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第一節 壓抑與解脫

根據五篇小說的研究結果,以Gergen 的角度而言,目標狀態(goal state)是整體故事的主要脈絡,也是對故事裡主人翁(agent)的一種 驅力(drive),由目標的設定勾勒出整體故事的發展起伏,本文試圖 在這五篇當中用壓抑、焦慮、認同與解脫來做分析與探討並歸納出幾 個不同的議題,<水上組曲>呈現的便是男性對於一位女性愛慕所表 現的內在心理衝突現象,他逐漸克服心理障礙最後快達成目標的時候 卻落空,留下的只是無奈與絕望,只好又繼續過著往常一般的生活,;

<皇帝魚的二次災厄>充分的描述著達成目標之後卻又反悔的跡 象,「二次重生」所帶來的並不是喜悅而是悲傷,最後企圖遠離目標 的尷尬結局;<雞>很明顯是唯一達成目標的故事劇情,儘管也不是 真正對環境造成實質上的改變,但心理卻是達到了自由的境界;<我 的「傑作」>是五篇當中唯一真正達到無論是物質上或精神方面的欲 望實現;<秘密>卻陷入慾望實現與未實現的情況架構中,終究沒有 結論。透過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見目標是帶動個體促發心理能量、衝 突的一關鍵因素,不過總是沒有那麼容易就實現心中的願望,依照精 神分析的說法,當自我形成(ego-formation)的那一霎那,焦慮及無

味著本來平凡的生活劇情因為故事重大的轉折點(主人翁不一樣的初 始生活)而啟動了目標狀態,不過也因為如此造成了個體痛苦和焦慮 的開始,在困難重重、僵化的環境構造中如何脫穎而出,真正得到釋 放是要經過許多重大「考驗」的,重點是自我(ego)確立之後後續 所引發的效應(effect),無可否認指出文本(story)皆是未完成的敘 事作品,當然本文只是針對作品的內容進行分析與探討,在五篇小說 主人翁的世界中,他們所要共同面對的是被壓抑的心理進而間接產生 焦慮感,於是企圖尋求各種釋放能量的管道,儘管整體故事圍繞在交 談與情境描述中,但透過整體氣氛以及字裡行間的空隙也能找到其關 鍵性的分析因素,在前面研究目的的部份有提到鄭清文先生短篇小說 人物的共同特徵-卑微似乎從這五篇具有濃厚心理現象衝突的小說 中可以相呼應,<我的「傑作」>投射出欲望驅使著個體能運用不同 的方法、偽裝的技巧達成目標的殘忍手段是一種另類謀殺別人謀取自 身利益的悲哀下場,按照Gergen 的觀點可以根據此五篇歸納出三大 類型,第一類型就是悲劇,而<水上組曲>、<皇帝魚的二次災厄>

就是隸屬於此類的故事情節,儘管仔細的分析都能呈現出不同的曲線 發展,但大致上最後皆是悲慘的結局;<雞>與<我的「傑作>都可 以視為喜劇的收場,<雞>所要表達的便是心靈上達到自己想要的目 標狀態,而<我的「傑作」>儘管是五篇當中最具有實質上達成的真

正目標,但多少也能看出其故事尾端反諷的意味;<秘密>便是屬於 Romantic-saga 故事的寫照,整篇故事起起伏伏沒有結局與答案。除 此之外,例如<秘密>、<雞>、<水上組曲>、<皇帝魚的二次災 厄>充分說明在逆境中努力解脫的過程,那看似卑微、懦弱的小人物 所呈現的心理衝突現象多少與文化性格有著某種程度上的關連,此四 篇所描述的共同社會背景皆是僵化、刻版、集體潛意識所潛移默化、

慢慢逐漸塑造而成的,彷彿就像佛洛依德提出的「超我」,超我不知 覺形成的文明文化,透過任何形式附著在舉凡言語、教育、行為互動 模式、價值觀上面,<雞>的焦點在學校教育、<水上組曲>提到前 人行為的傳統典範、<秘密>描述著兩人存在著懷疑、不熟識、無安 全感的人性、<皇帝魚的二次災厄>所要表達的便是社會價值轉變之 下重生所帶來的絕望,那看似不一樣的劇情內容但卻有相似之處在於 主體(agent)就在那麼龐大的文化環境、傳統(超我)的壓迫下,

試圖尋找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自我形成(ego formation)產生的 焦慮被附著於內心欲望所造成的心理能量衝突,透過不同的抒發管 道,尋找各種替代物、昇華作用逐步釋放心理的壓抑以及社會心理方 面關於認同議題的釐清。回到精神分析的探討,在一篇1894 年佛洛 伊德的短文中把歇斯底里症、強迫性精神官能症歸類

這名詞首次出現在他的研究文稿中,佛洛伊德認為歇斯底里等症狀的 來源是兒童期發生的性創傷經驗(實際誘發性的衝動、侵犯、攻擊等)

潛抑(repress)到兒童記憶腦海裡,以致到成年或青年時期因類似的 性誘發(seduction of sexuality)又再次被活化,並經由一系列古怪

(peculiarity)行為呈現、表現在意識世界當中,直到後來談到強迫 性精神官能症也有類似的診斷說明,他認為性創傷經驗潛抑到記憶 裡,會以情緒性自我責備(self-reproach)的方式呈現,根據佛洛伊 德的解釋,潛抑性記憶(repressed memory)是一種防衛機制,保護 個體免受難以承受的外來衝擊,但必要時,防衛也會崩解讓潛抑的材 料竄出意識來(例如hysteria 等)。防衛這概念於是又多次出現在後 續的手稿當中而逐漸受到矚目,最重要的應是1926 年佛洛伊德出稿 的Inhibitions, Symptoms and Anxiety,防衛概念最大的轉變是從原本單 純生理反射的概念慢慢轉移到人格特質和社會心理層面,病例在因應 外在環境「技術」的解釋,在1926 年談的防衛機轉(defense of mechanisms)開始著重在人與外在環境互動所產生的壓抑與防衛。從 心裡學角度來看鄭清文小說-<雞>、<水上組曲>、<我的「傑作」

>、<秘密>、<皇帝魚的二次災厄>也可以歸納出人物的共通主題 在於「壓抑」,因為壓抑所帶來後續人性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境和阻 礙,依佛洛依德最原始的想法指出自我設法去運用「潛抑」來防衛那

從原我產生出的本能性衝動(instinctual impulse)-屬於生物性的解 釋,本文基於這一觀點來解釋小說人物裡心中所渴望的理想境界或生 活方式,因為外在環境的種種阻礙心理不知覺中所產生的「壓抑」-

社會性的解釋似乎和佛洛依德所提出的本能性衝動頗有相似之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