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創新密集服務平台與知識密集組織

3.3 服務價值活動與外部資源

3.3.2 外部資源

Don E. Kash 與 Robert W. Rycoft( 2000 )認為自組織網絡(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 在複雜科技的創新上扮演關鍵角色。傳統組織網絡的互動關係只侷限於企業間

( Inter-firm )的互動關係,而在自組織網絡則是還包含政府機構與大學等知識單位。自組 織網絡(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由三大部分構成:第一部份為既有的核心能力( Core capabilities ),第二是既有的互補資源( Complementary assets ),最後是學習的能力 ( Capacity to learn )。既有的核心能力包括知識( Knowledge )與技巧( Skill ),並給予網絡 創新獨特科技的能力( Gallon et al., 1995 ),對於網絡( Network )的核心能力,包括大範圍 的系統整合能力,也包括小範圍的特定研發領域( Mikyazaki,1995 ),此觀念類似創新密 集服務業核心能力( Core Competence )之觀念。互補資源是在核心能力發揮優勢時,所 需要支持且配合的知識與技巧( Teece,1992 );舉例而言,當核心能力為系統整合時,配 銷( Distribution )與行銷( Marketing )的能力就是必須配合的互補資源。學習能力包含與 網絡成員所累積的知識與技巧,以及整個網絡所蘊含的知識與技巧。

圖 6 複合網絡( The complex network )

資料來源:Don E. Kash, Robert W. Rycoft(2000),本研究整理 Environment

Core Competence

Production Servicing

Market Technology R&D/Science

Other users

Complementary assets suppliers Environment

在知識密集服務的創新過程,同樣也面臨與其他組織互動的過程,因此本研究採用 Don E. Kash 與 Robert W. Rycoft( 2000 )的自組織網絡(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為衡量 企業之外部資源( Externalities )的依據。其重要的外部資源包含互補資源的提供者 ( Complementary assets suppliers )、研發/科學( R&D/Science )、技術( Technology )、製造 ( Production )、服務( Servicing )、市場( Market )、其他使用者( Other users )。此七項外 部資源,可以非企業直接擁有,而是向外策略聯盟或是透過槓桿( leverage )所獲得。

1. 互補資源提供者( Complementary assets suppliers )

互補資源為核心能力發揮優勢時,所需要支持且配合的知識與技巧( Teece,1992 )。

在企業所處的環境中,任何可從外在提供企業相關互補資源的單位,皆為互補資源的提 供者;這些互補資源的提供可以幫助企業之核心能力與相關價值活動發揮最大效用。互 補資源提供者構面在本研究中特別強調外在環境面所能給予企業的幫助,包括政治( 國 家總體政策、產業政策、特殊計劃、特別有利於產業發展的政治情境 ex.戰爭 )、經濟( 總 體經濟環境、金融體系環境、資金等 )、法律、產業( 結構、群聚效應、上下游完整度 ),

相關基礎建設( Infrastructure )、國家創新系統等外在構面;其中也有企業內部所需配合 之關鍵要素,有利於外部互補資源之接收,如組織結構設計等。

2. 研發/科學( R&D/Science )

創新密集服務業之服務業有別於一般所認知的服務業,在創新密集服務業中,基礎 科學研究、企業研發資源與能量、相關科技與技術事實上都對於創新密集服務業廠商經 營成敗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又,廠商資源有限,在無法將所有資源投資在報酬率極不確 定的研發活動上,此時,由外部獲得研發資源,透過企業相關研發部門與技術接收系統 等單位或機制,可透過槓桿( leverage )的方式得到所需要之基礎性科學研究外部資源。

科學研究相較於技術較為宏觀,與最終技術、產品或服務並不直接相關,但卻是研究發 展的基礎面,許多時候是企業創新來源的原動力。科學方面的外部資源,除了科學研究 的本身外,還包含與科學研究相關的環境面,包括科學研究的外在相關制度、科學研發 體系( 大學等 )、所處的產業或是國家的科研實力( 包括非所處的產業或國家,但卻是 可槓桿獲得的,或是可因此產生綜效 )、基礎科學研究的廣度與深度;還有科學研究與 其他構面間的連結,尤其是科學與技術間的溝通等,都屬於科學構面的外部資源。

