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躍進「群眾動員」特徵的歷史根源

第五章  蘇聯模式與大躍進暗中較勁下的中蘇關係

第二節 大躍進「群眾動員」特徵的歷史根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針對蘇聯模式「管得太死」的問題。1950 年代中期蘇聯和中國都嘗試在不 挑戰計畫體制的框架內進行改革。但是,與對外政策相比,蘇共二十大提出的對 內政策顯得相當保守與表面化。至於中國在反冒進到大躍進的轉折,是下一節討 論的重點。

關於蘇聯模式與一五計畫的關係,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認為,一五計畫 照搬了蘇聯模式。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薛暮橋抱持這種意見。5在冷戰初期,美國 的情報也指出中國的一五計畫就是蘇聯模式的翻版。這份情報分析:

從基本經濟政策方面來看,毫無疑問,中國是在複製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 期蘇聯的經驗。那種靠壓榨農民來進行重工業的基本政策,中蘇兩國如出 一轍。6

另外一種看法認為,一五計畫保持了蘇聯模式的骨幹,但不全然與蘇聯模式 相同。其實,中共的計畫經濟與蘇聯模式同時具有相似與相異之處,是不爭的事 實。問題在於制度變遷。就制度主義經濟學的觀點來看,一旦實行某種制度,便 會產生慣性。若真是如此,中國就不會出現大躍進,因為改變制度的成本實在太 高了。因此,問題在於為何中國在計畫經濟進行的過程,在1957 年末出現大躍 進?一五計畫的制度是如何轉變的?其次,是大躍進對於中蘇關係的影響。大躍 進與中蘇關係惡化的因果關係為何?是大躍進導致中蘇關係的破裂,還是中蘇關 係的分歧迫使毛發動大躍進?一言以蔽之,大躍進是中蘇關係惡化的原因,還是 後果?

第二節 大躍進「群眾動員」特徵的歷史根源

針對1955 年「小躍進」7產生的問題,周恩來聯合劉少奇、陳雲、李先念等 人開始推動「反冒進」。然而,從1958 年一月的南寧會議,毛澤東開始批評反冒 進,迫使周等人自我批評,同時為大躍進開了綠燈。8

中共如何推動大躍進,從「高層政治」出發有不同的觀點。例如馬若德

(Roderick MacFarquhar)與張旭成(Parris Chang)用兩條路線鬥爭的途徑,認        

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2000);蔡昉、林毅夫,《中國經 濟》(台北:麥格羅希爾,2006)。

5薛暮橋,《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頁 181。

6〈香港總領事館關於1954 年中蘇關係給國務院的報告〉(1955 年 3 月 28 日),《美國對華情報 檔案解密》,第九編,(上海:東方出版社,2009),頁 285。

7 Frederick C. Teiwes and Warren Sun, China's Road to Disaster : Mao, Central Politicians, and Provincial Leaders in the Unfolding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5-1959 (Armonk, N.Y.: M.E.

Sharpe, 1999), pp.53-66.

8 從反冒進到大躍進的過程,請參考 Frederick C. Teiwes and Warren Sun, China's Road to Disaster, pp. 20-52.

泰偉斯(Frederick C. Teiwes)和孫萬國(Warren Sun)認為「毛澤東中心論」

是1950 年代中共高層互動的主軸。不論「反冒進」還是「大躍進」,都源自於毛

謝淑麗(Susan Shirk)的回答是,毛澤東為了政治鬥爭而將權力下放到地方。

因此,相較於前蘇聯,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較為重要。鄧小平時代經濟改革的成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著,《文化大革命 的起源》,第2 卷:大躍進 1958-1960(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Chang Parris, Power and Policy in China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8).

10 David Bachman, Bureaucracy, Economy, and Leadership in China: The Institutional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1 Frederick C. Teiwes and Warren Sun, China's Road to Disaster, pp. 46-47.關於「兩條路線鬥爭」、

「官僚利益途徑」與「毛澤東中心論」的討論,請參見關向光、王瑞婷,〈大躍進政策研究中的 毛澤東權力圖像〉,發表於《第四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行政院 大陸委員會、遠景基金會、台灣民主基金會主辦,2008 年 12 月 25 日)。

12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頁 31。

13 Susan L. Shirk,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14Thomas Rawski,” Chinese Industrial Reform: Accomplishmen, Prospects, and Implication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遺緒依舊很強。顯然,在移植蘇聯模式之前,中國已經有若干特殊的經濟條件,

導致大躍進能夠有效的動員。

本文提出的解釋,有以下二端。第一,從革命與經濟建設的關係來看。十月 革命之後,蘇聯就建立起國家與行政單位控制的經濟體系。換言之,主要是官僚 和幹部控制生產與分配的具體過程。然而,中共在建立政權之前,有將近二十年 的時間,革命與經濟建設同步進行。江西時期的查田運動、延安時期的大生產運 動,都帶著「革命號召」與「群眾動員」的特徵。幹部固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 是幹部和群眾的關係相對密切。

上述的觀點也可以從黨群關係來理解。列寧所設想的政黨,是有紀律的無產 階級先鋒隊,組成份子是菁英。因此,是黨帶領群眾。毛澤東跟列寧一樣重視黨 的權威以及掌握政權的重要性。然而,群眾的意見往往是檢驗黨以及幹部的重要 指標。在中共建立政權之前,就有了群眾動員與經濟生產密切聯繫的歷史。

第二,從毛澤東「戰爭與經濟建設」的思維來看,他不排斥惡劣的環境和經 濟建設同時進行。早在江西時期他就有這樣的意見:

