制組(b3)大於間 歇性增強式訓練組(b1)大於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間歇性增強式 訓練組(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 測距有顯著差異性;控制組(b3)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沒 有顯著差異性。. 38   .

(48)  . 三、屈肘快速肌力指數(SSI)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表4-11. SSI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19220.64. 1. 19220.64. 70.76. .000*. 訓練方式(B). 11856.48. 2. 5928.24. 43.57. .000*. (A)*(B). 10687.21. 2. 5343.61. 39.28. .000*.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 4-11 為訓練方式及前後 測對 SSI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交 互作用達顯著水準(F=39.28, p<.0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 SSI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70.76, p<.001), 即前後測 SSI 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著水準(F=43.57, p<.001),即訓練方式對 SSI 影響達顯著差異。 表 4-12. SSI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SS. df. MS. F. 前測(a1). 52.08. 2. 26.04. .02. 後測(a2). 22491.61. 2. 11245.80. 7.52*. b2>b1>b3. 間歇性(b1). 7516.85. 1. 7516.85. 6.67*. a2>a1. 連續性(b2). 22376.24. 1. 22376.24. 19.85*. a2>a1. 變異來源. 事後比較. 前後測. 訓練方式. 39   .

(49)  . 控制組(b3). 14.76. 1. 14.76. .01. *p<.05. 經由表 4-12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表示訓練過後三組受試者產生了差異性,並且發現連續性增強式訓練 組(b2)大於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b1)大於控制組(b3)。間歇性增強式訓 練組(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 距有顯著差異性;控制組(b3)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沒有 顯著差異性。. 40   .

(50)  . 四、發力率(RFDV)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表 4-13. RFDV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175065.11. 1. 175065.11. 591.40. .000*. 訓練方式(B). 112724.91. 2. 56362.45. 555.02. .000*. (A)*(B). 98289.71. 2. 49144.85. 483.95. .000*.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4-13 表為訓練方式及前後測 對 RFDV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交 互作用達顯著水準(F=483.95, p<.0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 RFDV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591.40, p<.001),即前後測對 RFDV 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 著水準(F=555.02, p<.001),即訓練方式對 RFDV 影響達顯著差異。 表 4-14. RFDV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SS. df. MS. F. 前測(a1). 425.97. 2. 212.98. .02. 後測(a2). 210588.65. 2. 105294.32. 7.70*. b2>b1>b3. 間歇性(b1). 80761.29. 1. 80761.29. 7.65*. a2>a1. 連續性(b2). 192590.74. 1. 192590.74. 18.25*. a2>a1. 變異來源. 事後比較. 前後測. 訓練方式. 41   .

(51)  . 控制組(b3). 2.78. 1. 2.78. .00. *p<.05. 經由表 4-14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表示訓練過後三組受試者產生了差異性,並且發現連續性增強式訓練 組(b2)大於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b1)大於控制組(b3)。間歇性增強式訓 練組(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 距有顯著差異性;控制組(b3)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沒有 顯著差異性。. 42   .

(52)  . 五、初始發力率(IRFDV)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表 4-15. IRFDV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3050963.07. 1. 3050963.07. 108.26. .000*. 訓練方式(B). 3341131.47. 2. 1670565.74. 245.10. .000*. (A)*(B). 2766073.61. 2. 1383036.81. 202.92. .000*. *p<.05. 經混和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 4-15 為訓練方式及前後 測對 IRFDV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 子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F=202.92, p<.0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 對 IRFDV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108.26, p<.001),即前後測對 IRFDV 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 著水準(F=245.10, p<.001),即訓練方式對 IRFDV 影響達顯著差異。 表 4-16. IRFDV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SS. df. MS. F. 前測(a1). 14782.10. 2. 7391.05. .03. 後測(a2). 6092422.99. 2. 3046211.50. 10.47*. b2>b1>b3. 間歇性(b1). 2535677.98. 1. 2535677.98. 8.30*. a2>a1. 連續性(b2). 5281337.12. 1. 5281337.12. 17.30*. a2>a1. 變異來源. 事後比較. 前後測. 訓練方式. 43   .

(53)  . 控制組(b3). 21.55. 1. 21.55. .00. *p<.05. 經由表 4-16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表示訓練過後三組受試者產生了差異性,並且發現連續性增強式訓練 組(b2)大於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b1)訓練組大於控制組(b3)。間歇性增 強式訓練組(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 前後測距有顯著差異性;控制組(b3)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 距沒有顯著差異性。. 44   .