3. 技術( Technology )

技術與最終產品或服務解決方案直接關聯性較強,廣義的技術泛指所有與最終產品 或最終服務解決方案相關的 Know-how;技術是科學的延伸,較為微觀面,而由於與產 品或服務直接相關,因此可直接造成企業獲利。在創新密集服務業中,技術同樣也不一 定必須要是廠商本身所擁有的,可透過槓桿或其他方式從外部資源中取得。技術包含基 礎技術與應用技術,基礎技術是產品或服務的核心,產品或服務皆以此為( 設計、規劃 ) 出發點;應用技術包括製程技術與商品化能力。除了技術本身外,外部資源同樣包括技 術的相關環境面資源,如技術的研發體系( 單純強調技術面的研發體系或機構,如工研

院 )或相關移轉、擴散、應用機制;國家或產業的技術研發實力( 包括非所處的產業或 國家,但卻是可槓桿獲得的,或是可因此產生綜效,如向國外廠商技術授權 )。技術與 其他構面間的連結同樣為重要的外部資源,尤其是與科學、與製造單位間的溝通等,都 屬於技術構面的外部資源。

4. 製造( Production )

知識經濟與創新密集服務業不再強調最終實體產品的本身,而在於企業所能為顧客 創造出來的價值,企業必須將重點擺在顧客需求的確認與獲知,並且透過各種手段來滿 足顧客需求。生產已不是創新密集服務業廠商之重點,企業可透過槓桿得到關於生產製 造相關之外部資源;強調整個生產程流程-從原料/零組件取得、產品設計起,至最終產 品( 工業產品或消費性產品 )生產出來為止-所需要之外部資源,此外部資源可提升生 產的效率與效能,但此處不包括生產技術( 已歸類於技術構面 );包括生產流程設計規 劃、產業供應鏈與價值鏈的關係、原料/零組件/設備供應商的關係、生產管理等。

5. 服務( Servicing )

創新密集服務業廠商價值活動之重點雖在服務活動上,但並不表示所有的服務價值 活動企業都必須透過自己來完成,尤其在強調專業分工的知識經濟時代,包括資訊服 務、物流等服務活動企業可透過委外來完成。服務的外部資源指的便是在企業滿足顧客 需求的服務過程中所需要之外部資源,透過這些外部資源的取得,企業將可更容易滿足 顧客的需求,包括顧客需求掌握度的提升、服務效率與效能的提升、服務提供的完整度、

售後服務等。

6. 市場( Market )

目標市場的特性與相配合的外部資源影響創新密集服務業廠商之成敗甚大,企業的 核心能力與相關價值活動必須針對目標市場的特性來設計才能發揮最大成效,同時也必 須掌握一些企業與市場之間的連結因素,同樣有利於滿足顧客之需求。市場構面的外部 資源在於目標市場的情勢,如規模、成長性、進入與退出障礙、市場結構與特性等,以 及任何可以協助企業加強目標市場掌握能力之因子( 如通路等 );這些外部因素不全是 企業所能夠主導控制的,故必須透過相關外部資源的了解與掌握來提升企業對於市場的 掌握程度。

7. 其他使用者( Other users )

在目標市場外,企業體在產業中之發展或經營成敗有時會受相關或支援性產業的影 響,間接造成企業在此目標市場之營運成敗;故其他使用者構面外部資源是指企業可透 過外部所得到,所有關於其他顧客或使用者之外部資源。主要包含兩個部份:一、其他 相關產業,可應用到核心能力技術、產品、服務之外部資源( 如潛在顧客、其他相關領 域顧客 );二、其他相關產業所提供,可加強企業核心能力之技術、產品與服務;兩者 皆可定義於其他使用者構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