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實驗時間:本實驗分四階段,學生填寫受式者須知暨同意書(附 錄一)及受式者健康問卷調查表(附錄二)前測、訓練期、後測。

(一)資料填寫:2013年2月25日。

(二)前測時間:2013年3月2日。

1.運動能力:90°屈肘姿勢最大肌力指數檢測。

2.運動表現:壘球擲遠距離。

 

22 

(三)訓練時間:2013年3月4日至2013年4月26日。

1.連續性訓練組:每週三天,於課後實施訓練,每次完成九組,

每組十二下的訓練,為期八週。

2.間歇性訓練組:每週三天,訓練當天分早上、中午、課後三 次訓練時間,每次完成三組,每組十二下的 訓練,為期八週。

3.控制組:不做任何訓練。

4.利用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開發之上肢增 強式訓練機構為訓練器材。

(四)後測時間:2013年4月29日。

1.運動能力:90°屈肘姿勢最大肌力指數檢測。

2.運動表現:壘球擲遠距離。

二、實驗地點:

(一)運動能力(肌力):屏東教育大學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二)運動表現(壘球擲遠):屏東教育大學運動場。

、 拉力計

、 LabVI

042Q、NI

PXI-652

圖 3-5 L

LabVIEW 儀

一。 I SCC-68I

01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 一、 資料收集

本研究以 LabVIEW 程式儀控系統連結之拉力計,採樣頻率設 為1000 Hz,採樣時間 2 秒鐘,蒐集個人訓練前及訓練後的肌 力指數。

(一) 每位受試者分別於測驗時,屈肘拉力(肘關節 90 度)測驗,

各三次拉力曲線採樣,每次採樣間休息三分鐘後始進行下 一次採樣。

(二) 壘球擲遠運動表現資料,投擲三次每次中間休息 2 分鐘。

二、 資料處理

本研究採用以下原則進行處理:

(一) 所有資料使用SPSS 17.0 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統 計方式採描述性統計及混和設計二因子變異數(two-way AOVAN)分析,比較八週連續性與間歇性兩種不同訓練 方式對受試者在運動能力與運動表現上的差異。

(二) 為避免極端數值的影響,本研究將去除極端值(極大與極 小值)。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8.83±10.72 77.76±28.35

連續性 前測 後測

55.42±12.94 84.45±25.01

控制組 前測 後測

51.41±7.71 52.54±8.39

由表4-1中顯示,Fmax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48.83±10.72 kgf;後測平均值為77.76±28.35 kgf,較前測提升59%。

在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55.42±12.94 kgf;後測平均值為 84.45±25.01 kgf,較前測提升44.4%。控制組訓練前測平均值為 51.41±7.71 kgf;後測平均值為52.54±8.39 kgf,較前測提升1.53%。研 究結果顯示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及控制組,經 由八週訓練後皆會提升Fmax值,與Eduardo et al.(2008)等研究結果 一致,以增強式跳耀訓練對受試者進行7 週訓練,分成中低頻率及高 頻率兩組,中低頻率就是一週2 次訓練,高頻率就是一週4 次訓練,

 

28 

結果顯示,7 週高頻率的增強式訓練肌力增加50.56 kgf;中低頻率增 強式肌力增加29.59 kgf。但本研究控制組提升並無達顯著差異,可能 原因是對本研究的實驗動作較為熟悉,亦可能受試者為體育系學生,

在學時間上術科時所斷練,以至影響Fmax表現。

二、達到最大肌力所需的時間(Tmax)

4-2 Tmax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單位:sec)

前後測 平均數

間歇性 前測 後測

2.24±0.05 1.69±0.16

連續性 前測 後測

2.20±0.04 1.20±0.12

控制組 前測 後測

2.23±0.07 2.34±0.10

由表4-2中顯示,Tmax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2.24±0.05 sec;後測平均值為1.69±0.16 sec,較前測縮短了24.8%。連 續 性 增 強 式 訓 練 組 前 測 平 均 值 為2.20±0.04 sec ; 後 測 平 均 值 為 1.20±0.12 sec,較前測縮短了45.5%。控制組訓練前測平均值為 2.23±0.07 sec;後測平均值為2.34±0.10 sec,較前測縮短了4.7%。研 究結果顯示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及控制組,經 由八週訓練後皆會降低Tmax值,但控制組提升並無達顯著差異,可 能原因是對本研究的實驗動作較為熟悉,亦可能受試者為體育系學生,

