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Erik H. Erikson 在青年路德身上看見的認同危機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Erik H. Erikson 在青年路德身上看見的認同危機

Erikson 一生中出版過許多著名的書籍,作為一位臨床心理醫生,

早期埋首於個案的心理治療是造就其後來跳脫出生理基礎解釋到達 社會性的重大關鍵,除了解釋其輕少年認同及其危機之外,<童年與 社會>更是他詮釋社會心理學的重要轉折點,除了熱衷的觀察與臨床 經驗之外,在文本分析方面,最有名的便是他用精神分析的觀點試圖 分析馬丁路德在青年時期種種不尋常的舉動及其對當代所處環境的 反叛與不滿:

故事的背景在於馬丁路德年少時進入修道院接受神學訓練,在那種 環境下所產生的某種宗教人格,其實針對路德在一次的唱詩班中突然 間有著強烈的情緒反應逐漸引起不同學者的探討,此事件的發生有產 生了許多解釋的可能性,如文中描述一位名叫祈克果(Soeren

Kierkegaard)的人就認為路得是「病態」的展現,以臨床生物性的觀 點與解釋指出其是一種煎熬、強烈痛苦的表徵,而儘管Erikson 也是 一位醫師,但他卻有不同的看見,他認為路得正經歷一段青少年的認 同與危機時期,他同樣是以精神分析的觀點為基礎,剛開始先抓到路 得在唱詩班中的發狂所說出的「我不是!我不是!」的重要字眼,接

方式剛開始是先把路德奇特的生理反應當作是一個案,而Erikson 就 在此處便表明立場用認同的觀點試圖解釋他,在後續的發展方面,當 Erikson 發現路德的關鍵性「談話」時便著手於個案的過去生平與家 庭背景,從唱詩班中的發狂找到其發瘋的跡象,在接下來的章節裡例 如第三章的對誰服從?就有詳細描述到路德出生於礦工家庭,父親就 在當代中古世紀環境下如何的對路得有高的期許,不過Erikson 發現 其童年時期路得父親嚴厲的管教,甚至導致他有強烈的企圖心想要逃 跑,在文中曾經描述類似有一股強烈的忿怒想要逃離家園但又深知道 父親對他「愛之深,責之切」心意兩種情感同時存在的矛盾感,這是 其中在年少時期影響路得關鍵性的因素之一間接奠定長大進入修道 院呈現極端反叛與統一性的問題,Erikson 認為路得的發狂叫囂主要 是其對小時候對父親的矛盾情感,其次便是在他的生平中貴族與平民 生活的差異,與他兄弟的相處模式等不知覺的累積在其心靈的最深 處,就如Erikson 在這本著作所說一位偉人在其成為成功並且具有影 響力的人物之前,總有一段過去壓抑的義憤,內心的心理世界尚待時 間的整合與統一,於是就在青年時期爆發出來,根據Erikson 的解釋,

個體生命歷程所呈現的是一階段一階段繼續發展下去,當一生命階段 來到與另一生命階段的交叉點時意味著一個危機,Erikson 的說法指 出青年路德選擇進入修道院接受神學訓練使他感到有圍困感,進而在

一次的詩班練習中失去了自我控制而發狂,這句「我不是!」勾勒出 路德認同危機的處境,壓抑、煩擾、困惑造成其不安的心情,接著 Erikson 以認同的主題描述到往後的章節,例如第三章的「對誰服 從?」、第四章的「全有或全無」、第五章「第一臺彌撒與死巷」都是 秉持著先詳細描述路德生平自傳與其出生背景,然而再從當中逐漸以 認同危機的觀點試圖透過其來龍去脈解釋路德為何會有那麼大的生 理反應。事實上,整體分析的過程與生平故事內容只因為Erikson 找 到路德重要的一句話「我不是!」而揭開了關於他早期以及中古世紀 的貴族、平民生活背景,儘管不同學派的理論皆有對其發狂的做出一 連串的解釋,Erikson 卻是以精神分析的觀點,來對路得做全盤性的 解釋,以本文針對台灣文學短篇小說來做分析而言,在整篇小說中找 到關鍵性的一句話,並從中解釋其故事主角(agent)的心理機制及 其狀況努力去達到質性研究的客觀性,雖然不可能像其著作<青年路 德>根據其生活背景做出詳細的分析,但以短篇文本而言,透過其上 下脈絡以及整體小說的氣氛方能找到其分析的可行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