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後美麗島時期國民黨與黨外之關係

第三節 黨外新勢力的崛起

美麗島事件後,黨外的陣營也發生不少變化。尤其反對運動的領導人物相繼 入獄,更促成許多新的黨外人物加入,投身民主運動,使黨外的生態發生轉變。

1980 年底大致上以美麗島受刑人家屬許榮淑、周清玉、黃天福等人為主,未被 捕的張春男也參選,此時辯護律師團尚未加入。當年底選後,由於往後依舊有其 他民主選舉,故黨外人士可以進行選舉活動,與此相應的是黨外雜誌大量興起。

1981 年底有北高市議員、各縣市長、省議員的大規模選舉,由於美麗島事 件導致人員不足,此時選舉黨外有許多新血加入選戰。康寧祥、張德銘、黃煌雄 等人被稱為狹義的黨外主流派,為「康系」。而受刑人家屬、辯護律師等人則是 廣義的黨外主流派,黨外主流派通常都擁有民意代表身份以及一定的政治實力。

2081981 年底的選舉中,辯護律師蘇貞昌、陳水扁、謝長廷、以及 1970 年代曾在 校園幫忙競選的林正杰、曾擔任郭雨新、林義雄、黃煌雄助選員的游錫堃、受林 宅血案影響決定棄商從政的陳定南等人,皆投入 1981 年的選舉,為黨外添加新 的人力,替黨外的新勢力奠定基礎,往後他們幾乎都成為民進黨的中堅人物。209 然而,1982 年黨外之間開始爆發路線爭議。5 月間,黨外立委就邀請警備總 司令備詢遭否決一事,醞釀議事杯葛。到了杯葛當天,卻傳出讓步、無充份準備 而放棄杯葛,引發許多黨外新生代不滿。後來張德銘、康寧祥、尤清、黃煌雄等 人訪美,國民黨在此時通過警察緊急逮捕的增訂條文,他們四人被懷疑是否與國 民黨有所勾結。如此一來,黨外新生代質疑溫和的「議會路線」,並思考反對策 略上採取「群眾運動」的路線,同時引爆「批康、倒康」的風潮。210

這股批判針對康寧祥溫和議會路線、與國民黨協商的態度為出發點,而批判

208 古淑芳,〈台灣黨外運動(1977-1986)─以黨外言論為中心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 史所碩論,1998 年),P87。

209 林志恆,《蘭陽之子:游錫堃》(台北:天下遠見 1998 年),P57-58。《暴力與詩歌》,P371-375。

210 彭琳淞,〈黨外雜誌與台灣民主運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P58。

193

他的文章有許多來自《深耕》雜誌。黨外新生代的人物對於康寧祥等人不滿,像 是邱義仁、林世煜等人撰文批評,此外還有李敖、王麗美等人也在深耕發表文章。

211批康的最高峰是在 1983 年 8 月 29 日以後,當時黨外召開後員會討論選舉事宜,

因 1983 年底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康寧祥主張「保障現任立委」要明文納入草案,

引發黨外新生代作家的批判,認為這是反民主又封建的行為。212這群黨外新生代 的作家大多不具公職身分,他們是專職的黨工與幕僚,1975 年增額立法委員在 校園替黨外前輩發競選傳單與輔選。到了 1980 年代年齡都是 20 幾至 30 歲初頭,

1980 年代於眾多雜誌社擔任編輯與寫作,他們的主要成員有林正杰、林世煜、

林濁水、李筱峰、蘇治芬、蕭裕珍、范巽綠、田秋堇、邱義仁、吳乃仁、吳乃德、

曾心儀等人。213

1983 年 9 月 3 日,林正杰召集生根、關懷、博觀、縱橫、前進、民主人、

鐘鼓鑼等雜誌社的作家(謝長廷、陳水扁、江鵬堅等人也參加),召開黨外編輯作 家籌備會,9 月 9 日通過章程,成立「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簡稱編聯會),首 任會長為林濁水,副會長為邱義仁。214林濁水提出編聯會跟其他黨外民意代表的 區別,強調黨外的「在野」功能,對外主要推動文宣工作,對內形成黨外內部的 壓力團體。也就是說,編聯會的在野色彩非常濃厚,不僅對國民黨進行批判,同 時對其他具有公職的黨外人士進行監督,黨外新生代開始謀求自己的角色與出路,

對公職人員已經不再抱太大期望。215

或許編聯會的想法能從以下這一段話得知:216

「固然,在曖昧的「團結」口號下所聚集的人數,會比「同質性」較高的 團體的人數為多,但兩者所發揮出來的力量,前者卻遠不如後者;因為只 有把團結的基礎講清楚,大家才可能群策群力一致對外。否則,彼此除了

211 《深耕》第 11 期(1982 年 6 月 10 日),P4-12。

212 《生根》第 16 期(1983 年 9 月 16 日),P8。

213 古淑芳,〈台灣黨外運動(1977-1986)─以黨外言論為中心之研究〉,P90。

214 鄭明德,《一脈總相承:派系政治在民進黨》(台北:時英,2004 年),P85。

215 鄭明德,《一脈總相承:派系政治在民進黨》,P85-86。

216 《生根》第 17 期(1983 年 9 月 25 日),P9。

194

互相猜忌,心懷鬼胎之外,就只是互扯後腿,把力量抵銷殆盡,這種團結 真是不要也罷。」

由於批康的影響,康寧祥 1983 年底連任失利。但此時也有新的力量加入黨 外選舉,1983 年底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曾擔任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的張俊雄,

