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個案研究

第一節 大稻埕發展史:台灣現代性的濫觴

1858 年,清廷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簽訂天津條約,議訂開放台灣港口通 商。1860 年,簽訂北京條約,遂開港。就在西方殖民國家的擴張市場的壓力下,

開放淡水河口的艋舺與大稻埕。由於艋舺的商人較為保守排外,相較之下,「稻 江人一舉一動顯得與衰退保守的艋舺人相反,可以說充滿了進取性,且洋溢旺盛 躍動的活力」(莊永明,2007)大稻埕的商人較為積極開放,於是國外的洋行與 貿易機構便轉為建立在新開發的大稻埕。

中法戰爭後,有鑑於台北的政治與經濟地位日趨重要,清廷便於 1885 年在 台灣建省,由劉銘傳擔任第一任的台灣巡撫,並致力於大稻埕商港的建設。劉銘 傳計畫將大稻埕建設為台灣第一的商業區,進而爭取大稻埕國際的商業地位,以 吸引外資。為此,將千秋、建昌(現今貴德街)規劃為外僑區,鼓勵出租給外國 人。學校、火車站、鐵路、郵政、電信分局、地方法院等現代化的公共設施,都 集中在大稻埕,「大稻埕便在 19 世紀最後 20 年間,成為台灣第二大城,同時也 是第一個台灣與全球接軌的港口。」(顏亮一,2006)

圖 4-1:大稻埕碼頭邊洋行林立 圖片來源:《台北歷史深度旅遊》

圖 4-2:劉銘傳建設之六館街,整齊 壯觀

圖片來源:《台北歷史深度旅遊》

23

1866 年,美國商人約翰.杜德(John Dood )來台,評估在淡水一帶種植茶樹和 烘焙茶葉的可能性後,認為台灣具有發展茶葉的潛力,即從福建安溪引進茶苗,

分給農民,並提供貸款支持農民投入茶業,第二年,悉數購買收成,運往廈門進 行加工,由於產製分工成本較高,便於大稻埕投資茶葉加工中心。(莊永明,2007)

而這正是台灣茶業開始的時代。當時再製茶主要以烏龍茶和包種茶為主,烏龍茶 在當時有「東方美人」稱謂,國外市場趨之若鶩,紛紛於此處成立洋行,再向英、

美輸出,茶業與台灣的經濟與社會變化密不可分。

圖 4-3:北部茶園

圖片來源: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

圖 4-4:大稻埕擠滿揀茶的婦女 圖片來源: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取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網站)

二、日治時期(1895-1945 年)

日本殖民時期,配合日本政府「工業日本、農業台灣」、「工業台灣、前進南 洋」等階段性統治要領,以及之後的太平洋戰爭爆發,迪化街的商業發展也隨之 多樣化,從初期以南北雜貨、茶葉為主,之後更加上稻米、布匹、中藥材等等。

日治中期後,大稻埕仍是重要的進出口商港,但日本人逐漸將發展的重心,從大 稻埕移至「城內」,故日本人多集中在城內地區,大稻埕則成為漢人群聚的首善 之地,同時也是反日知識份子以及政治異議份子集結的大本營,像是「台灣文化

24

協會」、「台灣民眾黨」以及「台灣工友聯盟」均發跡於此。

圖 4-5:日治時期之「城外」(大稻埕)與「城內」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圖與遙測數位典藏計畫」

除此之外,日治時期的大稻埕,作為一全球通商的港口,大稻埕不僅輸出了 台灣本地的產品,同時也從國外輸入新的思潮與文化,也可說是台灣現代性的發 源地。像是台灣現代服務業,金融業、保險業乃因頻繁的貿易活動而生(保險業 的誕生,即是因為外國洋行從事貿易,為保障貨品儲存及運輸安全,因而成立);

又如西洋美術、古典音樂、戲劇、各式新的思潮也是因各方人士,如外國商人、

傳教士、國內知識份子等等聚集於此而引進交流,當時的大稻埕,在西方現代文 化的思潮影響下以及反日本土意識的交融碰撞下,成為台灣發展戲劇、美術、音 樂、文學、電影、歌謠等新文化運動的濫觴。

三、光復之後

25

西元 1945 年,國民政府正式接收台灣,西元 1947 年,在大稻埕爆發二二八 事件之後,台灣便進入所謂的白色恐怖時代。而二二八事件使得人民對於政治產 生恐懼,知識份子參政的意願也大為減低。然而,大稻埕的政治雖然呈現一片低 迷的狀態,但商業活動卻不曾停止。戰後物價惡性通貨膨脹,(漲幅曾達一千倍 以上),整體經濟雖有興衰,但大稻埕仍為台北重要的商業中心,或者可以說是 金融中心,聚集了眾多銀樓、金仔店、鐘錶行等,說明了大量的資金仍在此流動。

西元 1960 年之前,大稻埕地區仍為北台灣重要的商業中心,但至 1965 年後,

其優勢地位逐漸消失,政策轉向,大稻埕商賈紛紛往攜帶資金往他處發展,加上 開發密度日趨飽和,在公共設施及房屋數量缺乏下,生活品質日趨低下(吳密察 等,1984; 劉乃瑄,2006)。因時代環境的變遷、地理條件的易勢、迪化街狹窄 的街道已不敷現今商業活動之使用。台灣光復後因納入新的國際分工體系,發展 外銷經濟,大稻埕因台北市都市發展轉移的失去其商業中心地位。

四、轉向「歷史街區」的城市空間定位

然而,如陳美雲(2002)所言,各式傳統行業仍集中於大稻埕地區,呈現出 一種老街市集的空間網絡,與台北市新興街區呈現截然不同的生活樣貌與氣氛。

為了延續這種空間運用集中、呈現某種老街市集的街道紋理,西元 1988 年「我 愛迪化街保存運動」欲推動改變大稻埕的發展,西元 2000 年,台北市政府遂以 規劃「歷史特定專用區」的方式將迪化街予以整體保存,其發展過程如下所述。

(一)背景

26

27

28

3 Tim Cresswell 曾引用政治地理學家 John Agnew(1987)定義地方,地方作為「有意義區位」的 三種基本元素,分別為:區位(location)、場所(locale)以及地方感(sense of place)。「區位」指 的是我們所認知的地方,客觀上均固定於地球表面的某一位置,通常可以在地圖上找到這些位 置。「場所」指的是社會關係的物質環境,組成了地方的真實樣貌,也是地方具體形式,例如:

置於其中的人、大樓、道路、公共空間、花園等。除了定位、以及其實體形式外,地方還必須與 人、以及人製造消費意義的能力有關,所以「地方感」指的是,人類對於地方主觀和情感上的依

2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