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訓練方式對前後測肌力與運動表現的影響

4-7 Fmax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6493.54 1 6493.54 20.39 .000*

訓練方式(B) 3388.84 2 1694.42 8.10 .000*

(A)*(B) 3035.84 2 1517.92 7.25 .000*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 4-7 為訓練方式及前後測 對 Fmax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交 互作用達顯著水準(F=7.25, p<.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 Fmax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20.39, p<.01),

即前後測對 Fmax 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著水準 (F=7.25, p<.01),即訓練方式對 Fmax 影響達顯著差異。楊明達、詹貴 惠(2006)的研究指出,八週的藥球訓練對棒球運動員上半身肌群之 最大肌力的影響,以一套藥球訓練計畫進行增強式訓練,可有效提升 上半身肌力,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4-8 Fmax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前後測

 

36 

前測(a1) 178.65 2 89.32 .19

後測(a2) 6246.04 2 3123.02 6.55* b1>b3,b2>b3 訓練方式

間歇性(b1) 5682.20 1 5682.20 17.69* a2>a1 連續性(b2) 4240.12 1 4240.12 13.20* a2>a1 控制組(b3) 3.06 1 3.06 .01

*p<.05

經由表 4-8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表示訓練過後三組受試者產生了差異性,並且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 (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大於控制組(b3)。間歇性增強式訓練 (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有 顯著差異性;控制組(b3)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沒有顯著 差異性。

二、達到最大肌力所需的時間(Tmax)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4-9 Tmax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3.50 1 3.50 350.00 .000*

訓練方式(B) 1.72 2 .86 43.00 .000*

(A)*(B) 1.53 2 .77 38.50 .000*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4-9為訓練方式及前後測 對Tmax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交互 作用達顯著水準(F=38.50, p<.0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Tmax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350.00, p<.001),

即前後測對Tmax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著水準 (F=43.00, p<.001),即訓練方式對Tmax影響達顯著差異。John 及Saluja

(2009)指出4週下肢增強式訓練及動態伸展訓練對男性籃球選手的 垂直跳高度有顯著的差異,受測者為45人,年齡18-25歲,A組(15人) 進行動態伸展的訓練,B組(15人)進行下肢增強式訓練,C組(15人)兩 者皆進行,結果發現在敏捷性的測試中只有B、C組達顯著差異(A組p

=.088,B組p=.043*,C組p=.00*)。,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4-10 Tmax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38 

前後測

前測(a1) .006 2 .003 .01

後測(a2) 3.25 2 1.62 6.44* b3>b1>b2 訓練方式

間歇性(b1) 1.42 1 1.42 8.74* a1> a2 連續性(b2) 3.58 1 3.58 22.03* a1> a2 控制組(b3) .02 1 .02 .12

*p<.05

經由表 4-10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表示訓練過後三組受試者產生了差異性,並且發現控制組(b3)大於間 歇性增強式訓練組(b1)大於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間歇性增強式 訓練組(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 測距有顯著差異性;控制組(b3)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沒 有顯著差異性。

三、屈肘快速肌力指數(SSI)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表4-11 SSI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19220.64 1 19220.64 70.76 .000*

訓練方式(B) 11856.48 2 5928.24 43.57 .000*

(A)*(B) 10687.21 2 5343.61 39.28 .000*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 4-11 為訓練方式及前後 測對SSI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交 互作用達顯著水準(F=39.28, p<.0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 SSI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70.76, p<.001),

即前後測SSI 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著水準(F=43.57, p<.001),即訓練方式對 SSI 影響達顯著差異。

4-12 SSI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前後測

前測(a1) 52.08 2 26.04 .02

後測(a2) 22491.61 2 11245.80 7.52* b2>b1>b3 訓練方式

間歇性(b1) 7516.85 1 7516.85 6.67* a2>a1 連續性(b2) 22376.24 1 22376.24 19.85* a2>a1

 