經過受刑人家屬、以及許多人的勸說後投入 1983 年的選舉以延續黨外民主運動。

217然而這一年的選舉黨外因為內部紛爭,凝聚力降低,使不少尋求連任的立委失 去席次。像是黃煌雄、張徳銘、黃天福、康寧祥、蘇秋鎮等人都未選上立委,代 表黨外陣營中的公職人員與新生代作家之間的矛盾已經顯現。218

不過從筆者的角度來看,雖然黨外有不少人在此次選舉中落敗,並不代表黨 外公職人員的民主運動受到嚴重打擊。相反的,黨外公職人員反而是日後組黨的 重要關鍵。黨外經過 1983 年選舉挫敗後,開始進行整合。1984 年 1 月 8 日,費 希平、尤清等人召開黨外公職人員開會,通過「黨外後援會組織章程草案」,參 加者大多具有公職身份,像是謝長廷、林正杰、張俊雄、江鵬堅、黃石城、許榮 淑、方素敏、周清玉等人,落選的黃天福、康寧祥也參加此次會議。219

2 月 25 日制定「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組織章程,2205 月 11 日公 政會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推舉費希平、尤清、張俊雄、黃玉嬌、蔡介雄、謝長 廷等人為監事。6 月 18 日召開理監會議,秘書長為林正杰、國際事務委員會周 清玉、人權保障委員會江鵬堅、政治體制委員會尤清、社會經濟委員會謝長廷、

協調發長委員會蔡介與圖書資料委員會王昆和。公政會成員幾乎以中央民意代表、

台北市議員、省議員為主要組成人物,可以說是黨外公職人員的全面集結。221 到了 9 月 2 日,「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簡稱公政會)成立,雖然 名稱不代表一個政黨,但是已經有政黨雛型存在。雖然黨外新生代對黨外公職人 員有路線上的分歧,但對公政會的成立依舊給予祝賀,像是吳乃仁、林濁水等人

217 《暴力與詩歌》,P375-376。

218 周振章、許桂霖,《中華民國 72 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概況》,P94-103。

219 《生根》第 13 期(1984 年 1 月 12 日),P9-10。

220 《民眾日報》,1984 年 2 月 26 日,第二版。

221 鄭明德,《一脈總相承:派系政治在民進黨》,P87。

195

皆有參加此一盛會。費希平曾指出公政會為了選舉,將會到各地訪問、了解政情,

並且舉行座談會與演講會等活動,公政會面臨的選舉是 1985 年省議員、市議員 與縣市長的大選。222

值得一提的是,黨外新生代也並非全然同一陣線,因為內部也有人員流動。

比方說召集編連會與創始人的林正杰,早在 1983 年 3 月就因理念不合離開《深 耕》雜誌社,自創《前進》週刊,後來更轉往公政會尋求發展。2231983 年批康 風潮後,由於許多人認為是黨外新生代在《深耕》不斷攻擊其他人的緣故。發行 人許榮淑回憶雜誌發生分裂,邱義仁篩選部份不具公職身分的人籌辦新刊物《新 潮流》,224重建反對事業,宣告永遠為民主運動服務。225《新潮流》中的許多人,

後來更成為民進黨內組織嚴密、宛如黨中之黨的強健派系。

不過黨外即使有不同的派系與勢力,有時甚至互相攻擊,在選舉時還是有合 作的契機。像 1985 年尤清看準國民黨陷入江南案與十信案,便協調公政會與編 聯會合組黨外選舉後援會,226此次選舉黨外取得不錯的成果,已如前節所述。台 北市議員謝長廷、藍美津、張德銘、顏錦福等獲得黨外後援會推出的 11 人全數 當選,成果大致上不錯。227

1986 年是黨外公政會全面擴張的一年,3 月 10 日在高雄成立兩個分會,同 時開放接受其他地區的申請。4 月 12 日游錫堃申請宜蘭分會成功、5 月 17 日康 寧祥的首都分會設立成功、6 月 22 日屏東分會設立,實際上還有台北市分會、

高雄打狗分會、台北縣分會、台中分會、桃園分會、新竹分會、基隆市分會、台 南縣分會、台南市分會、高雄縣分會等,幾乎遍及全台,不禁讓人回想起當年美 麗島雜誌分社紛紛成立的盛況。228公政會主導民進黨組黨的部分,已於上一節提

222 《前進週刊》第 24 期(1984 年 9 月 5 日),P49-52。

223 張鳳山,〈民進黨的派系簡析〉,《台灣研究》第 3 期(1994 年),P53。

224 陳儀深,《從建黨到執政:民進黨相關人物訪問紀錄》(台北:玉山社,2013 年),P320-321。

225 《新潮流叢刊》第 1 期(1984 年 6 月 11 日),發刊詞、P6-8。

226 鄭明德,《一脈總相承:派系政治在民進黨》,P90。

227 中選會,《民國七十四年省市議員選舉紀要》,P205-215。《自立晚報》,1986 年 11 月 17 日,

第二版 。

228 《民眾日報》,1986 年 3 月 11 日、4 月 14 日、5 月 17 日、6 月 24 日,第二版。李筱峰,《黨

相關文件