(54)  . 六、運動表現(壘球擲遠)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表 4-17. 運動表現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12.68. 1. 12.68. 0.12. .734. 訓練方式(B). 173.30. 2. 86.65. 2.61. .10. (A)*(B). 33.37. 2. 16.68. .50. .621.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4-17為訓練方式及前後測 對運動表現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 交互作用未達顯著水準(F=.50, p>.05),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運 動表現影響無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未顯著水準(F=0.12, p>.05),即前後測對運動表現影響未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未 達顯著水準(F=2.61, p>.05),即訓練方式對運動表現影響未達顯著差 異。. 45   .

(55)  .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利用歇性增強式訓練方式及連續性增強式 訓練方式對女性運動員進行上肢肌力訓練,並就其肌力指數與運動表 現訓練後效果進行比較分析。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經過實驗後所得結論: 一、 肌力指數方面 (一) Fmax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及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間沒有明 顯的差異,但都優於控制組,表示這兩種訓練方式皆可以增強 Fmax。 (二) Tmax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皆優於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及控制 組,表示雖然兩種訓練方式皆可以減少Tmax,但是連續性增 強式訓練對Tmax的減少就優於間歇性增強式訓練。 (三) SSI、RFDV與IRFDV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皆優於間歇性增強 式訓練組及控制組,表示雖然兩種訓練方式皆可以增加SSI, 但是連續性增強式訓練對SSI的增加優於間歇性增強式訓練。 (四)在肌力指數整合之後可以發現,不管是連續性增強式訓練或是 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皆可以造成肌力的增加,但是爆發力增強為 連續性增強式訓練優於間歇性增強式訓練。 46   .

(56)  . 二、運動表現方面 不管是連續性增強式訓練或是間歇性增強式訓練,訓練前後並沒 有明顯的差異性,本研究測量運動表現方式為站立壘球擲遠距離,可 能壘球擲遠動作所使用的肌群不只為上肢肌群,也會使用到腰部旋轉 力量及甩臂力量等,動作模式牽扯太多導致無法表現出明顯差異。. 47   .

(57)  .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提供建議如下: 一、 未來進行更深入研究時可改變運動表現的測驗方式,讓動作模 式單純化,更能表現出研究實際面。 二、 由於本研究主要受試者為大專體育系女生,體育系女生本身擁 有較好的肌肉素質,可承受高強度的訓練方式,但對於一般的 女生可能必須重新設定負重,未來研究可針對一般人甚至不同 年齡層來進行實驗設計,使本研究結果能更有實用性。. 48   .

(58)  .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李永祥(2003)。間歇運動對國中男生籃球選手專項體能與技術及免. 疫球蛋白 A 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台北市立體育學 院。 林芳英(2002)。籃球運動的增強式訓練對排球選手跳躍力之應用。. 大專體育,60,43-45。 吳志賢(2010)。增強式跳躍訓練對大專優秀橄欖球選手的速度、爆. 發力及敏捷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台北市立體 育學院。 林正常(2002)。運動科學與訓練。臺北縣:銀禾文化事業公司。 。臺北 林正常(1993) 。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增訂二版) 縣:銀禾文化事業公司。 涂瑞洪、曾全佑(2011) 。上肢增強式肌力訓練機構的開發與訓練效. 果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NSC 99-2815-C-153-005-H。 徐尹玲(2010)。八週集中式與分散式敏捷訓練效果之比較。未出版 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陳明良(2012)。男性運動員上肢增強式訓練效果的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屏東縣,國立屏教育大學。 陳威志(2011) 。增強式訓練與複合式訓練對高中籃球選手下肢肌力. 與爆發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 陳敦禮(1996)。淺談 Plyometric 訓練。體育與運動,98,49-53。 張木山(2004)。不同訓練方法對彈跳能力發展與評估模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張榮顯(2001)。藥球訓練操作。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年度體育學. 術研討會暨 2001 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專刊,286-293。台中 市: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黃薰萱(2011) 。六週增強式輔助訓練對跆拳道選手下肢等速肌力、. 爆發力及平衡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縣,彰化師範 49   .