過去有些同志認為革命戰爭已經忙不了。哪裡還有閒工夫去作經濟建設工 作,因此見到誰談經濟建設,就要罵為「右傾」。他們認為在革命戰爭環境 中沒有進行經濟建設的可能,要等戰爭最後勝利了,有了和平的安靜的環 境,才能進行經濟建設。同志們,這些意見是不對的。抱著這些意見的同 志,他們不了解如果不進行經濟建設,革命戰爭的物質條件就不能有保障,

人民在長期的戰爭中就會感覺疲憊……只有開展經濟戰線方面的工作,發 展紅色區域的經濟,才能使革命戰爭得到相當的物質基礎。15

從這一點可以感受到,毛澤東對於經濟建設的環境條件,跟一般人所設想的 不同。這一點對於理解建政後的中共高層潛在衝突十分重要。在毛澤東看來,革 命戰爭與經濟建設並無牴觸。在中共建立政權之後,周恩來的「和平共處」隱藏 的重要意義是,經濟建設必須有和平的國際環境。本文第三章分析了中蘇和平話 語之爭的深層根源。其實,毛澤東與周恩來之間也有這樣的分歧。

簡單分析一下和平話語雙重語境的微妙區別,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毛澤東對於 經濟建設條件的看法。毛澤東和周恩來都同意,和平共處一個重要意涵就是「爭 取和平的建設環境」。例如毛澤東第一次會見史達林之時提出:「中國需要三到五 年的和平喘息時間,用這段時間來恢復戰前的經濟水平和穩固全國的局勢」。16而 在出兵朝鮮戰爭的顧慮上,毛澤東說「一旦引起美國與中國的公開衝突,那麼我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 1994, pp. 271-275.

15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1933 年 8 月 20 日),《毛澤東選集》,卷一,(北京:中共中 央文獻硏究室,1991),頁 105-106。

16 〈史達林與毛澤東會談記錄〉(1949 年 12 月 16 日),《黨史研究資料》(北京),1998 年 5 期,

頁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們整個的和平建設計畫將全部被打亂」。17這種用法,可以短暫的開脫「輸出革 命」的責任。

毛、周的潛在分歧,就在「和平共處可以走的多遠」這個問題上。周恩來關 於和平共處的觀點,可以察覺他試圖「遠離輸出革命」。他的觀點是,要爭取和 平建設,就要擴大中國周圍的和平地帶,擴大「國際和平統一戰線」。「和平擴大 效應」是周恩來對和平共處解釋的創新之處。他說:如果世界各國都根據這些原 則處理他們相互之間的關係,那麼,這一國家對那一國家進行威脅和侵略的情況 就不會發生,世界各國和平共處的可能就會變成現實。他進一步補充:「革命要 靠本國人民來進行。多數人民選擇什麼制度,這個國家就會產生什麼制度。這決 不能由別國人民的意志來決定。」181957 年他與哥穆爾卡的談話,也透露保守的 訊息:

中國共產黨認為,應當準備好對付、回及帝國主義對我們陣營任何國家的 襲擊,但我們不應挑起進攻,僅僅是預防。19 

在這種解釋下,「和平擴大效應」意謂中國對援助革命持保守的態度。

值得注意,和平共處五原則,不是周恩來個人的發明,而是在毛澤東的允許 下提出的。但是,毛澤東顯然比較同意「鬥爭語境」詮釋下的和平。鬥爭語境的 其中一個用法是將「和平」與第三世界革命運動聯繫在一起。例如毛澤東在八大 的開幕詞宣布: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國的民族獨立解放運動,等同於「世界 上國家的和平運動」。20在這種用法中,特定的運動是「和平」的「正義鬥爭」。 可見和平沒有排除鬥爭的意思。

第二種用法更經典的呈現了和平與戰爭的轉換關係,即「為了保衛和平不能 怕戰爭」。毛澤東在1960 年指出:世界和平的取得,主要依靠各國人民的鬥爭……

人民是決定的因素,依靠人民的團結和鬥爭,必然戰勝帝國主義和他們的走狗,

取得世界的持久和平。

在這種用法下,和平搖身一變,成了發動戰爭的有利依據。根據鬥爭語境下 的解釋,「輸出革命」不但對和平無害,還成了「維護和平」的有利背書。同樣 都是維護和平,和平語境的方法是「擴大和平效應」,鬥爭語境的方法是「不惜 一戰」。毛、周之間的潛在分歧就在於,周恩來較傾向繼續擴大和平效應的作法,

毛澤東則傾向「戰爭是為了保衛和平」。1957 年莫斯科會議毛堅持「兩手論」,

       

17 姚仲明、楊清華,〈周恩來總體外交的基本特徵及其影響〉,載於《研究周恩來》(北京:世界 知識出版社,1989),頁 42。

18 錢其琛,〈認真研究周恩來的外交思想與實踐〉,載於《研究周恩來》,頁 4-7。安志信,〈學習 周恩來的睦鄰外交思想〉,載於《研究周恩來》,頁84-89。

19赫魯雪夫與義大利共產黨代表團的會談紀錄,《蘇聯歷史檔案選編》,26 卷,(北京:社會科學 文獻,2002),頁 494-513。 

20 錢其琛,〈學習毛澤東外交思想,做好新時期外交工作〉,載於《毛澤東外交思想研究》(北京 : 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頁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與赫魯雪夫發生齟齬,應從這個角度去理解。

而與赫魯雪夫發生齟齬,應從這個角度去理解。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