在學時間上術科時所斷練,以至影響Tmax表現。

 

21.78±6.69 52.24±14.58

連續性 前測 後測

25.00±6.30 79.60±31.85

控制組 前測 後測

23.02±4.75 24.43±5.10

由表 4-3 中顯示,SSI 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21.78±6.69 kgf/sec;後測平均值為 52.24±14.58 kgf/sec,較前測增加了 139.8%。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25.00±6.30 kgf/sec;後 測平均值為79.60±31.85 kgf/sec,較前測增加了 218.4%。控制組訓練 前測平均值為23.02±4.75 kgf/sec;後測平均值為 24.43±5.10 kgf/sec,

較前測增加了 6.1%。研究結果顯示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連續性增 強式訓練組及控制組,經由八週訓練後皆會提升SSI 值,但控制組提 升並無達顯著差異,可能原因是對本研究的實驗動作較為熟悉,亦可 能受試者為體育系學生,在學時間上術科時所斷練,以至影響SSI 表 現。

四、發力率(RFDV)

4-4 RFDV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單位:kgf/sec)

前後測 平均數

間歇性 前測 後測

130.96±13.08 258.37±17.68

連續性 前測 後測

127.78±12.65 324.55±16.17

控制組 前測 後測

120.15±13.35 121.90±13.11

由表 4-4 中顯示,RFDV 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130.96±13.08 kgf/sec;後測平均值為 258.37±17.68 kgf/sec,較前測提 升了98.7%。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127.78±12.65 kgf/sec;

後測平均值為324.55±16.17 kgf/sec,較前測提升了 154.5%。控制組 訓練前測平均值為120.15±13.35 kgf/sec;後測平均值為 121.90±13.11 kgf/sec,較前測提升了 1.0%。研究結果顯示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

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及控制組,經由八週訓練後皆會提升 RFDV 值,

但控制組提升並無達顯著差異,可能原因是對本研究的實驗動作較為 熟悉,亦可能受試者為體育系學生,在學時間上術科時所斷練,以至 影響RFDV 表現。

 

32 

五、初始發力率(IRFDV)

4-5 IRFDV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單位:kgf/sec)

前後測 平均數

間歇性 前測 後測

620.75±71.43 952.13±124.58

連續性 前測 後測

688.63±39.50 1706.23±119.39

控制組 前測 後測

620.47±50.96 618.39±46.38

由表 4-5 中顯示,IRFDV 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620.75±71.43 kgf/sec;後測平均值為 952.13±124.58 kgf/sec,較前測提 升53.4%。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688.63±39.50 kgf/sec;

後測平均值為1706.23±119.39 kgf/sec,較前測提升 155.2%。控制組 訓練前測平均值為620.47±50.96 kgf/sec;後測平均值為 618.39±46.38 kgf/sec,較前測降低 0.3%。研究結果顯示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及連 續性增強式訓練組,經由八週訓練後皆會提升 IRFDV 值,而控制組 經過八週後的IRFDV 值則下降,但前後測沒有差異。

六、運動表現(壘球擲遠)

4-6 運動表現描述性統計摘要表(單位:m)

前後測 平均數

間歇性 前測 後測

37.07±4.49 37.99±3.27

連續性 前測 後測

33.79±10.74 35.67±11.74

控制組 前測 後測

36.78±8.13 34.00±8.62

由表4-6中顯示,壘球擲遠在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前測平均值為

 

34 

只為上肢肌群,也會使用到腰部轉動慣量力量及甩臂離心速度等,動 作模式牽扯太多導致無法表現出明顯差異。

第二節 不同訓練方式對前後測肌力與運動表現的影響 一、最大肌力(Fmax)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4-7 Fmax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6493.54 1 6493.54 20.39 .000*