(59)  . 大學體育系研究所。 黃彬彬(1990)。運動生理學。台北市:正中書局。 楊明達、詹貴惠(2006)。藥球訓練對上半身肌力的影響。大專體育. 學刊,8(2),187-193。 楊明達、詹貴惠(2005) 。增強式訓練的效果與應用。大專體育,81, 37-44。 蔡豐任(2007)。優秀女子排球選手下肢負重增強式動作的神經力學. 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蔡崇濱等譯(2004)。增強式訓練,肌力與體能訓練。台北縣:藝軒 文化出版社。 劉雅甄、王. 泠(2003)。藥球訓練之理論與實務。教練科學,2,. 221-228。 劉宇、江界山、陳重佑(1996) 。肌力與肌力診斷的生物力學基礎。. 台灣師大體育研究(復刊號),2,151-179。 鄭景峰(2002) 。增強式訓練的理論與應用。大專體育季刊,60,36-45。 謝維駿(2010)。上肢增強式肌力訓練機構的開發與測試。國科會大 專學生參與專體研究計畫,NSC 99‐2815‐C‐153‐005‐H。  鞠欣馨(2006)。增強式訓練對足球選手下肢爆發力之影響。未出版 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50   .

(60)  . 英文部分 Abass, A. O. (2009). Comparative Effect of Three Modes of Plyometric Training on Leg Muscle Strength of University Male Stud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ISSN 1450-216X Vol.31 No.4, p.577-582。 Avery, D. F. , Jame, E.&McFarland. (2007). Effects of a short-term plyometric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program on fitnessperformance in boys age 12 to 15 years。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Medicine, 6, 519-525。 Baechle, T. R. & Earle, R. (2000).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427-470 Blakey, J, B, &Southard, D. (1987) . The combine defects of weight training and plyometric on dynamic leg strength and leg power. J Appl Sports Sci Res; 1 :14 – 6. Coquart, J. B., Lemaire, C., Dubart, A. E., Luttembacher, D. P., Douillard, C., & Garcin, M. (2008). Intermittent versus continuous exercise: effects of perceptually lower exercise in obese wome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40(8), 1546-1553. Eduardo, S. V., Juan, J. G.,& Mikel, I. (2009). Low and moderate plyometric training frequency produces greater jumping and sprinting gains compared with high frequency.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2 (3)/ 715 - 725. Eduardo, S. V., et al. (2008). Low and moderate plyometric training Frequency produces greater jumping And sprinting gains compared With high frequency。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2(3), 715–725。 Faigenbaum., Avery, D., Mediate, Patrick. (2006). Effects of medicine ball training on fitness performance of high-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Source Volume: 63 Source Issue: 3 51   .

(61)  . Francois, J. P. & Morgan, E. A. (2011). Effects of a 6-week plyometric training program on performances in pubescent swimers。Serbian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5(1):80-86。 James, C. R., & Robert, C. F. (1999). High – powered plyometric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John, S.,&Saluja, I., (2009).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lyometric Training Program and Dynamic Stretching on Vertical Jump and Agility in Male Collegiate Basketball Player。L Amen J Med Sci ,2 (1 ):3 6 -4 6。 Kutz, M. R. (2003).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for Plyometric Training. NSCA’s Pei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 , 2 (2), 10-12. Mack, D. R., Amaris, C. H., William, R. H., &Tedd, J. G. (2011). The effect of plyometric training on power and kicking distance in female adolescent soccer players。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5(1)/129-134。 Markovic, G., Jukic, I., Milanovic, D., & Metikos, D. (2007). Effects of sprint and plyometric training on muscle function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1(2), 543-549. Martel, G. F., M. L. Harmer, J. M. Logan, and C. B. Parker. (2005) Aquatic Plyometric Training Increases Vertical Jump in Female Volleyball Players. Med. Sc. Sports Exerc., Vol. 37, No. 10, pp.1814-1819。 Matavulj, D., Kukolj, M., Ugarkovic, D., Tihanyi, J., & Jaric, S. (2001). Effects of plyometric training on jumping performance in junior basketball players. Th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41(2), 159-164. Milesky, A. et al. (1991). Changes in musle fiber size and composition in response to heavy-resistance exercie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 23:1042-49. 52   .