40 

控制組(b3) 14.76 1 14.76 .01

*p<.05

經由表 4-12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表示訓練過後三組受試者產生了差異性,並且發現連續性增強式訓練 組(b2)大於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b1)大於控制組(b3)。間歇性增強式訓 練組(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 距有顯著差異性;控制組(b3)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沒有 顯著差異性。

四、

發力率(RFDV)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4-13 RFDV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175065.11 1 175065.11 591.40 .000*

訓練方式(B) 112724.91 2 56362.45 555.02 .000*

(A)*(B) 98289.71 2 49144.85 483.95 .000*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4-13 表為訓練方式及前後測 對RFDV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交 互作用達顯著水準(F=483.95, p<.0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 RFDV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591.40, p<.001),即前後測對 RFDV 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 著水準(F=555.02, p<.001),即訓練方式對 RFDV 影響達顯著差異。

4-14 RFDV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前後測

前測(a1) 425.97 2 212.98 .02

後測(a2) 210588.65 2 105294.32 7.70* b2>b1>b3 訓練方式

間歇性(b1) 80761.29 1 80761.29 7.65* a2>a1 連續性(b2) 192590.74 1 192590.74 18.25* a2>a1

 

42 

控制組(b3) 2.78 1 2.78 .00

*p<.05

經由表 4-14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表示訓練過後三組受試者產生了差異性,並且發現連續性增強式訓練 組(b2)大於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b1)大於控制組(b3)。間歇性增強式訓 練組(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 距有顯著差異性;控制組(b3)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距沒有 顯著差異性。

五、

初始發力率(IRFDV)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4-15 IRFDV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3050963.07 1 3050963.07 108.26 .000*

訓練方式(B) 3341131.47 2 1670565.74 245.10 .000*

(A)*(B) 2766073.61 2 1383036.81 202.92 .000*

*p<.05

經混和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 4-15 為訓練方式及前後 測對 IRFDV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 子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F=202.92, p<.001),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 對IRFDV 影響有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顯著水準(F=108.26, p<.001),即前後測對 IRFDV 影響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達顯 著水準(F=245.10, p<.001),即訓練方式對 IRFDV 影響達顯著差異。

4-16 IRFDV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前後測

前測(a1) 14782.10 2 7391.05 .03

後測(a2) 6092422.99 2 3046211.50 10.47* b2>b1>b3 訓練方式

間歇性(b1) 2535677.98 1 2535677.98 8.30* a2>a1 連續性(b2) 5281337.12 1 5281337.12 17.30* a2>a1

 

44 

控制組(b3) 21.55 1 21.55 .00

*p<.05

經由表 4-16 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發現,前測(a1)未達顯著水準,說 明在開始進行訓練前三組受試者並無任何差異;後測(a2)達顯著差異,

表示訓練過後三組受試者產生了差異性,並且發現連續性增強式訓練 組(b2)大於間歇性增強式訓練組(b1)訓練組大於控制組(b3)。間歇性增 強式訓練組(b1)與連續性增強式訓練組(b2)皆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 前後測距有顯著差異性;控制組(b3)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訓練前後測 距沒有顯著差異性。

六、運動表現(壘球擲遠)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4-17 運動表現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前後測(A) 12.68 1 12.68 0.12 .734 訓練方式(B) 173.30 2 86.65 2.61 .10

(A)*(B) 33.37 2 16.68 .50 .621

*p<.05

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表4-17為訓練方式及前後測 對運動表現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前後測(A)與訓練方式(B)二因子 交互作用未達顯著水準(F=.50, p>.05),即前後測與訓練方式兩者對運 動表現影響無交互作用存在。前後測(A)因子達未顯著水準(F=0.12, p>.05),即前後測對運動表現影響未達顯著差異;訓練方式(B)因子未 達顯著水準(F=2.61, p>.05),即訓練方式對運動表現影響未達顯著差 異。

 

4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利用歇性增強式訓練方式及連續性增強式 訓練方式對女性運動員進行上肢肌力訓練,並就其肌力指數與運動表 現訓練後效果進行比較分析。

第一節 結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