訓練方式(B) 3388.84 2 1694.42 8.10 .000*

(A)*(B) 3035.84 2 1517.92 7.25 .000*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 4-7 為訓練方式及前後測 對 Fmax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交 互作用達顯著水準(F=7.25, p<.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 Fmax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20.39, p<.01),

即前後測對 Fmax 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著水準 (F=7.25, p<.01),即訓練方式對 Fmax 影響達顯著差異。楊明達、詹貴 惠(2006)的研究指出,八週的藥球訓練對棒球運動員上半身肌群之 最大肌力的影響,以一套藥球訓練計畫進行增強式訓練,可有效提升 上半身肌力,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4-8 Fmax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前後測

 

36 

前測(a1) 178.65 2 89.32 .19

後測(a2) 6246.04 2 3123.02 6.55* b1>b3,b2>b3 訓練方式

間歇性(b1) 5682.20 1 5682.20 17.69* a2>a1 連續性(b2) 4240.12 1 4240.12 13.20* a2>a1 控制組(b3) 3.06 1 3.06 .01

*p<.05

經由表 4-8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表示訓練過後三組受試者產生了差異性,並且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 (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大於控制組(b3)。間歇性增強式訓練 (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有 顯著差異性;控制組(b3)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沒有顯著 差異性。

二、達到最大肌力所需的時間(Tmax)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4-9 Tmax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3.50 1 3.50 350.00 .000*

訓練方式(B) 1.72 2 .86 43.00 .000*

(A)*(B) 1.53 2 .77 38.50 .000*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4-9為訓練方式及前後測 對Tmax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交互 作用達顯著水準(F=38.50, p<.0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Tmax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350.00, p<.001),

即前後測對Tmax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著水準 (F=43.00, p<.001),即訓練方式對Tmax影響達顯著差異。John 及Saluja

(2009)指出4週下肢增強式訓練及動態伸展訓練對男性籃球選手的 垂直跳高度有顯著的差異,受測者為45人,年齡18-25歲,A組(15人) 進行動態伸展的訓練,B組(15人)進行下肢增強式訓練,C組(15人)兩 者皆進行,結果發現在敏捷性的測試中只有B、C組達顯著差異(A組p

=.088,B組p=.043*,C組p=.00*)。,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4-10 Tmax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38 

前後測

前測(a1) .006 2 .003 .01

後測(a2) 3.25 2 1.62 6.44* b3>b1>b2 訓練方式

間歇性(b1) 1.42 1 1.42 8.74* a1> a2 連續性(b2) 3.58 1 3.58 22.03* a1> a2 控制組(b3) .02 1 .02 .12

*p<.05

經由表 4-10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表示訓練過後三組受試者產生了差異性,並且發現控制組(b3)大於間 歇性增強式訓練組(b1)大於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間歇性增強式 訓練組(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 測距有顯著差異性;控制組(b3)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沒 有顯著差異性。

三、屈肘快速肌力指數(SSI)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表4-11 SSI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19220.64 1 19220.64 70.76 .000*

訓練方式(B) 11856.48 2 5928.24 43.57 .000*

(A)*(B) 10687.21 2 5343.61 39.28 .000*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 4-11 為訓練方式及前後 測對SSI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交 互作用達顯著水準(F=39.28, p<.0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 SSI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70.76, p<.001),

即前後測SSI 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著水準(F=43.57, p<.001),即訓練方式對 SSI 影響達顯著差異。

4-12 SSI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前後測

前測(a1) 52.08 2 26.04 .02

後測(a2) 22491.61 2 11245.80 7.52* b2>b1>b3 訓練方式

間歇性(b1) 7516.85 1 7516.85 6.67* a2>a1 連續性(b2) 22376.24 1 22376.24 19.85* a2>a1

 

40 

控制組(b3) 14.76 1 14.76 .01

*p<.05

經由表 4-12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經由表 4-12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