(62)  . Myer, G. D., Ford, K. R., Palumbo, J. P., Hewett, T. E. (2005). Neuromuscular training improves performance and lower-extremity biomechanics in femaleathletes.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19(1), 51-60 Radcliffe, J.C. &Faretions, R.C. (1985). “Plyometrics” Explosive Power Training , ed. 2, Champaign, Illinois,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Inc. pp.1-27. Sean, P. S., &Paul, A. J., (2008). Effects of two plyometric training programm of different intensity on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 in High school athletes。Serbian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4): 123-130。 Toumi, H., Best, T. M., Martin, A., F’ Guyer, S., & Poumarat, G. (2004). Effects of Eccentric Phase Velocity of Plyometric Training on the Vertical jum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5, 384-390. Zafeiridis, A., Sarivasiliou, H., Dipla, K., & Vrabas, I. S. (2010). The effects of heavy continuous versus long and short intermittent aerobic exercise protocols on oxygen consumption, heart rate, and lactate responses in adolesc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and Occupational Physiology, 110(1), 17-26.                     53   .

(63)  . 附錄一. 受試者家長須知暨同意書 親愛的同學您好: 我是體育學系研究所的研究生,非常誠摯的邀請您參加本研究。本研究 主要在探討「不同型式的增強式訓練對大專女子運動選手上肢訓練效果之研 究」。本研究會進行最大拉力與壘球擲遠的運動能力測驗。本實驗所進行的 課程,不具危險性,也不會對您造成任何傷害,您可以選擇是否同意參與本 研究,若您同意而在實驗進行過程之中,您的意願有所改變,仍可在告知研 究者後,隨時退出測驗不受限制;若您不同意,也不會對您有任何影響。測 驗結果僅為研究之用,相關資料之隱私權亦被保障。 以下是本研究簡介: 一、 研究名稱:不同型式的增強式訓練對大專女子運動選手上肢訓練效果之 研究。 二、研究時間:中華民國 102 年 2 月 1 日至 102 年 4月 30日止。 三、運動能力測驗時間: (一)前測時間:中華民國 102 年 3 月 2 日 (二)後測時間: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29 日 四、實驗地點:屏東縣屏東教育大學操場及六愛樓生物力學實驗室 五、實驗說明: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體育系女學生進行八週訓練。集中式為每週訓練 3 天 的增強式課程,分散式為每週訓練 3 天,上午、下午、放學的增強式課程。 探討中學生在進行八週的增強式課程後對運動能力和運動表現二項運動能力 之影響為何。 六、受試者注意事項: (一) 為確定八週集中式與分散式增強訓練對體育系女學生運動能力和運動 表現有影響,參與本研究之受試者,課後均不能參加任何體育相關社 團活動或課程,亦不要額外加強練習。 (二)願意參與本研究之學生,必須填寫「健康問卷調查表」,確定在 無任何健康問題且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才能參加。 (三)本研究分為集中組、分散組與控制組,兩組會進行增強式訓練課程, 且一經決定就不會再更動,控制組不做任何訓練。 如果您對本研究或實驗參加者有任何問題,請聯絡本人。最後衷心感謝 您的協助!. 研 究 生:歐雅芬 敬上 54   .

(64)  . 【受試者同意書】 本人已閱讀過受試者須知,瞭解實驗內容及步驟並同意參加本實 驗。. 學生姓名:. 年. 級:. 參與意願: □願意. 日. 期:. 年. 月. 日                          .   55   .

(65)  . 附錄二. 受試者健康問卷調查表 同學您好: 基於保護您的運動安全,在參加本檢測前,研究者必須瞭解您 的身體狀況,敬請就其身體狀況據實填寫下列問題,謝謝! 過去半年間,醫師是否曾告訴您有下列情況:(請您依照自己的身 體狀況做勾選,謝謝!). 有. 沒有. 曾有, 但已痊癒. 1. 是否常覺得胸口疼痛? 2. 是否有心臟方面疾病? 3. 是否有癲癇? 4. 是否有糖尿病? 5. 是否常有頭暈現象或曾暈倒? 6. 是否有貧血? 7. 是否曾有嚴重骨折? 8. 是否會在運動或跑步後感到極 度不舒服? 9. 是否有氣喘? 10.是否有家族遺傳疾病不能參與 運動? 11.如有以上未提到之事項而不能參與本次研究的理由,請說明. 學生姓名: 年. 級:.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56 .  . 不確定.

(6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